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4926.17-2001 实验动物 绿脓杆菌检测方法》相比于其前版《GB/T 14926.17-1994》,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1. 采样方法优化:2001版标准对实验动物的采样部位、采样数量及采样频率进行了更加明确和细致的规定,以提高样本代表性及检测准确性。

  2. 检测技术更新:新版标准引入了更先进的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和方法,如分子生物学技术(PCR等),以便更快捷、灵敏地检测绿脓杆菌,相比1994版标准中较为传统的培养鉴定法,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特异性。

  3. 检验程序细化:在样品处理、培养条件、生化鉴定及菌落计数等方面,2001版标准给出了更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判定标准,增强了检测流程的标准化和可操作性。

  4. 质量控制加强:新标准强调了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增加了关于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以及实验室内质控的具体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5. 结果报告格式调整:对于检测报告的内容和格式,2001版标准提出了新的规范要求,包括需包含的信息项、数据表达方式及结论表述等,提升了报告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6. 术语和定义更新:根据科学进展和国际标准的接轨需要,标准中对部分专业术语进行了修订或新增,使得定义更加准确清晰,便于理解和执行。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1-08-29 颁布
  • 2002-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4926.17-2001实验动物绿脓杆菌检测方法_第1页
GB/T 14926.17-2001实验动物绿脓杆菌检测方法_第2页
GB/T 14926.17-2001实验动物绿脓杆菌检测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4926.17-2001实验动物绿脓杆菌检测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65.020.30B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4926.17—2001代替GB/T14926.17-—1994实验动物绿脓杆菌检测方法Laboratoryanimal-MethodforexaminationofPseudomonasaeruginosa2001-08-29发布2002-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T14926.17-2001前本标准是对GB/T14926.17—1994《实验动物绿脓杆菌检测方法》的修订,本标准增加了"6.3.5半固体动力试验"和“6.3.642C生长试验"和"5检验程序"。因血清型鉴别试剂难得,且血清型鉴别只是必要时才采用.故删除原标准“5.6血清学试验”。氧化酶试验阳性是假单胞菌属的重要生化指标.且假单胞菌属中.产生绿色色素是绿胀杆菌的特征。因此,在NAC液体培养中,当有绿色色素和菌膜产生时.通过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可直接判定结果。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负责起草。本标准主婴起草人:黄韧。本标准于1994年1月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4926.17-2001实验动物绿脓杆菌检测方法Laboratoryanimal-代替GB/T14926.17-1994-MethodforexaminationofPseudomonasaeruginosa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动物绿脓杆菌的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免绿脓杆菌的检测!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4926.42—2001实验动物细菌学检测标本采集GB/T14926.43-2001实验动物」细菌学检测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原理绿脓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具有产生绿色色素和氧化酶等生化试验特征,因此,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菌体检验和生化试验进行鉴定。4主要设备和材料4.1普通恒温培养箱、4.2生生物显微镜5培养基和试剂5.1NAC液体培养基:5.2AC琼脂平血。5.3普通营养琼脂平血。5.4糖发酵培养基。5.5西蒙氏柠檬酸盐培养基。5.6,尿素培养基。5.7营养明胶。5.8氧化酶试剂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