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史02古老文明的开始(下)汇总_第1页
自然科学史02古老文明的开始(下)汇总_第2页
自然科学史02古老文明的开始(下)汇总_第3页
自然科学史02古老文明的开始(下)汇总_第4页
自然科学史02古老文明的开始(下)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古老文明的开始

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

(下)§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四大发明一、纸的发明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上述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缺点:书写比较麻烦,不易携带、价格昂贵“学富五车???”

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5辆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要用现代的眼光看,这5辆车竹简上的字数加起来,顶多也不过我们现在阅读的一本书的字数。夏周

西漢商秦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

五代

元清

东漢纸的发明天水放马滩西汉墓纸质地图竹木简牍和丝织品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依据材料,指出蔡侯纸的原料主要是什么?《史记·滑稽列传》记载:西汉东方朔想给汉武帝提安邦定国的建议,那么他的奏章在当时可能使用什么材料给皇帝写?木、丝织品,还有可能用纸造纸术的传播二、印刷术的进步1、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

印刷于公元868年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它于1907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现为大英博物馆所藏。司南据材料归纳雕版印刷术的不足是什么?宋初,最艰巨的雕版工程是太祖开宝四年(971)于成都开始版印全部《大藏经》,计1076部,5048卷,历时12年才雕印成功,雕版有13万块。三费:费时、费力、费钱2、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板

毕升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印刷术在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的混合物。先将泥活字依据需要排在一块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热熔化,再取另一铁板将字压平,待混合剂凝固,就可印刷了。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第一版完后,再加热熔化药剂,就能将活字取下,另行排新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毕升活字印刷术具有什么优点?三省:省时、省力、省钱雕版毕升转轮排字盘使用示意图

3、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并发明了转轮排字盘转轮排字盘。元代王祯设计发明,用于排放活字字模。字盘为圆盘状,分为若干格,活字字模依韵排列在格内。下有立轴支承,立轴固定在底座上。排版时两人合作,一人读稿,一人转动字盘,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字模排入版内。印刷完毕后,将字模逐个还原在格内。图为宋代(公元960-1127年)发明的铜板印刷。铜板长12.4,宽13.2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这是一件印刷商标用的模铸铜版。4、明代中期出现了铜铅铸的金属活字

司南早期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后期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

五代

元清毕升泥活字木活字转轮排字盘铜活字总结: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唐代,炼丹家们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明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火法。炼丹引爆图“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仙丹尚无踪影,火药却于炼丹炉中诞生了硝石块硫磺块木炭块中国古代的火器一览前端绑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宋代·火箭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火箭的战车。

南宋·突火枪。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元·铜火铳(chong)元代至顺三年(1332)造的铜火铳,现在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并有明确纪年的火铳。火球和火蒺藜都是火药包。火蒺藜(jili)除了包内装有火药外,外面还有菱角形的尖刺。用火点着药线抛出去,不但会燃烧;外面的铁蒺藜还会把敌人打死打伤。蒺藜火球

明·火龙出水水陆两用的火箭,二级火箭的始祖。

(1)改变了人类的作战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2)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火药的影响四、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司南,中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成。地盘内圆外方,中心圆面下凹;圆外盘面分层次铸有10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标示24个方位。磁勺是用天然磁体磨成,置于地盘中心圆内,勺头为N,勺尾为S,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汉代司南司南(战国)

秦朝时候,还有这样有趣的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陕西咸阳造了一个很大的阿房宫,阿房宫中有一个磁石门,完全用磁铁造成。如果有谁带着铁器想去行刺,只要经过那里,磁石门就会把这个人吸住。

另外,根据古书记载,汉武帝时候,胶东有个栾大,献给汉武帝一种斗棋。这种棋子一放到棋盘上,就会互相碰击,自动斗起来。汉武帝看了非常惊奇。原来来大的棋子是用磁石做的,所以有磁性,能互相吸引碰击,只是汉武帝不懂这个道理罢了。

战国

西漢商秦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

五代

元清

东漢《武经总要》指南鱼《韩非子》司南《事林广记》指南龟

北宋指南针之一。将几段灯草横穿在带磁性的钢针上,放在盛水的瓷碗中,灯草连同磁针浮于水面,磁针即指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实用性强,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水浮指南针

宋指南针

战国司南今天的指南针清代指北罗盘

指南鱼

指南针(缕悬法)指南针(指甲旋定法)

指南龟

①造纸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②火药的使用,摧毁了欧洲封建堡垒;③指南针的使用,迎来了新航路开辟的时代;④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但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对中国的影响(2)对世界文明(欧洲)的影响四大发明的传播及意义为何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的影响大不相同?对比:火药:中国,做爆竹敬神;西方,做子弹御敌指南针:中国,看风水;西方,航海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

