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考高考】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日: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 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三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 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 王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燔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 ”或劝脱脱曰:生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 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节选自《明史王祎传》)(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B.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C.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D.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设置有专门的负责人员,且 左史记事,右史记士,,口°B.科敛,是古代统治者向老百姓收取钱财的方式之一,非正式税收,而是按有关条文摊派、聚敛。C.赍,本义是拿东西送给别人。在文中的意思是携带。D.天兵,汉族神话中指天神的兵将。言说者喜用它借代己方的军队,如文中指梁王的军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博学方面胜过宋濂。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答案】(1)CDA(4)①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②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解析】【分析】(1)本题“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结合文本理解意思,这段话是说“在目睹了元王朝国政衰颓凋敝后,写了七八千字的奏章上言给当时的宰相。危素、张起岩一起推荐了他,但是没有被接受。于是在青岩山隐居著书,名气越来越大。”。本题“上”的对象宾语是“时宰”,指上言给当时的宰相,在“时宰”后断句,“危素”应归属后句,作“并荐”的主语,排除 B、D两项;不报”指没有被接受,要单独成句, 不”前要断句,排除Ao故选QD项,“如文中指梁王的军队 ”有误,这里“天兵”指朝廷的军队,指明朝的军队。故选D。A项,“还认为他在博学方面胜过宋濂 ”分析有误,据原文“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可知,不是博学方面胜过宋濂,而是才思方面胜过宋濂。故选A。(4)本题①中的“会”,适逢;“遗”,派遣;“必”,一定;“胁王以危言 ”,状语后置句,应是“以危言胁王 ”,译为“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 ”。②中的“既”,已经;“讫”,终结;“实”,确实;“馀烬”,将要烧完;“争明”,争夺光明。故答案为:⑴C;⑵D;⑶A;⑷①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②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 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附参考译文】王祎,字子充,浙江义乌人。幼时机敏聪慧,成年后身材高大伟岸,以文章著称于世。在目睹了元王朝国政衰颓凋敝后,写了七八千字的言上给当时的宰相。危素、张起岩一起推荐了他,但是没有被接受。于是在青岩山隐居著书,名气越来越大。太祖征江西,祎写文章赞颂并献给太祖。太祖很高兴,说: 江南有二位大儒,就是你和宋濂了,要论学问谁更渊博,你不如宋濂。但是要论才思的雄辩,宋濂不如你。 ”太祖创立了礼贤馆,被召置礼贤馆。累次迁升到侍礼郎,掌管太祖的起居注。又任南康府同知,出了很多惠民政绩,太祖赐给金带以示宠爱。太祖即将称帝即位前,将他召回,商议即位礼仪。洪武元年八月,上奏言,祈求天命永远所在,在于忠厚存心,宽大为政,效法天道,顺应人心。雷霆霜雪,只是暂时的不是永远的。既然浙西已经被平定了,应该减免赋税。 ”太祖表扬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没有都听从。第二年修《元史》,任命祎与濂为总裁。祎擅长史事,裁汰剔除烦秽,大力修改。修完《元史》后,提拔为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奉召到大本堂教皇子读书,王祎经明理达,善于开导。皇上召他到殿廷,每次都给他赐坐,从容应答。洪武五年正月商议诏谕云南,任命王祎奉召前往。到云南后诏谕梁王,尽快奉上户籍册和地图给朝廷方面掌管,不然天子很快就将讨伐过来。梁王不听从,并把他安置在偏室内居住。几天后,又诏谕说: 朝廷考虑到云南百万生灵,不忍荼毒于锋刃。如果你凭借艰险路远,抵抗大明皇帝的命令,后悔都来不及。 ”梁王被吓服了,随即将他改为正馆居住。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梁王逼不得已交出来了王祎,脱脱想让王祎屈服于他,王祎怒叱道: 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何况你我都是使臣,我岂能屈服于你! ”有人劝脱脱说: 生先生久负盛名,不能杀。”脱脱手一摆说道: 今天就是孔圣人,也没有情面可讲。 ”王祎回头说道:你杀了我,朝廷大军就将到来,你的祸患不久就要接踵到来。 ”于是就这样被杀害了。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荀或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颗见或而异之,曰: 生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比至冀州,袁绍待或以上宾之礼。或每怀匡佐之义。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 吾子房也。”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或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邈使人谪或曰: 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 ”或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或谏曰: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热麦约食菱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未可卒制。或乃劝操曰: 昔晋文公纳周襄
