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PPT第14章_第1页
国际私法PPT第14章_第2页
国际私法PPT第14章_第3页
国际私法PPT第14章_第4页
国际私法PPT第14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四章婚姻家庭

涉外婚姻家庭问题随着中国开放政策的实施,已成为国际私法上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本章要掌握的重点是:涉外婚姻家庭关系法律适用问题的主要理论和基本制度中国的有关立法和司法实践2第十四章婚姻家庭第一节结婚第二节离婚第三节婚姻的效力第四节父母子女关系第五节扶养第六节监护3第一节结婚一、结婚的实质要件二、结婚的形式要件三、领事婚姻四、中国处理涉外结婚的法律制度4一、结婚的实质要件

结婚的实质要件,包括婚姻当事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又称必备条件或积极条件)和必须排除的条件(又称禁止条件或消极条件)。前者一般是指双方当事人必须达到法定婚龄,必须双方当事人自愿等。而后者一般是指双方不在禁止结婚的血亲之内,不存在不能结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没有另外的婚姻关系等。对于结婚的实质要件,一般主张或适用婚姻举行地法,或适用当事人本国法,或适用当事人住所地法,或兼采上述各连结点而依不同情况分别予以适用的混合制。5二、结婚的形式要件

在结婚形式方面,目前主要存在民事婚姻方式、宗教婚姻方式、民事登记和宗教仪式结合的方式以及不要求任何形式等四种制度。对于结婚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主要有以下不同实践:1.适用婚姻举行地法2.适用婚姻当事人本国法3.选择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和婚姻举行地法6三、领事婚姻领事婚姻(consularmarriage),是指在驻在国不反对的前提下,一国授权其驻外领事或外交代表为本国侨民依本国法律规定的方式办理结婚手续,成立婚姻的制度。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派遣国领事必须征得驻在国的同意,才能为其侨民举行婚姻。其次,有些国家在领事婚姻问题上要求实行对等原则。最后,经驻在国同意,由一国授权的驻外领事办理的婚姻,在派遣国和驻在国都属有效,在任何第三国,也是有效婚姻,但如驻在国不承认(虽不反对)领事婚姻,则由派遣国使、领馆在该国举行的领事婚姻,只在派遣国有效,在驻在国则无效,对第三国来说,该婚姻也有可能会被认为无效。7四、中国处理涉外结婚的法律制度

(一)在中国境内的结婚中国1986年《民法通则》第147条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对此作了新的规定。该法第21条规定,结婚条件,适用当事人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没有共同国籍,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或者国籍国缔结婚姻的,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该法第22条规定,结婚手续,符合婚姻缔结地法律、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的,均为有效。这里的“结婚条件”,是指结婚的实质要件,“结婚手续”是指结婚的形式要件。但在程序和手续上,却区分以下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1.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内地居民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及华侨结婚2.双方均非内地居民在内地的结婚登记3.在中国境内的复婚8(二)在中国境外的结婚这包括中国公民之间或中国公民与外国人之间(当然主要是华侨之间或华侨与外国人之间)在国外结婚,以及外国人之间在外国结婚而要求在中国境内承认其效力的各种情况。对于中国公民之间或中国公民与外国人之间在外国主管机构申请结婚,双方是否具备结婚的实质和形式要件应当由外国主管机关依据该国的冲突规范指引的准据法处理。如果上述婚姻欲在中国发生效力,只要该婚姻符合婚姻举行地法律,并且不违反中国的公共秩序,中国就可承认其效力。2003年《婚姻登记条例》第1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可以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为男女双方均居住于驻在国的中国公民办理婚姻登记。”中国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司法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1983年《关于驻外使领馆处理华侨婚姻问题的若干规定》中已对该问题作了规定。

四、中国处理涉外结婚的法律制度9第二节离婚一、离婚的管辖权二、离婚的法律适用三、中国有关涉外离婚的法律规定

10一、离婚的管辖权

关于离婚案件的管辖权,一些国家主张对住所设在内国的当事人的离婚行使管辖,而另一些国家则主张对凡具有内国国籍的当事人的离婚行使管辖。

由于离婚案件或被认为涉及内国的公共秩序,或被认为直接关系到内国公民及其家庭的利益,所以,传统上大都坚持凡由不符合内国法所承认的管辖权标准而由外国法院作出的离婚判决,均不能得到内国的承认和执行。

单采住所标准或国籍标准,不利于离婚诉讼的进行,不利于避免“跛脚婚姻”现象的发生,所以现在许多国家的立法都趋向灵活了。这种在管辖权上灵活的做法,较集中地反映在1970年海牙《关于承认离婚与司法别居公约》之中。11二、离婚的法律适用关于离婚的法律适用,大致有以下几种不不同的主张与实践:

