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上课用)_第1页
咏怀古迹(上课用)_第2页
咏怀古迹(上课用)_第3页
咏怀古迹(上课用)_第4页
咏怀古迹(上课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羞花”——杨玉环“闭月”——貂婵“沉鱼”——西施“落雁”——王昭君读懂诗歌的方法:1、关注题目(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2、关注熟悉的作者的概况(经历、思想、风格)3、关注首尾句(联)(首句:点题目;尾句:显主旨)4、关注表情、表意关键词5、关注文中注释6、理解意象,走进意境(还原画面),明手法学习目标

1.背诵全诗。2.把握王昭君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3.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咏怀古迹(其三)

hè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shuò一去/紫台/连/朔漠,zhǒng独留/青冢/向/黄昏。xǐng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还原画面: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尽量用生动形象的描述性语言)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山峦连着山峦,幽谷连着幽谷,好象是一起奔赴荆门。这里有个地方至今遗存着昭君生长的乡村昭君一离开宫室便走向北方遥远的沙漠,与匈奴结亲,谁知她一去不返身死异域,只留下了一座长满青草的孤坟,面对着大漠黄昏。想当年皇上只从画图中粗心地辨认她的美丽姿容,致使她含恨终生,死后仍思念故土,成为一缕身披环佩、月夜归来的游魂。而今她用的琵琶仍旧弹奏着胡曲,千百年来,它分明在诉说着她不尽的乡情、无穷的怨恨思考:这首诗吟咏的对象是谁?王昭君找出诗中点明感情主旨的词语(诗眼)怨恨

昭君怨恨什么?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思考: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怨:远嫁朔漠,故乡千里二怨:死葬胡沙,魂魄空归环珮空归夜月魂画图省识春风面三怨:画师无耻,元帝昏庸,终身遗恨

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谁造成的呢?思考:

毛君真可戮,不肯画昭君。

隋·侯夫人题名妃出塞图

明末.黄幼藻天外边风扑面沙,举头何处是中华?早知身被丹青误,但嫁巫山百姓家。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欧阳修《再和明妃曲》

明妃曲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赏析诗歌

【点拨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雄伟的图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赴”:拟人手法,把千山万壑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奇景引出奇人——明妃(王昭君)。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雄伟的图画,目的何在?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2.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奇伟形象。

总结: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点拨二】颔联是怎样表现昭君之怨的?试从对仗或对比或炼字角度赏析?“一去”对“独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令人不忍深思。可见,昭君是多么哀怨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悬殊,反衬了昭君的悲剧命运。对比——昭君怨“一”对“独”:“连”对“向”:

“朔漠”对“黄昏”:对仗——昭君怨“一”对“独”:生前寥落、死后孤寂“连”对“向”:

“朔漠”对“黄昏”:对仗——昭君怨“一”对“独”:生前寥落、死后孤寂“连”对“向”:

大漠无边、悲伤无边、“朔漠”对“黄昏”:对仗——昭君怨“一”对“独”:生前寥落、死后孤寂“连”对“向”:

大漠无边、悲伤无边、“朔漠”对“黄昏”:对仗——昭君怨思汉之心“一”对“独”:生前寥落、死后孤寂“连”对“向”:

大漠无边、悲伤无边、“朔漠”对“黄昏”:空间对仗——昭君怨思汉之心“一”对“独”:生前寥落、死后孤寂“连”对“向”:

大漠无边、悲伤无边、“朔漠”对“黄昏”:空间对仗——昭君怨时间、空间思汉之心炼字思考:

试分析“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独”的表达效果。

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思考:

“独”实写青冢孤独地面对着大漠黄昏,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思考:

“空”写出昭君生不能归汉,骨留青冢,只有魂灵徒然地归来,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传达出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炼字题答题思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并指明手法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引出歌咏对象概述悲剧一生揭示悲剧根源点明昭君之怨入题铺垫明旨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谈谈你的理解。