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缩索,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 ”操从之。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或议,或报曰: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或。或曰: 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或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或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世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节选自《后汉书荀或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A.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B.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C.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D.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宾之礼,是古代社会生活中对待尊贵宾客的礼节。这种礼节和《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的九宾礼”一样。B.兖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山东、河北、河南等的部分地区。《尚书 禹贡》称:大禹治水,划天下之地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C.缩素,缩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故可引申指 白色”,也可代指丧服”,还可代指书画”,有时也喻指俭朴”。文中指的是穿上白色的丧服为义帝戴孝。D.九锡,即九赐",是我国古代皇帝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象征最高的礼遇。古代一些权臣常接受九锡”,后来九锡”成了篡逆的代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或富有才学,深得众人赏识。南阳何顺见到他,称他有 生佐之才”;袁绍对他敬重有加;他投奔曹操,曹操称他是张良一样的策士谋臣。B.荀或胸有谋略,颇有远见卓识。他怀有匡正之心,选择英明的人去辅助;向曹操献计,把皇帝迎到许都,为胁天子以令诸侯”打下了基础。C.荀或敏于决断,善于把握局势。他识破张邈的阴谋,整顿军队做好防备,避免了变乱发生;官渡之战,他建议用奇计破敌,助曹操取得了胜利。D.荀或性格刚直,事主保持忠节。他从忠贞德义出发,不支持曹操进爵国公,为自己埋下灾祸;他在病中看到曹操送的 空器”,于是饮药而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②“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操乃坚壁持之。【答案】(1)AAB(4)①趁此时奉迎主上以顺应万民心愿,执最大的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扶持大义来网罗英才。②“情形败露,声势衰竭,一定会有转机,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曹操于是坚守壁垒(和袁绍)相持。【解析】【分析】(1)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将军”“兖州”“首事”“山东”“此”“天下”“要地”“虏”“熟麦 ”“食”“谷”“吕布 ”,虚词“以”“之”“也”“其”“而”“则”,“熟麦”意思是“成熟的麦子”,作“收”的宾语,意思是“抢收成熟的麦子 ”,为完整动宾结构,其后断开,排除 C项;“约”的意思是“节约”,“蓄”的意思是“储存”,“食”和“谷”都是粮食的意思,分别作 “约”和“蓄”的宾语,意思是“节食蓄粮”,意思完整,结构独立,前后断开;“资”的意思是“帮助,资助”,“一举”指“军事行动”,“一举”作“资”的宾语,意思是“助军事行动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将军本以兖州为根本,所以能平定山东,这实在是天下的要地啊!应立即分兵讨伐,使敌寇不能西顾,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节食蓄粮,以助军事行动,则吕布不难击败。句子可以断开为: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故选A。TOC\o"1-5"\h\zA项,“这种礼节和《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的‘九宾礼’一样”说法错误,上宾之礼用于接待宾客,九宾礼是接待外交使者,两者不同。故选 A。B项,“向曹操献计,把皇帝迎到许都 ”说法错误,原文为“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未可卒制。或乃劝操日 ……';由此可以看出迎皇帝到许都是曹操的想法,荀彧表示支持。故选 B。①中“因”,趁着;“奉”,奉迎;“以”,连词,表目的;“从”,顺应;“从人望”,顺应百姓(万民)心愿;秉”,秉持,执; 至”,最大的; 服”,使动用法,使••…信服;“致”,招致,网罗;“英俊”,指英才;“致英俊”,网罗英才。②中的“见”,同“现”,显现,败露;“情见 ”,情形败露; “竭”,衰竭;“势竭 ”,声势衰竭; “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判断句,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乃”,于是,就;“坚壁”,指坚守壁垒;“持”;相持(对抗);“之”,代词,代指袁绍;“操乃坚壁持之 ”,曹操于是坚守壁垒(和袁绍)相持。故答案为:⑴A;⑵A;⑶B;⑷①趁此时奉迎主上以顺应万民心愿,执最大的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扶持大义来网罗英才。②“情形败露,声势衰竭,一定会有转机,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 ”曹操于是坚守壁垒(和袁绍)相持。【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其次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然后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最后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参考译文】荀或(yu)字文若,颍川颍阴人,青少年就凭才识出名。南阳人何颛见到荀或认为他奇异不凡,说:“这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啊。”中平六年,被推举为孝廉。董卓作乱时,弃官回到家乡。等荀彧到了冀州,袁绍用贵宾的礼遇对待荀彧。荀彧每每有匡正之心。估计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事,就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和他交谈后大喜,说:“你是我的张良啊。”兴平元年,曹操东击陶谦,派荀彧守甄城。赶上张邈、陈宫据兖州反曹操,而暗地迎接吕布。张邈派人欺骗荀彧说:“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打陶谦,应赶紧供应他军需物资。荀彧知道张邈有变,就整顿军队做好防备,因此张邈的计谋不能得逞。陶谦死,曹操想马上攻取徐州,回兵后平定吕布。