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心得:细化审查逮捕阶段的“社会危险性”认定_第1页
工作心得:细化审查逮捕阶段的“社会危险性”认定_第2页
工作心得:细化审查逮捕阶段的“社会危险性”认定_第3页
工作心得:细化审查逮捕阶段的“社会危险性”认定_第4页
工作心得:细化审查逮捕阶段的“社会危险性”认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作心得:细化审查逮捕阶段的“社会危险性”认定新刑诉法对逮捕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和完善,强化了逮捕条件的规则性,明确规定了适用逮捕的三种类型,较大程度上对减少办案人员主观臆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具有重要意义。但新刑诉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并未就公安司法机关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刑诉法列举的五种“社会危险性”情形及如何准确判断或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存在“社会危险性”等问题做出更加细化的标准,这无疑给检察机关审查逮捕工作、决定强制措施重新带来了困惑,也助长了办案人员“有罪推定”思想的泛滥。因此,有必要结合立法意图和审查逮捕工作实际,对“社会危险性”五种情形认定作进一步细化。在审查逮捕阶段,“社会危险性”的认定是办案人员在有罪判决生效前,判断需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何种刑事强制措施的重要依据,直接涉及到犯罪嫌疑人切身权利的保障。尽管新刑诉法以明文列举的方式对社会危险性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细化,但该五条细化条文在形态迥异的个案面前仍显宽泛。在此,结合批捕工作实践,对如何具体认定社会危险性进行粗浅探讨。一、逮捕条件中的“社会危险性”解读(一)“社会危险性”文义解读1、“社会危险性”的含义一般来说,逮捕条件中的“社会危险性”,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妨碍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继续危害社会的客观现实可能性。这里的“社会危险性”反映了一种实际存在的原因和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原因和结果之间必然存在一定逻辑联系,这种危险性是可以根据已有的证据材料进行客观分析判断得出的,具有可证明性。哪些漫无边际的臆断和虚无缥缈的猜测绝非我们所说的“社会危险性”。但另一方面,“社会危险性”又具有可变性,这种可变性既有可预知性,也有不可预知性,在外在因素或内心认识的变化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妨害刑事诉讼或继续危害社会的危险状态也会随之而出现或消失。2、“社会危险性”与相近概念之辨析司法实践中,部分办案人员易将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社会危险性三者概念混淆,继而影响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具体强制措施的准确性。社会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的联系表现在:部分反映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的因素同样表征行为人的社会危险性;现实的社会危害性是从过去的人身危险性、社会危险性转化而来,而现实的人身危险性、社会危险性又可能转化为将来的社会危害性;社会危险性与人身危险性在外延上有重叠部分,即再犯可能性。但上述三者也有区别,具体表现在:三者概念功能不同。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均属于实体法上概念,前者是指任何一个犯罪行为都不可避免地要侵害到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其解决的是什么程度的违法行为应纳入刑法评价范围;人身危险性的主要功能是为司法机关对被告人的刑罚裁量和刑罚执行提供重要指导作用;而社会危险性作为程序法概念,其侧重于从刑事程序的角度来研究对正常刑事诉讼程序的影响,实质是由承办人根据社会危险性评判标准认定采取何种刑事强制措施更有利在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兼顾犯罪嫌疑人人权保护。三者评价对象不尽相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给社会已经造成的危害,其评价对象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属于已然领域。而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险性的评价对象均为行为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且二者都反映了对一种尚未发生的危害实施的可能性预测或评估,属于未然领域。基于评价对象不同可知,行为是稳定的,故犯罪行为一旦完成,其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已不可更改,而行为人的可变性决定了人身危险性、社会危险性的内容不可能稳定。(二)“社会危险性”法条解读新修改后的刑诉法第七十九条对逮捕条件作出较大改变,一是将社会危险性细化规定为五种情形;二是规定了直接予以逮捕的三类特殊案件情形;三是针对实践中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规定可以采取逮捕措施情形。后二种逮捕情形法律规定明确、操作性强、方便把握,本文不再赘述。修改后的刑诉法第七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上述条文中,逮捕三要件中“证据要件”和“刑罚要件”继续延行199年6刑诉法的规定,而“必要条件”即“社会危险性要件”则细化为五种情形。根据条文的理解,逮捕“社会危险性要件”的适用必须同时符合二个层次,即犯罪嫌疑人首先具有社会危险性,其次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不足以防止这种危险性的发生,二者缺一不可。根据危险内容的不同,可以将“社会危险性”划为两种,一是继续危害社会的危险性,属实体法上的危险性,侧重于从刑事实体法上保护法益免受侵犯,如(1)、(2)、(4)项;二是妨碍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危险性,属程序上的危险性,如(3)、(5)项。二、“社会危险性要件”司法适用现状199年6刑诉法对逮捕必要性条件规定较为模糊,虽然引入“社会危险性”概念,但没有明确界定“社会危险性”的含义,也没有确定判断标准,以致实践中逮捕适用过度扩张,批捕率、捕后判轻刑比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如下:第一,社会危险性是采取逮捕或取保候审等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无逮捕必要”的直接标准,修改后的刑诉法虽对社会危险性条件进行了细化,但该种细化仍然过于宽泛,实践中,案件形态的多样性使得有限的制度供给和无限的案件需求之间产生巨大鸿沟,司法人员只能依靠主观判断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适用何种强制措施。