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刘长得实在不行,眼睛小,迷得像一条缝,脸上还有一个大疙瘩,走路又有点驼背。可他的女朋友却薄唇细腰、含情脉脉、倾国倾城长得非常漂亮,很多人对此都很困惑。小刘说:“外表美不美只是外在,关键是我有一颗真诚的心。”上述材料表明()
A、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B、只有具备一颗真诚的心才能追上漂亮的女孩
C、小刘家可能很有钱,这对女方的吸引实在是太大了
D、癞蛤蟆有时也可以吃到天鹅肉
E、一颗真诚的心比外表更可贵因此文综选择题规律一:凡是讲主要主要内容的,凡是围绕材料本意的都不选。中心思想(引申思维)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答案:D解析:A、C都是从材料中来的,围绕材料本意表述故不选;B是无关概念;因此选D。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传统手机制造商外,许多网络公司也纷纷斥资研发智能手机,并将内置其网络产品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在下列选项中,能够解释“网络公司造手机”原因的是
A.生产智能手机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
B.网络公司的业务创新速度不断加快
C.传统手机制造商生产智能手机能力不足
D.网络公司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竞争力
答案:D一、解答选择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立意。
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试题后,认真阅读,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再看题肢的设问,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尤其是剩下两个选肢无法取舍时,更是要认真推敲题干与选肢,再做取舍。2.找关键词。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如:(1)“范围关键词”: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哲学生活道理、下列关于某一问题的表述正确(错误)的是等等。(2)“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3)“原因类”的选择题,一定要将可能的原因和结果顺过来念一下,成立的才当选。在做题过程中,养成好习惯,把题干和题肢的关键词划出来。3.排误。
用好你的知识底蕴!4.排异(是否与题意相关)。
用选项反套材料。材料中能找到选项表述的知识点则选。根据题目和题肢的关联性来选择,正确但内涵外延不符合题意的不能入选,这点尤其重要,高考单项选择题不少是最佳选择题,并不意味着题目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要好中选好,矮中比高。1、(抓住立意)在当代,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已经超出了本民族和一国的范围,世界各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国家的重大实践问题,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都离不开别国的实践活动。这说明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性D.历史性C2、(抓住中心意思)央视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开播以来,通过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材料、不同特点的中华美食,让观众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体会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中国美食的特有气质,从而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上述材料对中华饮食文化特质的分析(
)A.体现了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B.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的统一C.体现了系统与要素的统一D.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
3、(抓住中心意思)习近平强调,我们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积极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材料蕴含的哲理有()A.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变化和发展A4、(抓关键字)“一路一带”是中国政府现在正在推动的重要战略——所谓“一路”是指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将进入海洋、拥抱海洋,多方向增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联系;所谓“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将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入中亚、东南亚、俄罗斯、中东欧和西欧。“一路一带”将会让中国与各国联系更为密切,促进世界和谐发展。说明:()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B.要抓住时机,促进质的飞跃C.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D.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D5、(排误、排异)中国古代无数美的诗篇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王维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轼诗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上述诗句能反映景随情迁的心境,从哲上看其原因是()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B6、(排异,抓住中心立意)“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通常情况下这句话没有错: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其营养价值越高,味道越好;长期放置,其色香味形等都会变差。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隐患。上述情况说明()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②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选择题解题的基本方法:对题肢要做到“四取八舍”“取”必须符合四个原则:正确性、必然性、一致性、直接性“舍”要做到“八不选”:(1)题肢表述有误不选(正向选择题)(2)肢干不符不选(3)因果相悖不选(4)肢干范围不符不选(6)反向选择正确不选(7)间接联系(即二级延伸)不选(8)表述绝对化一般不选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持社会和谐等等方面。那社会管理具体应包括哪些单位或部门的工作呢?一般说来,社会管理应从扶贫、权利保护、基本教育、卫生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工作,所涉及的到的部门和单位有:
1、文教:即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如文化局、文化站、教育局、教委、体委等等;2、收入分配:包括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如工商局、税务局、物价局等等;3、社会保障:指的就是劳动部门,即劳动和社会保障局;4、社会发展:包括交通、运输、航运、城建等部门;5、社会运行及法律保护:包括城管、环保、公安、司法、劳动监察等等。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5-2013年中国创新指数图年份单位GDP能耗指数
(吨标准煤/万元)劳动生产率指数(万元/人)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2005年1001001002010年123.5177.1117.82011年126.1210.1119.72012年130.6225.8120.82013年135.6251.7122.92005-2013年中国创新成效表
注:单位GDP能耗指每产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所消耗的以标准煤计算的能源,反映创新对降低能耗的效果。材料二:浙江省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创新驱动两大战略,主动适应新常态,支持省人大进一步完善促进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领导、支持省政府依法推动创新引领转型,做优企业创新主体,做强各类创新平台,健全技术要素市场,完善市场准入,鼓励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创新领域,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加快推动浙江经济向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中高端迈进。(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2)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阐明上述材料对浙江转型升级的启示。(12分)(3)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依法治国的角度,阐述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打造“创新浙江”中应有的态度和对策。(12分)1.2005-2013年中国创新指数及其分指数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都持续增长。(2分)表明我国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创新产出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成效显著增强。(2分)2.其中劳动生产率指数值最高、增速最快,单位GDP能耗指数持续提高,创新对降低能耗的效果明显,(2分)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不断提高,创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2分)1.省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制定相应创新政策和规划,加大财政、货币等创新投入,推动创新引领转型。(4分)2.做强各类创新平台,健全技术要素市场,完善市场准入,鼓励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创新领域,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发挥市场对创新的决定性作用。(4分)3.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加快推动浙江经济向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中高端迈进。(4分)1.浙江省委应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支持省人大进一步完善促进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创新引领转型等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4分)2.省政府应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推动创新引领转型;(3分)3.依法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制定相应创新政策和规划,加大财政等创新投入,健全技术要素市场,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推动创新引领转型;(3分)4.