荀彧劝谏说:“以前高祖占据关中,光武帝占据河内,都是先巩固根本,以控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为根本,所以能平定山东,这实在是天下的要地啊!应立即分兵讨伐,使敌寇不能西顾,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节食蓄粮,以助军事行动,则吕布不难击败。”曹操于是大力抢收成熟的麦子,又和吕布交战,兖州于是被平定。建安元年,献帝从河东回到洛阳,曹操打算迎接车驾,迁都到许昌。众人大多认为不可仓促行事。荀彧于是鼓动曹操说:“晋文公曾接纳周襄王而使得诸侯们如影随形,汉高祖为义帝戴孝而使得天下人心尽归。自从天子遭难,将军首举义兵,只是因为山东纷扰混乱,没有顾得上接驾,虽然在外平定祸乱,但心里却无时不在挂念着王室。趁此时奉迎主上以顺应万民心愿,执最大的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扶持大义来网罗英才。 ”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曹操守官渡,虽然得胜但军粮就要吃完,写信与荀彧商议,荀彧回信说:“情形败露,声势衰竭,一定会有转机,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 ”曹操于是坚守壁垒(和袁绍)相持。终于用奇兵打败袁绍。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要联名推戴曹操晋封国公,赐予九锡仪仗器物,秘密地征询荀彧的意见。荀彧说:“曹公本是发动义兵,以振兴汉朝,虽然功勋卓著,还保持忠贞之节。君子爱人要合于道德,不应该这样。”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曹操心里难以平静。等到南征孙权,曹操上表请荀彧到谯郡劳军,皇帝答应了他。到了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曹操赠送他食物,打开一看,却是空盒,于是荀彧服毒而死。皇帝为他难过痛惜,祭祀之日因此而不奏乐。谥为敬侯。第二年,曹操终于晋封魏公。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宇文忻,字仲乐,本朔方人,徙京兆。忻幼而敏慧,为儿童时,与群辈游戏,辄为部伍,进止行列,无不用命,有识者见而异之。年十八,从周齐王宪讨突厥有功,拜仪同三司,赐爵兴固县公。从武帝伐齐,攻拔晋州。及帝攻陷并州,先胜后败,帝为贼所窘,左右皆歼,帝挺身而遁,诸将多劝帝还。忻勃然而进曰: 自陛下克晋州,破高纬,乘胜逐北,以至于此。致令伪主奔波,关东则坂,自古行兵用师,未有若斯之盛也。昨日破城,将士轻敌,微有不利,何足为怀。今者破竹,其势已成,奈何弃之而去? ”帝纳其言,明日复战,遂拔晋阳。高祖龙潜时,与忻情好甚协,及为丞相,恩顾弥隆。尉迥作乱,以忻为行军总管,兵屯河叽,诸军莫敢先进。帝令高颍驰驿监军,与颍密谋进取者,唯忻而已。迥背邺城结阵,与官军大战,官军不利。时邺城士女观战者数万人,忻与高颍、李询等谋曰:事急矣,当以权道破之。 ”于是击所观者大嚣而走转相腾藉声如雷霆忻乃传呼曰贼败矣众军复振齐力急击之迥军大败。进封英国公。自是以后,每参帷幄,出入卧内,禅_住N际,忻有力焉。上尝欲令忻率兵击突厥,高颍言于上曰: 忻有异志,不可委以大兵。”乃止。忻既佐命功臣,频经将领,有威名于当世。上由是微忌焉,以谴去官。忻与梁士彦昵狎,数相往来,士彦时亦怨望,阴图不轨。忻谓士彦日: 帝王岂有常乎?相扶即是。公于蒲州起事,我必从征。两阵相当,然后连结,天下可图也。 ”谋泄伏诛,年六十四。(节选自《隋书宇文忻传》,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击/所观者大嚣而走/转相腾藉/声如雷霆/忻乃传呼曰/贼败矣/众军复振齐力/急击之迥军/大败B.于是击所观者/大嚣而走/转相腾藉/声如雷霆/忻乃传呼/日贼败矣/众军复振齐力/急击之迥军/大败C.于是击所观者/大嚣而走/转相腾藉/声如雷霆/忻乃传呼曰/贼败矣/众军复振,齐力急击之/迥军大败D.于是击/所观者大嚣而走/转相腾藉/声如雷霆/忻乃传/呼曰/贼败矣/众军复振/齐力急击之/迥军大败(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东,此处指山海关以东,即今天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等地区。B.龙潜,出自《易乾》: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后指阳气潜藏,龙蛇蛰伏。此处指帝王未即位。C.河阳,在黄河北岸。 河”指黄河;阳”指水北岸。古代山南水北谓之 阳”,反之则谓之阴”。D.禅代,指帝位的禅让和接替。史书中 禅代”,往往是假帝王禅让之名,行臣子篡位之实。(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忻自幼机敏聪慧,有指挥能力。与小孩们嬉戏玩耍时,常模拟军队操演,无人不服从他的命令,有见识的人看了都感到惊奇。B.宇文忻性格坚韧,不轻易屈服。武帝伐齐遇挫,脱身逃跑,诸将大多劝武帝撤军,他力排众议,劝武帝坚持作战,最终攻克晋阳。宇文忻精通兵法,善于应变。平定尉迥之乱时,在官军不利的情况下,他策划奇谋、运用诈术,振奋军心,大败贼兵。宇文忻威名赫赫,功高自傲。他因与突厥有往来而引起皇上猜忌,于是获罪离职,最终因心怀不满而被诛杀。(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邺城士女观战者数万人,忻与高颎、李询等谋曰:事急矣,当以权道破之。忻与梁士彦呢狎,数相往来,士彦时亦怨望,阴图不轨。【答案】(1)CAD(4)①当时邺城观望打仗的男女百姓有几万人,宇文忻与高颎、李询等谋划说:“战事紧急啊,我们应当用变通的方法攻破敌军。”②宇文忻与梁士彦亲近,频繁相互往来,士彦当时也怨恨皇上,两人暗中图谋叛乱。【解析】【分析】(1)本题有很多切入点。“于是击所观者 ”是一个整体,不用断开,所以排除A项、D项;“忻乃传呼曰”是一个整体,不宜断开;“之”做宾语,其后断开;“迥军”做主语,其前断开;排除 B项。故选 C。A项“山海关以东 ”错,古代关东通常指函谷关以东地区,故选A。D项“他因与突厥有往来 ”文中无据,原文说“上尝欲令忻率兵击突厥,高颎言于上曰:‘忻有异志,不可委以大兵。’乃止 ”;他被诛杀的原因不是 “心怀不满”,而是“谋泄”,原文“谋泄伏诛,年六十四 ”。故选 D。①中“士女观战者 ”,定语后置,观战的男女;“急”,紧急;“权道”,变通的方法。②中“昵狎”,亲近;“怨望”,怨恨;“阴”,暗地里,暗中。故答案为:⑴C;⑵A;⑶D;⑷①当时邺城观望打仗的男女百姓有几万人,宇文忻与高颎、李询等谋划说:“战事紧急啊,我们应当用变通的方法攻破敌军。”②宇文忻与梁士彦亲近,频繁相互往来,士彦当时也怨恨皇上,两人暗中图谋叛乱。【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3)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御书带经堂记(清)朱书古书契未立,天地民物之常理,灿然上下间。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备之于身,以成理万物,无经之名,而莫斗乡也。至孔子不得位,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而后世奉之为六经。盖措之于身则其事精,而天下法之以为治;笔之於书则其义详,而万世繇之以为学。其道一而已矣。新城王公为御史大夫时,御书 带经堂”额大字颁赐,朝士荣之。公侈君赐,既揭于所居之堂,而命(书)记之。带经”之说,昉于汉,御史大夫倪宽少贫,常带经而锄。公生华胄,弱冠掇高科 ①,历显仕四十余年矣,知遇之隆,近古未有。与夫②贱贫之士,杂身都养赁作③间,勤不废经者,相去甚远。宽虽能使酷吏如张汤知乡学,建才大略如汉武与语经学而悦,其得力工经,有大过人者。公文章衣被天下因公而知向学者皆是也佐佑文治不但悦所语而欲使天下振兴经教以祛邪慝又未尝不存于心求见诸行事。然则公之于经,固将与天下法之由之。于乎!经之荒亦已久矣。