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概论-第一章绪论_第1页
化工安全概论-第一章绪论_第2页
化工安全概论-第一章绪论_第3页
化工安全概论-第一章绪论_第4页
化工安全概论-第一章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安全人才紧缺安全人才紧缺安全人才紧缺

安全人才紧缺化工安全为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化工安全虽然死亡总数比例不高但易燃易爆或有毒发生事故时,容易产生声、光、烟等影响面广,直接损失大思考:与机械、电气事故、交通、淹溺等比较化工安全越来越受重视化工安全概论考核性质:考查课,百分制考核形式:笔试考试用时:期末90分钟考核模式:二段制模式成绩评定方法: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补考方法:总评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补考。补考总成绩=平时成绩×30%+补考成绩×70%第一章

绪论简介:本章简要介绍安全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事故预防的原理与对策,重点介绍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和伤亡事故致因理论;简要介绍危险化学品分类、化工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化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重点:本章重点是掌握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和伤亡事故致因理论、危险化学品分类及依据。难点:本章难点是理解伤亡事故致因理论、熟悉危险化学品分类的依据。1.1安全工程概述

1.2化工生产与安全

1.3事故的预防

1.4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性质1.5化工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1.6化工企业安全管理1.1安全工程概述

1.1.1安全工程的任务和目的

1.1.2安全工程研究的对象

1.1.3安全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1.1.1安全工程的任务和目的安全工程是从保护人、发展生产的角度出发,针对伴随生产过程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和职业性危害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并考虑人的因素,探讨如何完善生产过程,以实现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一门学科。安全工程的任务:研究工业灾害发生的原理及规律,分析、评价生产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采用工程技术方法和科学管理手段控制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止伤亡事故、职业病、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各种事故发生,创建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安全工程的目的: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以及在生产活动中的身心健康,使职工在劳动中保持持久的劳动能力,提高劳动效率;保护设备财产不损坏。使生产能安全、稳定、顺利地进行,以提高经济效益。

任何一个生产系统地都包括三个部分:“人—机—环境”系统,每一部分就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称为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1.1.2

安全工程研究的对象人子系统:

该子系统的安全与否涉及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以及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管理手段、方法等是否适合人的特性,是否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的问题。机器子系统:

对于该子系统,不仅要从工件的形状、大小、材料、强度、工艺、设备的可靠性等方面考虑其安全性,而且要考虑仪表、操作部件对人提出的要求,以及从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与生理过程有关参数对仪表和操作部件的设计提出要求。1.1.2安全工程研究的对象环境子系统:对于该子系统,主要应考虑环境的理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理化因素主要有噪声、振动、粉尘、有毒气体、射线、光、温度、湿度、压力、热、化学有害物质等;社会因素有管理制度、工时定额、班组结构、人际关系等。1.1.42安全工程研究的对象1.1.3安全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由于生产过程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这些因素发生事故的规律及其预防方法不完全相同,因此安全工程研究的内容范围很广,这些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技术安全卫生管理1.1.3安全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1.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是针对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研究采取怎样的技术措施将其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它包括工艺、设备、控制等各个方面。

例如:变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为安全的流程和方法,在设备上安全防护装备、保险装置,设置安全联锁、紧急停车等控制手段。安全技术寓于生产技术之中,它和生产技术是紧密相关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技术就有什么样的安全技术,故安全技术有许多门类。如:防火防爆技术、电气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以及建筑安装、机械加工、个体防护等安全技术。1.1.3安全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2.劳动卫生技术劳动卫生技术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着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会引起机体器官发生病变,导致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劳动卫生技术研究如何防治职业危害的技术措施。这方面的内容也称职业卫生,包括防尘病毒、噪声治理、振动消除、通风采暖、采光照明,以及其他物理化学有害因素的防护、现场急救等。1.1.3安全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3.安全卫生管理安全卫生管理是指对安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研究的主要有:制定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包括各种规程、规范、条例、标准),使安全生产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可循,用法制的手段实施安全。1.1.3安全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

