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话集》后记》设计01_第1页
《《真话集》后记》设计01_第2页
《《真话集》后记》设计01_第3页
《《真话集》后记》设计0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话集>后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巴金、文化大革命、《随想录》的相关知识。

2、以《小狗包弟》为范本,探究阅读,透视特定历史时期人性扭曲的状况。

3、品味文本,培养敢于质疑的能力。

4、感受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勇气与度量。以此感悟人格,感悟人性与道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分析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发掘文章的思想价值。

2、难点:以狗性衬人性,以人性衬社会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从小就会听大人说,不能说谎,要说实话。但是说真话容易,说一辈子真话却不容易。我想大家肯定也有过说一些违心话的时候,……找一些学生问有没有说假话的经历……巴金在中国文艺界是以敢于说真话而闻名的,但是巴金在文革中也说过假话,说过一些违心的话。对于这些经历,巴金并没有隐瞒,他敢于承认,勇于反思。这也是巴金写作《随想录》的目的所在,那么下面我们开始看这篇选自《随想录》的课文《真话集》后记1,巴金背景介绍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金原名李尧棠,因为崇拜俄国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巴枯宁的和克鲁泡特金,他将两人的名字各取首尾,给自己取取了笔名“巴金”,以表示对自由生活的崇尚,对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追求。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雨》《》。散文集《随想录》。在文化大革命中,巴金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极大地摧残,他在《怀念萧珊》一文中所说的:“在‘四害’横行的时候,我在原单位(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给人当作‘罪人’和‘贱民’看待,日子十分难过。我每天在‘牛棚’里劳动、学习、写交代、写检查、写思想汇报。任何人都可以责骂我、教训我、指挥我。任何人都可以闯进我家里来,高兴拿什么就拿什么。。1968年8月,巴金被监禁;9月,被抄家,并经受各种形式的批判斗争,既“触及灵魂”,也触及肉体;1970年春节后到上海郊区劳动改造;1972年8月妻子萧珊病逝……这一连串的打击,一度使巴金看破红尘。1973年回上海后,他把自己关在四平方米的小屋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直到“文革”结束。

“文革”虽然过去了,但是它造成的人们心灵上的创伤是很难愈合的。对待“文革”的创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捂”的态度,即把“文革”的创伤掩盖起来。套用“文革”中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的一句台词,就是“八年了,别提它了”。另一种是“揭”的态度,既把“文革”的伤痛翻出来,让人们去看,去反省,去吸取教训。显然,这时的巴金选择的是后一种态度。巴金的代表作《随想录》便是一本反思和批判“文化大革命”的书,是一本受害者严肃反思的书,是一个正直心灵痛苦自审的书,是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的书;而透过这些,旨在让人们看到、懂得对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颗高度负责的赤诚之心。但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他们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面对这篇课文的难度,如果让他们仅仅来阅读、来理解《真话集》后记,则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所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把《小狗包弟》作为突破口,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对文本的理解,来认识文化大革命给人们造成的灾难。面对这样的灾难,作者却能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让人们看到对人和对社会要有责任感。为了表现这些,两篇文章的语言或生动,或深奥,而对于这些语言的感悟主要是品读结合。2,朗读课文,划分段落。3,第一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总括全文,引导下文)4,第二段中,关于“真话”有哪几种看法,作者的看法是什么?5,第三段中,作者关于风扫落叶说明自己对“胡言乱语”是一个什么态度?6,第四段,是承接第三段,文章的命运由读者决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7,第五段,作者表明了自己讲真话的标准:“把心交给读者”、将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这是对“什么是讲真话”的解释。也是巴金对自己的反思,他向读者坦承,自己犯过错误,讲过假话,8,第六段,是承接第五段“脚印”,通过这一比喻,作者想要告诉读者自己无意、也难以掩饰和遮蔽既往的过错,同时,对于自己那些“讲真话”的言行,是非曲直也自有评定,不会被某些人扫除干净。9,第七段,“我的生命并未结束,我还要继续向前”表明了作者敢于面对自己曾经有过讲假话的经历,作出批评,表示自己要继续讲真话10,最后两段,作者以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为例,说明“讲真话”的可贵和可行。第二课时《小狗包弟》阅读回答问题带给巴金回忆的小狗包弟是怎样的一只小狗?(聪明,懂事,机警,通人性,有情义)第2自然段:“它有什么要求……不停地作揖”,这句话可以看出小狗很聪明。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它就跑开了”,可以看出小狗很懂事。“夜晚篱笆外面……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可以看出小狗很机警。“它会进来做几个揖……引客人发笑”,可以看出小狗很通人性。第4自然段:“听妹妹们说,……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可以看出小狗很有人情味,有情义。细读课文,巴金对小狗包弟的情感有何变化?喜爱:通过对2----5几个自然段的分析,得到小狗是个可爱的、有人性的、机灵的小狗,对这样的小狗当然喜欢;第4自然段:“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中的“喜欢、也”证明了我也是喜欢小狗包弟的。担心:第6自然段:“晚上附近的……引到我家里来。”中的“杀小狗”说明小狗已经不能保了。“胆战心惊、害怕”则说明了我对小狗可能遭到的命运充满了担心。犹豫:第6自然段:“我们不愿意”这说明作者想送走来保护小狗包弟,但又不愿意送到医院做实验。无助:第6自然段:“包弟向我……我却暗暗地流泪”,以前小狗包弟作揖是笑,可现在是哭,可见作者很无助,无法帮助小狗包弟。无奈:第7自然段:“形势越来越紧,十多天我就睡不好觉,我们最后决定”这些词语都说明了我把小狗包弟送走是被逼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轻松:第8自然段:“我反而感到很轻松”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沉重:第8自然段中写到吃了安眠药还不能入睡,可见小狗包弟的命运已经压在了作者的心头。自责、愧疚:第8自然段:“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说明作者意识到自己送走包弟是犯了一个正常人不应该犯的错误。第9自然段:13年过去了,庭院已经面目全非,但他记得的仍是那条狗。可见他的心灵深处仍在自责。启发诱导,挖掘内涵:小狗包弟为什么会有这样悲惨的命运?请发表你的观点,并在文章中找到依据。再次自读文章,从文章中找到词语或者句子,支持自己的观点:1、小狗的来历:一位瑞典旧主人、一条日本种的狗。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和外国有联系的东西都会成为反革命的罪证。2、作者巴金的软弱:第6自然段巴金把小狗说成是自己的一个“包袱”可见,他为了避免自己受连累,也决定了小狗的命运。“听见包弟尖声吠叫……引到我家里来”也证明这点。3、大的社会背景,人人自保:第6自然段: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人自危的社会现实。1、其实小狗包弟的悲惨命运可能和作者巴金有关,但更重要的造成小狗包弟悲惨命运的应该是文化大革命。作者在批判文革的同时,也想让人充分认识历史,认识过去,认识现在,认识未来。所以,他历时8年写成了《随想录》,文章节选了《随想录》的第三集《真话集》的后记,通过我们查找的资料和刚才对《小狗包弟》的理解,我们来看这篇后记,你读懂了什么?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两个自然段。3、对于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1、要点:①人性中有自私、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