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学生成绩报告单及成绩分析模板 VBA电子教案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_第1页
第七章 学生成绩报告单及成绩分析模板 VBA电子教案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_第2页
第七章 学生成绩报告单及成绩分析模板 VBA电子教案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_第3页
第七章 学生成绩报告单及成绩分析模板 VBA电子教案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_第4页
第七章 学生成绩报告单及成绩分析模板 VBA电子教案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学生成绩报告单

及成绩分析模板7.1设计目标7.2成绩报告表7.3成绩分析表结束17.1设计目标本应用实例的设计目标是:利用Excel工作簿,以高校的系为单位,将任意年级任意课程的成绩报告表和成绩统计分析输入、生成、存储、打印、传送,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的微机化,为网络化管理打下根底。稍加修改,可用于其它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成绩管理。对于成绩报告表,利用事先做好的模板,只需输入每位学生的成绩,系统将成绩自动按档次定位,使各分数段成绩一目了然。如果是考查成绩,输入字母a、b、c、d、e,系统自动转换为汉字“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单击“统计〞按钮,系统自动统计出全班的实考人数、各分数段人数、平均分、筛淘率并填入表格。对于成绩分析,在已有表格框架的根底上,单击“统计〞按钮,系统自动对全年级所有班统计出实考人数、各分数段人数、百分比,求出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画出成绩分布曲线图。模板工作簿主要包含“成绩报告表〞工作表〔每班一个〕和“成绩分析〞工作表〔整个年级一个〕。返回

27.2成绩报告表每个班级的每门课需要一个成绩报告表〔或称成绩单〕,如果按年级和课程定义工作簿,那么,工作簿中每个班对应一个工作表。为便于程序控制,各成绩报告表分别命名为“表1〞“表2〞,……。各班的成绩报告表除了标题、学号、学生姓名不同外,表的框架结构和统计方式都相同,因此,我们只要设计出一个工作表,其余的就可以复制产生。

37.2.1工作表设计7.2.2工作表的复制和命名7.2.3工作簿代码设计7.2.4“统计〞按钮代码设计7.2.5运行结果

返回

4进入Excel,建立一个工作簿。定义纸型、设置表格样式、设置单元格式、设置列宽度、设置行高度。在“工具栏〞任意位置右击,翻开“控件工具栏〞,在“控件工具栏〞中选择“命令按钮〞,在成绩报告表的右侧〔页边线外〕适当位置单击,建立一个命令按钮,右击新建的按钮,在快捷菜单中选“属性〞项,将Caption属性设置为“统计〞,并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和大小。菜单5在设计好的工作表选项卡上右击,选“移动或复制工作表〞,然后选中“建立副本〞,位置选“移至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可同时选中多个工作表进行复制。既按住Ctrl或Shift键,再单击工作表选择卡。为便于程序控制各成绩报告表分别命名为“表1〞“表2〞,……。整个工作簿用年级和课程命名。如:成绩单00导论、成绩单99数字逻辑,可分别用来表示2000级“计算机科学导论〞课、1999级“数字逻辑〞课的成绩单工作簿。菜单6为了在各“成绩报告表〞中输入学生成绩时,系统能自动按档次定位,使各分数段成绩直观明了,同时,对考查成绩,输入字母a、b、c、d、e,系统自动转换为汉字“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我们可以对工作簿的SheetChange事件编程。SheetChange在任意一个工作表的内容改变时发生。在菜单“工具|宏〞中选“VisualBasic编辑器〞,进入VBE,单击“工程资源管理器〞按钮,双击“ThisWorkBook〞模块,翻开代码编辑窗口。在菜单“工具|宏〞中选“VisualBasic编辑器〞,进入VBE,单击“工程资源管理器〞按钮,双击“ThisWorkBook〞模块,翻开代码编辑窗口。对工作簿Workbook的SheetChange事件编写具体代码。以上代码段首先求当出前工作表名,并根据当前单元格地址,求出列字母和行号。如果是C列或F列〔即成绩列〕,那么取得当前单元格的值,值有前导空格,说明已转换处理完毕,不再处理。否那么,对考查课成绩〔五级分制〕,将A、B、C、D、E转换为汉字“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并分别指定前导空格数1、6、12、18、24,对考试课成绩〔百分制〕,直接根据分数段指定前导空格数1、8、16、24、32。最后重新按格式填写成绩。菜单7每各成绩单工作表中都定义了一个“统计〞命令按钮,默认名为CommandButton1,单击命令按钮,产生Click事件,通过下面代码调用tj过程,完成统计功能。PrivateSubCommandButton1_Click()Calltj'调用统计子程序EndSub在VBE中选“插入|模块〞菜单,插入“模块1〞,在“模块1〞中定义一个过程tj并编写具体代码。在过程tj中,首先定义实考人数、优秀人数、良好人数、中等人数、及格人数、不及格人数和分数合计变量并置初值。然后用双重循环,对C列、F列,5行到39行,取出各单元格值,如果是有效的成绩〔不空并且最左边的5个字符不是“实考人数〞〕,那么先将考查课成绩折合百分制,再按分数段累加人数,最后,将统计结果填入特定的单元格。为防止求“平均分〞和“筛淘率〞出错,当实考人数为零时,将其赋予一个非零值〔这里用“99〞〕。菜单8

