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舆论学_第1页
第九讲舆论学_第2页
第九讲舆论学_第3页
第九讲舆论学_第4页
第九讲舆论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舆论学一、舆论概念的历史和定义

舆论(public

opinion)这个词汇由“公众+意见”构成。“舆”即公众,“论”即意见。现代西方的“舆论”一词,直到18世纪才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组。这个词组包含了“人民主权”的理念,而这种理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代。1762年,法国启蒙学者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公众”与“意见”组成一个概念,即“舆论”。

卢梭:公意(generalwill)与众意(willofall)众意与公意之间总是有很大的差别;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但是,除掉这些个别意志间正负相抵消的部分而外,则剩下的总和仍然是公意。公意是抽象的,高于众意的集体意志。为了使社会公约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它就默契地包含着这样一种规定,——唯有这一规定才能使其他规定具有力量——即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朱学勤革命在我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宏大与无须证明便天然正确的词,因为革命,打碎的是有缺陷的旧世界,建立的是有辉煌崇高的道德理想的新世界。在新世界的阳光雨露下,我们下跪、我们牺牲,然而,经历了如文革这样一些“革命”后,当我们用自己的眼光看现实世界时,便发现缺陷非但没有解决,更大的灾难却已降临。朱学勤的思想贡献就在于不但发现了艳如桃花般的革命土壤其实充满了血污脓疮.而且他又认为如果将血污脓疮般的道德理想从政治统治层面移植到个人自由与政治批判层面上,那么道德理想又艳如桃花了。所以.朱学勤在说“法国革命中的卢梭应该死”后,又说“法国革命后的卢梭需要生”。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朱学勤法国革命中的卢梭怎么了?我们知道更多的是作为思想启蒙者的卢梭,很少知道作为政治理念主张集体主义、国家主义的卢梭。卢梭是西方文艺复兴后期的思想巨擘,他高举道德理想的大旗,有力地冲击了黑暗的封建专制统治。卢梭在1756年8月致同是启蒙主义者的伏尔泰的绝交信中说:“形而上学的种种精妙都不能动摇我对灵魂不朽和天意公道的信仰。我感觉到它。我需要它.我为它祈祷,我将为它护卫至我生命的最后一息。”问题在于.卢梭的道德理想成了指导法国大革命的“主义”。朱学勤借用伏恩的观点说,卢梭的全部理论活动像是一场从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的漫长旅行。在那里,自由不再是个人的独立,而只能是在全部屈从于为国家服务的过程中去追求。……这种集体主义加上天意公道的信仰再经过暴力革命施加到公民的头上,一场更大的暴行就为之不远了。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朱学勤在卢梭死后11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了。1789年6月,法国第三等级代表团自行组成国民议会,不久又改为制宪议会,在议员们在议会争论的时候,人们纷纷聚集在广场,接着攻克巴士底狱。两年后,卢梭的精神传人罗伯斯庇尔执政了。他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两个极端,人民的和反人民的,而人民的又划分邪恶公民和有正义信仰的公民,他每天签发许许多多的逮捕令和处死令。群众随意地冲进监狱杀死1100名囚犯。这时,革命已是现血腥的暴力倾向。断头台下血流成河。一个法国人敏锐地指出。我们已经迅速地从奴役走向自由。我们正在更迅速地从自由走向奴役。作家雨果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情景.“各区的旗帜你来我往.所有的墙上都贴满了标语.旗子上写着‘只有心灵的高尚,没有高贵的阶级’……”朱学勤指出,“1793年那慑人心魄的冲天火焰,使后世所有的理想主义在全球各个角落缅怀不已,心魂激荡;它所造成的辐射、污染亦如漫天尘埃.至今未能落定。”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朱学勤1795年7月27日.罗伯斯庇尔被捕,他留给议会大厅最后一句话是“强盗们得胜,共和国完了”。第二天下午,他也被推上了断头台,他听到最后的话是广场上群众“国民公会万岁”的欢呼。革命,多少人由此登入天堂.多少人由此堕落地狱。革命,总是从现实的丑恶处找出革命的理由,它也会制造更为堂皇的理由来掩盖更严重的丑恶。朱学勤对它的合法性进行了创造性的质疑,辩证地整合梳理,把革命赖以存在的道德理想主义移植到个人的精神领域、移植到社会批判的领域。而在政治操作层面,一定要制度化、工具化,决不让貌似全能的领袖凌驾于制度,再在制度外搞“广场短路”。马克思把舆论视为“一般关系的实际的体现和明显的表露”。他认为:“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舆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马克思概括了以下几点:第一,共同利益愈来愈成为较大范围内的舆论的基础。在古代社会和中世纪,舆论依附于范围较小的共同体,稳定少变,作用有限。工业革命后,因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舆论一旦激动起来,不解决问题是很难消退的。

