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程目标学习聚焦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1.运用比较归纳法,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不同特点,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2.综合归纳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培育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3.结合史实,综合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全面爆发到最大规模的发展历程,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4.综合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四次重要国际会议及其影响,知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加强合作、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过程,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知识点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阅读教材P100,了解二战背景,将下图中的时间轴补充完整。提示①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②将德意志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③军部法西斯运动开始④建立法西斯政权⑤发动九一八事变⑥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⑦侵入埃塞俄比亚⑧签订《慕尼黑协定》2.阅读教材第一目及101页“史料阅读”和“历史纵横”,简述法西斯主义的特征,并思考其产生的背景。提示特征: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背景:一战带来的社会大动乱、造成的巨大破坏和引发的危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的问题;一些国家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及对“红色”革命的恐惧;德意日三国民主基础薄弱,专制主义、军国主义气氛浓厚。概念阐释绥靖政策是指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同时企图祸水东引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依据材料,受经济危机打击最大的是哪两国?面对危机两国分别走上了怎样的道路?材料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46.2%40.6%28.4%16.5%8.4%提示美国和德国。美国实行了新政,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而德国纳粹党上台,走上了法西斯道路。(2)材料中的“中立”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请说明理由。材料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摘编自[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提示不是“安全”的办法。理由:“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最终也遭到了德国的侵略。总结拓展(唯物史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根本原因:在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时期,随着德、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对英、法、美主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2)1929-1933年大危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起了催化作用: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而成的:法西斯势力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在局部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上处于孤立少援、被各个击破的境地,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去遏制法西斯势力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4)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5)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德国一直担心开战后东西两线作战,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祸水西纵”,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针对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应承担主要责任的是()A.苏联的“中立自保”B.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C.英法的绥靖政策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主要责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日法西斯是挑起二战的罪魁祸首,应承担主要责任,故选D。知识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二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阅读P102-103第二目,完成下列表格。亚洲战场欧洲战场北非战场局部阶段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与英法签订《慕尼黑协定》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全面阶段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不久,法国败降,英国坚持抵抗战争扩大到全球阶段(1)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抗击德国的主战场(2)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3)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战争转折点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阿拉曼战役战争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1943年非洲战场结束2.阅读教材并结合下图,分析《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意义。中、苏、美、英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白宫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1.1)提示(1)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2)为最后战胜法西斯势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为日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基础。思维点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政治、经济、军事的同盟,同盟中具有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因此同盟内也充满着矛盾和冲突,但联合始终占主导地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团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于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材料反映出美国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材料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大洋——他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海陆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到那时候,整个美洲,我们所有的人就将生活在枪口的威胁下……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我们已经向英国人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援助,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援。——摘编自[美]罗斯福《罗斯福选集》提示变化:向英国等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提供武器和物资。原因:法西斯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的威胁,美国同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日益加深,美国修改“中立”法案,并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总结拓展(历史解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①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了威胁。②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2)特点①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②是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③联盟内部存在矛盾和斗争,但合作始终是主流。(3)影响①改变了法西斯国家与被侵略国家的力量对比。②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信心。③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针对训练]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议会领袖交谈时承认:“我们业已遭受进攻,战争在太平洋上爆发已成事实,我们已经处于战争状态。”该言论发表的背景是()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B.德国突袭波兰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D.日本偷袭珍珠港答案D解析根据“已遭受进攻,战争在太平洋上爆发已成事实”可知是指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故选D。知识点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阅读教材P104第三目,概括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从战败国处理、殖民地问题、国际组织和势力划分四方面归类整理)。