3.安全卫生管理1956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三大规程”,即《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1963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简称“五项规定”。1978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1982年国务院发布《矿山安全条例》和《矿山安全监察条例》,之后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颁布、2014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简称《安全生产法》),该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生产法》还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的安全设施必须坚持“三同时”的原则,即“生产经营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1.2化工生产与安全1.2.1化工生产的特点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促进了化工生产的快速增长,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品种迅速增加,目前化工产品的种类已达到1500多万种。化工生产的特点1.化工生产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潜在危险性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体和产品绝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危险性。这些危险化学品的潜在危险性决定了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的特殊性。2.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高温、高压、低温、高真空度

如由轻柴油裂解制乙烯、进而生产聚乙烯的生产过程中,轻柴油在裂解炉中的裂解温度为800℃,裂解气在深冷(-96℃)条件下分离,纯度为99.99%的乙烯气体在294Mpa压力下聚合,制成聚乙烯树脂。3.生产规模大型化、生产过程连续性强装置的大型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投资和成本。但规模越大,储存的危险物料量越多,潜在的危险能量越大,事故后果越严重。4.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手工操作、间断生产→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生产设备敞开式→密闭式,生产装置由室内走向露天;生产操作由分散控制→集中控制;手动操作→计算机控制。1.2.2安全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地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可见安全需求是人的最基本和低层次的需要。化工生产具有自身的特点,一般来说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比其他行业要大,而发生事故必将威胁人身的安全和健康,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破坏。1984年墨西哥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1984年11月19日凌晨5时45分,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站发生大爆炸,300多万加仑液化石油气猛烈燃烧,附近80多幢居民楼均被烧毁,造成542人死亡,7000多人受伤,35万人无家可归,受灾面积达27万立方米!20世纪最可怕的一次化学灾祸—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1984年12月3日午夜,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有毒化学物泄漏事故:一家农药厂的储气罐阀门突然失灵,45吨有毒的异氰酸甲酯气体像魔鬼一样,扑向正在熟睡的博帕尔市民。顿时,毒气云团笼罩了全市,导致2500多人丧失了生命,还有3000人左右濒临死亡的边缘。在随后的十年中,约有6960人因此死亡。50万人遭到毒害,还有十万人终身致残。血的教训充分说明,在化工生产中如果没有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严格的安全管理,即使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现代化的设备,也难免发生事故。而一旦发生事故,人民的生命财产将遭到重大损失!1.3事故的预防事故:指人们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违犯人们意愿,并可能使有目的的活动发生暂时或永久性中止,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自然事故:指由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如地震、洪水、旱灾、山崩、龙卷风等引起的事故。人为事故:指由人为因素而造成的事故。自然事故在目前条件下受科学知识的限制还不能完全防止,只能通过研究预测预报技术,尽量减轻灾害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人为事故原则上都能预防。据统计,美国20世纪50年代,在75000件伤亡事故中,天灾只占2%,98%是人为造成,也就是说98%的事故基本上是可以预防的。1.3.1事故的特性事故的基本特征

因果性潜伏性、再现性和可预测性

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1.因果性在生产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有来自人的方面,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也有来自物的方面,包括物和环境存在的不安全条件。因果关系具有继承性,即第一阶段的结果可能是第二阶段的原因,第二阶段的原因又会引起第二阶段的结果。因果继承性说明事故的原因是多层次的。有的和事故有直接联系,有的则是间接联系,绝不是某一个原因就能造成事故,而是诸多不利因素相互作用促成的。时间事故构成要素111222233312图1.1因果关系示意图(事例1)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的状态不安全的行为为什么?将危险的会转动的物品拿在手里?好痛不安全的行为不安全的状态为什么?要接近危险的施工现场?哎呀(事例2)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2.偶然性事故的偶然性是指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同样的前因事件随时间的进程导致的后果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偶然当中有必然,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随机事件服从于统计规律,可用梳理统计方法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事故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预防事故提供依据。例: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einrich)曾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事故法则: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起未产生伤害,29起引起轻伤,有1起是重伤或死亡。重视事故的隐患和未遂事故,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129300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严重伤害轻微伤害没有伤害下图:海因里希法则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冰山理论案例

