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要点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要点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要点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要点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重点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重点).我国地形特色: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大。我国地势特色:西高东低,呈阶梯状散布。有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要地形是高原;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xx米,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读P27图2.9主要看各阶梯都有哪些主要山脉(走向)、高原、盆地以及平原,以及相对地址。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散布的特色对我国的天气、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1)对天气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益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地推动,为我国广大地域带来丰沛的降水。(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跑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阻挡。).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四大高原中唯一位于第一阶梯的,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顶峰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展广阔,一望无际。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散布面积最广的地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云贵高原:高原大多数地域地形波折,多梯田,山间小盆地。石灰岩散布广泛,喀斯特意貌显然。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内地盆地,位于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此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纬度最高。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盛产钾盐,被美誉为“聚宝盆”,是四大盆地唯一位1于第一阶梯的。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胜,有“紫色盆地”之称,出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盛产糖料作物甜菜。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盛产油料作物花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出名的“鱼米之乡”。盛产油料作物油菜。5).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防备山地灾祸如坍毁、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6).冬天,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造成这样的主要要素是纬度要素,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体沿秦岭淮河一线散布,秦岭-淮河以北,冬天气温0℃以下;秦岭淮河以南,冬天气温0℃以上。冬天最冷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天,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域外(地形要素),大多数地方宽泛高温。夏天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依据气温的南北差别,并结合农业生产实质,(也即活动积温)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别的还有高原天气区。温度带不同样,出产的水果不同样:苹果、梨-----暖温带;柑橘-----亚热带;椰子、香蕉----热带南北气温的差别在传统民居上的反响:北方房屋坐北朝南,墙体厚,密闭程度较高,利于御寒;南方民居则高大广阔,利于通风透气。7).我国降水空间散布不平均。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最早在我国的东南部登陆,越往西北,碰到山脉的阻截,风力愈来愈弱,因此降水量的总趋向是从东南到西北递减。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平均。整体看夏秋多,冬春少。大多数地域的降水集中在5--9月。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越往北雨季开始越晚,结束越早。因此越靠南方河流汛期长,越往北的河流汛期越短。降水对民居的影响:越往南的民居屋顶的斜坡就越大,便于排水。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比较关系,把我国分为湿润地域、半湿润地域、半干旱地域、干旱地域。四川盆地属于湿润地域。2知道干湿地域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即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地域和半湿润地域的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是半湿润地域和半干旱地域的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干旱地域和干旱地域的分界线。).受纬度地址和海陆地址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域一年内的流行风向随季节的不同样而不同样,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天风严寒干燥,是我国冬天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由之一;夏天风温暖湿润,形成了我国的雨季。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见教材39页。影响我国天气的要素主要有海陆地址、纬度地址、地形要素等。受这些要素的影响我国的天气种类主要包含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天气以及高原山地天气,见教材42页。能依据降水平和温曲线图判断某个城市的天气种类。我国因地域广阔因此多特别天气:主要有寒潮(出现在冬天)、梅雨(出现在春夏之交的江淮地域)、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祸。洪涝是我国发生频频、损失严重的自然灾祸。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有且散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天气灾祸。9).河流和湖泊:内流河和内流区、外流河和外流区的分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即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界)。内流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顶峰冰雪融水。内流湖一般为咸水湖(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外流区:河水本源主要靠降水。最大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黄河起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的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进行发电和灌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用黄河水灌溉成为“塞上江南”)。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域。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流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泥沙聚积,河床高升“地上河”。黄河的治理:上游增强生态环境建设;中游展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游加固黄河大堤。治理黄河的重点是中游的水土保持。黄河的形状呈“几”字形。地处秦岭---淮河以北3冬天要结冰,有凌汛,长江起源于唐古拉山脉,在上海注入东海。它是我国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的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湖口。长江上游流经一、二阶梯落差大,储蓄丰富的水能资源,有“水能宝库”之称。长江宜宾以下四时通航,因此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有大型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长江的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长江中下游多洪涝灾祸原由是1.降水集中,2.中上游生态环境破坏(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长江河流波折,中下游湖泊萎缩(围湖造地)使得其蓄洪能力降落。长江的综合治理,重点是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冀、鲁、苏、浙,贯串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重点1).我国地形特色: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大。我国地势特色:西高东低,呈阶梯状散布。有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要地形是高原;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xx米,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读P27图2.9主要看各阶梯都有哪些主要山脉(走向)、高原、盆地以及平原,以及相对地址。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散布的特色对我国的天气、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1)对天气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益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地推动,为我国广大地域带来丰沛的降水。(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跑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4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阻挡。).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四大高原中唯一位于第一阶梯的,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顶峰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展广阔,一望无际。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散布面积最广的地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云贵高原:高原大多数地域地形波折,多梯田,山间小盆地。石灰岩散布广泛,喀斯特意貌显然。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内地盆地,位于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此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纬度最高。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盛产钾盐,被美誉为“聚宝盆”,是四大盆地唯一位于第一阶梯的。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胜,有“紫色盆地”之称,出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盛产糖料作物甜菜。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盛产油料作物花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出名的“鱼米之乡”。盛产油料作物油菜。5).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防备山地灾祸如坍毁、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6).冬天,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造成这样的主要要素是纬度要素,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体沿秦岭淮河一线散布,5秦岭-淮河以北,冬天气温0℃以下;秦岭淮河以南,冬天气温0℃以上。冬天最冷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天,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域外(地形要素),大多数地方宽泛高温。夏天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依据气温的南北差别,并结合农业生产实质,(也即活动积温)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别的还有高原天气区。温度带不同样,出产的水果不同样:苹果、梨-----暖温带;柑橘-----亚热带;椰子、香蕉----热带南北气温的差别在传统民居上的反响:北方房屋坐北朝南,墙体厚,密闭程度较高,利于御寒;南方民居则高大广阔,利于通风透气。).我国降水空间散布不平均。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最早在我国的东南部登陆,越往西北,碰到山脉的阻截,风力愈来愈弱,因此降水量的总趋向是从东南到西北递减。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平均。整体看夏秋多,冬春少。大多数地域的降水集中在5--9月。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越往北雨季开始越晚,结束越早。因此越靠南方河流汛期长,越往北的河流汛期越短。降水对民居的影响:越往南的民居屋顶的斜坡就越大,便于排水。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比较关系,把我国分为湿润地域、半湿润地域、半干旱地域、干旱地域。四川盆地属于湿润地域。知道干湿地域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即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地域和半湿润地域的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是半湿润地域和半干旱地域的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干旱地域和干旱地域的分界线。8).受纬度地址和海陆地址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域一年内的流行风向随季节的不同样而不同,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天风严寒干燥,是我国冬天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由之一;夏天风温暖湿润,形成了我国的雨季。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见教材39页。影响我国天气的要素主要有海陆地址、纬度地址、地形要素等。6受这些要素的影响我国的天气种类主要包含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天气以及高原山地天气,见教材42页。能依据降水平和温曲线图判断某个城市的天气种类。我国因地域广阔因此多特别天气:主要有寒潮(出现在冬天)、梅雨(出现在春夏之交的江淮地域)、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祸。洪涝是我国发生频频、损失严重的自然灾祸。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有且散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天气灾祸。9).河流和湖泊:内流河和内流区、外流河和外流区的分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即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界)。内流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顶峰冰雪融水。内流湖一般为咸水湖(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外流区:河水本源主要靠降水。最大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黄河起源于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