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打造“创新浙江”。(2分)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开启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进程;十七大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目标;十八大提出了“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战略部署。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八大要点之一就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动城乡发展向一体化目标迈进的。(14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根据城乡发展实际,不断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3分)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我国在城乡建设实践中不断深入认识和把握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规律。(4分)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不同时期,采取了相应的战略部署。(3分)④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我国在城乡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城乡发展向一体化目标迈进。(4分)治堵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课题。2012年12月23日,北京交通改善措施正式公布,北京市将实施小客车数量调控措施,以后将以摇号方式无偿分配小客车配置指标。24日起新购车需参加摇号申请指标。“治堵”措施公布之后,未购车的百姓抢在24日前掀起一股购车热潮,引发网络“治堵”还是“添堵”的热议。2013年4月1日起北京开始实施新的停车收费标准,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大幅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以缓解北京城区内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一市民抱怨:“停车费太贵了,毕竟是打工族,现在一下子要多出这么多停车费,对自己来说确实有点接受不了。”一网友发帖说:“政府要把面临的问题原原本本地告诉老百姓,广泛听取民众意见,通过民主促民生的方法来应对这场危机。”这些难题包括:要不要进行总量控制;要不要在特殊时段特殊地段收取拥堵费;如何完善停车收费体系;要不要实施错时上下班……请从公民和政府的角度,说明如何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12分)①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②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审慎行使权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③
政府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增强公民的参与度,尊重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才能更好地合民意、聚民心,做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方便了人们出行,也能满足人们的自驾游愿望,其在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生活品位的同时却也使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增多。在城市中,“堵车”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特别是上下班的高峰期。道路交通致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①车多: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多;②路差:路口多、道路狭窄、路况不佳;③灯少:信号灯等交通指挥系统不健全、不完善;④技差:驾驶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及酒后驾驶等导致的交通事故多。堵车影响了自己、他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有不少人在考虑现在是否该买车。(1)请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政府应怎样“治堵”,举例说明。(12分)(2)请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对我国当前汽车消费提出你的建议。(9分)①要着眼于道路交通的整体性,统筹规划,综合治理车、路、灯、人等。如:国家要制定道路发展规划,引导交通管理部门加快道路修建等。(3分)②要遵循道路交通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因时因地确定治理车、路、灯、人的层次和重点。如:完善交通指挥系统等改善行车环境,限制单双号、减少高峰期车辆出行,公布单向行车路段,发布堵车信息等。(3分)③注重道路交通内部的优化趋向,优化组合道路交通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如:要求交警部门进一步严格驾照考试制度、严格执行交通法规,严打酒后驾车等。(3分)④要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道路交通治堵这件事,治堵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车、路、灯、人等情况。(3分)①事物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的看,汽车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3分)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对汽车消费要根据家庭自身情况做具体分析。(3分)③矛盾有主次两个方面,消费者可以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购车的好处占据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则应当考虑购车,如果属于经济条件欠佳或用车实际需求不大,用车环境不理想等情况则可不购或暂缓购车。(3分)材料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火了一个概念——互联网+。互联网+,也就是智能互联网,被视为是继蒸汽机、电之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力工具,将给每个行业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依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政府应如何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更好转变为现实生产力?(14分)材料二: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即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让网络空间法治化治理成为世界共识,也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一道紧课题。日前,中央网信办等部门举办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展“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主题活动,目的也是在全社会强化网络安全风险意识,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网民合法权益。(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国家机关应如何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治理?(12分)(1)①充分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引导互联网与其他各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4分)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培养更多人才资源和创新科技资源;(4分)③加大财政对互联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有市场前景的科技等支持,发挥财政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3分)④顺应经济全球化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3分)(2)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科学立法,监督法律的实施,为网络空间法治化治理提供法律保障。②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应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依法决策。坚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过程符合法定程序。加强网络空间的监管,维护网络空间秩序。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为司法机关应公正司法。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注:“互联网经济”2010年占中国GDP的3.3%,2013年占4.4%,处于全球领先地位)(1)概括材料一(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材料二:互联网经济已然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驱动力。目前,中国网民已达6.3亿,信息消费2014年前三季度达到1.9万亿元人民币。在今年11月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提出“将更好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预计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突破3.2万亿元,这将对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物流、云计算、大数据等细分领域带来巨大的产业机遇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应的创投活动也会日益踊跃。(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发展互联网经济对我国的意义。(12分)材料三:要让互联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做好网络安全保护。我国近年来积极探寻维护网络安全之策:200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2013年7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2013年8月,公安部启动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2014年11月,启动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面向公众宣传网络安全知识。(3)结合材料三,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强国。(12分)如何对重点知识融会贯通必修一《经济生活》所谓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习时,可以围绕经济的“消费、生产、分配、交换”这四个环节为基点来展开。生产资料,也称作生产手段。定义为: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一般可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消费专题的整体结构】1.一条主线:消费(解决为什么生产的问题)2.知识体系:消费什么?(商品);用什么消费?(货币)+用多少货币消费(价格);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三个关键词:商品、货币、消费【生产专题的整体结构】
