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综合改革内容“政经分离”是乡村综合改革的核心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是改革的基本方向乡村私权改革乡村公权改革一、“政经分离”是乡村综合改革的核心“政经分离”的涵义:本质上是在农村社区合理划分公权与私权。私权归还农户个人或农户经济组织公权由政府、自治组织或社团组织掌握党组织渗透到各类组织中发挥作用现状乡村建制地区政经不分。公权与私权在城市社区基本是分开的。在城市政府层面上,公权与私权的区别不严格。城镇化背景下社会治理的问题城乡社区犬牙交错,边界模糊;保留公共服务二元体制的同时,城区公共财政(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未实现全覆盖;保留城乡二元“基层民主制度”的同时,城区“基层民主政治”不统一;保留基层组织二元结构的同时,部分农村村委会虚置,部分城区出现两类基层组织;部分人口工作生活在城市,“治理”的农村;城市社区“公民”人数超过“社员”人数;“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的宪法条文面临窘境。过渡期体制的弊端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产生社会裂痕;政府权威不统一,影响社会治理效率;农民公共意识弱的弊端对城市公共生活带来消极影响。“社员权利”和“公民权利”发生冲突;农村土地制度的弊端逐步显化。二、公权与私权关系的理论及相关实践(一)私权与公权-11.若干概念外部性: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的差额。私人个体事务:不产生“外部性”的事务。私人合作事务:私人之间为增进收益在合作行为中的不产生“外部性”的事务。私权:处理私人个体事务及私人合作事务的权利。公共事务:处理私人、团体行动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而发生的事务。公权:因处理公共事务而形成的团体权力。“外部性”的“内部化”:尽量使“外部性”变小的制度、文化与技术进步的作用。自由:私权行使的文明准则。民主:构建公权、行使公权的文明准则。(一)私权与公权-21.公权与私权的边界公权与私权的边界是不确定的。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这个边界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尽管扑朔迷离,但似乎仍然有规律存在。以下三条是笔者的体会。第一,私权的自由行使仍然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在经济运行中,企业只要不引起公共性问题,即只要不发生经济学家所讲的“外部性”问题,就应该给企业以自由。私权的自由行使仍然符合市场经济的亚当.斯密的理论原则。在笔者的荷兰考察中,牧场主与乳业专家对责任心的强调给我们以深刻印象。如果不允许盈利目标存在,牧场主不会有责任心。即使荷兰牧场已经高度现代化,它仍然不是一个机器的技术性质所强制的系统,责任心一旦丢失,经济效率将荡然无存。这样的经济单元不适合搞大规模的雇工生产,更不适合搞公有制经济。家庭经营是牧场的合理形式。(一)私权与公权-3第二,在生产领域,私权的边界在退缩,公权的领域在扩大。公权与私权的边界的变化是不对称的。在消费领域,人类的私权以扩大为主,消费的选择的范围在扩大,个人化的消费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但在生产领域,人类社会的公权以扩大为主。质量安全不再当做企业可以自行处理的事务;只要消费者难以对质量作出判断,公权机构机会介入,平衡信息的对称性;质量安全的底线对企业有了强制性。环境影响的处理也成了公共事务,以最大可能使企业生产队环境的外部性内部化。产品定价权本来是企业的古典权利,现在也几乎被收缴。价格高低或稳定与否,与企业财务有关,也与公共生活和社会稳定有关,自然不可逆转地受到公权的干预。总体看,私权与公权之间边界的调整,是人来文明程度提高的结果,也是人类应对生态问题挑战的积极反应。(一)私权与公权-4第三,公权的组织形式有了多样性。公权不等于政府权力。人类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公权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是主权国家的政府;二是跨国机构;三是生产者联合体,包括农场主结成的合作社;四是横向社会组织(包括社会企业、慈善机构等).(一)私权与公权-52.不断扩大对私权的尊重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脉络之一过去对公有制的意义讲得多,对私有制则主要是批判。私有权的扩张过程,也是人类文明提升的过程。土地私有制度伴随农业文明发展。从“井田制”开始,就有了土地私有制的存在。私有财产权的立法保护,促成了中世纪解体,民族国家崛起;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了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古典私有制向现代社会主义私有制转变让人类更加平等、更加秩序化。古代私有制的“罪恶”不是私有制本身的罪恶,而是对私有产权保护不力的公权侵蚀私权的罪恶。(一)私权与公权-63.