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2017年度中考历史(山西地区)总复习专题突破聚焦课件:专题七-中外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共34_第1页
【聚焦中考】2017年度中考历史(山西地区)总复习专题突破聚焦课件:专题七-中外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共34_第2页
【聚焦中考】2017年度中考历史(山西地区)总复习专题突破聚焦课件:专题七-中外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共34_第3页
【聚焦中考】2017年度中考历史(山西地区)总复习专题突破聚焦课件:专题七-中外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共34_第4页
【聚焦中考】2017年度中考历史(山西地区)总复习专题突破聚焦课件:专题七-中外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共3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中外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山西专用热点2016年10月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心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其次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心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是改革的责任主体,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气。线索一奴隶主阶级的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进行了改革。内容:(1)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当了政府公职。(2)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与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确定内政、外交、和平、斗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3)陪审法庭是最高的司法监督机构,以隐私投票方式进行判决;(4)伯利克里激励学术探讨,发展文艺,重视教化。评价:(1)主动性: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同等,公民享有比较广泛的权利,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2)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宣扬全体公民共享政治权利和义务,但事实上重要官职被贵族驾驭;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被解除在民主政治之外。实质:奴隶主贵族专制。影响: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全盛,经济旺盛、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线索二中外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一)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改革1.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起先于秦国。内容:(1)政治上:建立县制,由国君干脆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心集权;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经济上: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嘉奖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3)军事上:嘉奖军功,依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影响: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须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须要。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1)用汉语:在朝廷中必需运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需穿戴汉族服饰。(3)改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4)通婚:激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5)汉律:接受汉族的官制和律令。(6)学汉礼: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习气等。(7)文化:完善学校教化制度,让更多的鲜卑贵族子弟系统学习汉族文化。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胡食、胡服、胡歌和胡舞等,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3.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朝地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开展的一场自救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确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为中国近代化开拓了道路。主要内容: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兴办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了新式学校和近代海军。(二)外国封建地主阶级改革1.日本大化改新时间:646年起先。内容:(1)政治上:建立中心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夫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3)文化上:向唐朝学习。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起先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记。2.查理·马特改革时间:8世纪前期。内容:变更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推行采邑制。他把从叛乱贵族那里没收来的土地和一些教会的土地分赠给贵族,但他们必须要为国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义务,宣誓效忠(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影响:这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在分封的基础上,西欧的封建制度得以确立;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线索三中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促使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改革1.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冲突,增加国家的实力,避开人民革命的发生,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需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影响: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和了国内的社会冲突,避开了革命的发生,也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主动作用,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是,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明治维新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为实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而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心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激励发展近代工业。(3)军事方面: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警察制度。(4)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化。作用:(1)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2)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二)殖民地半殖民地自强御侮的改革——戊戌变法1898年,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经济方面:发展工商业,激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改革财政。(3)文化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如京师高校堂)培育人才,设立译书局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4)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结果: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新法、囚禁光绪皇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变法失败。影响: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三)资本主义内部自我调整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时间:1933年起先。内容:(1)金融:整顿银行与金融体系,快速复原银行的信用。(2)农业:调整农业政策;让农夫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稳定并提高农产品价格。(3)工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允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支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限制与调整。(4)社会福利:大力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意义: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复原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限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权力明显增加。“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线索四中外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改革(一)成功的改革1.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为了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列宁领导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实行余粮收集制,安静国内反革命叛乱和粉碎外国力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但它不符合和平常期经济建设的须要,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是列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最主要的探究,它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复原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改革改革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改革首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先,然后扩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目的是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阅历,为社会主义服务。1980年首先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逐步创办经济开放区,1985年开拓四个经济开放区,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取得巨大成就,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更。(二)失败的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试图克服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支配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并未从根本上变更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也没有克服支配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弊端。2.戈尔巴乔夫改革:从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未有成效,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3.匈牙利改革: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健全法制,稳定政局,经济上调整农业政策,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改革取得确定成效,但几经反复未达到预期目的。1.改革成败的缘由总结。(1)确定改革成败的因素:①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与时俱进、因时改革(这是改革成败的根本缘由)。②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③改革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坚毅的意志和坚决的决心。④改革者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气作后盾。⑤改革是否具有利于改革开展和执行的国内国际环境。(2)改革成败的相识教训:①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动身,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实事求是。②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解放思想,勇于探究,勇于创新。③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④改革措施必需行之有效,必需顺应民心。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有自主创新意识。通过改革,才有可能使一个国家或民族不断焕发朝气。2.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变革的相识。3.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历史上的变革,从广义上讲,凡是统治阶级对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调整,都称得上是改革。适应生产力发展须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意愿的进步改革,都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反之,则阻碍历史进步,加剧社会冲突。我国的改革开放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按部就班的,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当今中国必定坚持改革开放。1.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改革】材料一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当“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斗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当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1)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更的主要缘由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并分析材料中“白鹭官”后人的变更,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主动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或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鲜卑族融入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近代改革】材料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发展,运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起先代替手工工场,而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峻障碍。19世纪中期的日本,照旧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驾驭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农夫生活凄惨,抗拒斗争此起彼伏。而幕府引狼入室,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民族危机严峻更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生气。(2)近代史上为了摆脱逆境,19世纪60年头俄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这两场改革有何共同作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哪次政治运动也对这种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究?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戊戌变法。【现代改革】材料三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他坚决地认为,这个国家须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假如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其次册》(3)材料三中,罗斯福这场“试验”的特点是什么?试验中他实行的“中心措施”是什么?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对工业的调整。材料四在20世纪的最终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建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摘自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4)材料四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青年学生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邓小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等。(言之有理即可)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表。年份开放的地区或城市1979、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1992年13个沿边城市、6个长江沿岸城市、18个内陆省会城市、32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52个高新技术开发区、13个保税区、34个口岸材料二1978-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状况(1)材料一中,标注有“★”的城市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处于什么地位?标注有“◆”的城市所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特点?标注有“●”的地区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叫什么?(2)据材料一,说说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有何特点。(3)材料二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出口货物总量呈现一种怎样的发展态势?出现这一发展态势的主要缘由是什么?首批对外开放城市。沿海分布。沿海经济开放区。由沿海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年增长,且在进入新世纪后增长快速。实行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斯福新政是美国20世纪的重要转折点。“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分,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其次点是摆脱志向主义,高度好用主义为每一项支配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动身,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动身: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材料二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年份粮食总产量年份粮食总产量195382.51957105.0195485.61958141.21955106.81959124.71956127.61960133.2材料三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