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七第一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课件_第1页
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七第一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课件_第2页
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七第一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课件_第3页
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七第一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课件_第4页
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七第一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国农奴改革关于俄国的历史,我们了解多少?说一说

“俄国之父”——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马克思)克里姆林宫-沙皇皇宫沙皇冬宫[关于俄国]冬宫莫斯科公国波罗的海(打败瑞典)西伯利亚、中亚、中国黑海三次瓜分波兰(20世纪初,2200万KM2,地跨欧亚)(打败土耳其)从莫斯科公国到俄罗斯帝国从欧洲内陆国到地跨欧亚的大帝国(18世纪与普、奥)(18世纪)(19世纪)(19世纪)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因果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的背景改革的经过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的农奴制

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以奴役制为主要形式的地主或国家剥削农民的主要经济和法律制度。(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附于农奴主。)

农民:长时期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农奴:

人身、财产都属领主所有。奴隶: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农奴、农民、奴隶区别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课标要求: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学习要求:

1、了解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和农奴制面临危机的表现。

2、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书本框题:

了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从哪几方面阐述?

(1)经济:第一框题;(2)政治:第二框题;(3)思想:第三框题;(4)军事:第四框题;(5)统治阶级:第五框题;

(1)经济:第一框题;

思考1:俄国农奴制改革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有哪些表现?1)农业上:

①产生资本主义萌芽;②农奴内部产生分化;

富裕的农奴主家庭农奴的贫困生活

(1)经济:第一框题;

思考1:俄国农奴制改革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有哪些表现?1)农业上:

①产生资本主义萌芽;②农奴内部产生分化;2)工业上:

19世纪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企业和自由劳力数增加。

结论:必须冲破农奴制的束缚。

探究一:为什么说俄国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自由劳动力:2)市场:3)原料:4)资金:5)技术:缺乏;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也狭小农业经营落后,不能提供充足的原料来源,且为西欧原料供应地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

技术水平低,处于手工工场阶段;动动脑筋

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俄国工业发展的什么特点?俄国工业发展落后,蒸汽动力很少想一想:农奴制在经济上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治上是否会对俄国阶级关系的发展产生影响呢?[背景材料]材料一十九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材料二当时的诗人图特切夫形容:“现在脚底下已经没有先前那样牢固而不可动摇的土壤了……有朝一日,醒来一看,自己已处在远离海岸的冰块上。”

年代农民起义1801年~1820年207次1821年~1840年299次1841年~1861年942次材料三农奴为何要揭竿而起?这种反抗还波及到哪些阶层?波及到的阶层有:工人(尤其是雇佣工人)、少数民族人民。[背景材料]

农奴为何要揭竿而起?这种反抗还波及到哪些阶层?主要原因是: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了生存和争取自由,发起反农奴制的抗争。

(2)政治:第二框题;1)农奴:2)工人:3、贵族军官:——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

——提高工资、改善待遇、限制工场管理人员的残暴行为;结论: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发动“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了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起义。起义者因此被称为"12月党人”。主张废除农奴制,建立共和国。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十二月党人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了起义,起义者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

⒈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受到农奴制阻碍,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诸国。

⒉19世纪上半叶,沙皇俄国仍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由此我们知道:

三、思想:敲响农奴制的丧钟1)背景:十二月党人起义;2)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斗争——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赫尔岑,青年时代深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从此投身于推翻农奴制度的革命宣传活动。他是由贵族革命家到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过渡性人物,是俄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革命宣传鼓动家。1847年他被迫流亡西欧,1852年移居伦敦。次年他在伦敦创办“自由俄罗斯印刷所”,开始出版一种革命的杂志《北极星》,表示他决心继承十二月党人的事业。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尼·

格·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年),出生在萨拉托夫城一个神甫家庭里。他非常憎恨沙皇专制制度。从大学时期起就苦苦寻求改造这一社会的答案。大约在这一时期,车尔尼雪夫斯基接触到费乐巴哈哲学,逐渐成为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其代表作有《怎么办?》赫尔岑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认为农民革命是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消灭沙皇专制是废除农奴制的前提。车尔尼雪夫斯基思想: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

变革的呼声普希金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暴君和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