所有权与经济效率产权形式要适应产业需要用途管制约束下的私人所有(或形式共有,实质私有);私人合作所有(按份共有);社区公共所有(共同共有);国民共同所有(国家所有)。——以上各类各有其适用的土地财产对象关于所有权的两大公理效率公理:出资人对应受益人。盈利性资产适合“按份共有产权结构”或私人产权。平等公理:居民对应受益人。公益性资产适合“共同共有产权结构”,其中包括“社区共同共有产权结构”或“国民共同共有政治结构”。(一)私权与公权-74.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特点第一,资产(特别是土地)由一个社区的成员共同所有,社区成员因退出社区时不能将资产量化分割后带走,意味着社区成员事实上没有退出权。第二,社区共有资产不仅包括了经济学所定义的“公共物品”,更包括了经济学所定义的“私人物品”。以上两点是传统集体经济最关键的特征。第三,社区共有资产的处分往往掌握在社区领导人手里。第四,在传统集体经济的产权结构中,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交织在一起;属于私人物品的经营性资产所产生的收益,通常会被用来满足社区公共需求。(二)公权侵犯私权路径-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尊重私权方面有很大进步,但公权侵犯私权的某些体制因素仍然存在,一些领域公权侵犯私权的现象仍很严重。换句话说,中国改革开放使私人自由有所扩展,但自由权利的保障仍然不够充分。(二)公权侵犯私权路径-21.暴力剥夺土地的私人所有权土改与城乡合作化运动有可商榷之处。对地主的认定标准过于宽泛随意,剥夺地主土地没有补偿;合作化运动无声无息剥夺了社员的退出权。城市私人土地通过法律修订就被“国有化”。(二)公权侵犯私权路径-32.在传统集体经济系统中,公权按科层制的集权原则或少数服从多数的票决原则直接处置资产例如,农民土地承包权不仅在官方的政策表述中被看作农民的财产权,但在法律规定中,也在实践中,常常由公权处置。法律规定,村民的三分之二表决通过,就可以变更所有人的土地承包权。这种私权受公权干预的现实,是引起农村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珠三角地区的就发生过愿意拆迁的“大部分”农户殴打“钉子户”的事情。(二)公权侵犯私权路径-43.城市物业管理体制侵犯私人合作权益城市居民居住楼房,所用土地是私人的合作权益,但这种权益没有保障。(二)公权侵犯私权路径-54.土地规划与用途管理体制侵犯舒适居住权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可以有公地,但原则有两条:一是私人不愿意拥有的土地;二是履行公务必须的土地。超出这两个范围多占土地,应该说形成对私人权利形成可能的侵犯;只要具备条件,这种可能就会变为现实。这种情形的恶果之一,是居民住房建设的土地供应不足。我国城市的居住品质极差,且价格高昂,让支撑中国经济成长中坚力量产生极大的挫败感。我国主要城市单元楼房的价格是建安成本的10倍以上,而这种楼房在欧美国家多为低收入人群的住宅。据环境心理学研究,居住多层楼房的人员(特别是儿童)易发心理乃至生理疾病,对人不友善,合作能力下降。这种居民难有欧美国家中产阶层的心理素质。一系列法规政策正在使城乡拥有独栋房屋(包括相关土地权利)的家庭转变为居住楼房的家庭,不动产形态发生变化或转变为货币资产,资产贬值的风险增大,生活福利预期变坏。(二)公权侵犯私权路径-65.国有企业规模过大,对私权形成伤害国有企业设立的原则,一是私营企业不愿涉足的领域;二是极少数盈利性领域,如货币发行。大量自然垄断行业都可以让私营企业经营。国有企业比私营企业更容易利用公权资源,形成不平等竞争。政府权力过大,国有企业控制范围过广,使腐败无处不在,使权力寻租成为惯例,支撑中产阶层的“勤劳致富”理念变得不合时宜。二十年下来,国有企业的确大大地扩张了自己的地盘,私营经济仅仅在国有企业来不及控制的新兴产业领域比较显赫,其他领域则是国有企业的陪衬。一部分私营经济其实是国有企业控制者将权力变现的工具,或使“洗权”的工具,而不是真正自由竞争的私营企业。(二)公权侵犯私权路径-76。政府对企业的设立与经营过度干预7.政务员选择权无竞争性8.政府的组织与管理体制使贪腐风险过低9.关于公权的组织与运行方式的私人选择权缺乏保障。对公权的组织与运行方式,私人可以做出选择,但这种权利缺乏保障。三、公权侵犯私权的危害-1(一)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低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94年就指出,东亚国家的经济奇迹主要是由投入增加驱动的,技术进步的贡献非常有限。中国经济这种情形的典型代表。中国在人均GDP1000美元的时候,经济增长率为10%,能源消耗只增加人均GDP100美元的量;现在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如果经济增速还是10%,能源消耗增加为人均GDP1000美元时增加的4倍。另据笔者测算,我国城市建成区的经济密度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土地利用效率极低。我国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八分之一,而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可以是欧美国家的几十分之一,这说明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仰赖劳动者低工资水平。