(一)法院地法说

(二)属人法说

(三)选择或重叠适用当事人属人法和法院地法说

(四)适用有利于实现离婚的法律说12三、中国有关涉外离婚的法律规定(一)离婚的管辖权

1.协议离婚根据中国2003年《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2.诉讼离婚根据中国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22条、第23条第1款的规定,中国法院在受理涉外离婚案件时,采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只要被告在中国有住所或居所,中国法院就有管辖权。同时,对于被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的离婚案件,如原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居所,则原告住所地或居所地法院也有管辖权。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14、15、16条的规定,中国法院其他4种情况下也具有管辖权。13三、中国有关涉外离婚的法律规定(二)离婚的法律适用中国1986年《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18条规定,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离婚以及因离婚而引起的财产分割,适用我国法律。认定其婚姻是否有效,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作了新的规定。该法第26条规定,协议离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没有共同国籍的,适用办理离婚手续机构所在地法律。该法第27条规定诉讼离婚,适用法院地法律。14第三节婚姻的效力

一、夫妻人身关系的法律适用

二、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15一、夫妻人身关系的法律适用关于夫妻人身关系的法律冲突的解决,大致形成了以下几种理论与实践:

(一)适用丈夫的本国法

(二)适用夫妻共同属人法或与夫妻有更密切联系的法律

(三)原则上适用属人法,但在特定问题上得依行为地法

(四)采用结果选择方法

2010年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3条规定,夫妻人身关系,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16二、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夫妻财产关系在民法和国际私法上又称夫妻财产制。夫妻财产制主要区分为两大种类,即共同财产制与分别财产制,约定财产制与法定财产制。其法律适用上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是否与婚姻的人身效力适用同一个法律的问题在早先实践中,不但处理婚姻的成立和婚姻的人身效力多只适用丈夫的属人法,而且在婚姻的财产效力上,亦得以此法为准据法。当代新的立法,不但在婚姻人身效力上已基本上排斥只适用夫一方的属人法的做法,而且在其财产效力上,也多不要求一律只能将支配婚姻人身效力的法律适用于财产效力了。17

(二)关于是否允许当事人自主选择财产制并自主选择支配财产制的法律的问题1.目前的实体法制度不但大都允许协议选择实行约定财产制或法定财产制,而且只有在夫妻未选择约定财产制时才实行法定财产制。2.至于是否允许自主选择支配财产制的法律,则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态度:(1)首先适用双方共同选择的法律,在没有选择时,则适用冲突法指定的其它法律。(2)在采用约定财产制时,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法律,但在采用法定财产制时,当事人不得选择法律。二、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18

(三)关于动产不动产在法律适用上采区别制还是同一制的问题1.不主张在夫妻财产制的法律适用上区分动产与不动产性质规定不同冲突规范。如1979年《匈牙利国际私法》、1987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以及1992年《罗马尼亚国际私法》等。2.主张对于不动产必须适用(或当事人只能选择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如1898年《日本法例》、1986年《德国民法施行法》、1995年《意大利国际私法制度改革法》、1971年《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等。二、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19

(四)关于支配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可否变更的问题目前不少立法取“可变更主义”态度;但也有主张“不变更主义”的。2010年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4条规定,夫妻财产关系,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二、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20第四节父母子女关系

一、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准正

二、收养

三、父母子女关系21一、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准正

(一)婚生子女关于子女是否为婚生的准据法,有以下几种主张:

1.父母属人法

(1)生母之夫的属人法,尤其是他的本国法。

(2)子女出生时生母的属人法。

(3)父母双方的属人法。

(4)分别适用父母各自的属人法。

2.子女属人法

3.决定婚姻有效性的法律

4.对子女婚生更为有利的法律

22(二)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就准正的方式和条件而言,一般是三种作法:1.父母事后婚姻;2.认领;3.国家行为。关于准正的准据法的确定:1.有些国家并不分别各种不同的准正方式,只是笼统地规定准正应适用的法律。2.有些国家分别规定了依事后结婚、认领及国家行为准正所应适用的法律。一、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准正23二、收养

(一)收养案件的管辖权1.英美法系国家一般以住所为行使管辖权的依据。

2.大陆法系国家一般以国籍或住所为行使管辖权的依据。3.在新近一些立法中,惯常居所这一连结点也受到了重视。1965年海牙《收养管辖权、法律适用和判决承认公约》第3条规定,收养人惯常居所地国,或于夫妻共同收养时他们的惯常居所地国,或收养人国籍国,或于夫妻共同收养时他们的共同国籍国的主管机关均有审批收养的管辖权。24

