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小结:实证研究与诠释研究的区别与整合_第1页
课程小结:实证研究与诠释研究的区别与整合_第2页
课程小结:实证研究与诠释研究的区别与整合_第3页
课程小结:实证研究与诠释研究的区别与整合_第4页
课程小结:实证研究与诠释研究的区别与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研究方法》总结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与整合---实证范式与诠释范式的方法论视角你聪明吗:经典智力测量分析1.你掷出两个骰子,如果朝上的一面是7点,那么朝下的一面是几点?

A.7点;B.2点;C.12点;D.4点;E.11点2.T-boneWalker因演奏何种乐器而出名?

A长号;B.钢琴;C.T笛;D.吉他3.一个“短狗”面包卖多少钱?

A15美分B.2美元C.35美分D.5美分E.1.19美元4.“南方蜂鸟“指什么?

A三K党的一个分支;B.一种沼地疾病;

C.一个现代黑人福音集团;D.密西西比黑人秘密突击队;E.小牛皮制品的一种商标

来源:DennisCoon,IntroductiontoPsychology。WestPublishingCompany,1995,p.446你们这里谁最聪明?:

1、如果你问边远山区的老农……2、如果你问城乡结合部的老农……3、如果你问机关的领导……4、如果你问中关村计算机公司的

老板……一、模式概括质性模式和量化模式的总体区别?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质性研究vs量性研究问题质性研究结论(提出概念/命题)特定意义分析弹性地深描大致开放性设计理论量性研究结论(证实/证伪假设)假设严格操作性设计标准化测量统计数字分析二、基本区别主要有何不同?

维度

质性研究量化研究聚焦目标

理解:特定人文事物的情景化特征、独特意义解释:数量化描述程度与频率,若干变量间数量关系,验证一般规律基本思维归纳:先为和谐人际关系与;然后基于场景,聚焦问题;进一步全貌、深度地发掘;最后建构意义或概念化演绎:先基于严格假设和概念化,建构操作化强的技术和工具;然后规范地获取量化数据;最后统计数据,验证假设

维度

质性研究量化研究资料搜集自然参与:深入日常现场,针对环境和研究者条件,力求自然、灵活方式,充分、深入获取情景化质性材料。研究者即工具。

专业客观:在人为性实验室或调控场景,运用预先确定的标准化的程序、技术和工具,量化测量预定数据。力求客观工具。样本小规模,有目的抽样较大规模,力求随机抽样成果呈现基于情景化翔实文字、实物图片,尤其叙事,阐释意义,抽取出特别的主题或概念

以去情景化的简明统计数字,量化图表,验证假设三、二者方法论的区别方法论,即一种研究取向的基础假设与原理

(“所以然”)方法论主要涉及问题:

1.研究旨趣:为何要进行科学研究?2.世界观:现实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人性观:人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认识论:科学与常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5.概念框架:有哪些因素构成了对实在的解释或理论?6.检验标准:如何确定一个解释或理论是对还是错?7.数据观:什么才算好证据?真实的信息是什么样的?8.价值观涉入:政治与价值观从哪一点介入科学研究?

(纽曼,2007:89-90)方法论1:为何要进行科学研究(研究旨趣)?实证研究:

发现世界运行的普遍性自然法则,以控制或预测事件的发生(一般规律取向,掌控旨趣)诠释研究:

理解与描述有意义特定社会行动

(特定意义取向,理解旨趣)

方法论2:现实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世界观)实证研究:现实中先验地存在着的稳定模式与秩序,等待人们累积性去发现

(即恒定的世界观,世界如机器)诠释研究:

现实情境的定义充满了流动、变化的特性,并由人类互动地创造。(流变的世界观,即世界如舞台)

方法论3:人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人性观)实证研究:

个体是追求自我利益、理性的人,受制于外在力量的型塑,人行为很像机械(机械式的人)。诠释研究:

个体是创造意义的社会的人,并不断地理解他们所生存的世界

(建构意义的人)。

方法论4:科学与常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常识观)

