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备课资料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cfbd2f713cb2bb613198491829d5d2f/1cfbd2f713cb2bb613198491829d5d2f1.gif)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备课资料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cfbd2f713cb2bb613198491829d5d2f/1cfbd2f713cb2bb613198491829d5d2f2.gif)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备课资料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cfbd2f713cb2bb613198491829d5d2f/1cfbd2f713cb2bb613198491829d5d2f3.gif)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备课资料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cfbd2f713cb2bb613198491829d5d2f/1cfbd2f713cb2bb613198491829d5d2f4.gif)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备课资料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cfbd2f713cb2bb613198491829d5d2f/1cfbd2f713cb2bb613198491829d5d2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备课资料【备课资料1】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营运的铁路——淞沪铁路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是我国最早的铁路。于1874年开始修建,所谓“淞”即指吴淞江,淞沪铁路,是上海至吴淞的铁路,而其主要路段在虹口区境内。1872年,淞沪铁路第一期工程的终点站设在江湾镇。江湾镇作为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标志,在中外报纸上频繁出现,遂为人所知;1874年,由英商怡和洋行不顾清政府的反对集资兴筑铁路,1876年7月3日淞沪路的上海江湾段正式通车,1876年12月1日,中国大地上的第一条铁路——淞沪路铁路建成通车,全长公里,轨距762毫米,轨重每米13公斤。可是,事隔不久,清政府根据“烟台条约”,议定该路为中国所有,以二十八万五千两银子回购北路,1877年9月15日赎路款付清收回后遂将路轨拆个精光,铁轨抛入大海。但随着时局的变迁的影响,这条“淞沪铁路”,于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有官款重新修筑了起来,终点延至河南北路,全长公里;在第二年,即1898年就恢复了运行。1903年7月,由中英签订开发“淞宁铁路”之后“淞沪铁路”便成为“淞宁铁路”一条主要支线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淞沪铁路的南段(汶水东路——北站)被拆除后,由现在的轻轨所代替,作为上海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北段何家湾——吴淞大桥仍保留)据史料(申报、江湾镇志等)记载,1873年7月3日,淞沪铁路的上海江湾段正式通车时,由于中国从来没有过铁路,那天车站上盛况空前,像过节一样热闹,挤满了人群,上百里外的人们也远道而来观看开车典礼。火车共拖有6节车厢,车票分上、中、下三等,不久车票就售完,车厢内座无虚席。下午1时许,火车大吼几声后,车轮就慢慢滚动,越转越快,向前冲去。站在站台上的人们看着这庞然大物吼叫着远去,不禁大声喝彩起来,不少年轻人还追着火车向往上跳。火车一路飞驰而去,车上的乘客,看着窗外向后快速退去的绿树、庄稼,无不面带激动和喜悦,情不自禁。开车开过的地方,一路上引来了无数观光的人群。临近江湾镇时,随着几声汽笛鸣叫,火车速度慢了下来。这时,铁轨两旁的观众“立如堵墙”。中国近代铁路的几个“第一”:最早介绍铁路知识的中国人——林则徐: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与1839年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介绍了当时外国的铁路、火车等科学技术信息。首先提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人——斯普莱:1858年,驻印度英军退伍大尉斯普莱(RichardSprye),写信给英国外交部,建议修筑一条从下缅甸通过中国西南边陲重镇思茅进入华中的铁路,以应付“将来的竞争”,并且自印了一本《英国与中国铁路》的小册子争取舆论。但英国政府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提出修建铁路的中国人——洪仁玕:在近代中国,首先提出修建铁路的中国人是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他在1859年写的《资政新篇》中曾经建言,给能造火车者以专利,并在全国“二十一省通二十一条大路,以为全国之脉络。”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京郊铁路:1865年英商在北京城外修造了一条长约千米的小铁路,试行小火车,由于时人不料北京人视之为"怪物",喧哗若狂,慈禧急忙饬令步军衙门拆卸,成为铁路史上一大笑料。此事,在李岳瑞的《春冰室野乘》,有记:“同治四年七月,英人杜兰德,以小铁路一条,长可里许,敷於京师永定门外平地,以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京师人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至大变。旋经步军统领衙门饬令拆卸,群疑始息。此事更在凇沪行车以前,可为铁路输入吾国之权舆。”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即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备课资料2】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1880年清政府修建的唐山至胥各庄铁路通车仪式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英国人在上海修建的,以英国道路公司的名义修建的凇沪铁路,全长十二公里,但不久就被拆除,实际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是由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1880年清政府修建的唐山至胥各庄铁路通车仪式1874至1875年间,直隶总督兼北洋事务大臣李鸿章先后派人到直隶磁州和湖北兴国勘探矿藏。