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第八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_第1页
西方经济第八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_第2页
西方经济第八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_第3页
西方经济第八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_第4页
西方经济第八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对经济学的拓展1.博弈论之前的传统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包含另个基本假设:第一、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厂商之间不存在依存关系,因为决策是独立的。第二、信息是充分的、完全的,厂商和其他主体能够掌握市场的全部信息,并据此作出理性决策。2.后来人们认识到:这两个假设是不符合现实经济的。第一、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决策主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基于此,博弈论被用来讨论相互影响的经济决策问题。第二、市场中决策者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信息经济学就此展开分析。诺贝尔奖从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3位博弈论专家开始,共有5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博弈论的研究有关,分别为:

1994年,授予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约翰·海萨尼(J.Harsanyi)、普林斯顿大学约翰·纳什(J.Nash)和德国波恩大学的赖因哈德·泽尔滕(ReinhardSelten)。

1996年,授予英国剑桥大学的

詹姆斯·莫里斯(JamesA.Mirrlees)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rey)。

2001年,授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A.Akerlof)生于194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迈克尔·斯宾塞(A.MichaelSpence)和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

2005年,授予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ThomasCrombieSchelling)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罗伯特·约翰·奥曼(RobertJohnAumann)。

2007年,授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里奥尼德·赫维茨(LeonidHurwicz)、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埃里克·马斯金(EricS.Maskin)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罗杰·迈尔森(RogerB.Myerson)。

2012年,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罗斯(AlvinE.Roth)与罗伊德·沙普利因(LloydS.Shapley)。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莫里斯教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维克里教授,以表彰他们对西方信息经济学研究作出的贡献。200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史宾斯,就是为了表彰他们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的再“使用不对称信息进行市场分析”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的新闻公告说,阿克尔洛夫的贡献在于,他阐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卖方能向买方推销低质量商品等现象的存在,是因为市场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失衡甚至可能使劣质的二手车挤掉优质车市场。史宾斯则揭示人们应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更多信息来谋取更大利益。斯蒂格利茨为掌握信息较少的市场方如何进行市场调整提供了相关理论。三位教授的分析理论用途广泛,既适用于对传统的农业市场的分析研究,也适用于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分析研究。同时,他们的理论还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第一节博弈论博弈论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对多个参与人在每个参与人的决策可能影响其他人的情境下的决策的研究。博弈,英语为game,日常表示游戏的意思囚徒困境坦白抵赖坦白-3,-30,-6抵赖-6,0-1,-1囚犯甲囚犯乙1.1从一个例子看博弈的三个基本要素1.局中人(players):在一场竞赛或博弈中,每一个有决策权的并承担后果的参与者称为一个局中人。只有两个局中人的博弈现象称为“两人博弈”,而多于两个局中人的博弈称为“多人博弈”。2.策略(strategies):局中人的行动方案。所有局中人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综合称为策略集合。3.收益(payoffs):局中人采取特定方案得到的结果。上策均衡(优势策略均衡)

也称占优策略均衡,即不管其他人采取什么策略,每个博弈者都会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所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上述囚徒困境中的均衡(-3,-3)就是一个优势策略均衡。1.2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纳什均衡

是指参与博弈的每个人在给定其他人战略的条件下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所构成的一个战略组合。优势策略均衡与纳什均衡优势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是优势策略均衡非优势策略均衡的纳什均衡纳什均衡(2,1

)(1,2)策略1策略2策略12,10,0策略20,01,2甲乙许多情境都可以解释为囚徒困境类的博弈。举例如下:纳什均衡-9,-9NCN-1,-1-12,0C0,-12-9,-9甲的策略乙的策略

例1核军备竞赛:在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都有煽动增加或削减核武器开发上的开支的选择权。要是两者都选择了削减(矩阵中的N),那么它们就会以较低的成本保持核平衡。如果它们都选择增加(矩阵中的C),那么同样有核平衡,但是要付出大得多的成本。如果美国选择增加开支而苏联选择削减费用,尽管美国承受了更大的成本,但是它获得了核优势(反之亦然,如果美国选择削减而苏联选择增加的话)。根据该博弈的占优解,结果将是两者都选择增加军备竞赛开支——尽管事实上两者都更喜欢两者都选择削减开支的结果。

