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模拟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小,加速度也一定越小如图所示,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规定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在此过程中,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答案】C
)A.4R,2πR B.4R,-2πR C.-4R,2πR D.-4R,-2πR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20m/s,经过10s速度的大小变为6m/s,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大小是(
【答案】B
)A.0.8m/s2 B.1.4m/s2 C.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沿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答案】D)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甲、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
C.第4s末,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D.前4s内,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A.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轻石块与重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B.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C.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都是9.8m/s2
D.纬度较低的地方,重力加速度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木块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力F1=10N,力F2=2N,方向均为水平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
B.若撤去力F1,物体水平向左运动
C.若撤去力F1,物体的合力为2N
D.若撤去力F1,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2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答案】A)
A.N增大,f不变 B.N增大,f增大 C.N变小,f不变 D.N不变,f不变“鸡蛋碰石头”的结果显而易见。下列关于鸡蛋与石头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C
)。A.鸡蛋对石头施力在先,石头对鸡蛋施力在后
B.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只有鸡蛋受力,而石头不受力如图所示,一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答案】C)
A.小车静止时,F=mgsinθ,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F=mgcos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F=mg,方向竖直向上
D.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F=mgtanθ,方向沿杆向上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恰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
【答案】CA.小球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15m B.小球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10m
C.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10m D.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20m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分)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x=6t+4t2
则(
【答案】AD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6m/s B.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12m/s
C.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m/s2 D.一质量为2.0×103
kg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6×104
N,当汽车经过半径为100m的弯道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CD
)A.汽车转弯时所受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B.汽车转弯的速度为30m/s时所需的向心力为1.6×104
N
C.汽车转弯的速度为30m/s时汽车会发生侧滑
D.长为L的细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于某点,当绳竖直时小球静止,再给小球一水平初速度v0,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并且刚好能过最高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BC
)A.球过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B.球过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gL
C.开始运动时,绳的拉力为mv02L+mg
小明站在电梯里的体重秤上,当电梯运行时,体重秤示数比小明实际体重小,则电梯的运行情况是(
【答案】BC
)A.匀加速上升 B.匀加速下降 C.匀减速上升 D.匀减速下降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分)如图所示,小车受到绳子的拉力F,它产生两个作用效果:其中F1使车克服水平地面的摩擦阻力前进;F2把车竖直向上提.若F
与θ为已知,则F1和F2的大小分别为,则F1=______,【答案】Fcosθ;Fsinθ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分)(一)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作0、1、2、3、4.量得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1=30.0mm,s2=36.1mm,s3=41.9mm,s4=48.0mm,则小车在0与1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小数点后保留2位)
(二)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m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
(2)为完成该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
(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三)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及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互成角度的拉动橡皮条,将结点拉到O点,如图甲所示。(1)此时要记录下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F1、F2,________________以及(2)图乙中Fˈ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F与Fˈ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丙,使弹簧测力计b从水平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至竖直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和弹簧测力计a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弹簧测力计a、b的读数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b减小减小,b增大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答案】(一)0.30;0.60;(二)刻度尺;CBDAEFG;200;(三)(1)两个力的方向;【解析】(一)【分析】本题考查了用纸带求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解题关键时明确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s,然后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再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由v=xt速度,根据Δx=aT2求解加速度。
【解答】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小车在0与1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S1T=0.30m/s,小车的加速度a=(S3+S4)-(S1+S2)(2T)2=0.60m/s2;故答案为:0.30;0.60。
(二)【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由实验步骤,然后据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的斜率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解答】(1)为了测出弹簧的伸长量,故还需要刻度尺;(2)结合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步骤为CBDAEFG;
(3)F-x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FΔx=200N/m;
故答案为:刻度尺;CBDAEFG;200。
(三)【分析】本题考查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题时要注意为保证两个分力的效果与一个力的效果相同。
故每次实验,必须使橡皮筋拉倒同一个点,然后记录合力、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两分力为邻边,做出平行四边形来验证。
【解答】
(1)从实验原理知,需要记录下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故填两个力的方向;
(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力的方向应该沿橡皮筋的方向,故填;
(3)对点故答案为(1)
两个力的方向;;(3)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作出a—1m图象容易更直观判断出二者间的关系
D.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总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若取车的质量M=0.5kg,改变砝码质量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最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
A.m1=4g
B.m2=10gC.m3=40gD.m4=500g
(4)在平衡小车与长木板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答案】(1)A;(2)C;(3)D;(4)0.16;(5)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要真正掌握了实验原理才能顺利解决此类实验题目,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加速度、质量和所受的力之间的关系;当力一定时,a与m成反比,作出a-1m图象容易更直观判断出二者间的关系;只有在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时(3)根据满足小车质量M要远远大于砂及砂桶的质量m的条件进行选择;(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aT(5)a-F图像不过坐标原点,可能是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解答】(1)在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是,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保持力F不变,故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BC错误。故选A。(2)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作出a-1m图象容易更直观判断出二者间的关系,故D.只有在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时,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才近似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故D错误。故选C。(3)实验中应该使得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这样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才近似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所以选项D是m取值最不合适的一个,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4)由x3-x(5)a-F图像的斜率不过坐标原点,说明已经有力,但是还没有加速度,所以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故答案为:(1)A;(2)C;(3)D;(4)0.16;(5)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分)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4m/s,加速度a=2m/s2,经过6s,求:
(1)物体的速度大小为多少?【答案】解:(1)物体的速度大小
v=v0+at=4+2×6m/s=16m/s
(2)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x=v0t+12at2如图所示,物体在15N的斜向下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重力为31N,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问:
(1)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多大;(2)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答案】解:(1)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N=mg+Fsinθ
FN=40N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f=Fcosθ
F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自水平平台右端O点以v0=3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飞离开平台后由A点沿切线落入竖直光滑圆轨道ABC,并沿轨道恰好到达轨道最高点C,圆轨道ABC的形状为半径为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章末测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 抗生素轮换制度在控制耐药菌传播中的应用
- 高一化学第三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练习题
-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某中学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自主赏析蜀相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项羽之死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讲元素与物质分类学案鲁科版
- 软件项目应急措施及方案
- 2025河北邯郸经开国控资产运营管理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才5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八省联考)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民法典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综合测试 散文阅读(多文本)(解析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
- 钣金设备操作培训
- 2024驾校经营权承包合同
- 福建省能化集团笔试题目
- 快递公司与驿站合作协议模板 3篇
- 水利工程招标文件样本
- 品质管控培训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