——普希金

结论:意识形态的呼声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

(4)军事:第四框题;——克里米亚战争;

1)原因:2)借口(导火线):3)经过:4)结果:5)性质:①俄国为转移国内矛盾;扩大势力,攫取土地②土耳其有重要经济和战略地位;

③英法与俄国争夺近东霸权所导致的;“圣地”巴勒斯坦的管辖权问题。

俄军战败,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对于俄国和英法双方来说。非正义的殖民争霸战争对于土耳其来说;正义的反殖民侵略战争

英国铁甲舰俄国在战争中使用的帆船国家枪支战舰运输工具运输通道军用物资俄国滑膛枪木帆船牛车马车泥路缺乏英法来复枪汽船火车铁路充足英国蒸汽船俄国在战争中使用的帆船克里米亚战争双方激战的场景

思考2:俄国为什么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这暴露了哪些问题?带来怎样的影响?(1)直接原因:俄国军队装备落后,弹药粮食供应不足,作战准备不充分,军心不齐;(2)间接原因:(3)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在经济上、军事上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的英法等西欧国家。战争期间国内农民运动高涨,威胁俄国后方;

影响:①国际地位一落千丈。②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

③直接推动俄国1861年改革。

恩格斯精辟地论述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民族进行的绝望的搏斗。”

实质:这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

俄国1861年改革原因⒈经济上: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⒉政治上:农奴制引发阶级矛盾⒊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新思潮⒋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尖锐化——直接原因统治者必须改革

沙皇的抉择“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五、统治阶级:沙皇的抉择

——改革的可能性

⒈沙皇做出了什么抉择?

⒉是什么因素促使沙皇做出这样的抉择?

⒊沙皇政府的改革立足于谁的利益?

⒋为什么俄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而不是“自下而上”进行的?⒈抉择:“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在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亚历山大二世最高统治者猛然惊醒,下定决心废除农奴制进行改革。⒉促使沙皇做出抉择的原因:国内:

国际:

(4)战争惨败,进一步加剧了俄国的国内矛盾。(1)政治上:工农运动打击了沙皇专制统治,动摇了农奴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上:19世纪初期民主革命思潮席卷全国,动摇沙皇的统治;⒊改革的目的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农民革命消灭农奴制。由于沙皇政府拥有强大的军事机器,而农民的觉悟低下,力量涣散,革命者难以把分散的农民运动汇合成全面的革命。所以“自下而上”的消灭农奴制的革命以失败告终。而沙皇则通过国内的统治危机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看到了农奴制的危机,因此迫不得已,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农奴制改革。4、改革道路:采取“自上而下”

(5)统治阶级:第五框题;——亚历山大二世酝酿改革。1)矛盾激化:2)出发点:3)组织措施:4)特点:农奴制存废已成为俄国社会矛盾的焦点。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成立“农民事务总委员会”,负责改革工作,于1861年在国务会议上通过改革草案。

缓慢而谨慎。

原因:触动农奴主的利益,改革阻力大。

探究2:促使俄国统治者下定决心废除农奴制进行改革的原因有哪些?(1)政治上:工农运动打击了沙皇专制统治,动摇了农奴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上:19世纪初期民主革命思潮席卷全国,动摇沙皇的统治;

(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战败进一步加剧了俄国的国内矛盾。

1.农奴制在俄国正式确立的时间是

A.15世纪初B.15世纪末16世纪初

C.17世纪中期D.18世纪2.17世纪时,俄国手工工场里的劳动力主要是

A.奴隶B.农奴C.农民D.技工3.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贵族争权夺利B.政治动乱频繁

C.农奴制的阻碍D.克里米亚战争失败4.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

A.贵族地主不愿投资近代工业

B.农奴的反抗斗争不断

C.自由劳动力不足,国内市场狭小

D.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随堂小练]5.俄国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些矛盾斗争包括①农奴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斗争②工人反对剥削和压榨的运动③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④反对专制要求民主的革命运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6.下列关于十二月党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批受到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

B.主张建立共和国

C.发动了起义但是被镇压

D.失败后,转化为革命民主主义者[随堂小练]

巩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巩固: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一次谈话1)材料一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农民暴动;农奴制改革;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材料二: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