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影响外传发明过程项目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向东:朝鲜、日本向西:西亚、欧洲影响最为深远、作用最为显著。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鱼南宋:指南鱼、指南龟12C末13C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13C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毕升)向东:朝鲜、日本向西:埃及、欧洲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天文学天文学成就一览表分类成就评价天文学天象观测天文学著作天体测量①殷商时代有关日食的记载…②有关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③中国古人对太阳黑子的纪录…《甘石星经》……《石氏星表》①东汉张衡……②唐代僧一行……③元代郭守敬……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世界前列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也取得突出的成就我国至迟在殷商时代(约1500-1300BC)已经可以测分(春分、秋分〕、至(冬至、夏至)。到了西周,已有28宿(xiù)的记载,并且根据28宿来定日、月、五大行星的位置。在战国魏人石申写的《石氏占经》或称《天文星占》中,已有28宿的记载。那时已定一年为365.25天。《石氏占经》中,记录了121个星的赤道坐标。19年7闰是从周朝开始的,但闰月一般置在岁末。到了汉朝,产生了制定大小月和闰月的更精确的办法。南北朝何承天(370~447)制定的“元嘉历”定一个朔望月为29.530585

日,与现代测值29.530588日相比,误差极小。南宋时的“统天历”回归年长365.2425日,比欧洲人达到此精度早了近400年。现存绘制于1190年的苏州石刻天文图,有星1434颗。而西方17世纪望远镜发明之前没有一幅星图载星超过1100颗。

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刻。原碑高216厘米,宽108厘米,碑额题:“天文图”三字。现存于苏州石刻博物馆。此图系依据北宋天象观测资料刻成。星图外圈直径约91.5cm,星图本身直径约85cm。整个图上刻有恒星1434颗,还刻有赤道、黄道、28宿区线以及银河的界线。石刻天文图碑宋代28宿古象星图二十八宿按东北西南四个方位分作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种颜色、五种四组动物形象相匹配,叫做四象或四陆,对应关系如下:东方苍龙,青色;北方玄武,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雀,红色。北方玄武南方朱雀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十世纪中国古星图,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星图

郭守敬1231-1361年河北邢台人元朝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仪表制造家

浑仪

郭守敬1231-1361年河北邢台人元朝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仪表制造家

浑仪中国古代用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观测仪器。简仪是我国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一大飞跃,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欧洲直到300多年之后的1598年才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与之类似装置。公元1715年被传教士纪理安当作废铜熔化。现存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是明代(公元1437-1422年)复制品。简仪

简仪是郭守敬于公元1276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因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加以革新简化而成,故称简仪。

天体仪,古称“浑象”,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它可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运动规律,是现代天球仪的直接祖先。

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天体仪上安装了一套传动装置,利用漏刻的水推动铜球,均匀绕金属轴转动,每24小时转1圈,这一业绩已载入我国光辉成就史料库中。后来,唐朝的一行和梁令瓒、宋代苏颂和韩公廉等人,把天体仪和自动报时装置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我国现存最早的天体仪,制于清康熙年间,重3850公斤

水运仪象台(大型天文仪器),由宋朝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天文台。整个水运仪象台高12米,宽7米,相当于一幢四层楼的建筑物。英国李约瑟认为“很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清代制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天文观测仪器。于1744年制成,重达5吨,这台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精细制造的古仪,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玑衡抚辰仪

河南登封观星台是中国古代天文观测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东南15公里,始建于元朝初年(公元1279年前后),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迹之一。

地平经仪主要用于测量天体的地平方位角。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重量达到811千克,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制成,现存于北京古观象台。

黄道经纬仪是清朝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1673年制成,重达2752千克。黄道经纬仪的外层是南北向正立的“子午圈”,子午圈内的一个大圈叫做“极至圈”,用钢轴契合在子午圈的两个极点上,因此,叫做“黄道经纬仪”。

赤道经纬仪是清朝制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1673年制成,重达2720千克。整个观测部分由三个大环和一根轴承组成。最外面的大环叫做“子午环”,呈正南北方向竖立着,两面有刻度盘。中间的圆环呈南高北低,与天赤道平行,因此,叫做“赤道环”。

象限仪造于1673年,是专门测量天体地平高度(观测者到某颗星星的视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的观测仪器。记载日食的甲骨文“日黑居仄,大如弹丸”——《汉书·五行志》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比欧洲早800多年我国关于流星雨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相关记录。流星雨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左传》现代天文学关于彗星的图片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春秋·文公十四年》这是世界上关于彗星的最早记录。彗星和哈雷慧星的记录分别比欧早1000多年和670多年人对天的结构认识有几种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新的论天三家浑盖合一论一、盖天说周髀家说(第一次盖天说)周髀算经(第二次盖天说)

《晋书·天文志》:庖牺氏(庖,古读若浮),即伏羲氏代燧人氏继天为王,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立周天历度其所传则周公受于殷商,周人志之,故曰周髀。伏羲氏试比较如下:盖天说形状