1.一条主线:生产(解决“谁来生产”、“怎样生产”的问题)2.知识体系:(宏观生产)——从基本经济制度、(微观生产)——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资金筹集方式三个方面具体介绍生产活动的基本情况3.三个关键词:生产、公司经营、劳动者【分配专题的整体结构】1.一条主线:国民收入的分配(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2.知识体系:分配的两个方面(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收入分配)、两个分配环节(财政、税收)3.整体把握:一个制度——分配制度;一个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两个作用——财政和税收的作用;两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四种财政收入形式;四种违反税法行为;六个基本概念——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公平、财政和税收。【交换专题的整体结构】1.一条主线:经济活动(交换)的背景与舞台(主要把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背景)2.知识体系:(1)国内环境经济制度环境: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市场体制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社会环境(社会发展所处阶段):总体小康过渡到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观;(2)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应对之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一、经济生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一般主要考查“经济意义”、“经济措施”)
1、价格(物价、CPI、PPI、房价等)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根本原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②直接原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引起价格变化
④间接原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也会影响价格(2)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①只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对于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来说,价值量只有一个。②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但对生产者来说:它直接关系着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对社会而言: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多,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这是引起商品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④掌握3个比例关系: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X商品总数量)(3)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需求、消费、消费者):A、一般地,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价格下跌,会增加对它的需求。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C、价格的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需求。某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会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生产者/企业):A、调节生产,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竞争优势。C、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树立品牌意识,重视新产品开发。【联系: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2、消费
(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①根本原因——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生产决定消费
②主要因素——受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也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
C、收入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D、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联系: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③消费心理也会影响消费行为,主要有求实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
④商品质量等也会影响消费
(2)如何提高消费水平?(建议:对症下药)3、生产与消费(热点:金融危机、扩内需调结构、低碳经济)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会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新兴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3)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得到什么启发?(建议:从不同侧重点提出相应的要求与措施)4、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树立品牌意识。④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⑤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竞争力。5、劳动者(热点:农民工返乡、大学生毕业、生产安全事故)
(1)劳动与就业:
①就业的意义:A、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B、有利于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C、有利于扩大内需,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D、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②就业的措施:A、根本途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B、从党和政府看,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C、从劳动者看: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立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要有创业精神。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①劳动者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②劳动者权益的维护:A、从劳动者看,要履行劳动者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合法途径维权。B、从国家看,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违法用人行为;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6、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热点: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医改、教育公平、社保)
实现公平的措施:①根本途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④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税收调节,调高保低,整顿分配秩序,完善社保制度。⑤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提高效率、促进公平。7、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热点:宏观调控政策、楼市、金融危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1)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改进技术和管理。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配置效率低下、社会经济不稳定、分配不公、差距扩大。
(2)规范市场秩序:(热点:食品安全、产品质量问题)
①原因: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配置效率低下、社会经济不稳定、分配不公、差距扩大。B、只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才能合理配置资源,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C、良好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否则会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市场无序,诚信缺失,经济活动无法正常进行。②措施:
A、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要遵循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道德规范
B、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秩序的治本之策
C、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与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市场监管
D、企业及个人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保证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并运用法律维权;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3)政府宏观调控:(热点:政府调控政策)
①原因: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来弥补缺陷。B、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有利于巩固公有制,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②措施:A、根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议:深入细化)
B、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来调节。C、营造经济社会环境,制定经济政策,引导经济行为。D、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4)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经济生活的“万金油”)
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一、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5)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国际经济)