实证研究:

常识不同于科学,而且不具效度,是外行人的概念;科学会批判地从常识中借用一些概念,但更强调建构逻辑性强的精致的概念。诠释研究:

常识广泛地为人们所运用,是强有力的日常生活理论。

方法论5:有哪些要素构成理论?(理论框架)实证研究:

理论是相互关联的定义、原理、原则所构成的合乎逻辑的归纳性符号体系,是一般性因果法则。诠释研究:

理论是对特定群体社会行为的意义体系如何产生、维持所提出的描述。方法论6:如何确定一个理论是对还是错?(真理观)实证研究:

真理必须合乎逻辑与法则,并且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理论所基于的研究可以被“复制”。诠释研究:

真理必须获得被研究者的共鸣,获得他们的认同。方法论7:什么才算好证据?(信息真实性)

实证研究:

证据基于明确的观察,其他人可以重复获得以实现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即不同研究者对这些事实所共同享有的主观承认)和遵循证伪原则。

诠释研究:

证据镶嵌在流动的社会互动之中,须深描特定情境与意义的独特性,应反映不同角度的诠释,尤其是大家都认定如此、却很少明说的常人方法论方法论8:政治与价值观从哪一点上介入了科学?实证研究:

实证主义者力求建成一门价值无涉(value-free)的科学,即客观的科学;不应考虑道德观与政治承诺等非理性主观偏好。诠释研究:

价值是社会生活整体的一部分,没有一种群体的价值是错误的,有的只是差异小结一方面,二者有显著区别量化方法,力求学习自然科学(理性),

追求去情境化的普遍、简明规律质性方法,很受人文学科的影响(诗性),关注人文世界的多样、复杂意义另一方面,二者各有长短,可以互补,在同一研究中可以整合。二者的差异质性研究为什么?情景化意义如何?定量研究多少?结构化强度或关系如何?二者的特别长短处质性研究

灵活、翔实、深度地特定事件或典型案例的独特意义,彰显人文世界的多样性,较适合发现新议题。

但:难以验证,不经济,尤其费时,涉及面小定量研究

规范、简明、抽象量化地揭示事物的规律与变量间的关系,易于复制,较适合大规模的测量。

但:机械化;去情景化;难以彰显人文世界的生动性与多样性四、质性与量化整合:混合研究方法

具体如何整合?

1.顺序上整合在一项研究中,首先使用一种方法,然后再使用另一种方法,两种方法的使用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后次序。例如,先质性地探明个案中的新问题,提出新概念,再量化地精确、大面积地测量。或:先量化地得出数字化的结果,再选择典型个案的质性故事,对数字结果加以具体化、情景化的阐释。2.平行式整合在一项研究中,质性方法与量性方法并行使用,两种方法相互补充、研究结果相互印证相通之处。同时,也要注意研究结果中不一致的地方,这也是需要研究者继续深入讨论研究以作出合理解释的地方。例如,同一研究组中,有的做定量,有的做质性,发挥各自方法的长处。3.交叉式整合一项研究中,量性与质性方法交替进行,这较为适合于需要深入研究的扩展性课题。对于这样的课题,在研究中一般可以先用质性研究建立理论假设,然后再同时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进一步扩展理论,形成新的研究假设,再采用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验证假设和修改假设。这样,通过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交替进行,使一项研究逐步深入、逐渐扩展。4.质性材料的量化分析例如,对质性文本,或不同个案质性数据,统一编码后,进行简明的量化分析和比较。運動心理競技能力:訪談发现有关主题次數的跨个案比较

心理競技能的主題與歸類相關引述語次數百分比(%)排序

外在因應1813.41

平常心境1511.22

超越意圖1410.53

目標導向1410.53

自我效能118.25

意像模擬107.56

求勝精神96.77

優勢風格96.77

自我控制75.29

自我激勵75.29

決策判斷64.511

團隊精神64.511

專注幅度53.713

兢賽意念32.214

何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