以宽生平力学,不过采儒术、文封禅、邀明堂,一觞而止。经之用,顾若是与?孔子之圣,摄相三月,断焉不能使鲁为东周,仅与其徒退而讲遗经于洙泗之滨,传之其人而已。于宽又何责焉?方宽之为御史大夫也,委曲迁就,以从入主之好,位盛贵极。傥回思耨锄之余,岂不曰吾今者御史大夫之尊,殆不若乡者都养赁作,得以优游一卷之书之为乐哉!公以天下万世所系赖之身,受六经之托,著书满家,望风求教于门下者,不可数计。名斯堂也,其将礼耕义种,与天下治人情之田乎?抑良农能稼而不能不啬,藏之名山,待其人_乎?朱子之诗曰:面似冻梨头似雪,后生谁与属遗经?”公其念经之久荒,而与吾徒皿之,则当何如也?书固荷锄之田夫也,幸得从公游,故记公堂而卒以锄田之说进。【注】①提高科,摘取科举功名。 ②,即憔悴”,③都养,为众人做饭烧菜:赁作,受雇为人劳作。TOC\o"1-5"\h\z(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孔子不得位 得位:得志 -B勤不废经者 废:停止C.宽虽能使酷吏如张汤知乡乡:向往 HD.而与吾徒锄治之 徒:弟子(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月出土东山之上A.无经之名,而莫非经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B.其得力壬经月出土东山之上向使三国各爱C.殆不若向者都养赁作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D.藏之名山,待其人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伏羲、神农等远古圣王先贤深谙经文经书和孔子对六经的贡献,以此强调经学对修身养性、治学行事都十分重要。B.文章对带经”之说追根溯源,盛赞倪宽 带经而锄”的精神,认为倪宽之所以深受朝廷恩宠,官场显赫,是因力他对经书的重视。C.针对学荒废的现象,作者以孔子为鲁相尚不能 使鲁为东周”为例,为倪宽辩护,指出经学荒废非倪宽之过,评价有合理之处。D.文章结尾作者揣摩新城王公为“所居之堂”命名的日的,交代自己写作本记的缘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王公的敬仰钦佩。(4)用 “/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公文章衣被天下因公而知向学者皆是也佐佑文治不但悦所语而欲使天下振兴经教以祛邪慝又未尝不存于心求见诸行事(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朝士荣之,公侈君赐,既揭于所居之堂,而命书记之。方宽之为御史大夫也,委曲迁就,以从人主之好,位盛贵极。【答案】(1)DBA4)公文章衣被天下 /因公而知向学者皆是也 /佐佑文治/不但悦所语 /而欲使天下振兴经教//以祛邪慝/又未尝不存于心 /求见诸行事。5)①朝廷官员们都以此事为荣,王公为显耀君王的恩赐,将(带经堂)三个字标注在所居住的大厅之上,让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②倪宽在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屈身折节,曲意逢迎,依从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权重。【解析】【分析】(1)D项解释错误,“而与吾徒锄治之”意思是:就和我们这些人一起来整治。徒,指一类人,一辈人。故选D。2)A项,而: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顺承。B项,于:①②都作介词,从。D项,者:①助词,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②助词,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C项,其:①代词,那、那些;②代词,自己的。故选B。A项,“文章开头写伏羲、神农等远古圣王先贤深谙经文经书和孔子对六经的贡献 ”分析错误,原文中说伏羲、神农时并无经文经书。故选 A。(4)画线句子的大意是:倪宽的文章恩泽天下人,因他而懂得重视学习的人到处都是。辅助君王教化民众,不只是喜欢他的言论,而确实是想要让天下振兴经学教育,祛除邪恶。既然如此,那么倪公对于经书,本来就是要让天下之人效法它遵循它。“因”后面的内容是指出“公文章衣被天下”的原因的,因此,“因”前要断开。“皆是也”的“也”是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也”后需要断开。“…不••…而……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 不”之前,而”之前,都需要断开。“以祛邪慝”表示“振兴经教”目的,前后需要断开。“不存于心求见诸行事 ”这里说的两句话,“不存于心”与“求见诸行事 ”中间需要断开。根据以上分析,断句即可。(5)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①荣,以••…为荣;侈,夸大,显耀;记,记述。②方,当••…的时候;委曲,屈身折节;好,喜好。故答案为:⑴D;⑵B;⑶A;⑷公文章衣被天下 /因公而知向学者皆是也 /佐佑文治/不但悦所语/而欲使天下振兴经教 //以祛邪慝 /又未尝不存于心 /求见诸行事。⑸①朝廷官员们都以此事为荣,王公为显耀君王的恩赐,将(带经堂)三个字标注在所居住的大厅之上,让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②倪宽在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屈身折节,曲意逢迎,依从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权重。【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 “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筛选翻译】(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3)本题考查理解辨析此类活用的能力。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着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固定句式等)分析判断。(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6)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附参考译文】古时文字尚未出现,天地万物之常理便显豁于世间。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依据它来修养自己,治理万物,虽无经书之名,但无一不是经书。孔子不得志时,曾著述《诗》《书》,编定《礼》《乐》,编纂《春秋》,后世尊奉它们为六经。世人放在自己身边就能行事精通,天下人取法它用来治理天下;记载在书籍里,义理详备,后世追随它用来治理学问。新城王公做御史大夫时,皇帝亲笔书写 带经堂”匾额三个大字赏赐他,朝廷之士都深感荣耀,王公为显耀君王的恩赐,将三个字标注在所居住的大厅之上,让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带经”一说,始于汉代。御史大夫倪宽年少贫穷,常带着经书耕种劳作。倪宽本是贵族之后,弱冠之年便摘取科举功名,官途显赫达四十余年,备受朝廷恩宠,是近年来所未有的。这与憔悴贫贱之人,在为众人烧菜做饭劳作之间,勤奋而不停止读经之人,相差很大。倪宽既能让像张汤那样的酷吏向往学习,也能让像汉武帝那样有雄才大略者与他谈论经学而感到愉悦,这与他得益于经书,必定过人之处(大有关系)。倪宽的文章恩泽天下人,因他而懂得重视学习的人到处都是。辅助君王教化民众,不只是喜欢他的言论,而确实是想要让天下振兴经学教育,祛除邪恶。