1876年11月,他又派唐廷枢到唐山开平一带勘察,发现了蕴藏丰富的煤,于是首先开办煤矿。1878年8月,开平矿务局正式开办,“未出数月,出煤极旺”。为了把煤从矿区运到最近的海口装船运出,唐廷枢在1879年禀请李鸿章准许矿务局修筑唐山到北塘口的运煤铁路。李鸿章对修筑铁路很感兴趣,他早在1874年上奏清廷的《筹议海防折》中,就认为“南北洋七省,自须联为一气,方能呼应联通”,何况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一日数百里,则统帅当不至于误事。”可惜他的主张,“其时文相目笑存之,廷臣会议,皆不置可否”。接到唐廷枢的禀奏,李鸿章机敏地感到这正是实现他筑路计划的好机会,于是便立即上奏朝廷,请修铁路,以便运煤。清政府也深知中国的机械船只,以煤为命,所以很快就批准开平矿务局自修铁路。李鸿章便聘请开平矿务局工程师、英国人金达负责督修。谁知正在筹办之时,突然又奉旨收回成命,筑路计划再次流产。铁路不让修筑,开平矿务局只好开掘运河运煤。可是运河只能挖到胥各庄,因为胥各庄到矿区那段路地势高陡,河水上不去。矿务局再次请修铁路,这次奏明只修胥各庄到唐山之间的一小段。因清廷怕震惊了东陵的先王神灵而禁止使用机车,所以特别声明,路成之后,火车用骡马拖拉。清政府才算批准了这个奏请。铁路既修,首要的问题是确定轨距。为了省钱,有人主张采用2英尺5英寸,有人主张采用日本式的3英尺6英寸,但是英国工程师金达力主采用4英尺8英寸半的标准轨距(米)。他认为这条矿山铁路日后一定会成为中国巨大铁路系统中的一段,如果现在采用窄轨,虽然省钱,却会对以后修路带来不良影响。经过一番争论,金达的主张占了上风。金达之所以坚持采用英国标准,自然是为今后英国与其他国家争夺中国筑路大权而打下基础。1881年6月9日,中国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历经磨难终于动工兴建。7月1日,开平矿务局总工程师、英国人薄内的夫人在唐山钉下了第1枚道钉,11月工程告竣。唐胥铁路全长11公里,每米轨重15公斤,共耗银11万两。由于这段铁路用骡马牵引货车,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唐胥铁路建成后,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直至1882年始改用机车牵引。这条铁路有利于当时开平煤矿的煤运。3)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备课资料3】辛亥革命前后,列强掀起三次掠夺中国路权的高潮1894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八国联军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一万多公里的中国路权被吞噬和瓜分,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随后,他们按照各自的需要,分别设计和修建了一批铁路,标准不一,装备杂乱,造成了中国铁路的混乱和落后局面。在清政府时期(1876~1911)修建铁路约94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国有铁路,包括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办铁路及赎回的京汉、广三等铁路仅占20%左右。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1912年宣布“统一路政”,解散了各省商办铁路公司,把各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用以抵借外债,因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二次高潮。从1912年到1916年各国夺得的路权共达13,000多公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在关内修了约2,100公里铁路。192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执政以后,主要是以官僚买办资本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合资”方式修建铁路,从而出现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三次高潮。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1928~1948),在中国大陆上共修建铁路约13,000公里。(2)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交通的发展:1)在“一五”期间(1953~1957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宝成铁路;2)“二五”期间(1958~1962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兰新铁路;3)到“九五”(1996~2000年)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4)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备课资料4】建国以来中国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一年共抢修恢复了8,278公里铁路。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共达21,810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亿吨公里。1952年6月18日,满州里至广州间开行了第一列直达列车,全程4,600多公里畅通无阻。到5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22,876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达亿吨公里。宝成铁路从1953年开始,国家进入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到1980年铁路经过了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宝成铁路1976年,中国人民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动乱的十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出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铁路工作又逐步恢复和发展,到1980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49,940公里,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客货换算周转量达7,087亿吨公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开始了新的发展时期。