世俗人员、宗教人员、公务人员的三大分工机制不存在。三、公权侵犯私权的危害-2(二)负和博弈公地制度的博弈的特点是:全国的土地实际使用者,面对少数的公地使用监督者来侵占公地。产生掠夺公地的竞争。当产权不清的的时候,美国早期也是这样,他们在抢夺印第安人的“公地”,地抢的差不多了,产权清晰了,搞建设就问题不大了。多元所有的土地制度的博弈特点是:全国土地实际占有者彼此之间是监督者,公共部门成为仲裁者。三、公权侵犯私权的危害-3(三)国家土地管理行为扭曲“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监管”多重失效;土地公权职能无法独立;私人利益的“集合”被当做公共利益;真正的土地公共利益(税)不易变现;特权利益借公共利益之名得以扩张。后果:土地利用效益低;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低;平均经济密度显著低于边际经济密度;劣质农地不易转化为优质建设用地;土地规划失灵,产生畸形人口布局加剧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三、公权侵犯私权的危害-4(四)扩大“社区成员权合理性无解”难题通常,社区公共品的分配限于社区成员。在公共品数量较少时,人们不会对社区成员做严格的资格甄别,原因在于公共品有其效果的“外溢性”;在更大的区域里,如果不同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别不大,人们对不同社区成员的流动更不会计较。社区成员的资格如何确定,其合理性事实上是“无解”的;把社区成员等同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了新的难题。一定的文化状态,也会对资格的认定发生影响。但是,一旦在社区成员间分配的不只是公共品,例如珠三角地区广泛存在的社区分红,一个社区的成员就一定会计较本社区成员的数量变化。三、公权侵犯私权的危害-5(五)分配关系扭曲公共品分配与私人物品分配交织在一起,既造成了私人物品分配的平均主义,又破坏了公共品分配的普惠原则,产生了分配的“双重扭曲”。因为受经营性资产处置惯例的影响,社区原住民通常反对将来自集体资产的收益作为公共品分配给社区居住的外来人口,破坏了公共品分配的普惠性原则;又因为集体资产被当作社区公共品产生的源头,以至在分红时以社员身份为对象进行,不顾及社员对资产的关心与负责程度,产生了平均主义的低效率。在农村经济发达地区,我们看到总有集体社员反对外来人口享受社区的公共品,造成社区公共生活的封闭性和本地原住民与外来人口之间的裂痕。这是令地方政府伤透脑筋的难题。三、公权侵犯私权的危害-6(六)分红刚性传统集体经济的公权扩展结构造成广泛的“无责任负债”现象。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多个自然人组成的按份共有的有限责任债权结构、个体户与民间借贷者构成的无限责任债权结构,均是成本与收益对称的结构,不容易发生过度负债情形。但传统集体经济体制将成员的资产完全掌握以后,会产生“分红刚性”,村干部借此获得集体成员的“合法性认同”。这种分红刚性所产生的压力,是当前集体经济负债的基本原因。三、公权侵犯私权的危害-8(七)内部人控制或家族控制传统集体经济存在一种“内部人控制”自增强机制,产生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种监督成本。如同一切组织都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一样,传统集体经济也不例外,且更胜一筹。在一个社区范围里对公共品很难产生过度需求,这是公共品的外溢性决定的。但因传统集体经济包含了对私人物品的控制,所谓权力的“含金量”很大,内部人控制的激励作用也相应增大。集体经济越是强大,这种内部人控制的激励作用也越大。在传统集体经济越是强大的社区,家族控制公权运作的特征越是明显,最突出地反映了内部人控制的自增强机制。社区通常存在的监督会发生成本,因对内部人控制的无奈,社区成员消极作为也是一种成本,可称隐性成本。三、公权侵犯私权的危害-9(八)明星村的额外激励不可持续传统集体经济的“明星”注定是极少数。那些“明星”集体经济的领导人通常需要来自社会(或上级)的额外激励,而额外激励存在的前提是“明星”集体经济数量不能太多。如果全社会集体经济都能达到“明星”水平,额外激励不复存在,“明星”也就必然暗淡下去。这是一个“学明星”(如“农业学大寨”)的二律背反。遗憾的是,人们通常不懂这个道理。我们政府为普及传统集体经济“明星”的经验耗费了大量行政资源,甚至到现在也执迷不悟,很是令人痛惜。三、公权侵犯私权的危害-10(九)增加社会政治改革的难度使户籍改革复杂化;怕分红或怕不分红,国家无法建立基本的人户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中国成为一个无社区的社会。社区:建立在熟人社会基础上的、无失德风险的公务合作群体。而集体经济制度为失德提供激励。使民主政治改革难推进;自由先于民主;小公权才能放进笼子里。三、公权侵犯私权的危害-11(十)置农业以危险境地因农业的市场运行成本高,导致农产品没有竞争优势。国家支农成本高。先进的农业技术路线难以采用。我国粮食生产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大约是美国的1%,而农民收入水平约为美国农民的二十五分之一,这说明我国农产品价格相对高昂,农业低效率的后果由全国人民共同承担。