既然如此,那么倪公对于经书,本来就是要让天下之人效法它遵循它。哎!重视经书的风尚荒废也已经很久了。凭借倪宽平生的学问,也只不过是采用儒术,文饰君王祭祀天地的大典,迎合君王,赢得君王一杯赏赐的酒罢了。经书的用途,难道就像这样吗?孔子圣明,代理鲁国国相之职三个月,也断然不能使鲁国成为东周,只好与他的弟子退隐而在洙水泗水给他们讲授古代传下来的经书,并将它们传那些人罢了。那对倪宽又怎可指责呢?倪宽在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屈身折节,依从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权重。只是在回想自己耕种劳作之余,倪宽难道不曾说过我现在御史大夫的尊贵,大概不如从前为他人烧饭煮菜劳作而能够悠闲自得地读一卷经书的快乐吗?新城王公以自己天下世人所仰赖的身躯,担负传承六经的重托,著书满屋,到他门下仰望其风采向他求教的人,数不胜数。给他的大厅取名带经堂,大概是想以礼耕种,以义种植,和天下一起整修人之常情吧?还是像那农夫能耕种庄稼而不能收获庄稼,就把它藏在名山,等待那合适的人吧?朱熹曾写过 面似冻梨头似雪,后生谁与属遗经? ”的诗句,王公大概考虑读经书的风气久已被荒废,就和我们这些人一起来整治,那又怎么样呢?我本来就是一个扛锄头的农夫,很幸运能够和王公交往,所以为王公大厅作了这篇记,最后把自己治经如耕地的见解进献给他。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熊狭,字悦之,南昌人。正德九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宁王宸濠将为变,狭与同邑御 —史熊兰草奏,授御史萧淮上之。濠仓卒举事,卒败,本两人早发之力。出核松潘边饷。副总兵张杰倚江彬势,赃累巨万,诱杀熟番上功启边衅,笨死千户以下至五百人。又尝率家众遮击副使胡澧。抚、按莫敢言。狭至,尽发其状,杰遂褫职。嘉靖初,由右给事中出为河南参议。外艰归。六年,服阕—,召修《明伦大典》。超擢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明年四月迁大理寺卿,俄迁右副都御史。《大典》成,转左。八年二月遂擢右都御史,掌院事。京师民张福诉里人张柱杀其母,东厂由此刑部坐柱死。不服,福姊亦泣诉官,谓母福自杀之,其邻人之词亦然。诏郎中魏应召覆按,改坐福。东厂奏法司妄出人罪,帝怒,下应召诏狱。法是应召议,执如初。帝愈怒,褫狭职。给事中陆粲、刘希简争之,帝大怒,并下两人诏狱。侍郎许赞等遂抵柱死,应召及邻人俱充军,杖福姊百,人以为冤。当是时,帝方深疾孝、武两后家,柱实武宗后家夏氏仆,故帝必欲杀之。狭家居十年。至帝幸承天与近臣论旧人,乃召为南京礼部尚书,改兵部,参赞机务。二十一年召为兵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法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二品六年满,加太子太保,坐事夺俸者再。狭知帝意终不释,遂称病乞休。帝大怒,褫职为民。又十年卒。狭少有志节,自守严。虽由议礼显,然不甚党比,尤爱护人才,故其去吏部也,善类多思之。隆庆初,复官,予祭葬,谥恭肃。(节选自《明史熊狭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狭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B.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狭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C.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狭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D.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狭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古代具有监察性质的官职名,主要负责纠弹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B.外艰,中国古代丧制之名,通常指父丧或作为长房长孙在父亲去世之后遭遇的祖父之丧。C.服阕,指服丧期间。旧俗尊亲去世后,服阕时禁止娱乐、交际,以表示哀悼。D.东厂,即东缉事厂,官署名,中国明代设立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狭尽责尽力,忠于朝廷。宁王朱宸濠意图发动叛乱,担任礼科给事中的熊狭与同乡熊兰一起草拟奏章,通过御史萧淮上报朝廷。B.熊狭不畏权势,正直敢言。张杰依仗江彬势力,胡作非为,无人敢言,熊狭却尽发其状;张柱案中,熊狭不惧冒犯龙颜,支持魏应召。C.熊法坚守志节,仕途坎坷。熊狭年轻时候就有志节,自我要求严格,一生中不结党营私,不苟且违心,多次遭遇处罚,最终乞归终老。D.熊狭富有才华,爱护人才。熊狭一生在礼部、兵部、吏部等多部门任职,颇有建树,还曾编撰《明伦大典》;在执任中,爱护人才,甚有口碑。(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濠仓卒举事,卒败,本两人早发之力。②东厂奏法司妄出人罪,帝怒,下应召诏狱。【答案】(1)ACC(4)①朱宸濠仓促之中发动叛乱,最终失败,根源是熊浃、熊兰两人及时揭发的功劳。②东厂向皇帝上奏说司法官员胡乱开脱他人罪名,皇帝大怒,把魏应召关进监狱。【解析】【分析】(1)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许赞”“吏部尚书”“帝”“禁中”“乩仙台”“浃”“之”等,然后根据语法和句意进行排除。BD项,“代”是动词,意思是“接替”,宾语是“许赞”,故与“许赞”不能断开,排除 BD两项;C项,“用”的宾语是“其言”,即求神问卜得来的话,故用”与其言”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Ao(2)C项,服阕,指服丧期间”错误,服阕”指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故选 a(3)C项,“最终乞归终老 ”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浃知帝意终不释,遂称病乞休。帝大怒,褫职为民 ”分析可知,熊浃意欲称病乞休,结果惹怒皇上,革职为民。故选 C。①中,“举事”,发动叛乱;第一个“卒”通“猝”,突然、仓促,第二个“卒”,最终;“本”,根源、根本;“力”,功劳。②中,“法司”,司法官员,主管法律官员;“妄”,胡乱;下••…诏狱”,把••…关进诏狱。故答案为:⑴A;⑵C;⑶C;⑷①朱宸濠仓促之中发动叛乱,最终失败,根源是熊浃、熊兰两人及时揭发的功劳。②东厂向皇帝上奏说司法官员胡乱开脱他人罪名,皇帝大怒,把魏应召关进监狱。【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3)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附参考译文】熊浃,字悦之,南昌人。正德九年考中进士。朝廷授予他礼科给事中的官职。宁王朱宸濠准备发动篡夺皇位的叛乱,熊浃与同乡人御史熊兰一起写好奏章,交给御史萧淮上交皇帝。朱宸濠仓促之中发动叛乱,最终失败,根源是熊浃、熊兰两人及时揭发的功劳。熊浃调出京城到松潘核查边境上的军饷。副总兵张杰倚仗江彬的势力,赃款累积巨万,张杰诱杀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然后向朝廷表功,挑起边疆的民族矛盾,打死千户以下的人员达五百人之多。又曾率自家兵丁拦击副使胡澧。来边境巡查的巡抚、巡按没有人敢说话。熊浃来到边境,把张杰的罪状全部揭发出来,张杰于是被夺去官职。嘉靖初年,熊浃由右给事中外调任河南参议。因父亲去世回家。嘉靖六年,服丧期满,熊浃被召回编修《明伦大典》。