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的临床思维常常会有很多同学问:“教师,××病扎什么穴位啊?”很多针灸学子把穴位、经一个病扎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符合针灸学的思维。那么针灸的理论体系是怎样的呢?该如何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呢?下面就让我们从经典入手,寻根问源,还针灸原来面目。一、经脉的空与皮肉筋骨的实针具。不能什么病都针穴位,什么病都用毫针啊!《灵枢经脉》“十二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指出经脉是肌肉缝隙,是无形的空间。《灵枢九针十二原》讲子的实体框架,经脉、穴位是无形可见的,在功能上是气化的场所。经脉病、功能性疾病针刺穴位是最正确的选择。二、不同的病位选择不同的针具以九针来代表,现代针灸学家在病范围。三、针灸思路凭脉辨证很多人认为摸脉是中医内科的事,针灸大夫不用摸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灵枢九针十二原》“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讲到针灸前,首先要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指出经脉病的针灸治疗要凭脉辨证,现依据脉象定经脉,再依据虚实定补泻治疗以“得气”为治愈的标准,《九针十二原》“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假设风之吹云,明乎假设见苍天,刺之道毕矣。《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了,得气后不需要在治疗了,可见《内经》得气的概念并不是酸麻胀痛,《内经》没有一个地方提到得气是酸麻胀痛,那么,什么是得气呢?《灵枢·终始》“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所谓气至而有效者”得气就是“气调”,气调的标准就是“气至”,气至就是“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虚证经过针刺脉象就有力了,实证针刺完脉变得和缓了,这就是气至。病位思想病位《素问·皮部论》“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指出疾病的病位有皮部、腠理、络脉、经脉、脏腑之分。《素问·调经论》:“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指出病位不同,选取的针灸也不同。《内经》针灸的病位层次由外到内依次是:皮部,络脉,经脉,经筋,骨,脏腑。刺络脉针《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与《灵枢·痈疽》“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指出了络脉、孙络的概念,而络脉又有阴阳之分,《素问.经络论》“阴络之色应其经,阳·足则补其阳络。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指出阳络·皮之部也。”指出皮部就是络脉,我们知道,皮肤中具有络状的就是神经网与血管网,依据依据《素问·经络论》“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来看血管有动静脉的不同,属于“阴络之色应其经病”的阴络,而神经网随着皮肤颜色不同而不同是“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的阳络。大家明白了阴络、阳络的概念后,还要知道一个学问点,就有《难经·二十六难》“有阳络,有阴络,有脾之大络。阳络者,阳跷之络也。阴络者,阴跷之络也。”中阳络指阳跷的络脉,阴络指阴跷的络脉,与《内经》不同。阳络刺法·不得入于经,流溢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中叫做缪刺,就是通过上X平衡针都属于缪刺的范畴。其它,象三针一起浅刺悬挂皮肤的吊针、皮内针疗法、皮肤针疗法、三头火针都是刺阳络的针法。刺阴络针法(刺血)《内经》中指的络脉大多数指的是血络,也就是血管,如《灵枢经脉》“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行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假设严格区分的话,血管应当叫做阴络。而阴络的针灸治疗,在《内经》时代首分虚实《灵枢经脉》“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灵枢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素问调经》“血有余则怒...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现代针灸学家靳瑞教授制造的自血疗法正好弥补了络脉血症的治疗方法。《内经》阴络思想为后世开无限法门《素问痹论》“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指出病久深入,荣卫行涩,为后世叶天士“久病入络《难经二十二难》“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将《内经》久病入营的思想,更进一步说明是久病入血。那么,有人会有疑问:《素问缪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说的疾病传变不是络脉传经脉吗,为什么与“久病入络”思想冲突呢?这是由于《缪刺》的传变规律中的络脉指的是阳络也就是神经网,而“久病入络”的络脉指的是阴络也就是血管网。如《金匮中风历节》“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为叶天士治疗“久病入络”的活水源头,《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胁痛”中“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经年宿病,病必在络”、病久则因“血伤之络”、“痰火阻络”、“内风袭络”、“阴邪聚络”、“寒邪入络”而均指久病邪入络脉血分,治疗法旋覆花汤法。例如“寒入络脉,以辛香温通法。荜茇、半夏、川楝子、吴茱萸、元胡、良姜、蒲黄、茯苓”、“络虚有热,则用甘温缓柔法:用青蒿、桂枝、远志、伏神、炙草、桃仁、薤白汁、归须、茯苓”、“血络痹瘀的实证,则以则以活血开痹为治:旋覆花、郁金、桑叶、川楝子、绛、葱管、桃仁、归须、柏子仁”、“瘀血久积、伤阴化燥,又当用辛润缓通法:归须、泽兰、柏子仁、香附、丹皮、山甲”3、病位不同所用针具不同《灵枢.官针》“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为大小者不移。已言其过,请言其所施。”指出依据疾病的不同敏捷选用九针治疗。例如“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针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圆针于病所。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俞。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病痹气爆发者,取以圆利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病在中者,取以长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俞,取以四时。”为后世针具的百花齐放奠定了理论根底。对临床常用针具依据主治病位不同列举如下。皮部病:梅花针、三头火针、铍针、浅针阳络病:梅花针阴络病:三棱针、自血疗法、刃针经脉病:毫针经筋病:火针、泻—针刀、拨针、锋勾针;补—鍉针、磁圆梅针、杵针骨病:毫针、针刀、骨减压针脏腑病:毫针、自血疗法阴阳失衡:梅花针每种针具各有优势,下面依据各种针具的优势列举如下:调和阴阳之最——梅花针补虚之最——自血疗法长效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 周末巧安排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经营权转让合同模板
- 合同样本商业地产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
- 个人向公司借款合同简例
-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
- Module 3 Unit 9 Great cities of the world(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六年级上册
-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猪舍购销合同范本
- 沉降检测合同范本
- 毛毛新车网合同范本
-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
- 腹部血管解剖-1
- 结构化表达思维训练(完整版)
- 介绍南京大学
- SYT 6925-2021 钻井用天然气发动机及供气站安全规程-PDF解密
- 养生馆租赁协议合同
- 供应室停水停电应急预案
- 鱼灯非遗文化知识介绍
- 儿童常用药物及安全用药课件
- 冬季安全生产知识讲座
- 幼儿园厨师厨房岗位管理培训教学课件(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