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感知觉(课用)_第1页
第2章感知觉(课用)_第2页
第2章感知觉(课用)_第3页
第2章感知觉(课用)_第4页
第2章感知觉(课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感觉一、引言感知觉的概念

1、

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2、感知觉属于人类心理过程的认识过程,它是心理活动的开端,是人类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例:贝克斯顿的感觉剥夺实验

一、引言感知觉的水平

1、感觉水平

2、知觉水平

3、观察水平感知觉的一般规律一、感受性感受性概念

指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性分类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二、感受性的变化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接受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受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觉补偿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机能不全,会促进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实践的影响在生活和劳动实践的长期锻炼,可以大大提高达到常人达不到的水平如:音乐家的听音能力、画家的色彩辨别力等第一节感觉的概念和意义人脑对当前知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片面的,属于感知觉的低级水平,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概念:第一节感觉的概念和意义感觉的意义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意义:第二节感觉的分类根据感觉刺激是来自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以及它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可把各种感觉分为两大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感觉平衡觉内脏觉温觉冷觉触觉视觉一、视觉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380-780nm的电磁波,即可见光。视觉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除光源外,大部分物体不能自行发光,它们只能反射来自太阳或人造光源的光线。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人眼不可能直接朝向光源,接受刺激,因此我们接受的光线主要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视觉二、视觉的生理机制折光机制感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纹状区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通过并折射)视网膜(成像)视觉神经(传导)大脑的一定区域(产生视觉)↓↓↓↓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视觉视觉三、与视觉有关的概念和现象1、视觉感受野指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当光刺激到这个区域时,视觉系统中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便会被激活。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视觉2、明度明度(Brightness):指由光线强弱决定的视觉经验,是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如果我们看到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于光源的强度。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来源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视亮度(Lightness):指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与物体照度无关。视觉3、视觉对比(VisualContrast)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为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明暗对比: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因素:照明、反射系数、周围环境的明度)。由于周围物体的明度不同,产生不同的明度经验称为明度的对比效应。颜色对比效应:一种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视觉视觉4、视敏度

(Visualacuity)视敏度(visualacuity):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

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之为视力。视觉5、视觉适应

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

———感受性降低类别:明适应和暗适应视觉6、后像

后像:当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后像在视觉中表现特别明显。视觉后像有两种

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视觉视觉7、闪光融合

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或闪烁临界频率(criticalflickerfrequency,简称CFF)。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是闪光融合现象,即当断续的光刺激达到临界频率时,看到的不再是闪光而是融合的不闪动的光。视觉8、视觉掩蔽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听觉一、听觉刺激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发声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其中1000Hz~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听觉一、听觉刺激声波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物理特性音调

音响

心理特性音色

频率振幅波形根据发声体的振动是否有周期性,声音还可分成乐音和噪音。乐音是周期性的声波振动,噪音是不规则的、无周期性的声波振动。听觉二、听觉的生理机制听觉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鼓膜:

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听小骨:运动将振动传到内耳(把声音放大)咽鼓管:调节鼓室内气压,从而维护正常听力半规管:旋转感觉前庭:

位置、速度感觉耳蜗:

有听觉感受器声音经外耳道传入中耳中耳将声音振动传入内耳耳蜗

听觉细胞将声音振动转换为电信号信号由神经结构传入大脑

其他感觉一、皮肤感觉1、肤觉刺激作用于皮肤而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这就是肤觉。肤觉的基本形态:触觉、冷觉、温觉、痛觉。肤觉的重要意义:对事物的空间特性的认识。对视觉和听觉的补偿作用。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其他感觉2、痛觉痛觉的意义:保护机体免受伤害。痛觉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环境经验暗示注意其他感觉二、味觉和嗅觉1.味觉味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舌尖,甜味;舌根,苦味;两侧,酸味;两侧前部,咸味。其他感觉适宜刺激是能溶解、有气味的气体分子。现在普遍认为在嗅觉感受器上有不同的“洞”,或“口袋”。象拼图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