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冷战_第1页
初中历史冷战_第2页
初中历史冷战_第3页
初中历史冷战_第4页
初中历史冷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被迫开放柏林墙。两天之内,大批民主德国公民涌向西柏林。不久,柏林墙开始被拆除。50—80年代90年代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第十四课冷战中的对峙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军事政治工业产量占53.4%出口贸易占32.4%黄金储备占74.5%武装部队300万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拥有原子弹控制操纵联合国

饱经战火的西欧满目疮痍,疲惫不堪。法国居民每日口粮降到半磅面包;英国工厂有一半停工,煤矿完全停产,铁路货车上挤满了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德国情况更惨,城市几乎一片废墟,物价飞涨,不少居民靠占领军发放的菜汤度日。西欧美国

资本主义国家遭到严重削弱,美国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军总数达1140万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驻军欧亚许多地区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苏联克里姆林宫战后,苏联成为与美国平分秋色的世界第一流的军事强国。

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冷战政策二战后美国的霸权政策热战政策欧洲亚洲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经济: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对象:方式:目的:表现朝鲜战争(1950—1953年)越南战争(60年代初—1973年)国家实力

美国苏联争霸表现争霸态势50、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美苏争霸民德修筑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占优势美国实行战略收缩;苏联出兵阿富汗。争霸高潮苏攻美守苏联提出全球缓和战略,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同意有限缓和。美国强硬苏联收缩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完成“四五”计划,经济恢复并发展,但远不及美国。受到危机打击,经济地位下降;深陷越战泥潭。改革重工业,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改革失败,斯大林模式更加僵化,经济增长缓慢,社会动荡不安。调整经济政策,形式逐渐好转,但债务沉重。冷战下的对峙美国苏联实质:根本原因: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在实力的基础上,美苏两国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两极格局下的中国1.二战后,美国扶植蒋介石政府发动内战。2.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3.1950—1953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中国人民政府掀起了抗美援朝运动。4.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美中关系缓和。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盟友如何成敌人冷战时期,苏美之间多次发生危机,战争一触即发,但为何终究没有发生世界性“热战”?思考:世界经济一体化抑制大战发生;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和变化……双方军事力量均势、核武器等的制约……“学史使人明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两极对峙中,世界上的局部战争和冲突都与美苏两个大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苏联也因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过大,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为解体埋下祸根。我们能从这段历史中获得哪些启示?畅所欲言历史启示:以史为鉴谋和平!启示:1、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时代主题。我们应反对霸权,维护和平。

2、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我们应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3、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美国“冷战”政策的对象是A、西欧资本主义国家B、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C、亚洲的新兴国家D、拉丁美洲的国家在“冷战”的政策中,排除了哪一种敌对行动?A、武装进攻B、经济渗透C、核威胁D、建立军事同盟美苏建“冷战”开始的时间是A、1945年B、1947年C、1949年D、1955年BAB美国在二战后制定冷战政策,主要原因在于A、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B、欧洲大陆的不稳定C、东欧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D、苏联实力的提升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AA二战后初期,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推行“冷战”政策的美国总统是A、罗斯福B、威尔逊C、尼克松D、杜鲁门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同点是A、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C、推动经济发展的贸易实体D、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D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成立D何鲁晓夫统治苏联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盟友走向对抗,其根源是A、二战结束时共同的敌人不再存在B、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C、二战后相互争夺彼此的势力范围D、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CB“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1、该条约是在哪个国家的操纵下签订的?2、根据这一条约成立了什么组织?3、该组织主要针对那些国家?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铁幕”演说1.文中的“铁幕”是怎样降落的?2.铁幕的降落令哪些国家感到不安?

他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3.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战后,东欧兴起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美国为首,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冷战中对峙,两极格局形成。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在亚洲侵略的国家有A、朝鲜、蒙古B、越南、缅甸C、朝鲜、泰国D、朝鲜、越南下列哪位在担任苏联领导人时,开始与美国争霸?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勃列日涅夫DC美苏对抗的两大军事政治组织是A、联合国与华沙条约组织B、欧洲共同体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D、欧洲共同体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A、美国从越南撤军B、苏联从阿富汗撤军C、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D、苏联解体CD马歇尔计划主要援助的对象是A、西欧B、北非C、西亚D、东亚下列哪一事件能说明美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苏联争霸中占据优势?A、朝鲜战争B、古巴导弹危机C、越南战争D、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下列地区中不是苏联扩张对象的是A、中东B、非洲C、南亚次大陆D、美洲ABD美苏争霸达到高潮是在上世纪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美苏争霸末期,苏联领导人是A、赫鲁晓夫B、安德罗波夫

C、契尔年科D、戈尔巴乔夫美苏争霸中,苏联最终失败的结果表明决定成败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制度B、军事力量C、争霸策略D、经济力量CDD

1、从1948-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0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2、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是不是真的是“慷慨的举动”?它的目的何在?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以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苏联波兰民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