舆论的八要素第二,先进的阶层和发达地区愈来愈成为舆论的晴雨表。现代社会生活不停地动荡,交往频繁程度的差距迅速拉开,于是在各方面和各地的舆论中,自然出现了“带头羊”。这种舆论的“位差”成为现代舆论演进的动力之一。第三,外部因素愈来愈容易引起舆论的变化。现代交往把每个人的生活同世界相连,遥远地方发生的事件也会影响人们的切身利益,因而舆论变得十分灵敏,外界的微小变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舆论的变化,反过来影响整个社会的进程。

舆论的八要素第四,政治自由愈来愈成为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舆论不发展的时代,舆论对政治自由的要求是微不足道的。动荡的现代社会生活,使得舆论发达起来,原有的种种限制人民发表意见的政策,如书报检查、保证金等等就愈发变得不可容忍,政治自由的各种要求被提上了日程。第五,舆论的逆向反映愈来愈强烈。政治自由实际上是对公众进行的一种公民素质的训练。由于舆论主体成熟起来,舆论的独立意识得到加强。那么,现代舆论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马克思认为:首先,舆论是对权力组织和政治活动家的制约力量。其次,舆论对立法是一种推动力量。第三,舆论能实现普遍的社会监督。

舆论的八要素马克思使用过“舆论的陪审团”、“名誉审判席”、“批判的法庭”等等用语,即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周围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的制约。这是一种全方位的特殊的精神交往形式,传统、现实、社会关系、心理因素等等交织在一起。舆论的八要素并非一些人发表了意见就是舆论。舆论应该有衡量的标准,否则,我们可能由于把不是舆论的意见看作舆论而错误地判断了形势。考察舆论,可以从以下八个角度来衡量。舆论的八要素1、舆论的主体:公众。这里的公众,应该是能够自主发表意见的人。如果发表意见的人不是自主的人,发出的意见不是舆论。自主公众是否形成,对于估量舆论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各种社会团体(这里是指具有一定权力的团体)、党派、学校、企业和政府机关等的宣传部门、接待部门和公关部门,传播代表自己组织方针政策方面的信息,组织社会活动,执行着一种与舆论群体性质相近的职能,但他们不是舆论的主体。现在网上意见的主体是无名的、在虚拟空间聚合的网民。

舆论的八要素2、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一般把“有争议”作为舆论客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把范围扩大一些,那么公众对现实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观点,只要形成一定规模,表现出某些趋向,那么这种一般的“现实社会”本身,也应视为舆论客体。舆论的八要素3、舆论自身。舆论的直接表现是公开的意见,但还有许多时候人们并没有清晰地表达意见,而只是各种情绪的流露。当受到外部信息的刺激时,人们常常不以观察和分析为基础,不经检验而作出接受或拒绝的反应。因此应把舆论自身看作是信念、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多数人对舆论的判断常常到此为止,其实,如果不具备下面一些要素,我们听到、看到的意见不一定是舆论。

