北师大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我们对香港问题基本立场》_第1页
北师大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我们对香港问题基本立场》_第2页
北师大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我们对香港问题基本立场》_第3页
北师大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我们对香港问题基本立场》_第4页
北师大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我们对香港问题基本立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要点。2.体会本文中举重若轻,刚柔相济的语言艺术,从而感受领袖人物高超的政治艺术、外交智慧和伟大的人格魅力。说明:

本文可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见证,它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收回香港这个重大事件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风云人物的风采。因此,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是十分重要的,应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对香港的过去和现在作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外交氛围,紧紧抓住在当时场合下的人物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明确民族国家主权问题上的原则性和外交商谈的灵活性,感受领袖人物的高超智慧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我们对香港问题基本立场所涉及的三个问题及三个问题之间轻重主次关系。

2、难点:

体会外交谈话的艺术性,刚柔相济,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高超语言技巧说明:

对于国家民族的主权问题及其涉及的范畴,学生平时一般不会在意,也不甚了解,所以把教学重点确立为对香港问题基本立场所涉及的三个问题,这就是解决了理解这篇文章的最基本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方可进一步理解外交谈话的艺术性。香港地区位于我国南部珠江口东侧,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人口约614.9万人,其中97.5%是华人。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统称香港。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42年8月至9月这一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缔结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使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三个条约”。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应邀来我国进行访问,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领导人就此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并同意通过外交途径继续进行商谈,从此揭开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外交谈判的序幕。英国政府错误地估计形势,过高估计了香港对中国的经济作用,过低估计了中国政府对主权问题的原则性和立场的坚定性,以为中国可以容许英国以某种方式在1997后继续管治香港。因此,1982年9月22日,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谈判代表团提出了“三个条约继续有效论”,无理地认为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割让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国不能收回,谈判的内容仅应限于所谓“租借”的“新界”。这当然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这一背景之下,9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了撒切尔夫人,向其表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A、割让史:

1842年: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永久割让香港岛

1860年:英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永久割让九龙半岛

1898年: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

二百多个岛屿(新界),租期99年(1997、6、30到期)B、回归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1983年6月,中英双方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了22轮会谈。文章背景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

此前中英双方在接触中的根本分歧在于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而英国则坚持三个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要求在1997年后继续管制香港。

通过这次谈话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这是一篇经典性的讲话。辨析近义词:1.管理与管辖

管理,是治理,指工作的性质和过程;管辖,是管理统辖,含有行使主权的意思。2.决策与政策

决策,这里指决定的策略和办法。政策,是指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3.商谈、商讨与磋商

商谈,口头商量。商讨,为了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交换意见,商量讨论。磋商,反复商量,仔细讨论。三者都有商量的意思。商谈,指交谈这种方式。商讨,除商量这层意思外,还有讨论的意思。磋商跟商讨相比,更强调过程的反复性。课文分析1.学生浏览全文后,请学生为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课文从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指出要从三个问题来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总说。

第二部分,文章2至7段。分别就三个问题进行分析,阐明观点和主张,是分说。这一部分可再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2、3段。关于“主权问题”。

第二层:第4、5段。关于“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的问题。

第三层:第6、7段。关于“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的问题。2.课文开篇将“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分为三个方面来谈,有何必要?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阐明观点?明确:因为香港问题不只是主权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在谈判过程中,除了主权问题“没有回旋余地”之外,还需双方进行磋商、研究。这样,本着不同问题不同对待的原则,一方面明确了谈判内容,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对方清楚地了解我方的原则与态度。3.在第一部分中,第二个问题与第三个问题的语言表述有何不同?为什么?

明确:第二个问题的主要部分是“采取什么方式”,主语是“中国”;第三个问题的主要部分是“商谈如何使香港……不出现大的波动”,主语是“中国和英国”。暗示1997年之后,对香港的管理首先是中国自己的事。4.课文中怎么表现对主权问题的态度的?

明确:首先明确“没有回旋余地”,“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第3段进一步明确,中国是在“宣布”收回香港,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拿出来与英国进行谈判。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是从中英两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指出:中国“肯定”也是必须在1997年收回香港,“别无选择”,向对方表明了我方的态度。然后,指出英国只有合作才会对自己有利——赢得“世界公论”的好评,暗示中国收回香港是大势所趋,是受世界公论所认同的。5.在谈第二个问题的时候,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明确:两个方面。一是希望中英两国政府进行友好的磋商,一是说明保持香港的繁荣对中国建设的影响。前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关于第一个方面,文中首先明确希望与英国合作,“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当然这一问题与“主权问题”不同,是可以“进行友好的磋商”的。

关于第二个方面,是驳斥某种观点,暗示对方不要以此作为谈判中制约中方的资本。同时也表现了我国对保持香港繁荣的信心。6.对于第三个问题,中方的态度如何?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中方客观上承认出现波动的可能性,但明确指出,一旦出现“大的波动”,中方“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语气柔中见刚。分析语言研究课后练习一中句子的深层含义

(1).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明确:今天的中国政府决不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决不是李鸿章,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决不是软弱可欺的,决不搞屈辱外交,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英国政府应该认识这一点,不要存在丝毫幻想,不要打错了算盘。(对自己,从反面说,言辞不怕难听,可以最充分地表明自己铁定的立场和决心。)

(2).中国宣布这个决策,从大的方面来讲,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

明确:英国政府应该认识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是英国对世界的侵略和掠夺,是英国历史的耻辱,决不是光彩的,英国政府应该认识到殖民统治的罪恶,只有彻底结束殖民统治时代,才能彻底改变英国的国际形象。(对英方,从正面说,没有丝毫刺激对方的言辞。)

(3).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

明确:如果出现大的波动,动源只能来自英国政府的不合作态度,英国政府不要一面制造混乱,一面用混乱来对中国施加压力。

(4).我还要告诉夫人,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明确:中国政府不怕英国政府采取敌对态度,不怕英国政府制造混乱,如果英国政府顽固地坚持敌对政策,制造灾难,那么中国政府将用武力收回香港,到头来英国政府不会有好结果。明智的态度只能是采取合作态度。(5)、小平说“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何以还要补充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因为“香港”一词的概念有两种理解:可以理解整个香港地区;也可能理解成英国政府租借的新界;还可能理解成香港岛,这就造成范围不明确。补充之后概念明确了,范围就明确了.(6)、“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的时间了。”“可以”语气缓和,是“柔”,“但肯定不能”语气强硬,是“刚”

(7).我担心的是今后十五年过渡时期如何过渡好,担心在这个时期中会出现很大的混乱,而且这些混乱是人为的。这当中不光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而主要的是英国人。

明确:香港过渡时期的隐患,主要是英国人蓄意制造混乱。告诫英国人不要玩弄阴谋。中英两国政府应该合作,保证香港不发生大的波动。课堂小结

本文在结构上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述方式,条理清楚,脉络清晰,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显示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上举重若轻、明白晓畅面而又刚柔相济,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义正辞严的批驳,有循循善诱的开导;既言之有理,又动之以情;既坚持了坚定的原则性,又表现出充分的灵活性,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谈话技巧。97年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外交斗争最需要坚定的原则性与充分的灵活性相结合,因而也最需要发挥语言艺术。

小平同志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而且,直接指导了中英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从谈判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到涉及香港前途的重大政策设计以及过渡时期所要注意的问题,小平同志都作了周到细致的考虑,作出了一系列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