越级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协助管理都御院的政事。第二年四月提升为大理寺卿,不久又升为右副都御史。《明伦大典》编修结束,转任左都御史。嘉靖八年二月就提升为右都御史,掌管都御院的政事。京城平民张福状告邻里张柱杀害了他的母亲,东厂把案子向皇帝报告,刑部判处张柱死刑。张柱不服,张福的姐姐也向官府哭诉,说母亲是张福自己杀死的,他家邻人们的证词也是这样说的。皇帝下诏让郎中魏应召重新审判,改判张福有罪。东厂向皇帝上奏说司法官员胡乱开脱他人罪名,皇帝大怒,把魏应召关进监狱。熊狭认为魏应召的意见是正确的,坚持魏应召当初的判决。皇帝更加恼怒,夺去了熊狭的官职。给事中陆粲、刘希简据理力争,皇帝大怒,把他两人一起抓进监狱。侍郎许赞等人于是判处张柱死刑,魏应召以及张柱的邻人都被判处充军,张福的姐姐被处以杖打一百的刑罚,人们都认为这是一起冤案。在当时,皇帝正深深地痛恨孝后和武后这两家,张柱其实是武宗后家夏氏的仆人,所以皇帝必定要杀掉他。熊狭被削职后在家待了十年。直到皇帝到承天与近臣们谈论过去的那些人,于是召回熊狭让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又改任兵部,参与协助军机事务。嘉靖二十一年召熊狭担任兵部尚书,掌管都察院的政事。过了两年,接替许赞任吏部尚书。皇帝在禁宫中修筑乩仙台,暗中用求神问卜得来的话决断祸福,熊法说这样做太荒唐。皇帝大怒,想给他治罪,因熊狭先前有功所以没有立即惩治他。熊法任二品官职六年期满,加封为太子太保,因事获罪而两次受到降低俸禄的处罚。熊狭知道皇帝心中对他的怨恨始终没有消除,于是以生病为借口请求退休。皇帝大怒,将他削职为民。又过了十年,熊法去世。熊狭年轻时有志向和节操,严于律己。虽因议论礼制而有名望,他从不与朋党勾结,特别爱护人才。所以他离开吏部,许多正直的人都思念他。隆庆初年,朝廷恢复他的官职,给他举办了追悼、安葬仪式,谥号恭肃。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日: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里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僧见秦献公曰: 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檐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使,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细儒学,儒学亦细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节选)(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鸟吾知 /其能飞 /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 /飞者可以为矰/鸟/吾知其能飞 /鱼/吾知其能游 /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 /飞者可以为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鸟/吾知其能飞 /鱼/吾知其能游 /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守藏室之史:“藏室”是藏书之所。“守藏室史”亦称“征藏史”。征是典掌之意,与“守”相同,就是管理周王朝皇家图书的史官。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后来也泛指短箭。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古代三公之一,位高于太师。孝文,是谥号。汉孝文帝是刘恒,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老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时运来了就要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和蓬草一样随风飘转。这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的思想完全相同。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的品格,同时也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于常人。老子写了5000多字《道德经》,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然后潇洒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世上信奉老子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贬斥老子。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对老子的学说只作客观描述,并没有尊老贬孔。(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答案】(1)BCA4)①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好像很愚钝。②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解析】【分析】(1)本题,先了解句意为: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然后利用句式对称和语法知识断句。观察本句的句式是对称的,“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 ”“兽吾知其能走 ”,这三个相同的句式形成排比,所以应在这三个句子之后停顿。且句子的主语分别是“鸟”“鱼”“兽”,谓语分别是“吾知其能飞 ”“吾知其能游 ”“吾知其能走”,所以可以在“鸟”“鱼”“兽”三个主语后停顿。排除 A、C项。“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句式也对称,主语分别是“走者”“游者”“飞者”,所以应在三个主语前停顿。排除 D项。故选B。2)C项,错在“位高于太师 ”。古代三公是太师、太傅、太保。太傅位次于太师。故选C。A项,错在跟儒家••…的思想完全相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老子的思想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的思想不完全相同。相同的是得志时做官,但是不得志时是不同的。儒家主张不得志时要加强个人修养,老子认为不得志时像草一样漂泊。故选A。(4)第 ①题得分点:“贾”是商人,补出“深藏”的宾语“货物”,“虚”意思是“什么东西都没有”。“盛德”是“高尚品德”。第②题得分点:“合”意为“合并”,“离”意为“分离”,“岁”意为“年”,“霸王者”意为“称王称霸的人 ”。故答案为:⑴B;⑵C;⑶A;⑷①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好像很愚钝。②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读文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根据平时课内对文化常识的知识积累与不断复习,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然后做出判断。(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参考译文】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好像很愚钝。