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使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促进各国经济合作。B、也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一国的经济波动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尤其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②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A、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B、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C、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D、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自主创新,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以质取胜
E、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F、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要利用WTO规则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意义类主观性试题:其解题要领:注意限定词语的特殊要求;解剖主体和意义对象的关系;把握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先经济,政治。常见分析有:(1)客体分析:即受它影响对象,分别所受的影响,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有“对国家、对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等具有的影响。(2)性质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3)内容分析:根据设问和材料反映的方面和字句对应分析。(4)范围分析: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对区域影响和整体影响等。从教材和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的有关提法找有关说法。材料二:互联网经济已然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驱动力。目前,中国网民已达6.3亿,信息消费2014年前三季度达到1.9万亿元人民币。在今年11月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提出“将更好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预计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突破3.2万亿元,这将对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物流、云计算、大数据等细分领域带来巨大的产业机遇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应的创投活动也会日益踊跃。(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发展互联网经济对我国的意义。(12分)必修二
《政治生活》在复习中一定要把握“公民观、政府观、民主观、国际观”这四个单元的内容,要厘清“一二三四五”------“一”即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二”即两大板块:国内政治生活和国际政治生活;“三”即三大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四”即四项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五”即五大主体:公民、政府、人大、政党、国家等主体入手,把握必修2的知识结构特点。公民专题高频考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政治参与的四个途径和意义。政府专题高频考点:政府的角色------管理者和服务者(4大职能);政府的地位、性质、宗旨、原则和职能;政府依法行政和自觉接受监督。民主政治建设专题高频考点:4制度+3政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当代国际社会专题高频考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际形势;我国的外交政策1、公民:(1)地位——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翁,其地位是通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来体现和保证的(2)3个政治权利与自由+4个政治性义务(3)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3个)+主要内容(4个)+4点基本要求(有序参与的途径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了解、相信、支持、寻求、监督)2、政府:(1)性质、职能(4个)(2)宗旨、原则(3)依法行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4)自觉接受监督(为什么—怎么样)(5)树立政府权威(含义、标志、体现、影响因素、如何树立)3、人大代表:地位+权利(4个)+义务(3个)4、人民代表大会:地位+职权(4个)+民主集中制原则(人大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5、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地位:性质、宗旨、执政理念+作用怎么做?--执政方式(3个)+领导方式(3个)+指导思想(3个)6、民主党派:性质、地位、参政基本点(一参加三参与)、与中共的关系7、人民政协:创立、组成、性质、主题、职能8、主权国家(1)地位、类型、构成要素(4个)(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4个)+义务(3个)(3)我国的外交政策与和平发展道路9、当代国际社会国际组织(1)分类+作用(积极作用、局限性)(2)联合国:(成立、性质、宗旨、原则、主要机构、作用、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3)世界贸易组织+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性质、原则、宗旨、作用、主要机构、与中国的关系)国际关系与国际形势(1)静态:主要成员、国际关系(含义、内容、形式)决定因素、如何维护国家利益?(2)动态:①时代主题(和平问题:含义+总体和平的原因+世界仍不安宁;发展问题:含义+最突出问题;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2大障碍、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②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表现+意义)③国际竞争:表现、实质、内容、如何应对?政府行为的政治生活依据?-------原因类、依据类题型,一般要求至少回答5个要点——回答为什么:这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由我国政府性质决定的,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这是履行xx职能、xx职能和xx职能的要求;这是坚持依法行政的要求;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是维护公民权利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这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要求。此外,从政府权威角度: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有利于建设责任政府、廉洁高效政府和服务政府;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我国公民与国家之间是和谐统一的关系,有利于政府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
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措施类题型,一般要求至少回答5个要点——回答怎么做: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要切实履行XX职能、xx职能和XX职能;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政府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政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政府权威。
运用举例:我国政府关注食品安全、稳定物价、保障民生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1)从根本上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要求。(2)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关注食品安全、稳定物价、保障民生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3)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担负着重要的职能。关注食品安全、稳定物价、保障民生,是我国政府通过管理和服务履行维护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也体现了政府便民利民的作用。(4)是我国政府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政府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政府权威的要求。解决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可从以下角度组织答案:(1)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这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3)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这是由党的作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起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5)这是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的需要,党的执政理念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6)这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解决党“如何做”某一件事,可从以下角度组织答案:(1)党要坚持和完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不断完善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2)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党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4)党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当代国际社会专题高频考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际形势;我国的外交政策通性通法总结:从静态角度全面把握国际社会基础知识(1)主权国家的行为:从主权的重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维护国家利益等角度进行分析。(2)国际组织的活动:从类型、作用角度分析。联合国的活动应该从其宗旨、原则、作用等角度分析。(3)国际关系的变动:从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等角度分析。从动态角度掌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对此应该准确理解、灵活运用。