舆论的八要素4、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一般用占某一范围总数的百分比来表示。舆论的数量是辨别舆论存在与否、存在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掌握了整体中的多少,能够对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或者可以使整体感觉到一种重要影响的存在。这个在整体中的“点”显然是个临界点。应用数学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得出的计算结果,便是被称为黄金分割比例的“0.618”。舆论的八要素一般情况下,如果持某种健康观点的人在一定范围内达到61.8%,这就已经是可以控制全局的量了。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某种你不喜欢的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没有达到总体的38.2%,这种意见的存在对于当权者来说是安全的,没有必要非得剿灭它。只是在超过三分之一的时候,才需予以注意。这是运筹学的道理。一些事情做得形式上异口同声,显得颇为成功,其实已经把事情办得非常糟糕。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不同意见的存在是很正常的现象,高度一致反而不大正常。舆论的八要素

在一定范围内有三分之一多点的人持某种意见,这种由于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故它已经从少数人的意见转变为舆论。在一定范围内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人持某种意见,这种意见已经可以统领全局,当然更是舆论,而且成为主导舆论。舆论的八要素5、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强烈程度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用行为舆论来表达,通常行为舆论比言语舆论的强烈程度大些。这种舆论的强烈程度,一般通过实际的观察、访谈和体验进行估量。另一种除了部分通过言语表达外,相当程度上表现为没有用言语表达的内在态度,其强烈程度需要通过舆论调查来测量其量级。常用的量表对于舆论客体的态度通常提供择一的七个选择阶梯,中心为“中立”或“无所谓”,两边分别为正反两种意见的阶梯,例如“略加肯定、肯定、非常肯定”和“略加否定、否定、完全否定”。舆论的八要素如果有约三分之一多的人所持的某种意见达到“略加”点,可以说这种意见转变为舆论,并表现出相对弱的强烈程度;如果三分之二人的意见处于“非常”、“完全”点上,则舆论的强烈程度趋向极点。舆论的强烈程度与公众对舆论客体的知晓程度相关。了解得越清楚,对表达的意见倾向信心越强,意见的强度也就越大。

舆论的八要素6、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有时又称“舆论的韧性”。舆论一旦形成,总要存在一段时间,即使舆论客体消失了,人们还会有所议论,因为舆论的发生总是滞后于舆论客体的。其是舆论存在的另一标志,短则几小时,长则多少年。人们对舆论的感觉,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舆论通过它的持续性存在,给人不断刺激造成的。

舆论的八要素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舆论存在的综合表现,是能够以自在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明显或隐蔽地影响着舆论客体。如果说一种舆论在它存在的范围内没有产生对客体的任何影响,那么这只是一种一般的无足轻重的议论。人们所以能够感觉到周围存在着各种相近或相对立的舆论,就是由于各种舆论在相互交织中时时影响着舆论客体,促使客体朝着主导性舆论的方向发展或转变。

舆论的八要素8、舆论的质量:含有理智与非理智成份。舆论不同于自为组织的纲领政策,可以对各种问题表现得十分理智,它的自在形态决定了它在总体上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的混合体。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舆论不是可以随便说的。说“舆论认为”,你必须拿出证据证明你说的那个“舆论”是舆论。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并且,也不要轻易把网上意见视为舆论。网民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网民在网上发表意见的人数,只占所有网民的2%,经常发表意见的人数更少。在具体的意见对象上,这2%的人中究竟有多少人发表意见了,无法确认。有可能极少数人激起了全社会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但是最初的网上意见,即使看起来似乎很多人在发表意见,也就不过数百上千人,与整个社会的人数相比,微乎其微。