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 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 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檐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 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 ”有的人说太史僧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昂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 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 正”。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荀或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颗见或而异之,曰: 生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比至冀州,袁绍待或以上宾之礼。或每怀匡佐之义,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或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邈使人谪或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 ”或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或谏曰: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 ,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山东未定,未可卒制。或乃劝操日: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缩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 ”操从之。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或议,或报曰: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或。或曰: 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或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或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节选自《后汉书荀或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缩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B.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缩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C.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缩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D.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缩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孝廉即至孝至廉”之人,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B.兖州,我国古九州”之一.包括今山东、河北、河南等部分地区。《尚书禹贡》称:大禹治水,划天下之地为冀、兖、青、徐、雍等九州。C.九锡,即九赐”,指天子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九种器用之物,代表最高礼遇。古代一些权臣常接受九锡”,后来该词成了篡逆的代称。D.祖日,其中祖”是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荆轲刺秦王》中既祖”的祖”与本文中的祖”意思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或少有才名,深得众人赏识。南阳何顺称他有 生佐之才”;袁绍对他敬重有加;投奔曹操后,曹操称他是张良一样的策士谋臣。B.荀或勇决果毅,善于把握局势。他识破张邈的阴谋,整军防备,避免了变乱发生;官渡之战,他提出合理建议,使曹操出奇兵打败袁绍。C.荀或工于谋略,颇有远见卓识。他建议曹操先稳固自己的根本;又向曹操献计,把皇帝迎到许都,为挟天子令诸侯”打下了基础。D.荀或清高正直,事主保持忠节。他以大义阻谏曹操进爵国公,为自己埋下灾祸;他在病中收到曹操送的空器”,于是饮药而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②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答案】(1)D⑵DC(4)①(我们应该)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节食蓄粮,以助军事行动,那么吕布不难击败。②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敌人的气势也已经枯竭,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错失良机啊 !【解析】【分析】(1)本题中,“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 /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 /自天子蒙尘 /将军首唱义兵 /徒以山东扰乱 /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 /乃心无不在王室”,意思是“晋文公曾接纳周襄王而使得诸侯们如影随形,汉高祖为义帝戴孝而使得天下人心尽归。自从天子遭难,将军首举义兵,只是因为山东纷扰混乱,没有顾得上接驾,虽然在外平定祸乱,但心里却无时不在挂念着王室”。“昔晋文公纳周襄王 ”和“汉高祖为义帝缟素”句式一致,之前之后断开,排除 BC; “徒以山东扰乱 ”是原因,“未遑远赴”是结果,之间断开,排除AC。故选DoD项,“《荆轲刺秦王》中‘既祖’的‘祖’与本文中的‘祖’意思相同”错误,“祖日”,为死者设祭奠之日,“祖”,祭祀;“既祖”,古人出门举行的祭祀路神,“祖”,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故选 D。3)C项,“又向曹操献计,把皇帝迎到许都,为‘挟天子令诸侯 ’打下了基础 ”错误,根据第三段“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 ”,可知,荀彧“趁此时奉迎主上以顺应万民心愿,执最大的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扶持大义来网罗英才 ”,而不是“为‘挟天子令诸侯’打下了基础 ”。故选 C。(4)本题 ①中,“乘”,乘机;“蓄”,积蓄;“破”,击败。②中,“见”,同“现”,显现;“奇”,指出人意外、变幻莫测的策略、计谋; “坚壁”,坚固壁垒;“持”,对抗。