1982年指出“铁路运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提出“北战大秦,南攻衡广,中取华东”的战略。到198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52,119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突破1万亿吨公里。到1999年底,全国交通运输线路长度达到307万千米,比1949年增长16倍多,其中铁路里程达到万千米,增长倍。铁路的复线率由1949年的%提高到1999年的%,内燃机率由1970年的%提高到1999年%,电气化率由1970年的%提高到1999年的%;铁路机车中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已占机车总数的93%,而在解放初期至80年代一直作为主要车种的蒸汽机车已下降到7%。2005年1月7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我国铁路网中长期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铁道部部长刘志军1月12日表示,大规模铁路建设已经拉开序幕,建设总投资规模将达5000多亿元。(3)机车制造有进展:1)近代中国: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汽机车;2)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第一台内燃机车(1958年)→第一台电力“韶山”号机车(1958年)3)改革开放以来:①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蓝箭”号开始在广(州)深(圳)铁路运营;②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营运;③1997~2007年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的效率。④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知识纵横:我国的铁路机车铁路机车是牵引或推送铁路车辆运行,而本身不装载营业载荷的自推进车辆,俗称“火车头”。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是蒸汽机车。那是18世纪,英国人瓦特研制出世界第一台蒸汽发动机,开创了以蒸汽为动力的工业革命时期,为了使用蒸汽动力驱动车辆,1804年,英国康沃尔郡人特里维欣科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蒸汽机车“Penydarren”号,成功地在南威尔士的铁板轨道上运行。作为铁路动力的机车,经过了长达百年的蒸汽机车统治的漫长岁月,进入了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争奇斗艳的历史时期。中国铁路史上有关机车的趣事(1)第一台中国自己制造的机车:1881年当时的开平矿务局修筑一条由开平至胥各庄长约11公里的运煤铁路——唐胥铁路。在修路的同时,矿务局的工程师金达利用废旧锅炉、卷扬机铁轮和井架钢梁制造了一台简陋的蒸汽机车。由于清朝廷明令禁止使用机车,这台机车没有正式运行。(2)第一台中国人设计的机车:1933年,南京中央大学教授、路政司技正兼任铁路技术标准委员会工程司应尚才先生,组织一批中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来命名为KF1型的机车,机车总重量吨,全长28410毫米,轴式为2—4—2。制造好后,在上海到南京间试运行,性能良好。当时轰动了国内外,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3)新中国成立以后机车的制造轶事:①第一台和平型蒸汽机车:1956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制造出第一台和平型(代号HP)0001号蒸汽机车,全长26023毫米,构造速度80公里/小时,轴式1—5—1。②第一台建设型蒸汽机车:1957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制造出来一台建设型(代号JS)蒸汽机车,全长毫米,构造速度85公里/小时,轴式为1—4—1。③第一台胜利型蒸汽机车:1956年,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制造出第一台胜利型(代号SL)蒸汽机车,全长22618毫米,构造速度110公里/小时,轴式为2—3—1。④第一台人民型蒸汽机车:1958年,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制造出第一台人民型(代号RM)蒸汽机车,全长23252毫米,构造速度110公里/小时,轴式为2—3—1。⑤第一台前进型蒸汽机车:1964年,大同机车厂制造出第一台前进型(代号QJ)蒸汽机车,全长26023毫米,构造速度80公里/小时,轴式1—5—1。⑥第一台电传动内燃机车:1958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试制成功东风型“巨龙”号电传动内燃机车,最高时速100公里,轴式CO—CO。⑦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1959年,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试制成功东方红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最高时速120公里。⑧第一台电力机车:1960年,株洲电力机车厂,试制出6Y1型电力机车,最高时速100公里。⑨第一台交流电力机车:1996年,株洲电力机车厂,研制出AC4000交流电力机车,最高时速120公里。⑩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株洲电力机车厂制造出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J2型(奥星)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最高时速200公里。(4)以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命名的机车①“毛泽东号”机车:1946年10月30日,在哈尔滨铁路机务段,将该段工人经过27天奋战抢修的304号蒸汽机车被命名为“毛泽东号”机车,1949年3月该机车奉命随解放军南下入关落户到丰台机务段。1977年1月,更换为国产东风4型内燃机车0002号;1991年8月,又改为国产新型东风4B型内燃机车1893号;2000年12月26日,再次换为国产东风4D型内燃机车。②“周恩来号”机车:1978年1月5日,在上海铁路机务段,命名东风3型0058号内燃机车为“周恩来号”机车;1987年12月28日,改换为东风4型2106号内燃机车;1997年又改换为东风11型内燃机车,这是中国目前功率最大、速度最快,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内燃机车。