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转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志(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3.潜伏性事故的潜伏性是指事故在尚未发生或尚未造成后果之时,是不会显现出来的,好像一切都处在“正常”和“平静”状态。但是生产中的危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这些危险因素未被消除,事故总会发生,只不过早晚而已。要在事故发生之前充分辨识危险因素,预测事故发生的模型,实现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防止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1.3.2伤亡事故致因理论

1.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

2.轨迹交叉论

3.能量转移论

1.3.2伤亡事故致因理论

1.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五个因素:

⑴遗传及社会环境;(基本原因)

⑵人的缺点;(间接原因)

⑶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原因)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从而中断事故的进程,避免伤亡的发生

⑷事故;⑸伤害1.3.2伤亡事故致因理论

1.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1.3.2伤亡事故致因理论

2.轨迹交叉论基本思想: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联系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概括起来不外乎人和物(包括环境)两大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交叉),能量转移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又是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社会因素

安全缺陷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起因物

肇事者

致害物

受害人

事故

物的原因

人的原因

基础原因

直接原因

事故经过

间接原因

轨迹交叉论事故模型图

图中,起因物与致害物可能是不同的物体,也可能是同一个物体;同样,肇事者和受害者可能是不同的人,也可能是同一个人。1.3.2伤亡事故致因理论

3.能量转移论1961年吉布森(Gibson)、1966年哈登(Haddon)等人提出了解释事故发生物理本质的能量意外释放论。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人体,并且其能量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而产生的。例如,球形弹丸以4.9N的冲击力打击人体时,最多轻微地擦伤皮肤,而重物以68.9N的冲击力打击人的头部时,会造成头骨骨折。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能量转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人员伤害,除了与能量大小有关以外,还与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能量的集中程度、身体接触能量的部位等有关。

用能量转移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是:⑴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⑵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度;⑶确定控制该类能量异常或意外转移的方法。预防事故思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约束、限制人体与能量接触的措施叫做屏蔽。事故预防措施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水力采煤限制能量;防止能量蓄积;搅拌缓慢地释放能量;安全帽设置屏蔽设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信息屏障。爆炸报警装置1.3.3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预防事故的发生,需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并将三者有机结合,综合利用,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安全技术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防止伤害和职业性危害,改善劳动条件和保证安全生产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是提高设备装置本质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本质安全性:无附加安全装置,利用本身构造的设计,保护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预防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两个方面,主要有:1)减少潜在危险因素(最根本措施)2)降低潜在危险因素的数值限定在安全范围内(浓度、强度等)3)联锁当设备出现危险情况时,强制一些元件相互作用,以保证安全操作。4)隔离操作或远距离操作设置隔离屏障,防止人员接触。5)设置薄弱环节在危险因素达到危险值之前预先破坏,将能量释放,防止重大破坏事故的发生,例如安全阀、保险丝。6)坚固或加强增加安全系数,提高结构的强度。7)封闭将危险物质和危险能量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8)警告牌示和信号装置安全教育措施安全教育是提高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提高执行安全法规的自觉性,掌握安全生产的科学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的手段。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以及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主要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保障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设备财产不受损失,国家通过立法程序和行政手段制定的一系列有关安全的政策法规。安全管理措施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编制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安全检查和宣传教育。“三E”措施技术(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管理(enforcement)措施简称为“三E”措施,是防止事故的三根支柱,要始终保持三者的均衡,不能偏重其中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才能保障系统安全。1.4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性质

