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体西用”》设计_第1页
《“中体西用”》设计_第2页
《“中体西用”》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体西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太平天国及其领导人洪秀全。(2)《资政新篇》的作者及其主要内容。(3)了解“中体西用”提出的背景及意义。2、过程与方法(1)因太平天国等起义对清政府的打击,清政府被迫实行“中体西用”,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增强分析、归纳能力。(2)通过比较《资政新篇》与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异同,更深入理解“中体西用”的思想本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中国走向近代化道路的背景及艰难的起步。【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体西用”提出的背景和意义。难点:对“中体西用”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材料:“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教师提问:从这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什么矛盾加剧,或者说鸦片战争后什么人的负担加重?教师讲述:人民的负担加剧,正如我们上节课所说的动荡的年代,人民大众永远是受苦者。鸦片战争加剧了人民的困苦,贫苦百姓到了无法生活下去的程度,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广西地区自然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广西成为太平天国革命的发源地。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在广西金田村领导了太平军起义对抗清政府。播放视频《太平天国运动》教师提问: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是什么?作者是谁?教师讲述:《资政新篇》成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资政新篇》提出了效法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措施,在许多方面体现了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教师提问:你觉得《资政新篇》能否得农民的支持?教师提问: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教师讲述:太平天国的目标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了这一目标,太平天国实行了北伐。准备直捣黄龙,摧毁清政府。但是太平天国的统治者们对清政府的估量出现很大的错误,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政府就算再怎么不济,他还是有一定的实力,太平天国的北伐军孤军深入,最终全部战死,北伐失败。北伐失败以后,太平天国内部发生内乱,从此太平天国一蹶不振。教师提问: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军派曾国藩和李鸿章到地方招募子弟,编练成军,组成了哪两只军队?(湘军、淮军)教师讲述:曾国藩在长沙招募了湖南子弟1万多人,称“湘军”。成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军的主力。他还号召维护孔孟“圣道”,效忠清朝。李鸿章仿照湘军办法,在安徽招募兵勇,组成“淮军”。并购买了大量西式枪炮。教师讲述:太平天国的西征虽然失败了,但在西征过程中,太平天国军英勇作战,与曾国藩的湘军数次作战,取得很大成功,例如鄱阳湖口大捷等等。展示图片《石达开在鄱阳湖口打败湘军时曾国藩投水自尽》教师讲述:左宗棠收复新疆(沙俄)。为确保胜利,从德国购进新式武器。他们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日益认识到西方兵器的优势,开始购买和仿制西方的枪炮和兵轮,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其基本主张就是用洋枪洋炮等西方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专制政体。教师提问:“中体西用”主张提出后,是如何实施的呢?教师讲述:他们开始学习外国技术,制造枪炮等,这在当时称为“自强新政”,后人又称之为“洋务运动”。对于洋务运动,顽固派认为是用“用夷变夏”,违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