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 复习学案-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ca3d5d6f319f5475bca7a5b1ac7d05/15ca3d5d6f319f5475bca7a5b1ac7d051.gif)
![新民主主义革命 复习学案-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ca3d5d6f319f5475bca7a5b1ac7d05/15ca3d5d6f319f5475bca7a5b1ac7d052.gif)
![新民主主义革命 复习学案-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ca3d5d6f319f5475bca7a5b1ac7d05/15ca3d5d6f319f5475bca7a5b1ac7d053.gif)
![新民主主义革命 复习学案-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ca3d5d6f319f5475bca7a5b1ac7d05/15ca3d5d6f319f5475bca7a5b1ac7d054.gif)
![新民主主义革命 复习学案-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ca3d5d6f319f5475bca7a5b1ac7d05/15ca3d5d6f319f5475bca7a5b1ac7d0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八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小组:________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单元概述——踏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单元概述本单元包括《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8单元、选必一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
、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
,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近代后期,这一时期,受国际局势的影响,列强侵华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不断分化组合,经济和思想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政治上,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列强侵华格局由多国共同侵略变为日本一国为主。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通过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然而其继任者蒋介石虽然领导国家基本实现了统一,也坚持抗战到胜利,但其阶级本性决定了其反共反人民的基本立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企图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国民政府仍推行不符合历史规律的政策,因而最终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大潮中被湮灭。时代潮流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则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历经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立、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四个时段,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独立自由的新中国,迎来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二次历史巨变。2.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民族工业因西方列强暂缓侵略与之后的卷土重来而呈现出曲折发展的态势;后因南京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和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迎来了迅速发展时期;但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日益走向萎缩。官僚资本则借助国民政府统制经济的政策,急剧膨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经济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进行了及时调整,并日益发展壮大。3.文化上,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伴随着“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后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指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元目标单元目标【课标要求】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2.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3.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学习目标】1.研读文本,多种形式梳理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说出重大史实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2.研读史料并结合271BAY资源,多角度探寻党在重大历史问题上的选择智慧,并结合史实阐释出对“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红色精神的理解。3.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重构单元体系,通过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政权建设的探索实践,进一步论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单元任务学习阶段学习任务创造学习过程实施学生学习领导力提升踏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精神踏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整体建构2学时构建新民主主义革命思维导图,解读中国共产党的活动足迹1.自主研读课本,标注出重点,概括出课题、子目、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关键词解读课本目录。2.用时间轴画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划分出阶段特征。3.在地图中解读出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转移的路线。4.提出预习中的疑问,写在271BAY问答交流区域。1.每一名同学认真阅读单元目标和单元导航,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2.学习小组长调度好成员学习进度,按时完成自主学习任务。3.课堂上人人参与组内讨论和班级分享,依据评价量规做好组内评价。探究迁移2学时探寻党的智慧,传承红色精神1.限时完成探究迁移问题。2.依据史料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时期党的选择智慧及红色精神的内涵。3.继续弘扬红色精神,传承革命品质。1.利用小组加强协作,通过271BAY拓展历史研究视野。2.小组分享如何弘扬红色精神。拓展过关2学时重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维导图,阐释党在政权建设上的探索实践1.对单元内容进行重构。2.限时过关,教师评价。3.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创举和意义。4.依据本单元学业质量水平和评价量规进行自我评价。1.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内化。2.小组合作,为下一步学习寻找努力方向。学习导航学习导航学业质量学业质量学习阶段学习评价整体建构水平1:能说出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史实。水平2:能够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分析革命道路的曲折性。水平3:能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究迁移水平1:能从社会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关系、革命道路、土地政策变化等角度梳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发展脉络。水平2:能依据史料,结合271BAY资源,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关系、革命道路、土地政策变化的成因。水平3:能够运用唯物史观,联系对比方法,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合理化阐释,说明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拓展过关水平1:完善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维导图,能说出该阶段的具体史实。水平2:单元拓展,通过政权建设角度进一步论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水平3:完成单元过关,且能准确利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进行题目设计。【本单元学习目标追求】情境任务情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回望这百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成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的革命道路是一条在历史和时间中淬火而生之路,它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的结果。本单元让我们一起踏寻革命足迹,汲取党的智慧,传承红色精神。整体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维导图,解读中国共产党的活动足迹【学习目标】1.研读文本,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史实,能按时序说出该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2.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解读课本目录设计的依据,说出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3.在地图上绘制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转移的路线,写作小论文解读中国共产党的活动足迹。【学习资源】1.《1分钟看百年党》丨《新民主主义革命》纲要上.mp4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丨《新民主主义革命》纲要上.pptx3.《一二九运动》丨《新民主主义革命》纲要上.mp44.《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高中衔接》丨《新民主主义革命》纲要上.docx【高考导航】时间全国卷地方卷考情分析2020【Ⅱ】29·第一次国共合作关系的破裂山东:民国初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国民革命中的农民运动1)考查角度: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大革命、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2)备考策略:集中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注重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培养。2021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乙·42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会议浙江:中国共产党诞生山东: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甲·抗战时期的边区政府山东:抗日战争时期学习活动一:建构时空观1.自主梳理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8单元、选必一第一单元第3课内容,结合271BAY推送资源,概括出课题、子目、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2.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分期,用时间轴的形式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重大历史事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分为党的创建时期、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几个历史阶段。学习活动二:正确解读课本目录左栏为我们所用教材目录,请结合本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大概念的理解,解读目录这样设计的理由。(你也可以对目录提出修改建议或理由,要求所提建议或修改理由需要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左栏为我们所用教材目录,请结合本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大概念的理解,解读目录这样设计的理由。(你也可以对目录提出修改建议或理由,要求所提建议或修改理由需要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学习活动三:小论文创作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请在地图上绘制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转移的路线,写明地点。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我的疑问】(写下你在梳理建构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探究迁移新民主主义革命——探寻党的智慧,传承红色精神【学习目标】1.提取图文信息,进一步理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明确阶段特征。