③“朱德号”机车:1946年10月30日,在哈尔滨铁路机务段,将该段工人奋战28个昼夜而修复的一台M3型的蒸汽机车,命名为“朱德号”机车;1956年改换为前进型蒸汽机车;1989年改换为内燃机车;2002年12月,又改换为电力机车。(5)蒸汽机车完成了历史使命:从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的制造开始到1988年12月21日大同机车厂最后一台“前进”型机车QJ7207号,结束了中国干线蒸汽机车的制造历史为止,前后经历30多年,中国共制造了各型蒸汽机车9698台。2005年12月9日,蒸汽机车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全部在中国光荣退役。【备课资料5】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没有车轮的陆上无接触式有轨交通工具,时速可达到500公里。它的原理,是利用常导或超导电磁铁与感应磁场之间产生相互吸引或排斥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面或下面,作无摩擦的运行,从而克服了传统列车车轨粘着限制、机械噪声和磨损等问题,并且具有启动、停车快和爬坡能力强等优点。目前,磁悬浮技术形成了分别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两大研究方向——EMS系统和EDS系统。德国认准的EMS(常导磁吸型)系统,是利用常规的电磁铁与一般铁性物质相吸引的基本原理,把列车吸附上来悬浮运行。日本看好的EDS(排斥式悬浮)系统,则是用超导的磁悬浮原理,使车轮和钢轨之间产生排斥力,使列车悬空运行。目前两种车型都达到了500公里左右的时速。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磁悬浮列车,2002年12月31日全线试运行,2003年1月4日正式开始商业运营。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专线。从龙阳路站到,三十多公里只需6~7分钟。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简称“常导型”)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异性相吸”原理设计,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利用安装在两侧转向架上的悬浮电磁铁,和铺设在轨道上的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吸力使浮起来。
上海磁悬浮列车时速430公里,一个供电区内只能允许一辆列车运行,轨道两侧25米处有隔离网,上下两侧也有防护设备。转弯处半径达8000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最小的半径也达1300米。乘客不会有不适感。轨道全线两边50米范围内装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隔离装置。
它是21世纪理想的超级特别快车,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磁悬浮列车。目前,我国和、、、都在积极研究这种车。日本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已经过载人试验,即将进入实用阶段,运行时速可达500千米以上。【备课资料6】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1997年4月1日第一次提速:提速主要在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进行。允许时速超过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398公里,时速超过14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588公里,时速超过16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752公里。●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提速:提速范围重点还是上述三大干线。允许时速超过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6449公里,时速超过14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3522公里,时速超过16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104公里。●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提速:提速范围主要是陇海、兰新、京九、和浙赣线。允许时速超过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9581公里,时速超过14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6458公里,时速超过160公里的线路为1104公里。●2001年10月21日第四次提速:提速范围主要是京九线、武昌-成都(汉丹、襄渝、达成)京广线南段、浙赣线和哈大线。允许时速超过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3166公里,时速超过14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9779公里,时速超过160公里的线路为1104公里。●2004年4月18日第五次大提速:京广线是前四次大提速全路三大主要提速干线之一,全长二千二百六十五公里。其中广铁集团管内长达九百三十三公里,占京广线总长度的百分之四十一。该段列车密度高,速度快,是中国铁路最繁忙、密度最高的区段之一。●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浙赣、胶济、武九、广深线等既有干线实施的200公里速度级的提速,有条件的线路列车运行时速可达250公里。时速12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万公里,比第五次大提速增加6000公里。时速200公里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003公里,分布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武九、浙赣、胶济、广深等干线,其中京哈、京广、京沪、胶济线部分区段时速达到250公里。【备课资料7】青藏铁路创造多项世界铁路之最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青藏铁路的建成刷新了一系列世界铁路的历史纪录。一、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千米,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二、青藏铁路也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1142千米。