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上古文学_第1页
第一章上古文学_第2页
第一章上古文学_第3页
第一章上古文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上古文学主讲人蒋肖云主要内容第一节原始歌谣第二节上古神话

第一节原始歌谣宗教说劳动说游戏冲动说模仿说吸引本能说自我表现说起源艺术(文学)的起源一、原始歌谣的产生

原始歌谣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它伴随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而产生。二、原始歌谣的特点■1.诗、乐、舞三位一体。“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持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人,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吕氏春秋.古乐》)

“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河图玉版》、

■2.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弹歌

断竹,砍伐野竹

续竹,接连野竹,

飞土,打出泥弹,逐宍ròu。追捕猎物

最初的歌舞,往往是先民日常生活的重演或者是庆祝、祭典本身。如:

腊zhà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持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人,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吕氏春秋.古乐》)、

■3.由二言到三言、四言,一拍到二拍演变。

弹歌

断竹,

续竹,

飞土,逐宍。

腊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赓歌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黄帝时期

虞舜时期

伊耆氏时期

小结:原始歌谣源自于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它的内容与先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经历了由二言到三言、四言,由一拍到二拍的演变。

第一节上古神话

一、神话的含义

神话是指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造。

二、神话的本质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

(1)神话的内容是对当时自然、社会的认识和反映。

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天文训》

(1)神话的内容是对当时自然、社会的认识和反映。

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

(2)原始先民对自然、社会、历史的认识,由于原始思维的局限而呈现为幻想的形式。神话因而具有超现实、人格化、神力化的特征。

原始思维的特点:物我不分以己观物形象思维情感体验万物有灵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於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南经》

如: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山海经·大荒南经》

神话主要出现于新旧石器时期;

旧石器时期:距今约300万年~距今1万年

新石器时期:距今1.8万年~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现代文明社会没有神话。

(3)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

三、神话的保存

《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列子》《穆天子传》

《山海经》是一本地理著作,但它保留了最多的上古神话。

四.神话的分类

①创世神话②始祖神话③洪水神话④战争神话

⑤发明创造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鲧禹治水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仓颉造字五.神话的流变

“任何神话都是借助想象和借助自然力量,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马克思神话消失的原因:历史化、宗教化、文学化。(1)历史化:儒家轻视、曲解,改造神话。主要做法:把神灵角色变成社会角色;改造神灵的外貌及生理功能,使之成为人的形象。

如:

黄帝四面

夔一足商代人面方鼎

古神话:黄帝有四张脸《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尸子》:子贡云:“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

黄帝四面原始神话:夔是独脚神兽。《山海经》:夔是雷神。孔子:夔是舜帝的乐官,有一足矣。

夔一足(2)宗教化:神话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山海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道教塑造的西王母《穆天子传》:西王母是温文儒雅的统治者。《汉武帝内传》:谓她是容貌绝世的女神,并赐汉武帝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道教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庆祝王母娘娘的诞辰,此日举行的隆重盛会,俗称为蟠桃盛会。

(3)文学化:神话流变为寓言是文学化的主要表现。《山海经·西山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混沌无面目。《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四、上古神话艺术特征及文学意义1.思维主体、客体不能明确区分,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J.G.弗雷泽《金枝》:相似律、接触律

由于原始先民心智低下,思维主体和客体不能明确区分,在人和外界自然之间存在一种互渗关系,认为自然万物和自己一样,拥有活泼的灵魂、意志和情感,能够和人进行神秘的交往。

(一)神话艺术特征——诗性思维2.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五行五方思维模式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帝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五色

青红黄白黑

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帝俊妻子羲和生十日—以十日为一旬的历法常羲生十二个月亮—以十二个月为一年的历法后羿射日:废除以十日为一旬的历法

(游牧部落不需要)3.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上古神话与诗歌有近亲关系。所以神话思维也被称为“诗性思维”。第一,神话故事、神话素材常常被后代文学家所利用,创作出新的、具有特异色彩的作品。

(二)上古神话的文学意义

如:《西游记》孙悟空的诞生、女儿国《红楼梦》宝玉的身世之谜《聊斋志异》中的神怪妖

鲁迅《故事新编》

第二,神话自由开阔的思维,天然神奇的想象和自然形成的拟人夸张等被后世借鉴,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创造。

(想象、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成为我国非写实主义的源头。)第三,为后世创作提供神话原型。

原型指集体无意识所外在呈现的、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指向共同的约定俗成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模式的审美意象。

原型可以表现为形象、事件、动作、情节、心理体验、情结、情感等。荣格(1875-1961)瑞典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亦师亦友——友谊分裂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可以分为三层: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潜意识”是个人无意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荣格:荣格:“潜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它生来就有的。”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始意象,即原型。

荣格的“原型”

archetype理论:石头生人——孙悟空出生女娲补天——通灵宝玉女儿国——西游记“西梁国”、《镜花缘》《红楼梦》的大观园弗莱(1912-1991)加拿大,神学家、文学批评家弗莱:原型批评的创始人。原型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