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清代的法律制度清代的法律制度清廷对全中国的统治,从1644年清军入关算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止,共二百六十八年。在这二百六十八年统治中,中国的封建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在政治法律方面,清代继承了汉唐宋明等历代封建制度的主干,并有所发展,其典章制度发达完备,堪称集中国封建法制之大成。此外,清初的“文治武功”及多民族统一的形成,也奠定了中国近现代疆域版图之基础及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清代的法律制度中国在清代初期和中期虽堪称全盛,但也已经显示出无可救药的僵化和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极端强化,皇权的极端膨胀,思想文化的极端沉闷僵化,教育与科举的极端枯朽,吏治的极端腐败及行政制度与人民的极端隔阂,经济生活更新动力的极端缺乏,商品经济所受的压抑空前强化等等,都早已昭示出封建制度已经山穷水尽,革命性巨变正在酝酿之中。正当此时,志在掠夺东方财富的西方列强以鸦片和大炮为武器,敲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封建统治的灭亡。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揭开了中国政治法律制度近代化的序幕。清代的法律制度,以鸦片战争为界,体现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各有特色。第一节清代的立法概况清代的立法思想清入关前法律制度即后金的法律制度相对简陋,正处在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渡之中。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后金政权的法律制度就不断吸收着汉族法制文明的成就。“参汉酎金”,“渐就中国之制”已成为后金统治集团的基本立法指导思想。清代的立法思想1644年清人入关之初,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广阔疆域及众多的人口,面对着汉族地区远比关外原有治区更为发达的文化和复杂的社会生活,其原有法律制度远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这种以《大明律》作为入关之初过渡性法律的状况一直持续至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清代的立法思想1645年,顺治帝下令“修律官参稽满汉条例,分轻重等差”,统一纂修大清律。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五月,修成,名《大清律集解附例》,颁行全国。顺治帝亲自为该律作序,序文称:“爰敕法司官广集廷议,详议明律,参以国制,增损剂量,期于平允。”这正反映了清初立法的典型指导思想。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清律不断发展完善。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近百年,有过三四次大的修律活动,至乾隆朝初期律文基本定型,此后不再修改,仅定期增修“附例”。清代的立法概括与主要法典(一)《大清律》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廷即设置律例馆,负责修律。三年出,律成,名曰《大清律集附例》,次年三月正式颁行,律文四百五十九条,比明律仅少了一条,篇门条目之名一准明律。律文之后附相关“条例”,共四百三十多条,比明律所附“问刑条例”增大。而后又由“内院校定议发”满文本,于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颁发。清代的立法概括与主要法典(二)《大清律例》《大清律例》于乾隆元年开始重新修订。乾隆即位之初,命律令总裁官对原有律例进行逐条考证,重加编辑,于乾隆五年完成,颁行天下。《大清律例》的结构、形式、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其中《律目》、《诸图》、《服制》各一卷,《律例》正文36卷,律文436条。自乾隆五年颁律以后律文部分基本定型,极少修订,后世各朝只是不断增修律文之后的“附例”。清代的立法概括与主要法典《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大清律例》以《大明律》为蓝本,是中国传统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汉唐以来确定的封建法律的基本精神、主要制度,在《大清律例》中都得到充分体现;《大清律例》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清代政治实践和政治特色,在一些具体制度上,对前代法律制度有所改进。清代的立法概括与主要法典(三)清代的例清代最重要的法律形式就是例。例是统称,可分为条例、则例、事例、成例等名目。清代的立法概括与主要法典⒈条例条例一般而言是专指刑事单行法规,大部分编入《大清律例》,附于某一律条之后。条例是由刑部或其他行政部门就一些相似的案例先提出一项立法建议,经皇帝批准后成为一项事例,指导类似案件的审理判决。然后,经“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的条例纂修活动,由律例馆编入《大清律例》,或单独编为某方面的刑事单行法规。清代的立法概括与主要法典⒉则例则例指某一行政部门或某项专门事务方面对单行法规汇编。它是针对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而制定的基本规则。“则例”作为清代重要法律形式之一,对于国家行政管理起着重要作用。清代的立法概括与主要法典⒊事例事例指皇帝就某项事务发布的“上谕”或经皇帝批准的政府部门提出的建议。事例一般不自动具有永久的、普遍的效力,但可以作为处理该事务的指导原则。清代的立法概括与主要法典⒋成例成例,也称“定例”,指经过整理编订的事例,是一项单行法规。成例是一种统称,包括条例及行政方面的单行法规。清代的立法概括与主要法典(四)《大清会典》为了规范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加强行政管理,提高官吏的统治效能,自康熙朝开始,清廷仿效《明会典》编定《清会典》,记述各朝主要国家机关的职掌、事例、活动规则与有关制度。