1.4.1危险化学品的分类1.4.2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何谓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生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天津港“8.12”爆炸实例本次事故损失情况165人死亡、8人失联。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算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无法计算。氰化钠: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57-93)中,该物质属第一类A级无机剧毒品。氰化钾的致死量在50毫克到250毫克,易溶于水,有毒的主要原因是遇水生产氰化氢气体,剧毒。氰化钠不具有可燃性,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可发生爆炸爆炸现场危化品特性:硝酸铵:主要用作肥料及工业用和军用炸药,常温下比较稳定,但受撞击或受热容易引发剧烈分解而爆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物,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接触后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爆炸现场主要危化品特性:钠:金属钠是碱金属元素之一,空气中极易氧化,常温时为蜡状,平时储存在石油或其他不含水分的液体中。钠遇水会发生化学性爆炸。如暴露在空气中,便迅速和氧化合成过氧化钠着火。其它: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氩气、压缩天然气等);易燃液体(甲乙酮、乙酸乙酯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硫磺、硝化纤维素、电石、硅钙合金等);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硝酸钾、硝酸钠等);毒害品(氰化钠、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腐蚀品、杂类(甲酸、磷酸、甲基磺酸、烧碱、硫化碱等)等本次事故发生的几大隐患(1)瑞海公司经营“7大类”,40多种危化品,已知氰化钠700吨左右,硝酸铵800左右、硝酸钾500吨左右,现场总共大约有3000吨左右危化品,违规混装明显,根据《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单一品种不能超过0.5吨,总质量不能超2吨。(2)爆炸点距离居民区不足1000米。根据《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与周围公共建筑、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等距离至少1000米。1.4.1

危险化学品分类

第l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1.爆炸品

爆炸品——指在外界触发因素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外界触发因素——如受热、压、撞击等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声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按危险性分为5项。

79爆炸品标志(符号:黑色;底色:橙红色)爆炸品标志(符号:黑色;底色:橙红色)爆炸品标志(符号:黑色;底色:橙红色)80民宅查出爆炸品5吨

①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梯恩梯(2,4,6-三硝基甲苯)、黑索金(环三次甲基三硝胺)、泰安(季戊四醇四硝酸酯)、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硝化甘油等烈性炸药,无烟火药、硝化棉等火药,黑火药及其制品,爆破用雷管、非电雷管、弹药用雷管等火工品均属此项。

②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带有炸药或抛射药的火箭、火箭弹头,装有炸药的炸弹、弹丸、穿甲弹,非水活化的带有或不带有爆炸管、抛射药或发射药的照明弹、燃烧弹、催泪弹、毒气弹,以及摄影闪光弹、照明弹、不带雷管的民用炸药、民用火箭等,均属此项。

③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速燃导火索,点火管,点火引信,油井药包,礼花弹等,均属此项。④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导火索,烟花爆竹等,均属此项。⑤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本类物品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如B型爆破用炸药,E型爆破用炸药,铵油炸药,铵沥蜡炸药等。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物品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什么是雷德蒸气压?雷德蒸气压(reidvapourpressure):汽油挥发度表示方法之一种,指汽油在摄氏37.8℃(100℉),蒸气油料体积比为四比一时之蒸气压。测定:将汽油放在一密封容器内,上面有四倍于液体容积的大气容积,在温度为37.8℃时测出的油蒸气压力。

85“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指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温度。降温加压,是使气体液化的条件。但只加压,不一定能使气体液化,应视当时气体是否在临界温度以下。如果气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气态物质也不会液化。“临界温度”例如,水蒸汽的临界温度为374℃,远比常温度要高,因此,平常水蒸汽极易冷却成水。其他如乙醚、氨、二氧化碳等,它们的临界温度高于或接近室温,这样的物质在常温下很容易被压缩成液体。但也有一些临界温度很低的物质,如氧、空气、氢、氦等都是极不容易液化的气体,其中氦的临界温度为-268℃,要使这些气体液化,必须具备一定的低温技术和设备,使它们达到它们各自的临界温度以下,而后再用增大压强的方法使其液化。部分物质的临界温度(1大气压=133.3Pa)物质临界温度(℃)物质临界温度(℃)物质临界温度(℃)氮-147.0氙-16.7甲苯320.6乙炔35.9甲烷-82.1氯144.0水374.15氖-228.7乙醚193.8氢-239.92一氧化氮-92.9苯288.5空气-140.7一氧化碳-140.0氰(双氰)128氦-267.9汞1460氯甲烷143氧-118.4甲醇240.0