2012年国际粮价略有下降,我国粮食进口压力立刻增大。未来一个时期国际市场可能出现粮价下跌的趋势(或粮价上涨低于通货膨胀率),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自求平衡将面貌重大挑战。低效率基础上的经济扩张迟早会遭遇瓶颈,目前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结构性“招工难”等,便是瓶颈到来的反映。三、改革路径基本方向:将城乡二元治理结构转变为以城市治理为主导的一元治理结构。逐步推进以下改革:逐步统一两个“组织法”;依据人口迁移规律,建立新的行政区划和科层管理体系;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统一;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将“社区成员权”与“经济组织权”分开;探索新的“自治”制度,建立真正“自治”基础上的基层民主制度。四、私权再造-1(一)检讨过去的思想解放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启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这次思想解放摈弃了“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错误理念,解决了和平时期党和政府该干什么的问题。严格地说,这次思想解放只是共产党告别了基于教条主义的政治癫狂,开始回归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这是态度的转变,而不是知识的更新。态度转变也能解放生产力。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迅速成长,特别是农村经济持续活跃,中国一举告别“短缺经济”。但这个时期的知识还是陈旧的,其突出表现是高层经济官员以为“价值规律”是可以模仿或学习的,以为只要不去发疯搞斗争,一心一意搞建设,经济就能健康发展。针对当时出现的很多经济问题,经济官员归结为管理还不够科学,管理手段还不完善,“价值规律”还没有学到手,殊不知“价值规律”在总体上是无法学习或模仿的。当时人们不懂得,如果“价值规律”可以学习,市场也就不需要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虽然没有真正的知识更新,但现实经济发展已经提供了可资总结的重要经验。经济机器一旦启动,高层经济官员实际上已经不可能维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地方有了经济决策的空间,特别是农民的市场活动事实上已经无法禁止。高层决策者不得不接受现实,但在“理论上”把市场仅仅看做一种“补充”。显然,基于这种认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要转变为面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基本没有可能性,所以,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经济总格局很不稳定,并导致了政治麻烦。新一轮思想解放因此显得十分迫切。第二次思想解放发生在在1992年及随后一个时期。这次思想解放有了真正的知识更新。由邓小平率先打破僵局,提出了一套新的理念,其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层政治家体会到,政府不是万能的;即使政府想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它也不可能“一手遮天”,把经济活动安排妥帖。于是,要搞市场经济,让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邓小平提出,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的确是对旧知识体系的一个巨大冲击。在教条主义者看来,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同义语,抛弃了计划经济制度,就等于放弃了社会主义。邓小平让全党打破了这种思维,的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为今后进一步解放思想开辟了空间。这一轮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我国生产力,使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瞠目的辉煌成绩。除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较大经济波动外,中国经济总体上相当稳定;甚至世界经济形势很不好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然表现得比较出色。曾经一个穷国,一个背负巨大历史遗产但却远离当代文明的落后国家,一跃而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让别人很不适应,也使我们自己有点找不到北。四、私权再造-2(二)重新认识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词,与中国的文字“仁”,有相通之处,特点是强调人类生活的公共领域的行动准则。