天地关系

运动理论

对昼夜的解释

对季节变化的解释

周髀家说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南高北低,人在极至北天旁转(左行),日月右行为蚁行磨上,磨左旋而蚁去右,磨疾蚁迟故不得左回日朝出阳中,暮入阴中,阴气暗冥,故看不见。夏时阳气多,阴气少,阳气与日月同辉,故日出即见天蔽之者,故夏日长也,冬季相反周髀算经天地皆圆,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低,北极之下为天之中太阳附在天笠盖上平转一年四季所行轨道不同太阳光照范围和人眼所视距离为16.7万千里,超过人视范围则夜,能见则白天。“故曰远处极北,北方日中,西方夜半,日在极东,东方日中,西方夜半……”冬夏太阳运行轨道不同,有详细解释《周髀算经》七衡图内衡:夏至日通称为内衡外衡:冬至日道为外衡中衡:春秋分日道为中衡

在内衡和中衡间为有两衡,分别表示小满、大暑、和谷雨、处暑;在中衡与外衡之间也有两衡,分别表示雨水、霜降;大寒和小雪,故其有七衡。其间有6个间隔,故曰七衡六间图。《周髀算经》一书详细记载了这一图的尺寸,甚至绘出了夏至日道为71万4千里,人视力范围为16万7千里。需说明的是,盖天说在古代即受到多人的质疑: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之谓圆,下首之谓方。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掩)。曾子圆的天怎么能罩住方形大地呢?

1、春分秋分时,日东出西没,昼夜长短是相等的,而图上D、C分别表示日出东方、日没西方,方向差不多,但表示白天的DC弧,似乎只有圆周的1/3,据此夜晚将是白天的两倍,这显与事实不符的。2、如果太阳是绕北极旋转,日落应呈竖破镜状,缘何呈横破镜状,太阳绕到北极以北不可见,星星绕到北极以北仍可见到?3、冬至日道半径是夏至日道半径的两倍,换句话说,太阳冬至日一天要比夏至日多走一倍的路程,因而太阳周日运动的速度必须是夏至周日运动的两倍这也与事实不符。二、浑天说浑天说——天体如弹丸,其势斜倚——战国时提出杨雄(西汉著名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曾作《方言》、《太玄》、《法言》等,主张儒家的伦理学说。)《法言·重黎篇》说:

或问浑天,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观星楼落下闳塑像落下闳姓落下名闳,约活动于公元前100年前后,民间天文学家(字长公)巴郡、今四川人,精通天文,擅长历算。受汉武帝征聘,居太史待诏。曾与邓平等创太初历,改制浑仪,曾测定过28宿的赤道距离(赤径差),首次提出交食周期以13个月为朔望之会,可能是较早营造浑天仪者。

浑仪——测量天的运行浑象——演示天的变化这些仪器后来不断改进建立了许多架,今北京建国门外、古观象台还有。落下闳浑仪的结构原理,几乎已无史籍可考,仅据某些侧面或零星记载推测,其外形像一个浑圆的天球,周长二丈五尺左右,直径八尺,其结构可能由一重规环组成。浑天说的基本内容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浑仪注》: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故曰浑天天体是圆的如鸡弹壳,内外皆有水,地如鸡蛋黄,孤居于内,如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天靠气浮而不堕,地靠水载而不沉,天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周天3651/4度,其则1825/8度在上,余一半在地下,把球形地的阳端谓之南北极,相去182度半径,天转如车毂(音谷,车轴)的运转,周旋无端。描述和解释天体的隐现和昼夜的交替日月星辰随天球而运动,太阳升到地上时就看见,没入地下时就是夜晚,恒星升到地上时就看见,没入地下时就看不见,所以全天28宿,一半可见,一半不可见对四季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以太阳位置高低来解释的优势:36°为什么北极附近的部分恒星是常年可见?浑象绕地轴旋转,北极出地高度为36度,不管怎么旋转,以北极为中心半径为36度范围的星,永远不会旋转到地下去。即古人所谓:天体如弹丸,其势斜倚24.14°为什么夏天白天长,夜晚短?浑象绕极轴转一圈,就是一昼夜,当太阳处在黄道最北点,离赤道最远,就是夏至日,此时,太阳离北半球最近天气热,这时浑象转一圈的时间内,太阳有一大半时间在地上,一小半时间在地下,日出在东北方,没在西北方,这就是夏至日白天长、夜晚短的道理。赤道:在浑象南北两极中间过球心划一垂直南北极轴所在平面的大圆,此大圆将浑象分为南北两半球,此大圆即是赤道。黄道:跟赤道斜交再划一大圆和圆交角成24.14度,这就是黄道。太阳处在黄道最北点,离赤道最远,就是夏至日农谚:“长顶夏至短到冬(至)”即指此。同理,当春秋分时太阳处于黄道和赤道的交点上,浑象转一圈,一半时间在地上,一半时间在地下,这就是日东出西没、昼夜相等的原因。冬至日太阳处于黄道最南点,浑象转一圈在地上的时间少在地下时间多,这就是冬至日出东南方、日没西南方昼短夜长的道理。浑天说的缺陷:王充“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那么附在天球内壁随天球绕地球团团转的日月星辰当它们运行到地平面以下时,是如何从水中通过的?天为阳物与龙相似(龙为阳),龙出于水,阳出于阴。(葛洪)葛洪还引黄帝书“天在地外,水在天外”。从八卦来解释,晋卦,坤下离上,以证日出于地;夷卦,离下坤上,以证日入于地;需卦,乾下坎上,故亦天入水中之象。从五行来解释,天为金,金和水相升,天出入水中有何损,有何不可?解释何承天《论浑象体》曰:“详寻前说,因观浑仪,研求其意。有悟天形正圆,而水居其半。地中高处卑,水周其下。言四方者,东曰旸谷,日之所出。西曰蒙汜,日之所入。庄子又云:‘北溟有鱼,化而为鸟,将徒于南溟。’斯亦古之遗记,四方皆水证也。四方皆水,谓之四海。”