氪-63.7乙醇243.0

一般说来,压缩气体是指温度为20℃时,在储存容器内完全处于气态的气体;液化气体是指温度为20℃时,在储存容器内完全处于液态的气体;溶解气体是指在储存容器内压缩气体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按危险性分为3项①易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②不燃气体(指无毒、不燃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氧气等。③有毒气体(毒性指标同有毒品)如一氧化氮、氯气、氨气等。

91易燃气体标志(符号:黑色或白色;底色:正红色)不燃气体标志(符号:黑色或白色;底色:绿色)有毒气体标志(符号:黑色;底色:白色)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特性1、储于钢瓶内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和加压溶解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升高,能使钢瓶破裂。特别是液化气体装的太满时尤其危险,应严禁超量灌装,并防止钢瓶受热。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特性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不允许泄漏。其原因除有些气体有毒、易燃外,还因有些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爆炸。例如:氢气与氯气、氢气与氧气、乙炔与氯气、乙炔与氧气等。因此,凡内容物为禁忌物钢瓶应分别存放。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特性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具有爆炸性外,有的还具有易燃性(如甲烷、氢气、液化石油气)、助燃性(如氧气、压缩空气)、毒害性(如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窒息性(如二氧化碳、氮气),虽无毒、不燃、不助燃,但高浓度将导致人员窒息死亡。3.易燃液体本类物品指闭杯闪点≤61℃的易燃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人其他类别的液体。闭杯闪点是指采用闭杯的方式测定得到的闪点。本类物品在常温下容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汽车加油站存在地沟、洼坑等时,汽油蒸汽在此集聚,遇到引火源就发生爆炸,其原因就是汽油属于此类易燃液体,具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特性。按闪点分为3项。①低闪点液体(闭杯闪点<-18℃)如乙醛、乙醚、汽油、丙酮、二乙胺等。用水灭火无效。②中闪点液体(-18℃≤闭杯闪点<23℃)如苯、甲苯、乙苯、乙醇、乙酸乙酯、丙烯腈、丙烯酸清烘漆、硝基清漆等。用水灭火无效。③高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在23~61℃的液体)如丁醇、氯苯、二甲苯、环己酮、糠醛、松节油、醇酸清漆、环氧清漆等。除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外,还可用雾状水、沙土灭火。9899100易燃液体标志(符号:黑色或白色;底色:正红色)易燃液体特性一、高度易燃性——几乎全部为有机液体,闪点低,遇火源极易燃烧。二、易爆性——泄漏,蒸汽与空气混合。 三、高度流动扩散性——黏度小、易渗透、浸润、毛细现象易发生,流动使火灾面积增大。四、受热膨胀性——内压增大,鼓桶,容器应5%以上的空隙,不可灌满。五、忌氧化剂和酸——氧化放热。六、毒性——甲醇、苯、二硫化碳等。中石化11.22输油管线爆炸事故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内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损失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一)直接原因。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及反冲到路面。原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内油气爆炸。(二)间接原因。1.中石化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2.青岛市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力。3.管道保护工作主管部门履行职责不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深入。4.开发区规划、市政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事故发生地段规划建设混乱。中石化11.22输油管线爆炸事故处理结果:1、对涉嫌犯罪的15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2、对48名责任人分别给予纪律处分。(二)间接原因。1.中石化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2.青岛市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力。3.管道保护工作主管部门履行职责不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深入。4.开发区规划、市政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事故发生地段规划建设混乱。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①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人爆炸品的物品。如红磷、硫磺等。112易燃固体标志(符号:黑色;底色:白色红条)自然物品标志(符号:黑色;底色:上白下红)遇湿易燃物品标志(符号:黑色或白色;底色:蓝色)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②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或生物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堆积的浸油物、赛珞璐、硝化棉、金属硫化物、堆积植物等,都是常见的自燃物品。黄磷的自燃点为30℃

,在空气中会冒白烟燃烧,受撞击、摩擦或与氯酸钾等氧化剂接触能立即燃烧甚至爆炸。磷化氢(H3P)不仅是有毒的气体,而且是自燃点为100℃的自燃性气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地下的磷酸盐或含磷酸盐的物质(如蛋壳)可转化成磷化氢,自燃的结果就象火源。114江西抚州一农家屋内物品经常“神秘自燃”“神秘自燃”频频出现,连湿漉漉的蛇皮袋(化肥塑料袋)也会自燃