故答案为:⑴D;⑵D;⑶C;⑷①(我们应该)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节食蓄粮,以助军事行动,那么吕布不难击败。②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敌人的气势也已经枯竭,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错失良机啊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读文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根据平时课内对文化常识的知识积累与不断复习,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然后做出判断。(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参考译文】荀或(y8宇文若,颍川颖阴人,青少年就凭才识出名。南阳人何颛见到荀或认为他奇异不凡,说:“这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啊。”中平六年,被推举为孝廉。董卓作乱时,弃官回到家乡。等荀彧到了冀州,袁绍用贵宾的礼遇对待荀彧。荀彧每每有匡正之心。估计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事,就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和他交谈后大喜,说: 你是我的张良啊。”兴平元年,曹操东击陶谦,派荀或守甄城。赶上张邈、陈宫据兖州反曹操,而暗地迎接吕布。张邈派人欺骗荀或说: 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打陶谦,应赶紧供应他军需物资。 ”荀或知道张邈有变,就整顿军队做好防备,因此张邈的计谋不能得逞。陶谦死,曹操想马上攻取徐州,回兵后平定吕布。荀或劝谏说: 以前高祖占据关中,光武帝占据河内,都是先巩固根本,以控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为根本,所以能平定山东,这实在是天下的要地啊!应立即分兵讨伐,使敌寇不能西顾,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节食蓄粮,以助军事行动,则吕布不难击败。”曹操于是大力抢收成熟的麦子,又和吕布交战,兖州于是被平定。建安元年,献帝从河东回到洛阳,曹操打算迎接车驾,迁都到许昌。众人大多认为不可仓促行事。荀或于是鼓动曹操说: 晋文公曾接纳周襄王而使得诸侯们如影随形,汉高祖为义帝戴孝而使得天下人心尽归。自从天子遭难,将军首举义兵,只是因为山东纷扰混乱,没有顾得上接驾,虽然在外平定祸乱,但心里却无时不在挂念着王室。趁此时奉迎主上以顺应万民心愿,执最大的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扶持大义来网罗英才。 ”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曹操守官渡,虽然得胜但军粮就要吃完,写信与荀或商议,荀或回信说: 情形败露,声势衰竭,一定会有转机,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 ”曹操于是坚守壁垒和袁绍相持。终于用奇兵打败袁绍。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要联名推戴曹操晋封国公,赐予九锡仪仗器物,秘密地征询荀或的意见。荀或说: 曹公本是发动义兵,以振兴汉朝,虽然功勋卓著,还保持忠贞之节。君子爱人要合于道德,不应该这样。 ”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曹操心里难以平静。等到南征孙权,曹操上表请荀或到谯郡劳军,皇帝答应了他。到了濡须,荀或因病留在寿春,曹操赠送他食物,打开一看,却是空盒,于是荀或服毒而死。皇帝为他难过痛惜,祭祀之日因此而不奏乐。谥为敬侯。第二年,曹操终于晋封魏公。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 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输。一薰一疣(y6D,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姬渭大子曰: 君梦齐姜,必速祭之! ”大子祭于曲沃,归昨于公。公田,姬置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日:贼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公杀其傅杜原款。或谓大子: 子辞,君必辩焉。”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 ”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 ——以上僖公四年姬遂谐二公子曰: 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初,晋侯使士篇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篇( we)稽首而对曰: 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修德
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 ”退而赋曰:狐裘龙茸②,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及难,公使寺人披③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遂出奔狄。 ——以上僖公五年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郤芮日: 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 ”乃之梁。【注释】①齐姜:太子申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专业高级顾问聘任协议范例版B版
- 2025年江西货运从业资格试题答案大全
- 建筑工程铝扣板施工合同
- 智能城市交通网络部署合同
- 会计师事务所公关部聘用合同
- 2025年正规商品代销合同书范文
- 港口物流船运租赁合同
- 食品公司品控员招聘合同模板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图书馆建设拆迁施工合同
- 数据可视化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MOOC 警察礼仪-江苏警官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三基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4年广东省2024届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
- 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
- 2024年制鞋工专业知识考试(重点)题库(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广州大附属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 绿化养护工作日记录表
- 2024美的在线测评题库答案
- 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解析几何问题的方法技巧
- 舆情监测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