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二章教案_第1页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二章教案_第2页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二章教案_第3页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二章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数字媒体艺术美学●教学目的:(1)了解照片合成与拼贴艺术与数字艺术的渊源;(2)了解数字电影和动画、网络和游戏艺术的特征。●教学重点:(1)了解照片合成与拼贴艺术与数字艺术的渊源。●教学难点:(1)了解照片合成与拼贴艺术与数字艺术的渊源.●教学计划:使用4课时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其中理论教学4课时,实践教学0课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教案。●教学内容:一、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1、数字图像的重构美学和传统艺术的创作方式不同,数字媒体艺术往往采用现成的数字媒材(照片、图片、绘画等)通过剪辑、结构、拼贴、重组的方法,来产生荒诞的、梦幻的、具有独特视觉冲击力的作品。这种创意思想可以界定为利用拼贴和同构等手法,将元素组合在一个相互异质的空间中,并使编织进作品中的符号和图像,在互文中自动产生意义.数字重构美学特征是:通过对图像的解构、扭曲、重组或融合,来产生一种充满荒诞、无理、黑色幽默和诙谐搞笑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氛围。这类作品也反映了计算机在解构和重构传统摄影媒材方面的强大处理手段。2、毕加索与现代艺术的诞生立体主义出现的意义:立体主义用物体的各个侧面取代所有的单一视。点.舍弃了画面特殊的三维视错觉绘画方式,而是通过图纹、光线、质感,在画面上的相互影响阐释作者的视角,在传递信息中激发观众的参与性。―马歇尔・麦克卢汉评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舍弃了远近法的视错觉,给予物体以全方位的感知,使观众能身临其境,充分把握作品传达的信息,显示了“媒体即信息”的理念.代表性作品:(1)《亚威农少女》是20世纪初艺术转型的代表作品,它被普遍视为立体主义和现代主义的雏形之作。从那时起,艺术的表达从二维的透视转向平面化。作品描绘了巴塞罗那妓院中五个裸体的妓女.毕加索在工维平面内对艺术原有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改造。同时,放弃了透视法,彻底告别了传统的欧洲绘画模式。《亚威农少女》(布上油画)毕加索1907)(2)《藤椅上的静物》(毕加索,1912)油画史上拼贴艺术的开篇之作,也是现代西方艺术上第一个拼贴作品。画家将一块有藤编坐垫的漆布粘在画了静物的椭囿形画布上以表现椅子座面,然后又以绳子做了整幅画的边框。3、摄影与图像重构(1)如何理解摄影、图片重构与数字拼贴?数字媒体艺术和摄影艺术在本质上有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是需要借助机械设备或电子设备来创作艺术作品,即二者都先天带有“技术的美学”的特点,数字媒体艺术和摄影上比绘画或雕塑有更紧密的联系。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如果将摄影比作“眼镜”的话,数字媒体艺术则更接近“大脑"和“手”的功能。●图像的媒体化:摄影与数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