浑天提出“天圆如弹丸,地处天之半,阳城为地中,则曰春秋冬夏,昏明昼夜,去阳城皆等,无盈缩。”那么,为何一天之中早晚凉而中午热,有用天阳下降和地阳上升之别来解释一日之凉热变化。为什么中午热早晚凉,以火作比,火直上虽远亦热,火旁虽近亦凉。为什么早晚太阳有大小,这解释到科学,早晨地有游气以厌日光,不眩人目,即日赤大,无游气则色白而小。另外,仰视难旁视易等,还有错觉问题。梁代祖日恒(祖冲之之子)综合上述之论述作了总结。浑天说还有一个问题即天的大小,依王蕃计算,天的直径是16万里强而半径才8万里强。此数据是如何出的,算法两条,相似三角形相当边成比例,和三角形勾股弦的关系)当然主要依据是周髀算经定出的表高八尺,日影千里差一寸,即北去千里影长一寸,南去千里影短一寸,盖天说定出观测者周王城到北天极之下为十万三千里,冬至太阳周日运动轨道为二十三万八千里等,定好的宇宙模型来算,王蕃、陆绩、葛洪、祖日恒等都囿于此数学模型推算,认为是伏羲、黄帝定的没错,其实错了。如表千里一寸,夏至阳城(河南)影1尺5寸,则南戴日下距阳城应为1.5万里,此处日高应为8万里,依勾股弦法则太阳到阳城距离为万里强,阳城为天地之中,此当为天之半径,直径当为8.1394×2=16.2788万里强,直径×圆周率16.2788×142/45=51.3687万里强则为天周长。关于周髀千里影长一寸之说,刘宋元嘉年间(公元424年)曾派使者到交州测影,出现600里相差一寸,到梁代又派人测影,也发现千里一寸不可靠,至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大和尚一行带领南宫说等人在河南平原上的滑县、浚仪(开封)、扶沟、上蔡四个地方,不但测量了这四个地方夏至时的日影长度和北极高度,而且用绳子在地面上量了这四个地方的距离,结果发现,从滑县到上蔡的距离是526.9里,但日影已差2.1寸,这就用事实推翻了“日影千里差一寸”的传统假设。一行等人的贡献还不止于此,他又把南宫说和其他人在别的地方观测结果相比较,结果发现,影差和南北距离的关系根本不是常数。于是改用北极高度(实际上是地理纬度)的差来计算,他得出地上南北相差351.27里,北极高度相差一度。(其实不准有较大误差)据唐天文尺一尺等于24.525厘米,由此一行的数据化成今通用公制单位是子午线一度长129.2公里,而近代的测量值是1º长111.2公里,误差达13.9%,其原因是一行在一小范围测来年感得出的,不管怎样,一行都是世界上第一次的子午线的实测。他说“古人所以恃勾股之求,谓其有征于近事。故未知日视不能远,浸成微分之差,其差不已,遂与求错”《旧唐书·天文志》,这段话有很深刻的认识论意义。另外还需补充说明的是,浑天说对地的形状也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地如卵中黄是圆的,另外还有一种认为地是半球形,地表是平的,下半是圆的。地直径和天球相等,这样就出了问题,日月星辰怎么从地下转入地上,天球内表和地之间得有空隙,而太阳月亮的直径古人认为都是1千里,于是张衡就认为天球东西方各有离地1千里的间隙,这样天球就成东西径大于南北径的长圆形了,这样在浑仪上转动不便,设计时仍为正圆形。三、宣夜说盖天、混天说均与古代思想家对宇宙的认识有相矛盾处,特别是日、月、星、辰在天盖或天球上的运动是各不相同的,有快有慢,全不是象附在同一东西上运动。张衡认为“天地”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部分空间,至于天球蛋壳之外,他说:“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知或知者(现在弄不清楚,以后也许会弄清楚)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晋书·天文志》战国时的尸佼给宇宙下的定义是:“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与尸佼同时期的墨家著作《墨经》中也说:“宇,弥异所也,久(宙),弥异时也。”