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冲赏红叶记_第1页
伍家冲赏红叶记_第2页
伍家冲赏红叶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伍家冲赏红叶记

深秋的天空高远开阔,美好的景致撩动人们亲近山水的情怀。大别山的红叶便成为人们观光赏景追赶的目标。

陆游诗曰:"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霜降过后,随挚友一起去乡村采风,路过伍家冲村时,便被眼前的美景而吸引,一片片田野和茶园之间,一株株红得夺目的光彩让我们停下了车。远望,四野的乌桕树红红黄黄地摇曳着旗帜,让我们逐渐畅游在这美观的空气里。

乌桕树俗名木梓树,房前屋后、塘边河旁、山涧坡地四处能见到它的踪影。乌桕是点缀秋色的主要树木。阳光明媚之下,随行美女与红叶媲美,在拍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乌桕树融为一体,树就像藏在深山中的骏马,一匹,两匹,一群,两群,在村落旁,在田埂边,在茶园中,在田野里,在起落的山丘间,立似画卷,动如游龙。

溜达其间,最惹眼的是红叶乌桕。乌桕不是枫树那种单调的红,它有橘红、桃红、紫红、酡红等红色;它红得普遍广泛,红得自然柔润,色调流光闪亮。

一棵舞着美姿的乌桕树或一株苍老的乌桕树,在随行的摄影家眼里都是一幅艺术佳作。枝叶之间交互的气度,像书法家的狂草吗?还是画家的奔马图?叶与叶的交响中,是天籁之音?还是心灵与自然的融渗?在这巧妙的风景里,不由勾起对童年的回忆:"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乌桕籽榨出来的油,不仅可以工业用,还能用来点灯,照亮乡村的寂寂黑夜。但山村人舍不得,常用松明子来替代。记忆里用它来炸食品吃倒是有些难忘。但主要还是将其采撷或捡拾到合作社去卖,由此换回学费和书本纸笔。所以至今,我依旧对乌桕树有着特殊感情,也多半缘于此。

记得有一位作家写乌桕的散文中,谈到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将乌桕油推为诸油品第一,"(乌桕籽)榨出水油清亮无比,贮小盏之中,独根芯草燃至天明,盖诸清油所不及者。'"燃灯那么桕仁内水油为上,芸苔次之,亚麻子(陕西所种,俗名壁虱脂麻,气恶不堪食)次之,棉花子次之,胡麻次之(燃灯最易竭),桐油与桕混油为下(桐油毒气熏人,桕油连皮膜那么冻结不清)。造烛那么桕皮油为上,蓖麻子次之,桕混油每斤入白蜡结冻次之,白蜡结冻诸清油又次之,樟树子油又次之(其光不减,但有避香气者),冬青子油又次之(韶郡专用,嫌其油少,故列次),北土广用牛油,那么为下矣。'中古世纪的中国之夜,秀才们读书,和尚们念经,皇帝与官员们在堂上会议,或许都是在乌桕籽油的映照之下举行的,这就是乌桕树席卷江淮、会集大别山中的理由吧!

可见,乌桕曾经照亮了中国的历史,功勋不成磨灭。随着时代的变迁,乌桕树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大别山最僻远的山村,都已经通上了柏油路与电话,爱迪生研发的灯泡被水电站与火电站供给的电力点亮。曾经的灯油之王乌桕树,现在也成为庄子所说的不材"散木'无用之木。大批的乌桕树被当地农人砍掉,诗人们眼中的萧萧玉树,已多被农户当作柴薪烧掉。只是近几年兴旅游,赏红叶才想起了它。

望着眼前美观的乌桕树,火红的旗帜摇曳在大别山中,我在想,有多少往事的记忆,在升起朝霞的山岭里荡漾,就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