杀身成仁,是一种高尚的社会主义;杀他成仁,是一种极端的社会主义。在物质匮乏时代,无论中国还是欧洲,都不重视“仁”之前的效率问题;取利,被看做小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消灭私有制的知识分子理念。马克思提倡过“劳动者所有制”。但是,大规模的实验证明,消灭私有制不能解决“仁”的问题,反而使不仁的问题更加突出。四、私权再造-3(三)重新认识“资本雇佣劳动”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上,把伦理价值判断放到一边,做下面这样的“思想实验”:第一种情况,让普通工人选出代表经营企业,或由他们雇佣经理人来经营企业,那会怎么样?经理人一定保证工人的收入最大化,是不会考虑资本积累的,因为资本的增殖后果只有利于资本家。资本积累能力减弱,竞争力就减弱,当然把资本家置于亏损的高风险状态。企业一旦亏损以至倒闭,资本作为专业化的设备,几乎是完全被报废,而工人又投入其他企业了。我们见过倒闭企业,那是残垣断壁和废铜烂铁,企业的工人在哪里?他们又在别处上岗了。第二种情况不难理解,如果由投资者自己管理企业,或由他们出资雇佣经理人管理企业,几乎是一种“双赢”的后果:管理者对资本积累负责,企业竞争力得以稳定,雇佣工人的职业也得以稳定。如果企业倒闭,最终的风险当然还在投资者方面,工人的风险仍然不大。谁冒得风险大,谁来当老板,这是一种降低风险的制度。人类发明各种制度,就是要降低各种风险。所以,在风险主要由投资者承担的情况下,投资者当老板天经地义。有人用“资本家也劳动”,来证明资本雇佣劳动的合理性,真是胡言乱语。凭什么他的劳动就占便宜?解释不通。再设想第三种情况:仍由工人的代表管理企业,但让工人一方适当约束自己的工资增长,而同时适当考虑资本的积累如何?天方夜谭。让工人提高觉悟,照顾投资者的利益,决不可能,人性使然。实际情况往往是,工人很难监督自己的代表,而代表很容易被投资者收买,转向代表投资者的利益。这种以收买为手段的制度安排,会有很高的交易成本,对效益提高是一个制约。四、私权再造-4资本也会退居二线。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里,资本雇佣很难,下面是几个例证。由医生组成的企业,医生的风险往往要大于资本的风险。医生的技能是高投入的结果,一旦医生因为医疗事故致患者于非命,并为社区居民所知,医生的职业生涯就麻烦了。让他当搬运工?当然可以,但他巨大的人力资本投资就报废了。大学也差不多。它的资本的专业性不强,它的土地和房屋可做其他使用,或可成为一所新大学的校舍,所以,在大学这种“企业”,资本的风险不大。大学的品牌是靠教授创出来的,品牌倒了,教授的职业生涯就麻烦了。教授固然可以流动,但平均来讲,是往低处流,而不是往高处流。所以,在大学里,教授的风险最大。因此,大学里应该是教授雇佣校长,乃至雇佣资本,而不是资本雇佣校长;校长应该向教授以及他们的代表所组成的委员会负责。一个给大学捐款的富人,心里不应该想他自己如何控制大学,而只求一个名声就够了。政治家组成的“企业”可以理解成现代社会的政党或政府,但政党和政府的内涵有很大差异。政治家的人力资本也是很高昂的,他们因此承担的风险也很大。一旦政治家的名声被污,半生辛劳便毁于一旦。所以,在成熟社会中,成熟的政治家并不听命于具体的某个政治捐款人。政治家要自己控制政党或政府。过去我们说政党代表了利益集团,其实,据美国学者所做的实证研究,美国政治家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利益集团的影响不是没有,但在力量的平行四边形中,每一个集团的作用都被化解为力量的一部分,且作用方向早已不同。概言之,成熟的现代社会里,“政治企业”也不是资本独家控制。某一个或几个资本集团控制的社会不会是现代民主社会。四、私权再造-5(四)推动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的必要性目前,我们大体形成了产品市场,但要素市场没有建立起来。土地、劳动与资本,这三大要素的市场均不健全。没有健全的要素市场,市场经济就像一个人缺了两条腿,只能靠手臂支撑匍匐挪动。建设用地一级市场是国家垄断的,且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不统一;农地流转市场因农地产权不明晰,交易成本高、效率低。笔者在农村调查中采集到一位农业投资者这样的意见:如果能把土地租约延长到15年以上,投资者可以自己整理土地,不要政府花费一分钱,且可以提高土地租金;如果大规模经营所需要的土地可以购买到手,投资者可以自己保护土地肥力、治理土地污染,确保土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尚未消除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种分割难以打破也与土地制度有关系。土地的低价使农民舍不得放弃土地进城,而土地市场不自由又将进城农民返回农村的路堵死。劳动力市场在城市经济部门内部也高度分割。资本市场的定价也是国家垄断的。一个没有自由定价机制的市场,不叫市场。因为资本市场定价垄断,且国有银行主导间接融资,资本市场浸淫于腐败之中,资本效率难以提高。妨碍我们建立要素市场的因素很多,而根本原因是思想上对建立科学产权制度的漠视。一部《物权法》曾经使我们乐观,但这部法律因其自身缺陷却远没有发挥预期效力。这部法律几乎照抄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使法律自身充满了逻辑缺陷。