提示(1)战败国处理: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②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2)殖民地:①日本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承认朝鲜最终独立;②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3)国际组织:成立联合国。(4)势力范围:美、英、苏划分势力范围。概念阐释“大国一致”原则“大国一致”原则吸取了国联因大国间的矛盾无法解决而导致崩溃的教训,该原则克服了英法专制国联的局面,因为五大国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它比国联的“全体一致”有明显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大国一致”原则有利于保障联合国的权威性,有利于解决一些国际争端与地区冲突,但也因为不利于中小国家的利益而多受批评。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1)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材料由于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存在着政治制度的差别、参战目的不同,所以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的矛盾和分歧也愈来愈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反法西斯同盟内美、苏这两个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大国要依据各自在战争中实力的新变化,安排好有利于自己的战后世界新秩序。——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随着二战的结束,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的矛盾和分歧加大;美苏两国的推动。(2)根据材料,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材料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同样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划分势力范围的烙印。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氛,几乎每项协定都包含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例如讨论波兰的重建问题、对于蒙古独立和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都是背着当事国进行的,就此而论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共同之处。——陈从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研究》提示都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大国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特点。总结拓展(历史解释)全面认识二战影响(1)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2)国际格局:确立了雅尔塔体系,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3)造成了德国、朝鲜和欧洲的分裂。(4)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5)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6)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使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7)成为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催化剂,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迅速发展。[针对训练]有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很容易诱发国际危机,威胁世界和平。其依据最有可能是雅尔塔体系()A.对法西斯国家的处理过于严厉B.是由美苏等大国建立的C.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D.没有顾及世界人民的要求答案C解析雅尔塔体系是大国之间尤其是美苏之间互相让步妥协并牺牲他国利益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使其具有引发国际危机的潜在威胁,故选C。思维导图要旨聚焦1.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使世界大战的阴霾再次笼罩世界。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的发展过程。美、苏、英、中等同盟国家协同作战,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3.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4.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跟踪训练过关检测1.传统观点认为,二战的起源主要是因为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蓄谋发动侵略战争引起的;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矛盾;又有学者提出,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是其重要因素。综合以上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A.主要原因是法西斯国家的扩张B.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是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结果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学者认为二战的起源有着不同的原因,按照唯物史观来看,二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C。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这句话揭示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是意大利法西斯B.绥靖政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负有重大责任C.《凡尔赛条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D.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由于英、法等国的“善良的软弱”而助长了德、意、日法西斯的“邪恶的刻毒”,从而没有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项符合题意。3.“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美国总统与英国首相所作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该宣言的签订表明()A.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矛盾加剧B.美英战时盟友关系确立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走向联合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答案C解析材料是选自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该宣言的签订表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走向联合,故C项正确;《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有英美苏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加强了联合,排除A项;《联合国家宣言》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不仅仅确立美英战时盟友关系,排除B项;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排除D项。4.二战后期,美国力图在战后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苏联也希望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来“保证一个持久和正义的和平”。在美苏主导下,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为宗旨的联合国建立起来。这表明()A.美苏在战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B.两种制度的国家能够永久和平相处C.美苏都希望建立自己主导的世界秩序D.维护和平的理念顺应了国际大势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通过和平协商建立起全球性的协调机制,这种行为维护了世界和平并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永久和平相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结束后,世界大国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其主要特点是()①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②形成了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并存的格局③从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走向美苏对峙的局面④以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为主要目标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据二战的影响可知,雅尔塔体系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最终形成了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并存的格局,世界格局从以欧洲为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局面,①②③符合题意,A正确;④是二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课时训练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A.1929年大危机的影响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英法的绥靖政策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答案B解析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二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故选B。2.(2022·烟台高一期末)1929-1933年,德国纳粹党党员的人数不断上升,由15万达到100万,其中2/3为职员、独立劳动者和农民,1/3为工人。这表明纳粹党()A.成为国会第一大党B.代表工人阶级利益C.得到下层群众支持D.