三、青藏铁路还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千米。四、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五、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六、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七、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八、全长11.7千米的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九、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千米,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千米,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于2006年7月试运行。【备课资料8】轮船招商局19世纪6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派举办的军事工业,由于在中国缺乏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固基础而困难重重:经费来源枯竭,原料、燃料供应不上,技术落后、人材缺乏等等。这使洋务派意识到必须是“由富而强”,“寓强于富”。从70年代开始,洋务派“自强”兼及“求富”,在继续筹办军事工业的同时,着手筹办交通运输、采矿、冶炼、纺织等民用工业。李鸿章为了挽回沿江沿海的航运业,抵制外轮的侵夺,委派沙船富商、浙江海运委员、候补知府朱其昂、朱其绍兄弟在上海洋泾滨永安街设局招集商股,定名为“轮船招商公司”。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成立时有轮船6艘,从事客运和漕运等项运输业务,为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开办后由于亏损严重,朱其昂被迫辞职。次年7月,李鸿章改轮船招商公司为轮船招商局,委派上海买办商人唐廷枢为总办,徐润、朱其昂、盛宣怀为会办。1876年有轮船11艘,1877年又以222万两银子买进美商旗昌洋行的旧船16艘,及其码头、仓库等财产,招商局初具规模。招商局总局设在上海,分局设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处,资本共计420余万两,是民用企业中最有成绩的企业之一。招商局成立后,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中与外轮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华的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联成一气,采用大幅度降低运费等手段想挤垮招商局。李鸿章采取筹借官款、增拨漕粮及承运官物等措施,予以回击,使招商局转亏为盈。结果旗昌公司反遭破产,而太古、怡和等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三次(分别为9)签订“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这是一个双方妥协折中的方案。但从招商局讲,却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备课资料9】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及飞行第一人──冯如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1883年生于广东恩平县。12岁时因生活所迫赴美国旧金山谋生。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立志建立中国自己的航空事业。1907年冯如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作工,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9月21日,他驾驶自制飞机翱翔在奥克兰市天空,以2640英尺的航程超过莱特兄弟首次试飞852英尺的成绩。美国报纸惊呼:“中国人航空技术超过西方”。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于1911年3月回国到达广州。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月9日,广东光复,冯如立刻参加革命军,被任命为陆军飞机长,准备组织飞机侦察队。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公开进行飞行表演。冯如驾驶自制飞机凌空而上,高约36米,东南行约8千米。当时飞机运转正常,操纵自如,鼓掌之声,不绝于耳。但冯加急于升高,操纵过猛,致使飞机失速坠地,机毁人伤。医院抢救无效,冯如以身殉国,时年仅29岁。在弥留之际,冯如犹勉励助手:“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可见,冯如为开拓和发展我国航空事业,奋斗一生,至死不渝,犹嘱后人,继续进取,实可敬佩。死后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2)新中国成立后:①成立初期:乘飞机有限制,民航发展有限②改革开放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一些限制,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并开通旅游航线和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备课资料10】中国民航发展简史
新中国民航从小到大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筹建时期。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指导。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1960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编制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决定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1971年,中国民航从苏联购买了5架伊尔―62飞机,1973年又从美国购买了10架波音―707型飞机,此外,还从英国购买了三叉戟客机和从苏联购买了安―24型客机。这样,中国民航各型运输飞机总数达到117架,能够较好地贯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的经营方针。第二阶段(1978年-1987年):稳步发展时期。1980年2月14日,邓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要企业化”。