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2.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②Fe3+③④P2O5⑤KClO3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有①④⑤ B.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C.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D.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3.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2O22H2↑+O2↑B.CO2+Ca(OH)2=CaCO3+H2OC.Mg+O2MgO2D.3Fe+2O2Fe3O45.将20gA和足量的B混合后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8gC和16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A.1:1 B.3:1 C.4:1 D.5:16.铌酸锂(LiNbO3)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在铌酸锂中锂的化合价为+1,则铌酸锂中铌(Nb)元素化合价为()A.+2 B.+3 C.+4 D.+57.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A.③⑤ B.②③⑤ C.①⑥ D.②③④8.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银 B.氢气 C.氯化钠 D.硫酸铜9.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木森林火灾,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人员展开扑救工作,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该方法利用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往试管内加粉末状药品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溶液pH11.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Fe+H2SO4=FeSO4+H2↑B.HCl+AgNO3AgCl↓+HNO3C.CaCO3CaO+CO2↑D.CH4+2O2CO2+2H2O12.下列变化中,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工业上制取氧气 C.酒精燃烧 D.干冰升华13.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含量很低,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人体摄入的镉一旦过量可导致慢性中毒。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镉元素的有关信息和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镉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镉原子的中子数等于48C.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D.镉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14.下列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②④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⑤⑥两种粒子能形成AB2型化合物C.②⑤⑥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D.①③对应的离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15.中华文化辉煌灿烂,诗词、成语、典故是其中的瑰宝。下列诗词、成语、典故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水落石出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破釜沉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下图1所示,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装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打开夹子,用嘴向袋内缓缓吹气。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选填“X、“Y”或“Z”)。(2)在实验中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3)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碳酸钙是牙膏中一种常用的摩擦剂,可用石灰水作原料来制备,某工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00g石灰石中样品,磨成粉末后,放在电炉上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48g.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据此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8.(8分)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是一种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的氮肥施肥浓度过高,会造成烧苗现象。小柯通过实验发现,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铵溶液不会导致植物烧苗。(1)硫酸铵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2)用50克30%的硫酸铵溶液配制2%的硫酸铵溶液,需要加水_____mL。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用如图装置在相应条件下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探究燃烧条件(B中盛木炭粉)①由A处通N2一段时间后,加热B,B、C无明显变化。②待B冷却至室温,由A处通入O2一段时间,B、C无明显变化。③由A处继续通入O2,加热B,木炭粉燃烧,C中溶液变浑浊。结论: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由②、③可知燃烧需要结论: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②、③可知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探究炼铁原理(B中盛氧化铁粉末)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一-氧化碳反应,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请按要求填空:(1)B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CO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CO气体作为反应物②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③停止加热后防止C中的溶液倒吸人B中(3)为了回收利用一氧化碳,需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D处可连接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最为合理。实验三、探究蔗糖的组成(B中盛蔗糖)[查找资料]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产生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做出猜想]蔗糖的组成可能含有碳、氢元素或碳、氢、氧三种元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将实验一图C装置进行了一些改动,用来探究蔗糖的组成。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再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加强热。(1)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蔗糖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残留有黑色固体,经证明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拓展交流](1)实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兴趣小组用定量方法准确测量出17.1g蔗糖与足量氧气反应后生成26.4g-二氧化碳及9.9g水,则蔗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据此可推测蔗糖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选填字母)。AC6H5NO2BC8H18O6CC12H22O11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详解】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以防炸伤人或者引起火灾,选项正确;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避免天然气继续泄露,并降低室内天然气的浓度,选项正确;
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灭,不能浇水,以免扩大火势,选项正确;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浇,以免引起触电事故发生,选项错误。选D。2、C【分析】A、单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和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C、带正电荷的离子是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①“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②“Fe3+”表示铁离子,铁离子带正电荷,属于阳离子,③“”是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镁离子,④“P2O5”表示五氧化二磷,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其中数字“5”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五个氧原子,⑤“KClO3”表示氯酸钾,钾的常见化合价为+1,氧的常见化合价为-2,设氯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所以X=+5,即氯酸钾中氯的化合价为+5价。故选C。3、B【详解】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构成品红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故A正确;