一是可以用来分析当今国际形势,如国家间合作加强、协力谋求可持续发展等;二是热点冲突、南北不平衡等问题说明世界仍不安宁、和平与发展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不能以此否认两大时代主题;三是明确其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恐怖主义等是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障碍;四是有效解决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并明确我国在国际新秩序问题上的基本主张。(2)突出特点: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可用其分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合组织、欧盟等区域性合作组织发展的政治性原因、意义等。(3)国际竞争实质:可以此分析各国加强航空等科技发展的原因、意义。国际形势(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引述有关资料,表明)——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追求和平)(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两大障碍。(3)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五个相互、五个共同(但国际新秩序尚未建立,国际旧秩序依然存在,并且由发达国家起主导作用)(4)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但是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通性通法总结:中国进行相关对外活动的原因(1)必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形势的要求(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多极化趋势);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要求。(2)重要性:对我国,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可以创设有利的国际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有利于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实现包容性发展。中国在对外活动中该怎样做?(1)在事关我国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不结盟政策、睦邻友好政策等;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坚决反对外来干涉;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2)在相关国际问题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尊重联合国的权威,支持联合国和相关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坚持我国的基本立场,主张以谈判、协商方式解决争端;尊重其他国家人民的选择。我国的外交政策(阐明)(1)制定的依据: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2)性质: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3)内容:三个基本点: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重点把握独立自主基本立场的5个表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4)结果: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体现了我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新理念。必修三
《文化生活》必修3首先要把握文化的作用,在复习中要把握必修3的思想主线:“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现代化实践服务”;要完整掌握必修3《文化生活》的4个核心知识点——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及其精髓;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高频考点: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传承第1课
文化对社会的作用1、对社会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促进作用、阻碍作用)2、对经济: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决定文化,一定的文化会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a.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对政治: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政治决定文化,一定的文化会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更好的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b.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相互影响强调三者之间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相互交融强调三者之间彼此
渗透、相互融合------即文化经济化;文化政治化。4、对综合国力: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地位:文化力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重要因素。作用:------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方向保证。第2课
文化对个人的影响1、来源:①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②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特点: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即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强调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方式)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即经年累月,难以抹去,强调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程度)4、作用: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主要表现在:①民族节日(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注意从三个角度切入回答原因:①原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3、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措施类——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理论依据)。①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原则: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文化交流的意义: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还有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四种形式:主要有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2、三个特点: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3、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传统文化的作用: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优秀传统文化起促进作用-——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落后的传统文化起阻碍作用——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第5课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2、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3、基本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立足实践,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营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交流融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4、基本方向: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二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此外,5、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6、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高频考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6课
中华文化的3个特点1、源远流长表现在——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动态,表明有悠久的历史)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博大精深表现在——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静态,表明有丰富的内涵)独特性: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域不同);民族性:雕刻艺术、建筑艺术、语言文字、民族文学、民族歌舞、宗教信仰和衣着服饰。3、具有包容性——是原因,是体现;包容性两个方面的表现缺一不可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一是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二是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第7课