(二)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关于收养的法律适用,有的国家只笼统地规定了收养应适用的法律,有的则区分收养的成立、效力和解除或终止等几个方面,分别规定每一方面应适用的法律。

1.收养成立的法律适用(1)形式要件,大都只主张适用收养成立地法。(2)实质要件的准据法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立法与实践:

a.适用法院地法或有管辖权的主管机关所属国法。

b.适用收养人属人法。

c.分别适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本国法或适用其共同本国法。

d.适用被收养人的属人法。二、收养25

2.收养效力的法律适用(1)适用收养人的属人法。(2)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适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的属人法。(3)原则上适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共同的本国法或共同住所地法,以其他法律作为补充。(4)适用被收养人的本国法。

3.收养解除的法律适用(1)采取与收养成立相同的准据法。(2)采取与收养效力相同的准据法。二、收养26(三)《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1)《公约》的适用范围。(2)跨国收养的实质要件。(3)中央机关和委任机构。(4)跨国收养的程序要件。(5)收养的承认及效力。(6)一般规定。二、收养27(四)中国关于涉外收养的立法1991年通过、1998年修改的《收养法》第21条。民政部根据《收养法》于1999年5月25日发布的《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2010年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8条规定。中国于2005年批准加入了1993年海牙《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二、收养28【案情介绍】台湾居民唐顾齐,原籍湖南省,于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撤至台湾,随后在台湾定居。唐顾齐在台湾与当地一女子黎朵岳结婚,婚后无子女。其妻黎朵岳在台湾病逝后,唐顾齐孑然一身。1991年,唐顾齐回祖国大陆探亲时,经人介绍在祖国大陆收养张某儿子为养子,并在养子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办理了收养手续,到当地公安机关进行了户籍登记。后来,唐顾齐发现养子有先天性心脏病,遂反悔,否认他与养子之间的收养关系。为此,唐顾齐与养子的亲生父母发生争执,诉至祖国大陆法院。【法律问题】本案应适用什么样的准据法?如何处理?【案例分析】唐顾齐诉张某夫妻案——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29【参考结论】本案属于我国两岸三地之间的区际收养法律冲突,因收养关系的成立与效力均发生在祖国大陆,理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收养子女的法律、法规。由于唐顾齐在祖国大陆收养子女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并到民政部门办理了收养手续,到公安机关进行了户籍登记,收养关系已经成立。唐顾齐否定收养关系存在,与事实不符,有悖法律。但是送养人未向收养人如实告知其儿子的身体情况,送养人隐瞒被收养人的健康状态,送养行为有瑕疵,所以收养关系可以解除。【案例分析】唐顾齐诉张某夫妻案——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30【法律评析】民政部根据《收养法》于1999年5月25日发布了《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对于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该《登记办法》第3条规定:“外国人在华收养子女,应当符合中国有关收养法律的规定,并应当符合收养人所在国有关收养的法律的规定;因收养人所在国有关收养的法律的规定与中国法律的规定不一致而产生的问题,由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协商处理。”由此可见,这是一条重叠性冲突规范,即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涉外收养,必经同时符合中国有关收养的法律和收养人所在国的法律。【案例分析】唐顾齐诉张某夫妻案——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31三、父母子女关系

(一)概述在早期罗马法中,父权(亦称家长权、家父权)是父母子女关系的核心,它表现为家长对家属的绝对而毫无限制的权力,子女完全处于从属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家长权中也开始注入了保护子女利益的因素,而逐渐演变为以保护子女利益为目的的一种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

(二)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1)主张适用双亲的属人法

(2)主张适用子女的属人法

(3)主张适用亲子双方共同本国法

2010年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5条规定,父母子女人身、财产关系,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中有利于保护弱者权益的法律。32第五节扶养

一、扶养案件的管辖权

二、扶养关系的准据法

三、中国关于扶养法律适用的规定33一、扶养案件的管辖权英美法系国家一般以住所为行使管辖权的依据大陆法系国家一般以国籍或住所为行使管辖权的依据34二、扶养关系的准据法扶养有配偶之间的扶养、亲子之间的扶养以及其他亲属之间的扶养,故在国际私法上,有的国家对上述三类扶养分别规定准据法。有关扶养法律适用的立法,大多数国家规定应适用被扶养人的属人法,亦有国家规定应适用扶养义务人的属人法,在特定情况下,也规定可适用双方的共同属人法。目前由于运用“利益导向”方法,也出现有要求适用对被扶养人最为有利的法律的。此外,有些国家是1973年订于海牙的《扶养义务法律适用公约》的成员国,它们的国际私法规定扶养义务适用或类推适用该《公约》。35三、中国关于扶养法律适用的规定中国《民法通则》第148条规定:“扶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