提取废弃沼气池残余气体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③遇湿易燃物品(忌水性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要明火即能燃烧起火爆炸。如金属钠、钾、电石等。忌水性物品的特性

忌水性物品不仅包括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气体的物质,而且包括与水生成有毒气体的物质,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了解此类物质的特性,对保证安全十分重要。遇水反应的危险化学品主要分三类。①遇水反应后引起燃烧,但不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②遇水反应后引起燃烧,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③遇水反应后不引起燃烧,但能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1)遇水反应后引起燃烧,但不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所谓遇水反应后引起燃烧,有两种具体情况,一是遇水反应能生成可燃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直接引起可燃气体燃烧;二是遇水反应后不放出可燃气体,但有大量的热释放,足以使周围的可燃物着火。遇水反应后不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指遇水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没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生成,但不等于整个处置过程没有防毒要求,如燃烧产物有一定毒性,有的液体受热后易挥发,其蒸汽本身有毒或固体粉尘及液体本身就有毒,仍需要加强安全防护。碱金属

主要有锂、钠、钾等,其化学反应式如下:2Li+2H2O→2LiOH+H2↑;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

这些碱金属与水反应,是剧烈的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引起氢气燃烧。同时二氧化碳也不能作为碱金属火灾的灭火剂,因为二氧化碳能与金属钠起化学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4Na+CO2→2Na2O+C

生成的碳原子可继续燃烧。金属粉末

主要是镁、锆、钛、铝、锌五种粉末状态的纯金属有严重的爆炸和火灾危险性,当暴露于空气中时,表面形成氧化物,这种氧化物可起保护膜作用,但遇空气中水分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氢气,并产生热量,最初的燃烧可以触发这些金属粉末的自燃。金属有机化合物主要有三甲基铝、二甲基镉、三异丁基铝、二乙基锌、乙基钠等。这些物质有的能在空气中自燃,与水反应会加剧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等。

氢化物主要有碱金属的氢化物如氢化锂、氢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LiH+H2O→LiOH+H2↑NaH+H2O+NaOH+H2↑这些反应能生成氢气放出热量而引起燃烧。硼分子型和硅分子型氢化物,如乙硼烷和硅烷,能与空气中的水分起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并产生氢气而引起燃烧,乙硼烷和乙硅烷与水反应的方程式:B2H6+6H2O→2H3BO3+6H2↑SiH6+4H2O→2SiO2+7H2↑盐型碳化物

主要有碳化钙(电石)、碳化铝、碳化镁等,这些物质与水反应,发生水解,产生易燃的烃类,放出热量,足以点燃各种生成气体。

碱性腐蚀品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亚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大于5%)等,遇水或潮湿空气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的可燃物引起燃烧。

过氧化物

如过氧化钾、过氧化钠遇水能剧烈反应,大量水接触会发生爆炸,少量水接触时极易起火,还有过氧化锶,接触少量的水,极易起火。(2)遇水反应引起燃烧并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盐型磷化物主要有磷化钾、磷化钠、磷化镁、磷化锶、磷化铝镁、磷化铝、磷化钙等,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产生有毒的磷化氢气体,从而引起燃烧。磷化铝和磷化钙是谷物和烟草仓库的熏蒸剂,在仓库熏蒸中,如反应器设置不妥,滴水反应过量,产生热量大,加上磷化氢自燃点较低,极易引起火灾,这方面的教训已有多起。金属有机化合物

如钾汞齐、钠汞齐等,遇潮湿空气和水,能发生放热产生氢气的化学反应,引起燃烧并产生高毒的汞蒸汽。盐类

如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低亚硫酸钠遇水或吸收潮湿空气能发热,引起冒黄烟燃烧、放出有毒易燃的二氧化硫。酸性腐蚀品