即宇包括一切空间,宙包括一切时间。宣夜说宣夜说从理论上否定了有形质的天,天色苍苍是因为它“高远无极”犹如黄色的山,远看就色青,幽深的山谷看上去变黑的道理一样,这是一种视觉上的形象,是一种表象,并不是真的有一个有形体有颜色的天壳。日月星辰也并不是缀附在天体上的珠宝而是无所系属,而是靠气漂浮推动着自由地运动在空中。优点:然而宣夜说在深入思考“天”的时候,却忘记了日月星辰之间那种稳定的相互关系,日月五星运动较为稳定的速率和轨道,这种稳定的秩序,速率和轨道,正是天文计算、预测的基础。宣夜说却无法回答日月星辰为什么有如此稳定的秩序任情自由运动的星体为什么不去破坏这种关系。弊端:四、浑盖合一论浑天说产生后,盖天说遭受许多批评,但未因为浑天说的出现,就把盖天说抛弃。浑天说虽然提出“地中高外卑”但实际计算中以采取盖天的千里影差一寸的数据,来考虑地是圆形有曲率问题。浑天理论中也多掺有盖天的内容。《随书·天文志》载在当时的一些天文活动中,天文学家可能一直使用盖图,因为按晋侍中刘智的话说:“必颛顼造浑仪,皇帝为盖天,此二器,皆古之所指,但传说义者,失其用耳。昔者圣王正历明时,作图盖以图列宿,极在其中,回之以观天象”(颛顼,上古帝五名“五帝之一”,号高阳氏,传为黄帝之孙,昌义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十岁佐少昊,十二岁而冠,二十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据《随书·天文志》所述盖图的作用是定日数,浑仪乃是盖图的发展:“盖图已定,仰观多明,而未可正昏明,分昼夜。故作浑仪,以象天体。”这样盖图和浑仪各有各的用处,不能互相取代。至梁代崔灵恩,则明确提出当浑盖合一:先是儒者论天。天文与历法历法:历法:是判别节气,记载时日,确定时间计算标准等的方法。它的普遍内容是说明每月的日数怎样分配,一年中月的安排和闰月、闰日等的安插规则,节气的安排等。历法的种类:阳历:以太阳运动为主要依据的历法阴历:以月亮运动为主要依据的历法阴阳历:兼顾两者运动者,我国古代历法既是此历。名词术语:回归年:太阳连续两次过春分点(或冬至点)的时间间隔。冬至:一年中有一个时候立表测影的影长最长,这表示太阳到了最南方,所以叫做日南至,又因为这个时日总发生在冬季,所以后来也叫冬至。历元:古人制历,都力图以自己的观测为基础,往前推求到有那么一年,它的冬至(或夏至)发生的时刻也正好是合朔的时刻,这个时刻而且正好是夜半,把这样的时刻取作历法的计算起点,就叫历元。从春秋到明末的历法改革春秋时期的历法和四分历的起源春秋时期的历法: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每三月一季,余类推。规定以日月合朔的那天为初一,称为朔日;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二十九或三十日)称为晦日,因为十二个月共354或355天,短于一个回归年(春秋时为365.2423),为了使月份和寒暖季节大致相应,必须隔二年或三年就插入一个闰月。四分历:利用土圭作每天中午表影长度变化的观测,可以直接决定冬至的日期,经过长期观测,得到较为准确的回归年长度——365¼日——四分历(以一年为365日“又四分之一日”,故得名)。战国时期的历法和古六历战国时期的历法:春秋后期,周天子的权威已大为削弱。这时的一些大诸侯国就有可能不使用周天子的历法而用他们自己的。进入战国之后,特别是各诸侯国称王之后,自然更要颁行自己的历法了,即:

相同点:都是四分历

不同点:历元不同(历法的起算点)、岁首不同古六历:

《汉书·艺文志》中记有:

“黄帝五家历三十三卷,颛顼历二十一卷,夏殷周鲁历十四卷”这就是所谓的古六历。相同点:都是四分历不同点:历元不同、测量精度不同、测定时间不同秦颛顼历和汉太初历的改革颛顼历秦统一中国以后,在全国分行了统一的历法——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有人认为颛顼历以公元前366年正月甲寅朔旦夜半立春为历元另有人认为在公元前217年,即秦始皇三十年,五月戊午朔旦夜半芒种,便以芒种做历元,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汉太初历改历原因:颛顼历本身有误差,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变得“朔晦月见,弦望满亏多非是”的明显错误。按当时的测算,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日的夜半,正好合朔和交冬至,这在被认为是历元的理想时刻。历元: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历元年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太初历用夏正,以寅月为正月、岁首比颛顼历先进的地方:规定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这比年终置闰的办法更合理它首先记有日、月食周期,为日、月食预报打下了基础所测定的五星运行周期也比过去有显著的进步太初历的缺点:

它取一个朔望月为2943/81日,从而按十九年七闰的规律,回归年的日数为365385/1539日,这两个数值都比四分历的误差更大。后汉四分历和刘洪乾象历后汉四分历: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开始采用张盛、景防、鲍业等以四分法所推算的弦、望和月食时刻。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正式颁布编訢、李梵等人编的四分历,它以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十一月夜半朔旦冬至为历元。由此推算,东汉四分历的交气、合朔时刻比太初历提前了四分之三日,从而有利于太初历历法后天现象的校正,其后又经贾逵等人共同讨论和修订,总结了几十年来的观测记录,取得了更显著的进步,这即是后世称的后汉四分历优点:把先秦四分历以来一直沿用的冬至点在牵牛初度这个位置改正到斗二十一度又四分之一它用黄道度数来计算日、月的运动和位置根据实际观测定下了二十八宿距星间的赤道度数和黄道度数,二十四节气的太阳所在位置和昏、旦中星、昼夜漏刻和八尺表的影长等等的重要数据。贾逵等人讨论的过程中,根据历代记录发现了月行速度有迟、疾的现象,但这个发现在后汉四分历里没有引进。后汉四分历虽然有其进步的地方,但是在它制定之初有些内容就已经落后了,例如:西汉末年发现的去六十三分法,李梵等发现的月行当有迟疾等新内容都没有被后汉四分历所吸收。其后在延光二年的历法争论中,尚书郎张衡、周兴提出了真正的改历建议:采用九道法(这种方法把月行迟疾考虑进去以求月亮运动和位置,它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定朔法)。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尚书侍郎边韶上言用去六十三分法,张、周、边等人都就有关的问题批判了四分历,但是,这些革新意见也都未被采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历法三国时期的历法孙吴政权,大约在孙权称帝后次年颁行刘洪的乾象历曹魏于景初元年(公元237年)颁用尚书郎杨伟造的景初历景初历改进了朔望月的数据,但回归年则不如乾象历,五星方面和乾象历相当,景初历的主要优点是在日、月食的预推方面。推食分多少、日食亏始方位等计算则是其特创。蜀汉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仍然沿用后汉四分历两晋南北朝时代的历法后秦姚兴(公元395-416年在位)年间颁行姜岌于公元384年所造三纪甲子元历。北凉沮渠蒙逊于元始元年(公元412年),颁行赵(匪欠)所造元始历。这两个历法是在少数民族政权下提出的重要历法。在南方,刘宋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颁行太子率更令何承天撰的元嘉历,肖梁天监九年(公元510年)颁行祖冲之的大明历。这是汉族政权下颁行的两个先进的历法。何承天的元嘉历何承天继承了其舅父晋秘书监徐广所积累的四十余年天文观测记录,他本人又继续观测了四十年,因此元嘉历的观测基础是比较好的。何承天依据冬至前后日影的观测判定按景初历所定冬至已后天三日。在元喜历中他作了改正。何承天认为既然以寅月为岁首,那么就应该以寅月的中气——雨水为气首,元嘉历的历元就定在正月朔旦夜半雨水的时刻。此外何承天为了求得更精密的朔望月数值,他创造了所谓调日法的数学方法,这种方法为后世历法家所广泛采用。何承天认为,日食应该在名符其实的朔日,月食则应在望日。因此他主张在历日安排上采取定朔,废除平朔,但是,这种安排遭到了反对,最终何承天撤回了定朔的建议,回过头来仍然采用平朔。祖冲之的大明历大明历的最重要的创新是把东晋虞喜发现的岁差现象引入历法计算之中,祖冲之测定冬至时太阳在斗十五度,和过去的记录比较,定出岁差为四十五年十一月差一度,以往历法都认为冬至时太阳所在的位置是固定的,这样作为日、月、五星等天体运动的起算点就不能符合实际,而每次改革又只能凑合一时。祖冲之把岁差引进大明历,使冬至太阳所在的位置成为逐年变动的,这就开辟了纠正这个缺点的道路,对历法计算准确性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大明历的其他重要改进有:定出比赵(匪欠)更精密的闰周;定出精密的交点月日数27.21223日,同现代观测所定的相比只差十万分之一日;大明历所定的五星周期,也比以往历法精密。大明历的缺点:

把诸如近点月、交点月以及五个行星的运动周期等都列入了他的上元积年的考虑因素之内,以至把过去已经很复杂的上元积年计算搞得更复杂了,所得的数据也格外庞大。在这个问题上,杨伟景初历和何承天元嘉历都有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可是祖冲之却没有发展这个先进经验。另一条是,戴法兴辩论中提到了“日有缓急”的说法,虽然这是为十九年七闰辩护而提出来的,但是它的本身却叫戴法兴蒙对了,祖冲之对这一点采取了简单否定的态度,斥之为“未见其证。”这样,日有缓急的思想又延缓了一个多世纪,直到北齐时才由张子信经过三十多年的天文观测加以证明。隋唐五代时的历法隋唐五代历法在历代成果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飞跃,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点是由于日行盈缩的认识和二次差内插法的发明,把定朔算法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使日、月食计算和五星运动计算也得到了重要改进,再一点是在交食计算中察觉到需要引进一些经验改正,这些改正的实质起因于月亮的周日视差。虽然当时还没有这种清晰的认识,但是,直觉的经验却毕竟是科学理论的开始,隋唐历法中这项改正的科学价值是不能低估的。隋代的历法: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颁用道士张宾等所造的开皇历,开皇历是将何承天元嘉历微加增损而成,当然是落后于当时整个天文历法发展水平很多了。刘焯是隋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他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编撰历法,其后在与张宾、刘晖、张胄玄的斗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方法,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他撰成他的杰作——皇极历,但是,因为张、袁两人把持了司天监,互相引重,博得隋文帝杨坚和其后隋炀帝杨广的信任,刘焯对张胄玄的揭露和对张胄玄历法的批判几次都受到压制而毫无结果。刘焯本人于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抱恨而终,成为封建制度下的又一个牺牲者,但是他的皇极历受到当世学者的众口称颂,得以流传后世。张胄玄开皇十七年定的历法未曾流传下来,据《隋书·律历志》记载,其后发现它的历元冬至点和其他数据有错误,但是,直到刘焯死后,张胄玄才敢改动他的历法,此历以大业历之名流传于后世。唐代历法:大业历行用到隋亡,但是入唐以后第二年(公元619年)起行用的戊寅元历仍然基本采用张胄玄的方法,不过它的作者东都道士傅仁均却主张用定朔法排历谱。不仅如此,他还主张不用上元积年,也颇有点革新气概,但这些主张最后均遭失败,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大理卿崔善为奉诏校正戊寅元历,恢复了上元积年,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预推次年九月起有四个大月相连,许多历法家议论纷纷,不得已,又改用平朔。唐高宗时戊寅元历疏误日多,麟德二年(公元665年)颁行李淳风作的麟德历,麟德历以皇极历为基础,皇极历的创造发明在衩压制了四十多年之后终于得到了承认和发展麟德历采用定朔排历谱,从何承天提议以来,经过二百多年的争论和斗争,用定朔排历谱的主张基本得到了胜利,但麟德历为了避免四个大月或三个小月相连的特殊现象,设立迁就的方法,或把朔日下推一日,第三个小月变成大月,或上退一日,使第四个大月变成小月,这套迁就的方法直到元朝的授时历才彻底革除。麟德历对许多天文数据采用同一个分母,这比过去各家历法都是一种数据一个分母的办法当然要简便得多,麟德历正式废除章蔀纪元之法,不用闰周,直接以无中气之月置闰,从此,彻底摆脱了闰周的累赘。虽然麟德历是比较好的历法,但它终究包含着误差,几十年后,在日食推算上就屡次失误,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诏僧一行作新历,为此,一行组织领导了新仪器的制造和天文观测,为他的编历工作奠定了观测基础,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新历草成,一行也即逝世。历经和历议等有关文字材料都是当时的宰相张说和历官陈玄景编次进上的,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大衍历颁行。大衍历有很多成就:发明了定气的概念认为冬至时日行最急,夏至时日行最缓,这是对太阳周年视运动规律比较正确的认识,它改正了刘焯以春分前一日日行最缓的错误认识大衍历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发明了不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大衍历研究了历代历法的编算结构,归纳成七篇,立法整齐,为后世所效法。大衍历的许多数据既有当时的观测基础,又吸取了前人的先进成果,因此,一般都是比较优良的。大衍历的缺点:大衍历生硬地用《易·系辞传》上关于“象数”的语言来附会它的数据,致使天文学神秘化起来,有时就要影响天文数据的精确性。大衍历以后,唐代还行用过五种历法数学我国数学成就一览表分类成就数学方面计算方法数学专著①春秋时期出现九九乘法口诀②春秋战国出现了筹算计算法③元代出现珠算法东汉时期《九章算术》总结了……,记载了……,标志着……。南朝宋、齐祖冲之圆周率……领先世界1000年之久。数学专家汉代的象牙算筹1,春秋时,九九乘法口决、筹算法2、元:珠算法算筹记数摆法(元代)算盘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大约于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成书,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九章算术》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

《九章算术》是数学知识的光辉的集成。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仓谷的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重要的实际问题。“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计算人员对真理不感兴趣,但他们感兴趣的不是希腊人所追求的那种抽象的、系统化的学院式真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最早的规矩(约4000年前)汉代彩帛规矩图

从11~14世纪约300年间,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如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刘益的《议古根源》,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和《杨辉算法》,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四元玉鉴》等,很多领域都达到古代数学的高峰,其中一些成就也是当时世界数学的高峰。

秦九韶是高次方程解法的集大成者,他在《数书九章》中收集了21个用增乘开方法解高次方程(最高次数为10)的问题。为了适应增乘开方法的计算程序,奏九韶把常数项规定为负数,把高次方程解法分成各种类型。西汉成帝时期成书的《氾胜农书》是中国最早的农书。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发明了铁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麦子、棉花、大豆、谷子等作物的国家。汉代使用的铁犁农业龙骨水车中国是世界上养蚕、抽丝和丝织的国家。大约开始于六、七千年以前。由于大量丝织品输出产生了“丝绸之路”传播东西文明。农业-丝绸提花织布机丝绸农政全书封面