煽动民族复仇情绪答案C解析材料“其中2/3为职员、独立劳动者和农民,1/3为工人”反映了德国下层群众支持纳粹党,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纳粹党在国会中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中的现象是纳粹党欺骗宣传的结果,其并不代表工人阶级利益,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复仇情绪,排除D项。3.1935年,法国总理曾说:“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让它们在非洲沙漠畅通无阻,或许就能够安静下来。”这一观点()A.是绥靖政策的体现B.主张制止法西斯的侵略C.是法西斯主义主张D.强调争夺非洲殖民利益答案A解析根据“如果让它们在非洲沙漠畅通无阻,或许就能够安静下来”可知,法国主张把战争引向非洲,纵容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是绥靖政策的体现,故A正确。4.下表是1922-1938年的部分大事年表,该表反映的主题是()时间事件1922年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上台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1935年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1936年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A.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高涨B.经济大危机的后果及影响C.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疯狂扩张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答案C解析据“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侵华战争”“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疯狂扩张,故选C项;德意日三国当时都是独立国家,与民族解放运动无关,排除A项;墨索里尼上台在经济大危机发生之前,排除B项;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排除D项。5.(2022·苏州市调研考试)下图是法国设计师弗里德里克·亨里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的海报。该海报反映的主题是()A.法国是反法西斯主要国家B.盟国团结一致消灭法西斯C.四大国分区占领德国领土D.战时同盟关系已分崩离析答案B解析海报中“卐”为纳粹万字符,四只印有国旗标志的手代表着法、英、美、苏四国,四只手合力粉碎“卐”,寓意为反法西斯同盟齐心协力击溃纳粹德国,故选B项;“主要国家”说法不妥,法国为反法西斯国家之一,排除A项;紧扣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四大国分区占领德国领土是在二战结束后,排除C项;题干提及的是四国紧密团结,使纳粹德国“分崩离析”,排除D项。6.1941年7月,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橡胶和石油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日本的这一行为严重触碰了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利益,美国立即宣布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一切资产。美国的这一做法()A.加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B.使日本在战略上转攻为守C.有效阻止了日军的南进D.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1941年7月,日本向东南亚扩张侵犯了美国利益,美国对日进行激烈制裁。美国的做法打击了日本经济,同时加剧了美日间的矛盾,加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故A正确;美日此时尚未开战,涉及不到攻守问题,故排除B;美国的做法并未阻止日军南下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故排除C;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故排除D。7.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多次要求日军自远东夹击苏联,但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认为: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北上实际上办不到。苏联得到日本暂缓“北进”的情报后,先后从远东地区西调近70万人,在保卫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等战役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充分说明()A.中国战场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援B.中国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C.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取得对德胜利D.日本国小力弱难以进攻苏联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可知,当时中国的抗日战斗拖住了日本,避免苏联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故选A项。8.(2022·大连高一期中)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相似之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战前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B.战后开始出现社会主义国家C.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D.战争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答案C9.《联合国宪章》规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须“五大国一致”,各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这一规定()A.有效地解除了战争的威胁B.体现了美苏两国霸权主义C.顺应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D.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答案D10.法国总理达拉第在签订《慕尼黑协定》后,心中已经准备好回国时面对国人的嘘声,没想到迎接他的巴黎民众不但没有嘘声,反而一片兴奋,欢迎“伟大”的总理归来。材料主要说明了()A.法国民众存在背离现实的和平主义情绪B.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软弱无力C.法国与德国法西斯势力利益逐步趋同D.法国统治者竭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答案A解析《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后,法国人民一片兴奋,这实质上反映出法国民众对以牺牲弱小国家换取和平的这种和平主义思想的错误认识,这是背离现实的和平主义,故选A。11.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D.当时拍摄的德军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答案D解析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当时拍摄的德军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是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故选D;回忆录具有主观性,不是最可信的史料,排除A;电影、小说存在艺术加工成分,不是最可信的史料,排除B、C。12.1941年9月,苏联对面包、糖和糖果施行食物购买证政策,城市居民分为有不同食品定额的四个群体,其中航空、化工、煤炭、石油、电力、冶金行业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比普通标准中的工人类别拥有较高的定量。这反映了当时苏联()A.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B.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C.计划经济体制更加巩固D.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危急答案D解析1941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材料中的“苏联对面包、糖和糖果施行食物购买证政策”反映出当时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危急,对食品进行定量供应,对与战争相关行业的群体实行较高的食品定量标准,故选D。13.(2022·河南名校联盟联考)1942-1945年,中国远征军40万人先后两次入缅作战,最终改变了整个太平洋地区的战争格局。如在1942年4月仁安羌战役中,孙立人将军率领新38师,歼敌1200人,解救7000余名英军和50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最终帮助英美军队取得了对日胜利。这体现了()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合B.抗战胜利的根源在于盟国对华的支援C.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党外合作D.入缅作战促使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答案A解析中国远征军“改变了整个太平洋地区的战争格局”“解救7000余名英军和5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能计量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昭通学院《智能终端与移动应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传递过程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市值管理中财务透明度的提升策略研究
- DB2201T 64-2024 梅花鹿布鲁氏菌病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
- 职业导论-房地产经纪人《职业导论》真题汇编1
- 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押题密卷2
- 年度培训工作总结
- 119消防安全月活动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废塑料编织袋回收与再生PE膜合同3篇
- 工程监理大纲监理方案服务方案
- (3.10)-心悸急诊医学急诊医学
- 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解读
- 盖洛普Q12解读和实施完整版
- 2023年Web前端技术试题
- GB/T 20840.8-2007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 GB/T 14864-2013实心聚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
-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版)资料
- 发烟硫酸(CAS:8014-95-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
- 公路自然灾害防治对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