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以下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B.水面的倒影 C.夏天树荫下的光斑 D.水中的“筷子”【解答】解:A、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合题意;B、水面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C、夏天树荫下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小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是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的折射现象,故D不合题意;故选:C。2.1月6日,新年第一场天文奇观﹣﹣“日偏食”如约而至,如图是东营市民拍摄的日偏食照片。下列光现象与日偏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筷子“折断”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水中倒影【解答】解: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是由于来自筷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色散现象,实质上是光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解答】解:“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小溪底部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出后,发生了折射,然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看到的小溪的底部是变浅的,故B不符合题意。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故C符合题意。D、雨过天晴,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 B.雨后彩虹 C.水中倒影 D.海市蜃楼【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在空气中的小水珠上形成的光带,是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故拱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利用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光线在沿直线方向传播中,因空气密度不同,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D不合题意。故选:A。5.下列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人在阳光下形成影子 C.放大镜把字放大 D.拱桥在水中形成倒影【解答】解: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再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人在阳光下形成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C、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拱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6.墨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小孔成像实验的人,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完成的小孔成像原理一致的是()A.海市蜃楼 B.水中倒影 C.树荫下的光斑 D.人在水球上的像【解答】解:墨子完成的小孔成像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A、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A错误;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C、树荫下的光斑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D、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因此人在水球上的像是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结果,是由于光的折射原理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7.2019年1月6日天空出现了日偏食(如图),下列现象中与日偏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字” B.从岸上看到水中的“鱼” C.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解答】解: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从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鱼儿反射的光线通过水和空气折射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看到鱼儿在水中游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拱桥“倒影” B.放大镜把字放大 C.日食的形成 D.汽车“后视镜”【解答】解: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拱桥“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放大镜把字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通过汽车“后视镜”可以看到汽车后方的情况,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百米竞赛时,关于终点计时员计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 B.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 C.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 D.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解答】解:百米赛跑时,发令员在起点,计时员在终点。发令枪响后,运动员马上起跑,但声音从起点传到终点需要的时间是t===0.29s,也就是说,发令枪响0.29s后计时员才能听到,而此时运动员已经跑了0.29秒的时间了,计时员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跑的时间少了0.29秒,会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故C正确,D错误。而看到白烟开始计时,计时员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跑的时间少了光传播100m的时间,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传播100m的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所以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计时是准确的,故AB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4小题)10.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在太阳、闪电、舞台上的灯光、激光束、发光的水母、蜡烛光中,其中属于前者的是闪电、太阳、发光的水母,属于后者的是蜡烛、舞台上的灯光、激光束。【解答】解:能够发光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在太阳、闪电、舞台上的灯光、激光束、发光的水母、蜡烛光等物体中,闪电、太阳、发光的水母,属于自然光源,蜡烛、舞台上的灯光、激光束是人造光源。故答案是:自然光源;人造光源;闪电、太阳、发光的水母;蜡烛、舞台上的灯光、激光束。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发生日食时,太阳光在射向地球的途中被月亮挡住(选填“太阳”、“地球”或“月亮”)。【解答】解: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日食和月食现象说明,光在真空中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发生日食时,太阳射到地球上的光线被月亮挡住。故答案为:3×108;地球;月亮。12.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应从看到发令枪冒烟(选填“听到枪声”或“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记时才不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否则按另一种方式计时,会导致运动员成绩偏好(选填“偏好”或“偏差”)。【解答】解:因为声音传播速度比光传播速度慢,故终点计时员应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若听到枪声再计时,记录时间会偏小,导致运动员成绩偏好。故答案为:看到发令枪冒烟;偏好。13.在研究发光物体时,引入了“光源”的概念;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的概念;其中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假象但实际并不存在的是光线(选填“光源”或“光线”)。【解答】解:在研究光的传播规律时引入的光线,能够形象地说明光的传播特点,但光线实际上不存在。故答案为:光线。三.作图题(共1小题)14.如图所示,在墙壁上有一孔MN,室外有一物体AB.小明想通过孔MN在室内看到物体AB的全部,请你作光路图确定小明眼睛的位置区域(用斜线标出)。【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两个端点A和B发出的经过孔MN上下边缘的两条光线,这两条光线之间是人眼能够看到的范围,通过A和上边缘、B和下边缘的两条射线的交点即为眼睛的位置,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5.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像。(1)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下(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将易拉罐向右移动少许,蜡烛的像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选填“改变”或“不变”)(3)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花乡公园的树林里,小明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乙所示),这是太阳(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实像(选填“实像”、“影子”或“虚像”)。【解答】解:(1)光线沿直线传播,因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是倒立像,所以蜡烛向上方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下方移动;若将易拉罐向右移动少许,烛焰就离小孔越远,则像变小;(2)蜡烛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烛焰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像的形状不变;(3)树叶的缝隙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孔,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实像;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就是由于树叶之间形成许多小孔,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故答案为:(1)下;变小;(2)不变;(3)太阳;实像。五.计算题(共1小题)16.雷雨交加的夜里,小林同学先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请问:(1)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2)小林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解答】解:(1)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108m/s,发生雷电时光的传播时间极短,可以忽略不计。由v=得,雷电产生的地方距小林的距离:s=vt=340m/s×5s=1700m。答:(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速,所以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2)雷电产生的地方距小林大约有1700m远。六.解答题(共2小题)17.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在太阳、月亮、火把、电灯中不属于光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华北理工大学财务处招聘(河北)考试真题
- 湘潭劳务合同范本
- 专利监控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动车仪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做框架梁合同范本
- 小分子药物临床试验创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二手化妆品买卖合同
- 医用级粉底液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旋转烤炉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重质碳酸镁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接触隔离标准操作流程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5年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配套课件-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
- 2025年度药店营业员服务规范及合同约束协议3篇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2025年上半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温州市瓯海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天津三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上半年浙江嘉兴桐乡市水务集团限公司招聘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 (八省联考)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物理试卷合集(含答案逐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