《农政全书》共60卷,它对农具、农业技术、土壤、水利、施肥、选种、果木嫁接等各方面都有详尽的记录,特别是对于番薯和棉花的种植技术和经营方法,作了重点介绍。《农政全书》可以说是我国明代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它几乎论述了明朝工、农、手工业所有部门的技术(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反映了我国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技术和经验,对研究明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具有很高的价值。这部书现在已被译成几国文字,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书分18卷。很快传入日本。1869年有法文摘译本,后译成德、英多种文字。时间作者成就地位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农书元朝王祯《农书》重点介绍生产工具的变革。《农器图谱》占4/5的篇幅。明朝徐光启

《农政全书》三主题,评价利弊,总结中国历代经验,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我国农学成就小结医学中医学是至今仍然屹立于现代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它以完整系统、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典籍著称于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中医学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均肇始于此书。医学家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囗(今河北任丘)人。学医于长桑君。医疗经验丰富,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赵为“带下医”(妇科),至周为“耳目痹医”(五官科),入秦为“小儿医”(儿科),医名甚著。华佗(?-208):东汉末医学家。又名歫。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于外科尢为擅长,施针用药,简单有效。曾以“麻沸散”为“肠胃积聚”等病患者做麻醉,成功施行腹部手术。反映早在公元二世纪时,古人对于麻醉方法和外科手术的运用已相当成熟。现存《中藏经》,系后人托名之作华佗的五禽戏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张仲景:汉末著名医学家。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学医于同郡张伯祖。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经钻研《内经》、《难经》及《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并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卒(杂)病论》。总结了汉以前民间医疗经验,对中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孙思邈(581--682):唐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少时因病学医,对医学有较深研究,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兼通佛典。曾总结唐以前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收集方药、针灸等内容,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书首列妇女、幼儿疾病,并倡立脏病、腑病分类,具有新的系统性,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李时珍(1518--1593):明代杰出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家世业医,注重药物研究,重视临床实践。曾长期上山采药,并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民、药农、铃医请教,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八百馀种,对各种药物亲自鉴别考证,纠正了古代《本草》书中药名、品种、产地等错误,并收集整理宋、元以来民间发现的多种药物,经二十七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其书收录诸家《本草》所载药物共一千五百十八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古代人民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学论述药物学的专著,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于公元1578年,成书后几经周折,后初刊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时珍1518-1593年今湖北蕲qi春人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

李约瑟

全书约190万字,共52卷。分16

部60类,共收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

161种,其他类药物194种。由李时珍

新增加的有374种。插图共1160幅,

附药方11096则。每种药物一般都记有名称、产地、形态、采集方法、药物性味功用及炮制过程等。全书共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为纲,60类为目。在每药物之下,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故命名其书为《本草纲目》。李时珍中医别名知多少

岐黄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有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后世称中医学的“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悬壶

《后汉书·费长房传》载,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市头。而他的药给人治病,每每药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们的注意。结果发现这个神奇的老头,每到落市关门后,他就跳入葫芦里。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将葫芦作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后人称医生的功绩为“悬壶济世”。

再世华佗华佗一次在途中,见有人出殡,他看见棺材缝里流出来的血,还像活人的血,于是上前救治,终于救活在棺材里假死的产妇,被人们誉为“神医”。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三国演义》说他能为曹操开头颅治其头风病。后人用“再世华佗”来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

苍生大医唐代药王孙思邈医德高尚,堪称医学界的典范。他在《千金要方》中写道:“若有疾厄(灾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虑吉凶,护措身命。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成苍生大医。”后人对医德高尚的医生尊称“苍生大医”。时间发明者成就世界地位西汉《黄帝内经》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被称为“医圣”,该书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东汉三国华佗麻沸散五禽戏最早的麻醉药剂中国现存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唐孙思邈《千金方》总结了古代至唐初的重要方剂被誉为“药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分类法。我国中医学成就一览表建筑北京故宫太和殿

长城开封铁塔

山西应县城内佛宫寺释伽塔,又称应州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国内现存唯一木塔。塔位于寺南北向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身平面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九层(外观五层,暗层四层),67.31米。底层的内外二圈柱都包砌在厚达一米的土坯墙内,檐柱外设有回廊,即《营造法式》所谓的“副阶周匝”。

塔经过多次地震,仍安然无恙。

独乐寺在天津市蓟县县城内,相传始建于唐,后经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现存辽代建筑尚有山门及观音阁二处。

观音阁位于山门以北,亦建于统和二年,面阔五间(20.23米),进深四间八椽(10.52米)。外观二层,有腰檐平座,内部三层(中间有一夹层)。屋顶用九脊殿式样。台基为石建,低矮且前附月台。平面上减去当心间缝中柱,形成了六边形的井口,以容纳高16米的辽塑十一面观音像。观音阁观音像

山西芮城永乐宫,原在山西永济县永乐镇,是在唐代吕公祠原址上重建的大纯阳万寿宫的主要部分,建于元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现因修筑黄河水库工程,已将这组建筑迁到芮城。永乐宫纯阳殿主要建筑沿纵向中轴线排列,有山门、龙虎殿(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丘祖殿(已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