B、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C正确;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水分子的体积非常小,故D正确;
故选:B。【点睛】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变化,大小也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隔,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4、D【详解】A、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而不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需书写沉淀符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C、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故选:D。5、D【解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6g+8g-20g=4g,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20g:4g=5:1。故选D。6、D【解析】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铌(Nb)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选:D。7、A【分析】质量变大,说明吸收了空气中的成分,变质说明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了。【详解】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会减少,故①不正确;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但不会变质,故②不正确;
③烧碱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质量变大,并反应变质,故③正确;④食盐中空气中不会吸收空气中的成分,也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故④不正确;
⑤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且和水反应,质量变大,故⑤正确;
⑥稀硫酸不和空气中成分反应,也不吸收空气中的成分,故⑥不正确。故选A。8、B【详解】A、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硫酸铜是有硫酸根和铜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9、D【解析】灭火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空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详解】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是将可燃物清除掉,故选D。10、B【详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否则会引起火灾,故A不正确;B、往试管内加粉末状药品,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缓慢直立,故B正确;C、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C不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D不正确。故选B。11、B【详解】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A.Fe+H2SO4=FeSO4+H2↑,属于置换反应,选项错误;B.HCl+AgNO3AgCl↓+HNO3,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正确;C.CaCO3CaO+CO2↑,属于分解反应,选项错误;D.CH4+2O2CO2+2H2O,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选项错误。故选B。12、C【详解】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工业上制取氧气是以空气为原料,空气中含有氧气,该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酒精燃烧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干冰升华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D【分析】元素周期表小方格的左上角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表示元素符号,中间表示元素名称,正下方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且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详解】A、元素名称镉带有“钅”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不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48是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则中子数为112.4-48≠48,故选项不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单位是“1”而不是“g”,故选项不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14、D【详解】A、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④的最外层电子数虽然为2,但是只有一个电子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故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不符合题意;B、⑤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失去4个电子,从而带上4个单位的正电荷,⑥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两个电子,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两种粒子能形成AB2型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②⑤⑥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且核外都有2个电子层,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不符合题意;D、①对应的粒子为11号元素,11号元素是钠元素,该粒子为钠原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③对应的粒子为17号元素,17号元素为氯元素,该粒子为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不是位于同一纵行,符合题意。故选D。15、C【详解】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写的是下雪的场景,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水落石出,石头本身是存在的,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千锤万凿出深山,是描写的开采石灰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氧化钙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包含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破釜沉舟,只是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Z76.86%保鲜袋内壁有水雾产生(或保鲜袋内壁有小水滴产生)【解析】(1)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水,保鲜袋内氧气越来越少,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Z;(2)在实验中200s时X的体积分数为3.67%,Y的体积分数为2.3%,Z的体积分数为17.17%,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100%-3.67%-2.3%-17.17%=76.86%;(3)水蒸气遇冷冷凝成液滴,使保鲜袋内水蒸气含量减少,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保鲜袋内壁有水雾产生(或保鲜袋内壁有小水滴产生)。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352g(2)解: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x=80%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0g﹣648g=352g。(2)见答案。18、(1)7:16;(2)700【详解】(1)硫酸铵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6×4)=7:16。
(2)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50g×30%=(50g+x)×2%,x=700g(合700mL)。
故答案为:(1)7:16;(2)700。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①②③c质量守恒定律内壁有水珠出现排尽空气,防止对氢元素、氧元素的探究产生影响72:11C【详解】实验一、(1)①可燃物在氮气中加热不燃烧,③可燃物在氧气中加热燃烧,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可燃物通入氧气未加热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防车位流转合同范例
-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篇】
- 会会议合同标准文本
- 以艺术促进学生情感表达能力计划
- 会与活动公司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校车出租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建筑工程合同封面
- 2025建筑幕墙施工合同
- 供货肉类合同标准文本
- 幼儿园专题讨论教学方案计划
- 低压开关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 3D打印人体器官
- 日语履历书模板
- 学校食堂摊位租赁合同书
- 自来水管线漏水检测培训课件
- 石材等各类幕墙材料计算规则
- 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新芜电镀产业园一期原废水处理站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大金龙纯电动车hvcm及bms外网协议
- AQL抽样检验用表(含正常加严放松抽样检验方案)
- 辣条调查报告
- 2023年江苏省人民医院招聘医学类专业人才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