第二,公、检两家对案件质量考核标准不一,导致实践操作上做法不一。实践中,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都从自身需要出发,制定本系统内部的刑事案件考核质量办法。在公安机关内部考核中,已拘人的报捕率成为考核任务,一旦出现不捕情形(无论是定罪不捕或是疑罪不捕)带来的是直接利益上的影响。相比之下,检察机关虽然不受批捕率高低的影响,但若因作出“无逮捕必要”不捕决定后t罚生了犯罪嫌疑人逃跑、自杀或再次危害社会等情形的发生时,公安机关自然归咎于检察机关不捕所致,进而影响到公安机关侦查工作的开展及公、检两家协调配合程度。第三,实践难题导致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适用率低。历来学者不乏对司法机关注重打击犯罪,轻视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予以猛烈抨击,诚然构罪即捕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但平心而论,取保候审等替代性强制措施存在固有弊端,特别是在外来人口的适用上,虽然立法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并未“加难”外来人口,但在具体操作中,外来犯罪嫌疑人适用非羁押措施难已成司空见惯的实践存在,采取羁押等强制措施将外来犯罪嫌疑人送至看守所羁押成为了最简捷、高效和安全途径。第四,基于多种因素,办案人员缺乏对于社会危险性问题的审查。一方面是随着近年来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力度的加大,造成了案件数量激增,检察机关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客观上导致了检察机关对社会危险性问题的审查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是公安机关对社会危险性证据收集意识薄弱,在提请批捕阶段,侦查机关重证明案件事实证据材料的移送,而对于影响到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判断的证据则鲜有一并移送审查。因此,受期限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承办人只能依据有限的证据材料,做出是否批捕的审查意见。三、“社会危险性”认定细化建议社会危险性的审查实质上是一种对尚未发生事实进行的风险评估,该审查绝不能基于承办人的臆想作出,而必须建立在充分证据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下将围绕新刑诉法规定的5种社会危险性情形予以细化认定:1、对于是否“可能实施新的犯罪”,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判断:一是从其已经实施的犯罪性质所体现的主观恶性和犯罪习性进行考察,例如是否为累犯、流窜作案犯或者一年内多次、连续作案等已经养成习性的罪犯;二是考察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不良嗜好,如吸毒、赌博、惯偷等恶习;三是犯罪嫌疑人是否曾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劳动教养、收容教养、治安管理处罚等行政处罚;四是是否有证据证明、迹象表明已在开始策划、预备或者实施新的犯罪的,如购买作案工具、寻找犯罪同伙等行为;五是犯罪嫌疑人供述中是否流露出再次犯罪的想法;六是犯罪嫌疑人是否是犯罪集团、犯罪团伙的首要分子或组织者,等等。2、认定“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犯罪性质严重程度,对于严重暴力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毒品犯罪、有组织犯罪以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的,主观恶性较大,再次犯罪的危险性较大;二是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起因与动机,若案发系长期矛盾引发所致,或者双方仇恨极深,犯罪嫌疑人多次扬言一定要达到目的的未遂犯,不予羁押可能会激化矛盾,引发更为严重后果;三是归案后态度表现,若拒不履行赔偿责任,或者归案后毫无认罪悔罪表现,一般宜认定为社会危险性较大;四是案发前犯罪嫌疑人品行情况,是否有违法记录等。3、判断“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危险性主要有:一是查清犯罪嫌疑人在归案前是否已经着手实施或者归案后拒不供认物证、书证、电子证据去向,有实施毁灭、伪造证据迹象的;二是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认、作虚假供述、隐瞒同案犯的重要罪行,或者与同案犯串供、订立攻守同盟的;三是对全案定罪具有关键作用的同案犯在逃,或者有其他犯罪事实有待查证,不予羁押可能有碍全案侦查的;四是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证人的关系,若素不相识则干扰可能性较小。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情形可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犯罪性质,侵财类案件一般打击报复可能性较小,人身权利伤害类、黑社会性质组织类、贪污贿赂类、毒品类犯罪案件可能性较大;二是是否实施打击报复的条件,如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情况是否了解等;三是犯罪嫌疑人自身品行因素,如平时是否瑕疵必报,言行冲动。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情形认定一般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一是犯罪嫌疑人是否具备自首、立功等情形;二是作案后是否曾实施自杀、自残等行为,是否已逃跑或者逃跑后被抓获,或者有迹象表明准备自杀、自残、逃跑的;三是作案后有无转移赃款赃物,伪造、买卖出入境证件及车船票的行为;四是居住地与作案地是否紧密联系,若异地作案、流窜作案则一般不具备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除了上述五项具体情形外,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进行评估时还应着重考虑犯罪嫌疑人自身特点以及犯罪过程中行为表现,犯罪嫌疑人自身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所处社会环境及生理状况上,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处的社会工作环境、经济状况等,是否患有严重疾病、残疾人,或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或是未成年人、年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等。犯罪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还需查明犯中犯罪嫌疑人是否是疏忽大意、被胁迫参加犯罪,是否具有犯罪预备、中止、未遂、防卫过当或者紧急避险过当等情节。同时,为确保逮捕审查工作客观公正,避免或减少主观臆断导致不当羁押情况的发生,在审查批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