昭君: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昭君:诗人:才华横溢,入朝见妒不分忠佞,无辜遭贬漂泊西南,有家难归(深沉怨恨)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借古伤今

总结:

古代诗歌从题材上可以分为写景抒情诗、怀古咏史诗、借物感怀诗、边塞征战诗、田园山水诗、临行赠别诗等。结合标题可知,从题材上讲,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咏史怀古诗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归纳咏史诗的特点1.标题特点: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前后加“怀古”、“咏怀”等。2.结构特点: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3.内容特点:

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4.思想情感:(1)感慨身世(2)感伤兴衰5.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借古抒怀咏史诗常用表现手法:1、对比。通过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凄凉对比,从而突出今日的凄凉。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前三句渲染勾践灭吴归国的繁华,后一句直转写越亡后的荒凉。这是李白在南游吴越所写,表达了一种盛衰无常的感慨,并在咏叹中又有对当朝统治者唐玄宗荒淫生活的嘲讽。2、融情入景。诗人善于将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中,不着痕迹。如杜甫的《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走进武侯祠的所见所闻,“自”即“自己”,“空”即“徒然”。碧草映阶,也不过自为春色罢了,诗人无心欣赏;繁枝茂叶里的黄莺,也不过徒然唱着春歌罢了,诗人无心倾听。为什么?诗人此刻想到诸葛亮一生功业付诸东流,自然涌起一种悲伤和落寞的情怀,而眼前草色、黄鹂不正是这种心情的写照吗?3、拟人。以物作证,这个物都是具有永恒时空意义如月亮或长江等,它们已被人化成为见证历史盛衰变迁的见证人。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个“旧时月”正是作为石头城六朝盛衰的历史变化的见证人出现的。4、讽刺。诗人在怀古咏史中,往往在对帝王将相的事迹发表个人的看法,这看法中由于诗人的人民性立场,多有批判意味的,由此构成讽刺,而且这讽刺因为对象的特殊性,用了讽喻的方式,多显含蓄。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华清宫是唐玄宗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诗不明白说唐玄宗荒淫好色,贵妃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对比,“妃子笑”易使人联想到周幽王为博妃子笑而亡国的故事。这样不用直抒己见而写作用意自明,且含蓄,耐人寻味。5、衬托。指诗人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景物描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以壮阔之景为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也从侧面衬托了周瑜的英雄伟业和豪迈气概。6、用典。使用典故,能用少量文字传递丰富思想,增强诗歌表现力。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连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也是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现实问题。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侘胄没有准备急于收复中原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内心的独白。这首怀古之作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7、虚实。古诗常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结构更紧凑,想象就是虚的一种。如姜夔的《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表楼梦好,难赋深情。”“杜郎”两句,是想象当年在繁华富庶的扬州写下了名噪一时的佳句的杜牧,如今要是再来,面对荒凉破败的扬州城,恐怕再也做不成“扬州梦”,写不出“豆蔻词”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情。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作者自身的连接点?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拓展延伸

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①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②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释:①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②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1、这首咏史诗吟咏的对象是谁?2、诗人在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3、分析颔联中“自”“空”的表达效果。思考:1、诸葛亮2、诗人在诗中歌颂了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他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3、阶前的草独自呈现一片碧绿,隔叶的黄鹂徒然地叫得好听。映阶碧草、黄鹂隔叶,本来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所含之情大有转折,写出了武侯祠冷清寂寞荒凉的特点。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请简要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弄清史实体悟感情1.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

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两首诗有何不同之处?

杜牧诗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设想做证据宣扬了百折不挠的精神,颇有积极意义。王安石的诗先分析项羽面临的形势,再针对杜诗的说法,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分析技巧

杜牧诗用不大肯定的语气来表述,表示推测,实际上是借题发挥。王诗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两诗末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美文欣赏昭君行(04高考作文: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呆呆地坐在车中,望着窗外缓缓退后的一棵棵白杨,不知远处的草原此时是一幅什么景象。我的身后,是夕阳下的古道,古道那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