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5e8dabd21702aaab22a4afa723275b/f45e8dabd21702aaab22a4afa723275b1.gif)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5e8dabd21702aaab22a4afa723275b/f45e8dabd21702aaab22a4afa723275b2.gif)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5e8dabd21702aaab22a4afa723275b/f45e8dabd21702aaab22a4afa723275b3.gif)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5e8dabd21702aaab22a4afa723275b/f45e8dabd21702aaab22a4afa723275b4.gif)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5e8dabd21702aaab22a4afa723275b/f45e8dabd21702aaab22a4afa723275b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上册第三单元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故垒(lěi)公瑾(jǐn)纶巾(lún)樯橹(lǔ)B.堆积(jī)酹江月(lèi)梧桐(tóng)乍暖还寒(zà)C.舞榭(xiè)佛狸祠(bì)狼居胥(xū)金戈铁马(gē)D.浪淘尽(táo)港陌(mò)神鸦(yā)早生华发(f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墙橹舞榭佛狸巷陌B.纶巾寄奴烽火廉颇C.凄冷苍皇风情门槛D.憔萃凋谢次第寻觅3.下列句子中不含诗句倒装的一项是()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D.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解释下列加点字:(1)故①故垒西边②既克,公问其故③彼竭我盈,故克之(2)顾①赢得仓皇北顾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曾①人道寄奴曾住②曾益其所不能(4)过①雁过也,正伤心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③过而能改,善莫大焉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流风余韵)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草率出兵)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年)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6.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句是()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诗人。与苏轼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战败的耻辱。(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各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辛弃疾蜀道登天,—杯送绣衣行客②。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D.词的结尾两句,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10.辛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宦游漂泊的凄苦。11.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湖南省湖湘名校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线上自主联合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文后各题。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陈亮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①!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②!二十五弦③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④?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注)①神奇臭腐:出自《庄子·知北游》。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夏裘冬葛:出自《淮南子·精神训》。比喻世事颠倒。②生发:即胎毛。生发未燥:即胎毛未干,指婴儿时。③二十五弦:用乌孙公主、王昭君和番事,指宋金议和。④痴骨:指愚笨的内心。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议论天下大事。首句“老去凭谁说”表明作者感叹年事已高,已不在乎身外之名,任人评说。B.“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的典故指世事反复变化,且越变对国家越不利,人们日渐丧失了收复失地的希望。C.词的下片转入抒情。词人深情抒写了他与辛弃疾建立在“改变南宋屈辱现实”这一共同理想基础上的真挚友谊。D.词人以“九转丹砂”与辛弃疾共勉,希望能经得起锻炼,使“寻常铁”炼成“精金”,为国家干一番事业。13.比较本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在抗金情感上的异同。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C2.B3.C4.【答案】(1)①旧时的②原因、缘故③所以、因此(2)①回头看②拜访(3)①曾经②同“增”,增加(4)①经过②过分、过于③犯错误5.D6.B7.B8.【答案】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阅读9.D10.A11.【答案】这句评论是指,“龙吟虎啸”与“和缓”相对,整首词中既有虎啸龙吟般激烈悲壮之情,又有涓涓细流般和缓之感。上阕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大气典故、“付君侯”意象,表达出作者对友人为国建功立业的祝愿和期许,也有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自己壮年却闲居而无法报国的悲愤之情:情感悲壮激烈,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