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变化_第1页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变化_第2页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变化_第3页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变化_第4页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变化(人民版必修3)一百家争鸣历史回音壁

2010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伊斯坦布尔和海峡大学校长卡迪里为海峡大学孔子学院揭牌。李长春为土耳其海峡大学孔子学院揭牌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l所的速度增加。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提示: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广泛传播;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当前和谐世界的构建。一、百家争鸣(一)出现的社会原因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2.政治: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3.经济: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其奠定了物质基础。4.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5.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二)形成的重要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流派时间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观点儒家春秋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彻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其生前言论被编为《论语》战国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提出“君轻民贵”思想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道家春秋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抱消极悲观的态度;其思想保存在《老子》一书中战国庄子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认为“道”无所不在,没有界限与差别,万物也是没有界限与差别的,这就叫“齐物”,按“齐物”的要求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从而逍遥自得;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庄子》中;道家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流派时间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观点法家战国李悝在魏文侯时期,采取一系列变法措施;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所著《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商鞅在秦国两次实行变法韩非将法家的“法”、“术”、“势”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主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对认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墨家战国墨翟“兼相爱、交相利”;主张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的主张;认识论方面,认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逻辑学方面,建立了“类”、“故”等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墨家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活学巧记:百家争鸣局面兴,儒道法墨四大家,孔孟荀老韩墨子,仁义礼和德为先。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地主阶级进行变法,封建制度确立B.奴隶主贵族和封建地主斗争激烈C.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思想冲撞激烈D.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解析:本题重在考查“百家争鸣”局面兴起的条件,而且是其根本原因,A、B两项都是在对D项进行阐述,C项是“百家争鸣”的表现,因此最佳选项应该是D。答案:D点评: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借题发挥】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不包括()A.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传统的礼法受到猛烈冲击B.各国竞相改革需要理论指导C.一批士人冲破礼法束缚,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尚未确立答案:D(2009·山东文综)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三字经》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解析:抓住关键词“四书”、“仁义”、“中庸”、“修齐”、“治平”、“孝”、“礼”。答案: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点评:在联系儒家主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借题发挥】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答案:B1.(2010·上海高考)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解析:此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不同,法家主张加强君主专制,故选B。答案:B2.(2010·山东文综)“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解析:题中意思是说,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答案:B二儒学的兴起历史回音壁

2009年11月7日,纪念董仲舒诞辰2200年暨董仲舒思想国际研讨会在河北衡水市召开。来自国内外的百名儒学研究专家、知名学者和董仲舒后裔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围绕董仲舒儒学观点、思想系统、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等展开研讨交流。董仲舒后裔代表及景县儒商代表等在董仲舒墓前敬献花篮并祭拜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为何确立?提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适应了加强君主集权,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一、董仲舒的新儒学1.含义: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2.目的:满足汉武帝在政治和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糅合道法阴阳五行说,为集权罢百家尊儒术,为君权天人合权神授,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树。3.内容:(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3)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提出发挥“仁政”,轻徭薄赋。(4)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即“三纲五常”。4.地位:汉代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二、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一)原因:1.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如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2.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3.董仲舒的改造使儒学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得到采纳。(二)影响:1.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2.结束了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3.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三、如何认识儒家、法家、道家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巨变时期,代表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们从各自经济、政治利益出发,形成了各种学派,儒、法、道是其中重要的学派。在理论上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在实践上,经过秦汉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现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了互相融合的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成分,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其中,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三者的综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的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解析:题中的材料实际上是要求“罢黜百家”,主张以思想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迎合了统治者的意愿。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归纳材料的能力以及对其主旨思想的判断能力。【借题发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所以被汉武帝采纳,主要是由于()A.是董仲舒的建议B.朝中大臣均为儒家弟子C.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D.其他学派的主张不适用于治国答案:C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解析: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需要和反映。答案:D点评:从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层面思考。【借题发挥】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答案:D1.(2010·天津高考)《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解析:此题可将问题表征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什么。“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为什么效仿?公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的“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答案:D2.(2009·海南高考)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A.分封制度B.井田制度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汉宣帝不同意“纯任德教”“周政”,可见他把“周政”等同于“德教”即道德教化,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D三宋明理学历史回音壁