2.研读相关史料并结合271BAY资源,从革命纲领的制定、革命道路的选择、两党关系的处理、工作重心的转移、土地政策变化等角度探究中国共产党的智慧,解读红色精神的内涵。3.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历程,说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的理解。【学习资源】1.《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丨《新民主主义革命》纲要上.docx2.《长征精神永放光芒》丨《新民主主义革命》纲要上.docx3.《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变化》丨《新民主主义革命》纲要上.docx4.《革命者》推广曲《青春》丨《新民主主义革命》纲要上.mp4学习活动四:多角度探究中国共产党的智慧(一)“谁是敌人?”材料一会议时间革命纲领(节选)中共一大1921.7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中共二大1922.7当前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比较中共一大、二大的革命纲领,提取至少两项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二)“城市还是农村?”材料二图二:井冈山会师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图一:香港海员罢工南昌起义图二:井冈山会师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图一:香港海员罢工南昌起义2.图一到图二反映出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从地理位置、群众基础及敌我力量对比等角度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材料三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必须学会在城市中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资产阶级作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文化斗争,并向帝国主义者作外交斗争。既要学会同他们作公开的斗争,又要学会同他们作隐蔽的斗争。——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议上发言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任选一次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看法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言之成理。)(三)“南方还是北方?”材料四4.从图一到图二,中国革命的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对峙还是联合?”材料五5.阅读图①至④,结合所学,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读和分析逻辑清晰。) (五)“土地要分还是不分?”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土地政策简表(部分)时期相关政策内容概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土地政策的演变”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学习活动五:传承红色精神,不忘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中共百年的历史中,是什么让共产党能克服艰难波折奋斗不息?是什么能让共产党在内忧外患的多重压力下突破险境,绝处逢生,直到今日成为东方强国?答案是“革命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之中,铸就了伟大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共同构成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努力奋斗。通过重温红色印记,把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迹,作为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珍贵教材,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结合所学,任取三种精神阐释其理解。(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拓展过关新民主主义革命——重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维导图,阐释党对政权建设的探索实践【学习目标】1.重构本单元思维导图,清楚说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的内涵。2.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阶段的特征,阐释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创举和意义。3.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自主命制一套符合高考要求的典型题目。学习活动六:挑战记忆(激活脑动力,掌握的在问题后面打“√”号。)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导火索、过程、性质、意义。()2.马克思主义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有哪些中心及表现?()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按时间梳理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中共成立、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工农武装割据、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4.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与经济发展表现。()5.日本侵华的原因、侵华过程及重大事件、日军侵华的罪行及方针。()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7.全民族抗战的三个战场及关系、三个阶段及时间和重要战役。()8.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9.抗战胜利后到全面内战爆发前,中国面临着哪两条道路前途的抉择?中共是如何获得舆论主动的?()10.解放战争三个阶段及重大事件?()1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学习活动七:体系重构——收获与反思(结合自己复习收获,对本单元体系进行反思、重构,形成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构性认知:①根据学习内容概括出本单元的重要概念,并进行产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②可以对整体认知时形成的思维导图再完善;可以在下面框内重新构建,突出前面漏掉的或不完善的部分)。1.本单元的重要概念:1.本单元的重要概念:2.思维导图重构:2.思维导图重构:【单元拓展】1.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和选必一的课本,梳理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政权建设的创举和伟大意义。【高考体验】1.(2022山东卷·T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2022全国甲卷·T3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 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3.(2021全国甲卷·T30)表11931~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单位:吨年份铁砂产量铁砂及生铁输出量钢铁消费量钢铁输入量19311840279831652804000557625193218392127584414040004306551933190346699252169400052567319342135031864107770000617726根据表1可知,当时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4.(2021全国乙卷·T30)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A.男尊女卑观念消亡B.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C.按劳分配得到实施D.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5.(2020山东卷·T9)图3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图3D.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学习活动八:限时单元过关要求:用对待高考试卷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限时过关。1.限时45分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过关,注意合理分配时间。2.审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勾画关键词,划分层次进行归纳概括。3.卷面要书写认真、规范,提示语、序号化。一、选择题(20×3,共60分)1.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2.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图1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图1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3.《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评价1922—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的英勇斗争时指出:“一方面,表示了工人阶级组织力量和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这说明A.工农群众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D.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4.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5.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6.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7.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9.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1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11.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C.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2.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13.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14.抗战时期,某次战役的亲历者感慨地说:“这次打仗……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鲁南的老百姓……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奔走在战场上抬运伤兵……胜利的取得,应当归功于鲁南民众有力的支援。”这场“仗”指的是A.太原会战 B.百团大战 C.枣宜会战 D.台儿庄战役15.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16.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安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延安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单位:%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知识分子地主465251122表1反映出当时边区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17.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18.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19.图5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演出功放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扭力调整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微电脑调度模拟屏成套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撞型地上消火栓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纳米隔热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磁力驱动搅拌石英玻璃反应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玉立式折叠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漆革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彩弹护膝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春节习俗中的传统节日服饰与装扮
- 儿童编程课件
- (完整word版)英语四级单词大全
- 腺样体护理查房
- 备考期末-六选五-专项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产品设计思维 课件 第1章 产品设计思维概述
- 儿童和青少年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管理
-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 酒店服务礼仪(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混合动力汽车构造与检修(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佛教寺院修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