例2北海鱼类资源(或者捕鲸):把N确定为渔民们全都遵守他们的捕鱼配额的情形(或者使用具有适当网孔规格、能让小鱼逃出的鱼网),把C确定为这样一种情形,在其中,渔民们出海完全是为了设法捕获他们力所能及的数量的鱼。占优解再次是每个人尽量捕鱼直到鱼类资源耗尽,尽管事实上,如果每个渔民的捕鱼量得到控制,那么每个人的境况将会更好。此外,每个渔民都具有不忠于任何限制他们的捕鱼量的协议的动机(包括欧盟或国际协议!)。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鱼类资源可能枯竭以致简直没有鱼剩下来,完全没有可捕之鱼。

例3卡特尔组织(例如,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这里,把N解释为遵守卡特尔议定价格,C为“凿边”行为,也就是,减低价格以把客户从卡特尔组织的其他成员那里吸引过来。再一次,凿边战略,即选择C,优于选择N(遵守议定价格)。个体的理想是,所有其他参与人都维持高价而他/她可以通过凿边行为攫取市场份额。由于每个人都选择N,结果是一种低价策略以及因此对卡特尔组织中所有成员来说相对较低的利润。1.3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局中人为避免对手报复,会选择合作策略。有限次重复博弈和单次博弈一样,局中人会选择不合作策略。当然这都是理论分析,实际会更复杂。第二节信息经济学1.信息不充分:现实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充分现象。包括两种情形:第一、信息不完全:经济活动主体不能充分了解所需要的一切信息。第二、信息不对称:经济交易双方对有关信息掌握的不一样多。信息不充分的原因:第一、认识能力有限;第二、掌握信息的成本太高;第三、信息商品特殊。知道了不愿意买,不知道时因不了解其价值而不想买。第四、机会主义倾向。为了自己利益,交易中处于信息优势的卖方故意隐瞒一些信息。2.基本概念1.代理人和委托人:发生经济关系的当事人中,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或者说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处于信息劣势,或者说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委托人。私人信息:被一些局中人(参与者)知道,而不被其他局中人知道的信息。2.逆向选择:参与交易的一方隐藏私人信息而导致对自己有利而对方受损的现象。如:二手车市场和人寿保险市场因为逆向选择而萎缩、失效。逆向选择模型案例分析为更加清楚地说明逆向选择模型。可以考虑最简单的情况,假定卖者出售的旧车有两种可能类型:1.θ=6000(高质量)和θ=2000(低质量),每一种车的概率分别是1/2;

2.买卖双方有相同的偏好且对车的评价等于车的质量。显然,如果买者知道车的质量,均衡价格P=6000(高质量)或P=2000(低质量)。买者不能知道车的真实质量,如果两类车都进入市场,车的平均质量E[θ]=4000,由于买者不敢保证出高价就能买到高质量θ=6000的车,所以愿意出的最高价格P=4000,希望能够买到θ=6000的车。但在此价格下,高质量车的卖者将退出市场,只有低质量车θ=2000的卖者愿意出售。买者知道高质量的车推出以后,市场上剩下的一定是低质量的卖者。唯一的均衡价格是P=2000,只有低质量的车成交,高质量的车退出市场。这个例子尽管简单,但给出了逆向选择的基本含义:

1.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因为在上述模型中,有买主愿出高价购买好车,市场——“看不见的手”并没有实现将好车从卖主手里转移到需要的买主手中。市场调节下供给和需求是总能在一定价位上满足买卖双方的意愿的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失灵了。

2.这种“市场失灵”具有“逆向选择”的特征,即市场上只剩下次品,也就是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传统市场的竞争机制导出的结论是——“良币驱逐劣币”或“优胜劣汰”;可是,信息不对称导出的是相反的结论——“劣币驱逐良币”或“劣胜优汰”。3.道德风险:交易签约之后,信息优势一方在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例子:买了车险的人不再谨慎地保管车子,从而使得保险公司受损。例子:任期较短的公司领导人不顾企业长远发展,大肆扩张新项目,或者单纯追求市场占有率。逆向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