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版七2022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质量检测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2022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质量检测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2022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质量检测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2022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质量检测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2022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质量检测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质量检测习题一、选择题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D.节度使权势越来越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七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A.安禄山、史思明 B.杨贵妃、杨国忠C.黄巢、朱温 D.唐玄宗、唐肃3.安史之乱爆发时在位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C.武则天 D.唐中宗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走红荧屏,反响巨大。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句反映的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变“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国势急转直下的事件是( )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唐朝末年,爆发了著名的 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A.陈胜、吴广 B.绿林 C.黄巾 D.黄巢《水浒传》中宋江酒后浔阳楼题诗,其中一句道“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下列关于黄巢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建立梁朝 B.平定安史之乱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D.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A.安史之乱的爆发 B.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C.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D.五代十国的出9.五代十国时期,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江南地区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10.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五代的五个政权都在黄河流域 B.十国都在南方地区C.这一时期南方地区经济有一定发展 D.北汉政权地处黄河流域11.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B.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C.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D.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1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安史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爆发⑤五代十国出现A.①②③④⑤ B.⑤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安史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军民顽强抵抗。材料二 《旧唐书》语:“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材料三 黄巢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唐朝发生了什么叛乱?说说它的路线。“军民顽强抵抗”的结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材料二中的“藩臣”指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是什么?唐朝灭亡后,延续这一局面的是什么时期?材料三中的“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如下活动,对唐朝的衰亡展开了探究,请你也参与进来吧。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有人口41419712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有人口52919712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有人口16990309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有人口15762432请回答:从唐朝人口数据统计表来看,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后人口急剧减少,这一现象与什么事件有关?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诗歌咏志向】材料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对唐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史料探亡国】材料三 王欲代唐,使人谕诸镇……夏四月壬戌,更名晃。甲子,皇帝即位。戊辰,大赦,改元,国号梁。——《新五代史》(3)材料三记载了唐朝灭亡时的情形,其中的“王欲代唐”中的“王”指的是谁?说一说唐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 D 节度使权势越来越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是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不是其爆发的原因。答案 C 黄巢是唐末农民大起义的领导人,朱温原为唐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答案 B 唐玄宗统治后期,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答案 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出自《春望》,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故选C。答案D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755D。答案D唐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D答案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C答案C907答案 C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政权,史称“五代”。答案 B 本题考查五代十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后,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十国”,B项与史实不符。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答案D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派军平定了叛乱;唐朝后期,爆发了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907二、非选择题答案 (1)安史之乱。从河北南下→攻占洛阳→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标志着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2)节度使。藩镇割据局面。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五代十国。(3)黄巢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安史之乱的路线、结果和标志性意义即可。第(2)问考查对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了解,重点理解材料二中的“贡赋不入于朝廷”“实非王臣也”。第(3)问结合黄巢起义的过程及材料三中的“透长安”分析回答。答案(1)安史之乱。后果: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人物:黄巢。黄巢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王”指的是朱温。唐亡的原因: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人民赋役繁重,连年灾荒,爆发了农民起义。局面: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局面。解析 第(1)问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755年爆发安史之乱,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第(2)问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