假设当前工作表是“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专业2000级5班〞、“计算机科学导论〞课、“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的成绩报告表。在已经输入了学号、姓名和标题等信息的前提下,输入学生成绩,系统自动按分数段排列,单击“统计〞按钮,自动将统计结果。得到如下图的表格。菜单97.3成绩分析表7.3.1工作表设计7.3.2“统计〞按钮代码设计7.3.3运行结果10翻开前面建立的成绩单工作簿,在“插入〞菜单中选“工作表〞项,插入一个新的工作表,将其命名为“分析〞,并调整到适宜的位置。定义纸型、设置表格样式。如下图。在成绩分析表的右侧〔页边线外〕定义“分数段〞、“人数〞、“班级数〞三项,前两项作为成绩分布曲线图的数据源,后一项用来控制循环次数。整个工作表单元格格式设置为“数字作为文本处理〞。在“工具栏〞任意位置右击,翻开“控件工具栏〞,在“控件工具栏〞中选择“命令按钮〞,在成绩分析表的右侧〔页边线外〕适当位置单击,建立一个命令按钮,右击新建的按钮,在快捷菜单中选“属性〞项,将Caption属性设置为“统计〞,并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和大小。成绩分布曲线图的设计:选定“分数段〞和“人数〞下面的K2:L12区域,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图表向导〞,在“自定义类型〞选项卡中选择“平滑直线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再击“下一步〞,在“图例〞卡中取消“显示图例〞选择项,单击“下一步〞,选择将图表放置在当前工作表中,单击“完成〞。将图表拖动到A15单元格,右击图表区,在弹出菜单中选“图表区格式〞,在“图案〞卡中设置“无〞边框,再右击图表区,在弹出菜单中选“图表选项〞,在“标题〞卡中输入图表标题“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曲线图〞、“分类〞轴标题为“分数〞、“数值〞轴标题为“人数〞。右击绘图区,在弹出菜单中选“绘图区格式〞,在“图案〞卡中设置“无〞边框,区域颜色设置为白色。最后,调整图表区和绘图区的大小、位置。11

返回127.3.2“统计〞按钮代码设计成绩分析工作表中定义了“统计〞命令按钮,默认名为CommandButton1,单击命令按钮,产生Click事件,编写具体代码完成统计功能。在程序段开头定义了实考人数、优秀人数、良好人数、中等人数、及格人数、不及格人数、分数合计、最高分、最低分变量并赋初值,同时定义了一个数组frs,用来存放各分数段人数。接然后,从L14单元格取出班级数,每个班对应一个相同结构的工作表。下来用三重循环程序,对每个班成绩单工作表的C列、F列,5行到39行,取出各单元格值,如果是有效的成绩〔不空并且最左边的5个字符不是“实考人数〞〕,那么将考查课成绩折合百分制,按5段分数累加人数,再按11段分数累加人数到数组frs,求出实考人数、最高分、最低分、总分。最后,将统计结果填入特定的单元格。为防止求“平均分〞和“通过率〞出错,当实考人数为零时,将其赋予一个非零值〔这里用“99〞〕。13

7.3.3运行结果假设当前工作簿中有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专业2000级5、6、7三个班“计算机科学导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