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迅的话1.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2.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3.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于这腐朽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4.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5.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的话6.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7.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8.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9.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10.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鲁迅的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的爱情观1.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帮助他所爱的人,最好不要随便谈什么爱与不爱。当然,帮助不等于爱情,但爱情不能不包括帮助。2.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3.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4.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5.无论她有多大错,她哭的那一霎那,都是我的错。鲁迅写给我们的话1.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学习)就会被生活所累。2.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4.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5.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6.从来如此,便对么?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走进鲁迅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走进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等共16本。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第一件事: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童年时代、少年时代)。
“坠入困顿”的直接原因有两个:
(1)祖父为别人科场作弊而被下狱。为救祖父家里变卖家产。(2)祖父的事引起的风波刚平息,父亲又得了水肿病。这真是雪上加霜。为给父亲治病鲁迅家几乎倾家荡产。青年时期的鲁迅“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这两大认识成了鲁迅以后思想、创作主题的重要来源,也成了他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契机。他后来赴日本留学学西医,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中医耽误的人(另一目的是为国家,他曾说,“如果发生战争,他可以去当军医”)。
两大深刻认识:(1)看到了世人的嘴脸(势利的嘴脸)。你兴盛时,他逢营、巴结,一旦失势,则鄙视不屑。(2)中医误人。《呐喊》自序》:微生物课课余,教师照例放些风景或时事的幻灯片给学生看,其时正当日俄战争,有关战事的画片自然较多,而鲁迅作为满堂日本学生中唯一的中国人,“我在这一个讲堂中,却须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彩。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鉴赏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第二件事:幻灯片事件
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这是鲁迅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没有这个转折,也许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知道的鲁迅。没有这个转折,20世纪的中国可能会多一个医生,却少了一个思想、文化、文学伟人。第二件事:幻灯片事件
1909年从日本回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满怀希望迎接这场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可是,他失望了……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特殊的追求:“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第三件事:对辛亥革命的失望前者,成了鲁迅以后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改造国民性”;后者,则成了鲁迅创作的丰富的精神和艺术的来源之一。第四件事:
五四前夜,钱玄同拜访鲁迅。钱见他拓古碑,劝其写点新文学作品——两人关于“铁屋子”的谈话——结果,启开了鲁迅早就抱有的“用文艺唤起国民”的心智……终于,鲁迅拿起了笔,写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这成了鲁迅成为伟大文学家的直接契机。“铁屋子”谈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鲁迅《呐喊自序》
第五件事:
在广州,鲁迅亲眼目睹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事实。这一事变,使鲁迅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四·一二,也就成了鲁迅思想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亲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进化论阶级论
1926年初,奉系军阀张作霖与冯玉祥的国民军交战期间,日本集结新八国联军欲伺机武力进攻我国。3月18日,北京各界爱国民众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遭到段政府暴力镇压,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时代背景(课下注释①)“记念”即“纪念”。
刘和珍,鲁迅的学生,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1926年3月18日遇害,时年22岁。
“君”,旧时对人的尊称,不分男女。解读标题路,还没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语,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要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鲁迅先生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交待写作目的02概括惨遭杀害04劝诫徒手请愿06激励奋然前行07追述生平事迹03介绍写作缘由01详写遇难经过05梳理文章优化P18第一部分(一、二节):写作缘由
本文写作的缘由是什么,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些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第一部分:写作缘由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①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②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③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①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第②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第③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第一部分(一、二节):写作缘由
①包含了强烈的讽刺之意和愤慨之情;②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人民还无辜遭受杀戮,中华民国早已不是人民的国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1.鲁迅先生在文章开头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写出了鲁迅先生内心抑制不住的情感。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对反动暴行的愤慨对死难烈士的哀痛
对只能用文字来悼念死者的无奈第一部分(一、二节):写作缘由
4.“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中“它们”的含义?3.用“浓黑”来修饰“悲凉”恰当吗?①“浓黑的悲凉”描写了极度悲哀的心情。②“悲凉”是一种心境,无颜色之分,用“浓黑”来形容,把抽象的心情赋予视觉,使其形象化,表达极度悲惨和凄凉的心情。“它们”指“非人的”,丧失人性的反动政府,以及他们的帮凶走狗--无耻的文人。第一部分(一、二节):写作缘由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指有勇气的真正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在反动统治下悲惨凄凉的黑暗社会;“淋漓的鲜血”:表明在革命过程中付出的牺牲和代价;“哀痛者”:为社会黑暗、民族苦难而哀痛;“幸福者”: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而奋斗。6.怎样理解“庸人”所指的对象?【提示】“庸人”,即平庸之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他们没有勇气,很健忘,苟且偷生,这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7.怎样理解“苟活者”所指的对象?【提示】“苟活者”是指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他们“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有走向斗争的可能。鉴赏形象
第二部分(三、四、五):”记念“主体文章写了与刘和珍君相关的哪些事情?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概括。这些事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形象?鉴赏形象
相关语句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才知道……请愿的事。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鉴赏形象
其事(素材)
概括
其人(形象)预定《莽原》反抗校长虑及母校徒手请愿、牺牲毅然不屈黯然
欣然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坚定不畏强权嫉恶如仇敢于担当责任意识单纯、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鉴赏形象
概括形象刘和珍君是一位品性善良、谦和,坚定地追求真理,不畏强权、嫉恶如仇,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单纯中裹挟着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的女子。疑难解答
刘和珍作为鲁迅的学生,她留给鲁迅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常常(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课文中多次写到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和蔼的”,这起到什么作用?①强调刘和珍的善良谦和;②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无耻下劣;③证明她们不是所谓的“暴徒”。疑难解答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句话有什么含义?答:从三个层次揭露敌人的凶残,而且层层递进。①“我”可以用最大的想象力来想象中国人的坏;②即使如此,我还是没有想到敌人会如此凶残;③即使料到了,也不相信。表达了作者对牺牲青年的悲痛,对杀人凶手的愤恨。写刘和珍和杨德群的死用了大量的笔墨,还强调了“从背部入”“其一是手枪”(先找出),有什么作用?①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同时反驳流言;②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③证明刘和珍等人完全是无辜的,是徒手请愿的进步学生,不是“暴徒”;④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是事前策划好的。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明确:①默无声息:反动统治下的害怕、淡漠、麻木。②缘由: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和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③作者列举“沉默”不同的两种结果,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在此是号召人们起来反抗。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第三部分(六、七):总结教训、意义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雁飞课程设计
- 高中数学课程设计计划表
- 马踏棋盘课程设计
- 钢笔行楷课程设计
- 物料搬运系统课程设计
- 聪明的徐文长课程设计
- 音频保护课程设计
- 露天采矿学课程设计
- 绿色金融国内课程设计
- 2024版汽车销售合同范本
-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专题12区域发展解析版
- 酒店会议室设备安装及调试方案
- 2024年新疆(兵团)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第8讲 阻燃木质材料
- 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20220807013156
- 英语代词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 GB/T 4732.1-2024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第1部分:通用要求
- 《采矿工程英语》课件
- NB-T31045-2013风电场运行指标与评价导则
- NB-T+10488-2021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规范
-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