计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部会典,合称“五朝会典”,统称《大清会典》。自乾隆二十七年编纂《乾隆会典》开始,《清会典》的编纂一直遵循”以典为纲,以则例为目“的原则,典、例分别编辑遂成固定体例。”会典“所载,一般为国家基本体制,少有变动。具体的变更,则在增律”则例“中完成。刑罚原则清代继承了明朝刑罚原则中的“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原则。清律扩大和加重对“十恶”中“谋反”、“谋大逆”等侵犯皇权的犯罪的惩罚。凡谋反、大逆案件中只要参与共谋,即不分首从一律凌迟处死;其父子、祖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论同姓异姓)、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户籍之同异),年16岁以上者(不论笃疾、废疾)皆斩;15岁以下者及犯人之母女妻妾、姊妹及子之妻妾,“皆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清律中对“文字狱”确实没有相关的直接条款,但所有“文字狱”均按谋大逆定罪,从而导致因文字获罪者罪名最多,多被处极刑并株连最广,以此达到镇压具有反对皇帝专制制度和反抗民族压迫的社会思潮。第二节清律的特点清律的特点⒈严刑峻法维护高压统治⒉维护旗人特权和满族统治⒊重法扼制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⒋维护统一,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有效法律控制第三节清代司法制度及其特点中央“三法司”清代承袭明代三法司体制,设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机关,号称“三法司”。⒈刑部刑部为清代中央最高审判机关。⒉大理寺大理寺本是古制上的最高审判机关,但清时地位大大下降,主要职责是复核刑部拟判的死刑案件。如发现刑部定拟不当,可以驳回。同时也主持热审案件。不过,大理寺在复核死刑、参与秋审朝审时只是陪衬。⒊都察院都察院号称“风宪衙门”,是法纪监督机关,主掌官员监察,并职司谏议。都察院参与司法事物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参与会谳。二是参加秋审和朝审,执行复奏之职。地方四级司法体制在清代,地方四方分州、县、府、省按察司、总督(及巡抚)四级。其中州或县为第一审级,有权决定笞杖刑,徒以上案件上报。一般而言,有关田土、户婚、斗殴诸般“细故”,均由县州自理,但命盗重案,州县初审后,应将人犯并案卷一并解赴上级机关审理。府为第二审级,负责复审州县上报的刑事案件,提出拟罪意见,上报省按察司。省按察司为第三审级,负责复审各地方上报之徒刑以上案件,并审理军流、死刑案的人犯,对于“审供无异”者,上报督抚,如发现有疑漏,则可驳回重审,或改发本省其他州县、府更审。总督(或巡抚)为第四审级,有权批复徒刑案件,审核军流案件,如无异议,定案并谘报刑部。对死刑案则须复审,并上报中央。会审制度的发展⒈秋审秋审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合制度,因在每年秋天举行而得名。秋审审理对象是全国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每年秋8月在天安门金水桥西由九卿、詹事、科道以及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等重要官员会同审理。秋审被看成是“国家大典”,统治者较为重视,专门制定《秋审条款》。会审制度的发展⒉朝审朝审是对刑部判决的重案及京师附近绞、斩监候案件进行的复审,其审判组织、方式与秋审大体相同,于每年霜降后十日举行。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复审程序后,分四种情况处理:其一情实,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死刑;其二缓决,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者,可减为流三千里,或发烟瘴极边充军,或再押监候;其三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可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其四留养承嗣,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有亲老丁单情形,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意宠物用品创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镁空气电池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萍乡市体育PPP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
- 2025年智能公交系统市场分析报告
- 传统文化创业商业计划书
- 中国奥克三唑项目投资计划书
- 英语榴莲加工创业计划书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隔离技术在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应用报告
- 2025年制造业大数据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2025年尾矿处理与生态修复技术融合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届高考语文写作押题范文8篇及分析
- 纸张印刷与印后加工考核试卷
- 2025年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3部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 2025时政试题及答案(100题)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景区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银鹭渠道合理布建,服务代管
- 钢结构竣工资料范本
- 办公楼保洁耗材明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