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和中国纳米晶材料现状分析_第1页
全球和中国纳米晶材料现状分析_第2页
全球和中国纳米晶材料现状分析_第3页
全球和中国纳米晶材料现状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和中国纳米晶材料现状分析一、纳米晶产业概述纳米晶主要指铁基纳米晶合金,是由铁、硅、硼和少量的铜、铌等元素经急速冷却工艺形成非晶态合金后,再经过高度控制的退火环节,形成具有纳米级微晶体和非晶混合组织结构的材料。1、产业定位磁性材料按照磁化后去磁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永磁和软磁材料。软磁材料是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的磁性材料,易于磁化,也易于退磁,其主要功能是导磁、电磁能量的转换与传输,广泛用于各种电能变换设备中。主要包括金属软磁材料、铁氧体软磁材料以及其他软磁材料。金属软磁材料包含金属磁粉芯、非晶及纳米晶合金、工业纯铁及传统合金。其中纳米晶合金是经过急速、高精度冷却工艺形成非晶态合金后,再经过高度控制的退火环节,形成具有纳米级微晶体材料。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密、高初始磁导率和较低的高频损耗等特性。2、下游应用结构不同于非晶合金主要应用于包括电力配送、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和新能源发电等相对传统的电力行业领域,纳米晶合金主要应用于中、高频环境的电子磁性元器件,主要应用于包括消费电子、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家电、粒子加速器等新兴行业领域,下游应用领域更为广阔。二、纳米晶发展驱动因素1、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作为纳米晶产业的关键终端市场,其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是纳米晶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根据数据显示,全球和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表现为爆发式增长趋势,其中全球2019年受中国市场补贴下降销量增速有所下降,2020年市场回暖,整体快速扩展,全球销量达307万辆,预计2021年有望突破500万辆。注:2015-2020数据来源于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2021年数据来源CleanTechnica在碳中和的驱动下,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0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渗透率由2020年的6.8%迅速提升2021年11月(单月)的17.8%。预计2021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300万辆。2、光伏在光伏领域,1GW装机容量对金属磁性材料需求约为300吨。随着我国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同时根据IHSMarkit预测,预计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增长27%,达到181GW。如果全部金属磁性材料均采用磁性粉末制品,则磁性粉末材料在光伏领域的市场空间约5.4万吨。随着新能源发电投资的不断拓展,纳米晶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三、纳米晶市场现状分析1、全球市场纳米晶材料得益于其高饱和磁密、高磁导率、高居里温度的材料优点,在追求小型化、轻量化、复杂温度的场景下,有着显著优势,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新能源发电、家电以及粒子加速器等领域,特别是近年来纳米晶合金材料在新兴产业领域无线充电模块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等应用的逐步推广,纳米晶合金材料有望迎来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根据数据,2015-2019年全球纳米晶软磁材料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产量从2.15万吨增长至3.02万吨,市场规模从1.65亿美元增长至2.4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05%。2、中国市场中国纳米晶材料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630万美元持续增长至2019年的7,465万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68%。随着无线充电场景扩展、新能源汽车、发电领域政策落实等,纳米晶材料需求有望持续提升。3、竞争格局非晶、纳米晶软磁行业小规模企业为主。目前,国内主要从事非晶、纳米晶磁材生产的企业约250多家,万吨级企业约10家,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泰科技、兆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实际产量均达到或接近3万吨。配电用非晶宽带企业11家,设计产能35万吨;纳米晶设计产能4.6万吨;非晶粉末企业6家,块体非晶企业11家,其他母合金等配套企业有23家,基本上实现了非晶合金产业的全覆盖,但总体以小规模企业为主。目前,亚太地区在全球磁性材料行业中处于中心地位,以TDK、日立金属、日本户田(Toda)等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处于行业技术领先地位,中国作为磁性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近年来磁性材料行业迅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根据数据,2019年全球纳米晶材料日立金属约占比5成左右,安泰科技、VAC和青岛云路位列前四,分别占比10%、7%和5%左右。就纳米晶整体营收状况而言,随着国内纳米晶产业整体快速发展,国内企业占比持续升高,以云路股份发展状况为例,纳米晶营收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在100%以上,国产纳米晶材料产业整体快速扩张。四、纳米晶材料发展趋势1、下游需求推动随着下游电力电子领域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持续推广,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新能源发电等新兴行业逐渐兴起,对于承担电能转换功能的磁性器件的重量、体积、传输效率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传统磁性材料如铁氧体等难以满足新行业的要求,纳米晶超薄带等新一代磁性材料正在逐渐替代并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2、超薄、超宽带趋势随着电子产品向高频、节能、小型、集成化方向发展,纳米晶软磁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