中华民族精神1、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为什么?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必要性: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怎样弘扬XXXX精神?---教材P81四个基本途径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1、怎样看待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四喜之表现:①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精神生活;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三忧之表现:①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②有些文化产品迎合低俗趣味;③有些媒体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炒作“新闻”。2、如何区别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和先进文化?落后文化指的是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腐朽文化指的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如何应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不限定主体,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回答怎么做?)国家(文化管理者)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弘扬主旋律,建设先进文化;企业(文化生产者如媒体)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生产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个人(文化消费者)要提高眼力,防止污染,正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家角度)(1)(根本要求)——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改造剔除落后文化,抵制取缔腐朽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关键(2)(价值观引领)——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根本目标)——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4)(中心环节)——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5)(途径)——要立足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6)(主体)——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此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点内容”(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武装头脑,教育人民)。(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凝聚力量)。(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鼓舞斗志)。(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引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精神基石。3、文化生活中强调教育重要性的知识点(1)P10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2)P35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3)P46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4)P101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第10课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1)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2)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3)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具体要求:①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②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③必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衔接。(这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和特征)2、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个人角度4要(1)(含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2)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我们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4)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3、文化生活中强调科学技术重要性的知识点(1)P10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P11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力、科技力是基础。(3)P45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4)P67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5)P10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崇尚科学、鼓励创新。(6)P108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生活中强调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的知识点:P37: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P87:大众传媒的发展,使我们能够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先进价值观,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P94: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能够生动形象、快捷迅速地面向大众宣传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文化主旋律。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修4《生活与哲学》分为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部分,复习中要把握主干知识:原理和方法论;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第四、五、六、九、十一、十二课的大标题,找准切入点。哲学思想分为3个小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真正的哲学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4块知识,12观+32原理,如下:辩证的唯物论:物质观、运动观、规律观、意识观(4个原理)唯物的辩证的认识论:实践观、真理观(4个原理)唯物的辩证法:联系观(4个)、发展观(4个)、矛盾观(6个)、创新意识(2个)唯物史观:社会历史观(4个原理)、价值观(价值观+人生价值观)(4个原理)辩证的唯物论——高频考点:物质观、运动观、规律观、意识观(四个主要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因为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1、物质决定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要求我们在运动中把握事物。3、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4、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充分而又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的2个表现: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抓住意识活动的4个特点——目的性和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高频考点:实践观、真理观(四个主要原理)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性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
重点(1)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包括4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作用,重视科学理论的巨大指导作用,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理是客观的、唯一的,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而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4、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因为: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因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具有上升性,因为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坚持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发展真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创新意识1、怎样用联系观点看问题?——四个要点(注意:观点+材料分析相结合)1)联系的含义: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3)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解析),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高频考点)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B.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或者答: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的基本特征。这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思维的方式来认识事物,从整体出发,统筹考虑,优化组合。2、怎样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四个要点高频考点(观点+材料分析相结合)(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2)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一中2025届高考英语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
- 新疆伊宁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高考英语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内蒙古包头市重点中学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四中学高考冲刺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5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黑龙江哈三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广东省鹤山一中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5届高考冲刺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2024学年杭州市上城区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 职称评聘评委承诺书
- 游泳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 超声设备维修与保养教学课件
- 高中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题班会教学反思3篇
- 山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乡村医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刑事诉讼法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建筑大学
- 年产1000万件日用陶瓷陶瓷厂工艺设计
- 新能源汽车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