舆论的形成对舆论形成过程的研究,需要涉及舆论内容的文本研究、舆论强度研究、舆论存在空间内居民态度的实证研究等多个方面。如果研究普通社会生活中的舆论形成过程,为了同时把握上述的几个方面,需要实时跟进调查,才能知道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强度和人们的态度,这显然对研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舆论的形成而网络论坛的出现,使得“网络意见”的形成过程在技术上可以做到跟踪观察,这些意见的强度也可以从网络论坛中每时每刻的网民发帖数量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反应,但是表达意见的人在一定范围内究竟有多少,能否推及整体,现在技术上难以把握。所以我们在掂量网上舆情时,需要经常问自己:这是舆论吗?舆论的形成一种特殊的舆论形成的情形:舆论场效应的三个条件。一定空间人们的相邻密度越大、交往频率越高,形成舆论的可能性越大;空间的开放程度越大,形成舆论的可能性越大;空间相互感染的因素越多或兴趣、利益的吸引力越大,形成舆论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这三种情形在同一个空间同时出现,可能很短的时间内会形成某种强烈的煽情舆论,并即刻带来破坏性的共同行为。舆论的形成还有一种宏观的舆论现象,即社会动员带来的社会认识落差。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是一种改革,改革总要进行社会动员,动员总得展现美好的前景,然而,改革的实际进展通常总是落后于动员时所做的承诺,于是,就发生了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所说的下面的公式: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挫折感所以,“适度动员”成为把握舆论的重要一环,不能把一切说得过于美好,但也不能说得很糟糕,否则动员没有意义。公共领域理论视野下的舆论监督公共领域理论认为,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公民行使自身权利、对公共事务进行理性和批判性审视的平台。因此我们认为,舆论监督的本质在于,它是行使自身权利对权力运作尤其是权力滥用导致的腐败进行监督的一种直接民主形式,是公共领域的一个重要功能。现代社会中,市场领域日益强大,商业权力的滥用也会危害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捍卫公共领域和公众利益的媒体对此必须进行监督。舆论监督与民主政治民主政制的精义在于宪政。综观各宪政民主制度已经确立的国家,其建立宪政的宗旨,无不在于废除或防止专制独裁,建立和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的权利自由。得到普遍认同的宪政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主权在民、公民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与自由、法治与民主、权力分离和制衡等。体现这些基本原则的宪政基本制度包括:代议制政府制度和围绕这一制度而产生的普选制度与竞争性政党制度、选举与任命相结合的人事制度,以及政府制度外普遍的监督制度等等。后者中首先和最重要的是新闻媒介对政府的全方位监督,而法定的新闻自由是保障民主和法治的利器。由此可见,政治文明离不开健康的新闻舆论,其中必然包括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政治过程尤其是政府的决策和施政过程进行监督。公民社会需要普及公民教育和媒介素养,通过媒体这个纽带和教育工具,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具有公共道德感和参政意识,是现代国家的成功经验。舆论监督的功能反腐败的关键是约束和监督权力,其中让权力运作透明化以及揭露和抨击权力的滥用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新闻界的身上。如果说隐蔽是腐败的特性的话,那么曝光和公开性则是媒体的本能。媒体日常的客观报道可将权力运作透明化,特殊的揭露性报道可将腐败丑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或者为司法机构惩治腐败提供线索,寻找证据。媒体的评论则是社会良知的体现物,它有利于形成反腐败的强大舆论。舆论监督的基本形式主流国家新闻事业所从事的舆论监督实践告诉我们,在宪政体制、尤其是在新闻法和信息自由(政府信息公开)法的保护下,在公民的期待和支持下,舆论监督的具体形式通常有以下三种:(1)大众传媒在第一时间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进行海量的客观报道,力求使权力的运作置于众目睽睽之下,透明化、阳光化。这是一种看似隐性、实则常规的舆论监督形式。在廉洁程度高的国家,这种报道最为常见。(2)大众传媒以文字评论和漫画的形式,针对权力滥用导致的腐败所作的抨击和谴责。(3)大众传媒以特殊的新闻文体和节目类型——调查性报道——深入揭露重要腐败案例和现象。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reporting)《美国新闻史》将调查性报道视为“利用长时间内积累起来的足够的消息来源和文件,向公众提供对某一事件的强有力的解释”。前两种舆论监督文体比较容易理解,需要界定的是调查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发端于英国、兴盛于美国的主流新闻报道样式之一,费时费力、充满风险和挑战是调查性报道的显著特点。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者认为,调查性报道“指的是一种更为详尽、更带分析性、更要花费时间的报道,因而它有别于大多数日常性报道”,它的目的“在于揭露被隐藏起来的情况,其题材相当广泛,广泛到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调查性报道的其他定义可以看出,调查性报道是一个由美国(和英国)支配的领域。史蒂夫·温伯格这样定义:调查性报道是通过某人的首创和劳动产品,对读者、观众和听众来说的事关重大的报道。在许多情形下,报道主体希望事情仍在审察之中和有待揭露。曾因调查性报道获得普利策奖、后来担任新闻学教授的克拉克·莫伦霍夫(ClarkMollenhoff)