同年3月5日,中国政府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1980年全民航只有140架运输飞机,且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或40年代生产制造的苏式伊尔14.里二型飞机,载客量仅20多人或40人,载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只有17架;机场只有79个。1980年,我国民航全年旅客运输量仅343万人;全年运输总周转量4.29亿吨公里,居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尼等国之后,列世界民航第35位。第三阶段(1987年-2002年):重组扩张时期。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此外,以经营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并兼营航空运输业务的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也于1989年7月成立。
“八五”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320亿元,新建、迁建机场19个,改扩建机场15个,同时,新开工了一些大型机场建设项目。到1995年末,有航班运营的机场139个,其中能起降波音―747飞机的14个,起降波音―737飞机的81个。1993年4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务院直属机构。12月20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九五”期间国家集中建设40个城市的41个机场。它们包括27个省会(首府)和3个直辖市的31个机场,以及深圳、厦门、重庆、大连、桂林、汕头、青岛、珠海、温州、宁波等10个重要的开放和旅游城市机场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4个机场作为重中之重。到2010年,民航航班运输机场将达到170个左右。20多年中,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国际排位进一步上升,成为令人瞩目的民航大国。第四阶段(2002年——):迅猛壮大时期。2002年3月,中国政府决定对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2002年10月11日正式组成为六大集团公司,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成立后的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2004年10月2日,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以高票首次当选该组织一类理事国。这一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亿人、货邮运输量273万吨、通用航空作业万小时。截止2004年底,我国定期航班航线达到1200条,其中国内航线(包括香港、澳门航线)975条,国际航线225条,境内民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33个(不含香港、澳门),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为中心,以省会、旅游城市机场为枢纽,其它城市机场为支干,联结国内127个城市,联结38个国家80个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民航机队规模不断扩大,截止至2004年底,中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754架,其中大中型飞机680架,均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2004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到230亿吨公里(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在国际民航组织188个缔约国中名列第3位。【备课资料11】我国近代电话的发展历程
“电话”是日本人生造的汉语词,用来意译英文的telephone。当初中国人对这个英文词采取了音译,译作“德律风”。在一段时期内,“电话”和“德律风”两种叫法通用。但后来,“德律风”这种叫法终于消失。由于本世纪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第4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3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部编版第二册
-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新人教版
- 未来智慧城市中的科技应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警用摩托车发展研究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
- Unit 1 Animal friends 第4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现代服务业的标准化建设与质量管理
- 川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会玩Scratch 1 初识Scratch》教学设计
- 《第3课 我爱我家:邻里之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 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第2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 人民医院样本外送检测管理制度
- DG-TJ 08-2451-2024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
- 第1课《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DB3301-T 65.28-2024 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28部分:硬质隔离设施
-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课件
- 运输管理实务课件4.5铁路运费计算1
- 垃圾清运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电子备课教案(一二年级体育)
- 化学品安全员劳动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