如硫酸、硝酸、高氯酸、氯磺酸、亚硝基硫酸、三氧化硫、氧氯化铬、五氧化二磷、五氯化磷、三氯化铝(无水)、一氯化碘等,液体外溢,遇潮湿空气或接触周围可燃物,吸收水分,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中1公斤的硫酸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使8公斤的水煮开,可燃物很快被碳化而引起燃烧,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随着燃烧的发展,可燃包装物被引燃,容器破裂,液体外溢增加,恶性循环加剧,灾情不断扩大。如1971年某化工厂硫酸仓库因盲目出水,造成29名战士中毒,头发变白,教训深刻。(3)遇水反应不引起燃烧,但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氯化乙酰、三氯化铝、五氯化锑、氯化铬酰、氯化二苯甲酰、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氧氯化磷、正丙基三氯硅烷、氯化锡、一氯化硫、氯化亚砜、二氯亚砜、四氯化钛、三氯硅烷、三氯三聚氰酸、四氯化砜、四氯化锆、五氟化锑、五氟化溴、三氟化溴、三氟化氯、五硫化二磷等。这些物质遇水反应会产生氯化氢、氯气、氟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三氯化氮、光气等有毒有害气体。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①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化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如过氧化钠、高锰酸钾、氯酸钾、重铬酸钾等。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②有机过氧化剂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氧化剂标志(符号:黑色;底色:柠檬黄色)有机过氧化物标志(符号:黑色;底色:柠檬黄色)6.有毒品

本类物品指进入肌体后,积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有毒品包括氰化钠、氰化钾、砷酸盐、酚类、氯化钡、硫酸二甲醋及列人危险货物品名的农药等,均属此类。电镀中常用氰化金钾。

有毒品指标

项目指标物态数值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小时,半数致死量液体或气体LD50≤1000mg/m3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量固体或液体LC50≤10mg/L133剧毒品标志有毒品标志有害品标志感染性物品标志符号:黑色;底色:白色7.腐蚀品

本类物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和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按化学性质分为以下3项。①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②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等;③其他腐蚀品如氯化铜、氯化锌、亚氯酸钠溶液等。

8.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是指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的危险化学品不包括放射性物品,因为其对人的伤害作用与其它种类不同,安全管理措施也不相同。

136一级放射性物品标志(符号:黑色;底色:白色,附一条红竖线)二级放射性物品标志(符号:黑色;底色:上黄下白,附二条红竖线)三级放射性物品标志符号:黑色;底色:上黄下白,附三条红竖线)137《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eneralrulesforpreparationofprecautionarylabel

forindustrialchemicals

GB15258-1999138禁止阻塞NOOBSTRUCTING禁止锁闭NOLOCKING禁止用水灭火NOWATERINGTOPUTOUTTHEFIRE禁止吸烟NOSMOKING消防安全标志139禁止烟火NOBURNING禁止放易燃物NOFLAMMBALEMATERALS禁止带火种NOMATCHES禁止然放鞭炮NOFIREWORKS140当心火灾—易燃物质DANGEROFFIRE-HIGHLYFLAMMABLEMATERALS当心火灾—氧化物DANGEROFFIRE-OXIDIZINGMATERALS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DANGEROFEXPLOSION-EXPLOSIVEMATERALS击碎板面BREAKTOOBTAINACCESS1.5化工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1月13日施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5月1日施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6月1日起施行,2015年6月23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2011修订)》(2011年1月8日起实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14年修订)》(国务院第653号令,2014年7月29日起实施);《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5月12日起施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10部门公告2015年第5号,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1.法律、法规

我国安全法规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六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国际法律文件。安全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法律和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安全一章明确要求: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原则;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1.1.5安全评价的依据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该法规定: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违规的处罚原则。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该法对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矿山开采的安全保障、矿山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矿山事故处理、矿山安全的行政管理及法律责任等做了明确规定。

4)《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该文件首次明确规定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安全评价是指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安全评价的依据2.标准

1)标准分类

安全评价相关标准可按来源、法律效力、对象特征等分类。

(1)按标准来源可分为四类:安全评价的依据①由国家主管标准化工作的部门颁布的国家标准,例如《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等;②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行业标准,例如原冶金部的《冶金生产经营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