给出的调查性报道“三要素”被广为接受:“调查性报道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记者做出了报道;二是报道内容包含着比较重要的内容,是记者和读者想知道的;三是其他有试图向公众隐瞒这些问题的真相。”先哲论舆论监督马克思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恩格斯说:“自从获得出版自由时起,官员的行为同样可能成为举世周知的事情,这就根本改变了整个情况”。美国开国元勋之一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说过:“人民是其统治者惟一的监督者;甚至他们的错误也有助于促使统治者恪守他们制度的真正原则。过于严厉地惩罚这些错误,将会压制公共自由的惟一保障。预防此类对人民的不合常理的干预的办法,就是通过公共报纸的渠道,向人民提供关于他们自己事务的全部信息,并且力争使这些报纸渗透到全体人民群众中间。民意是我国政府赖以存在的基础,所以我们首要的目标就是要保持这种权利;若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美国开国元勋之一詹姆斯·麦迪逊说,正是“看门狗”的角色使新闻事业成为“自由的防波堤”。舆论监督的优势对权力滥用的其他社会监督形式主要有:政党监督、国会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公民与社团监督等。媒体独具的社会雷达功能赋予舆论监督以如下优势:(1)起效快捷;(2)能够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利益集团的监督;(3)社会成本低廉。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以权力来制约权力,让媒体代行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政府施政需要大众传媒的支持。规范运作、体现公意的媒体是社会良知的体现。如果说隐蔽是腐败的特性的话,那么曝光和公开性则是媒体的本能。媒体的客观报道可以将腐败丑行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或者为司法机构惩治腐败提供线索,寻找证据。媒体的评论则是社会良知和多种智慧的体现物,它有利于形成反腐败的强大舆论。然尔,它们对政治过程的作用不能与大型利益集团和政党的作用相提并论。媒体的介入和影响大部分是间接的、形式上的和分散的,往往要等到公众舆论达到一定的热度之后才能发生效用。舆论监督的效果产生机制(一)然尔,它们对政治过程的作用不能与大型利益集团和政党的作用相提并论。媒体的介入和影响大部分是间接的、形式上的和分散的,往往要等到公众舆论达到一定的热度之后才能发生效用。1、舆论监督引发公众义愤在北欧国家和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一些政要往往因为为数不多的金钱问题被媒体披露而旋即自动下台。而在一些转型国家,如果没有司法和立法问责机制的配合,他们就可能继续执政。在韩国、菲律宾、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巴西等国都发生过此类现象。舆论监督的效果产生机制(二)

2、舆论监督引发国会采取行动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在国会启动弹劾程序前夕被迫下台。巴西总统科洛尔、秘鲁总统藤森和韩国总统卢武炫(1946-2009)等人也重蹈覆辙。

3、舆论监督引发司法部门采取行动舆论监督能否产生效果,司法部门的反应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水门事件”发展到国会只能被启动弹劾程序,伴随舆论监督而来的司法调查是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在哥伦比亚20世纪90年代的“8000号案件”调查过程中,总检察长阿方索·巴尔迪维索(AlfonsoValdivieso)与新闻界的配合堪称天衣无缝,共同主导了一场闻名世界的政界扫毒反腐运动,令上百名政府要员和国会议员名誉扫地,其中20多人被定罪。问题的关键在于司法的独立性。政客们发现了这一点,总是设法插手司法。

舆论监督的效果产生机制(三)4、舆论监督引发压力集团施压多元民主社会中存在大量的政治和经济利益集团(压力集团),包括商业组织、军方、工会、外国财团和有组织的公众(公民社会组织)等。商业协会对于推动和维持调查至关重要,它们对舆论监督的反应经常被看成是评估舆论监督可能产生的政治冲击力的可靠信号。在巴西的“科洛尔门”期间,有影响的商业集团纷纷疏远政府,这被视为政府四面楚歌的征兆。而在哥伦比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