拥有乐观精神的学者曾经以为可以通过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物权化”,使农民的承包地变为农民的“准私有财产”,一举解决土地的产权明晰问题,殊不知这一理念在实践中成了笑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决议提出了土地制度改革重要意见,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决议至今没有落实。四、私权再造-6(五)第三次思想解放的任务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核心理念是建立社会主义私有制。这一理念的具体要点是:第一,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意义。第二,抛弃“主导—从属”这类笼统的、意识形态化的提法,把所有制形式的采用完全看作“工程技术”问题。要根据某类财物的经济性质,该采用什么所有制形式,就采用什么形式。通常情形下,对于公共品,可采用全民共同共有制或地方(社区、集体)共同共有制;而对私人物品(供给有竞争性、需求有排他性),则可实行按份共有或私人所有。现实生活中,很多财物的经济属性模糊,针对此类财物,但能私有,不可公有。第三,要重新认识“私有制”。区别于古典私有制,社会主义私有制是指公共权力对行使私有财产权利所产生的“外部性”进行调整的产权制度。现代公权对私有土地财产权的行使,有很多限制办法。一是限制用途。这是文明国家的普遍做法。特别是为了保护农地和其他能给环境带来正能量的土地,很多先进国家都有很多法规,不允许土地的权利人随意变更土地用途。二是限制交易。三是限制收益。国家会用税收等手段调节因土地权利产生的收益差别。例如征收房产税,拥有多处住房和豪宅的土地权利人享有的福利大,应按照累进税率缴税。四是追加责任。国家会要求土地权利人根据公共利益的要求对土地进行保护,甚至一个社区都会形成规章,要求土地权利人照章行事。四、私权再造-7(六)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意义第一,新的思想解放会确立一整套关于所有制的新的知识。第二,新的思想解放也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要求。第三,新的思想解放将极大促进我国生产力进步,增强国家创新活力。一些案例研究表明,在同一类企业,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有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第四,新的思想解放也有知识界澄清是非、拨乱反正的作用。在较小的范围里实行社会主义土地私有制,人们常常表示忧虑,其实大可不必。第五,新的思想解放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平等。财富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知识、资本以及企业家才能。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发达国家,土地要素回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就10%左右,其余国民收入主要靠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取得。资本收益因市场竞争产生平均化趋势,而人力资本所获收益一也因教育机会的公平,有了相对的平等。惟有企业家才能是社会的稀缺资源,才使得极少数商界巨子获得海量财富,这种不因土地占有而产生的收入差距,也是一个社会保持活力的必要条件。与人们对所有权改革的担忧完全相反的例证屡见不鲜。我们国家尽管实行土地公有制,但近些年却持续出现因土地炒作而产生的暴富现象。深入探究起来,这种现象总与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有关,也与官商勾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环保投资回报分析与决策考核试卷
- 智慧城市的医疗健康实践考核试卷
- 派遣工人劳务合同模板
- 林木育种的花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考核试卷
- 湖景租房合同范例
- 灯管买卖合同模板
- 冷冻肉购销合同模板
- 湘莲加工合同范例
- 松江区气垫搬运合同范例
- 单位聘请兼职合同范例
- 经典广告案例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2024年高中英语衡水体书法练字字帖
- DL∕T 618-2022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
- 2022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MOOC 大学英语视听导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XX学校学籍核查工作汇报
-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绘本课件
- 中考数学《投影与视图》模拟试卷精选
- 南通智能工业轴承项目投资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