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2690.11-2003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与《GB 12690.25-1990》相比,存在多方面的更新和调整:

  1. 标准编号与类型变化:首先,从标准编号可见,《GB/T 12690.11-2003》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T"表示推荐性),而《GB 12690.25-1990》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无"T"标识),这表明新标准在适用范围和执行力度上给予了更多的灵活性。

  2. 方法更新:《GB/T 12690.11-2003》专门针对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镁的测定,采用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这一改变可能意味着分析技术的进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其高灵敏度、选择性和简便快速的特点,可能替代或改进了《GB 12690.25-1990》中的检测方法。

  3. 技术细节的修订:新标准很可能会包含更详细的操作步骤、仪器校准、样品处理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措施,以适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的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这些修订有助于提升检测的标准化水平和检测效率。

  4. 精度与准确度要求:《GB/T 12690.11-2003》可能对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或更严格的限制,反映了对分析质量控制的更高标准。

  5. 适用范围调整:新标准可能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适用的稀土金属种类及其氧化物做了明确界定或扩展,以更好地覆盖当前市场上流通的产品类型。

  6. 术语与定义:随着科学认知的发展,新标准中可能引入了新的术语定义,或是对原有概念进行了修订,以适应技术进步和国际标准的接轨需求。

  7. 环保与安全要求: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实验室操作安全的重要性增加,新标准可能加入了相关的环保和安全操作指导,强调在分析过程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3-11-18 颁布
  • 2004-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2690.11-2003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_第1页
GB/T 12690.11-2003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_第2页
GB/T 12690.11-2003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_第3页
GB/T 12690.11-2003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_第4页

文档简介

ICS77.120.99H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690.11—2003代替GB/T12690.25--1990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Chemicalanalysismethodsfornon-rareearthimpuritiesofrareearthmetalsandtheiroxidesDeterminationofmagnesiumcontent-Flam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icmethod2003-11-18发布2004-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12690.11-2003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电话:63787337、637874472004年6月第一版2004年11月电子版制作书号:155066·1-20750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12690.11一2003前本部分是为了满足相应产品标准的需要面修订本部分与GB/T12690.25一1990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动:本部分的精密度采用重复性和允许差表示,而GB/T12690.25—1990只采用允许差来表示.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稀土办公室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由江西金世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晓红、吕善刚。本部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GB/T12690.25-1990.

GB/T12690.11一2003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濮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镁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05%~0.300%.方法原理试样经盐酸或硝酸溶解,在稀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285.2mm处测定镁的吸光度,用标准加入法计算镁含量。试剂31销酸(o1.42g/mL)。3.2过氧化氧(30%)。3.3盐酸(1+1)。3.4镁标准存溶液:称取0.4146g氧化镁(于800C预灼烧至恒重,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于100mL烧杯中,加10mL盐酸(3.3),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此溶液1mL含500kg镁。3.5镁标准溶液:移取25.00mL镁标准存溶液(3.4)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勺此溶液1mL含25Kg锁.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附镁空心阴极灯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特征浓度:在与测量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镁的特征浓度应不大于0.00552g/mL.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7。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5试样5.1氧化物试样需经9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