庐山管理局主办的白鹿洞书院系列讲座于2010年4月20日开讲,台湾知名学者朱高正应邀作了第一讲,他主讲的内容是朱子学对现代人修身的意义。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南唐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北宋时期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并被誉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探究思考朱熹理学的地位。提示:成为仅次于孔孟的一代宗师,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一、宋朝的程朱理学1.理学的创立:(1)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2)二程的主张: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②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宋明理学大发展,糅合儒佛道观点,两宋二程和朱熹,存天理又灭人欲,格物致知认识论,朱熹理学集大成。2.理学的成熟:(1)集大成者:南宋朱熹。(2)朱熹主张:①理气论: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万物皆有理,这就是“太极”。②理学的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区分教育的两个阶段:小学和大学,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境界不仅是追求精神的自足和自由,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③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3.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正统儒学,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它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束缚人性,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中的修养论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来说,还是有一些合理成分的,对中国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二、王守仁的“心学1.“心学”的基本特征:(1)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2)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2.王守仁的主张:(1)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2)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3.意义:(1)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2)理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朱子陆公鹅湖会,陆王心学又诞生,心外无物又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相同点:思想范围上都属于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思想主张上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同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目的上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行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地位和影响上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不同点:从对宇宙的构成看,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理先气后,是客观唯心主义;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从道德主张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心学也是理学,心学是对理学的新发展。下列有关宋代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产物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C.是儒学者重塑儒学合理方面的结果D.和董仲舒儒学思想相对立解析: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程朱理学是在吸收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学的发展,主张理先气后,是唯心主义哲学,有利于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并不对立。故选D。答案:D点评:注意把握程朱理学的实质。【借题发挥】宋明理学对先秦两汉儒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提出“理”的观念系统,用以解释传统儒学,实现儒学的哲理化B.提出“格物致知”的方法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D.强调克服内心的私欲以“致良知”答案:A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对人性的扼杀,和人文主义思想背道而驰。故排除带④的选项即可。答案:A点评:要注意归纳总结相互关联的历史知识【借题发挥】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答案:C1.(2010·上海高考)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此题考查宋明理学的知识。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答案:C2.(2010·浙江高考)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解析:抓住关键词“理学”、“支离”。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A、C、D三项。答案:B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历史回音壁由首都师范大学“李贽研究中心”主任张建业教授主编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李贽全集注》,经过12年的艰苦奋斗日前结项。该书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任继愈教授在去世前为《全集注》作序,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是填补中国文化思想史学术研究的空白之举”。为什么任继愈教授认为《李贽全集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是填补中国文化思想史学术研究的空白之举”?提示:李贽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受程朱理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一、明末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认为“理”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提出了大胆挑战。2.针对正统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挑战“圣人”与儒家经典的权威。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4.在诗文写作风格方面也主张“真心”。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时代背景:政治: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封建统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江南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思想:宋明理学日益束缚人们的思想,文化专制加强,科举制度僵化,科技停滞。代表思想主张意义李贽(1)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去空谈仁义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黄宗羲(1)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顾炎武(1)提出“经世致用”思想,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1)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2)物质是有变化规律的。(3)事物是可以认识的。(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发了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活学巧记:明清思想大活跃,矛头直指孔孟教,炎黄匹夫李贽猛,反对封建有启蒙。(解释“炎黄匹夫李贽猛,反对封建有启蒙”:“炎黄”指顾炎武与黄宗羲。“匹夫”指王夫之。“李贽猛”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反对封建有启蒙”指早期民主启蒙思潮也在潜滋暗长。)三、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17~18世纪的东西方出现了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中国以三位进步思想家为主,法国以启蒙思想家为主。1.相同点:这两种思想分别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深刻批判,即都是反封建的。2.不同点: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有限;而法国启蒙思想彻底批判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提出了“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国家政治蓝图,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