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病害成因_第1页
多联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病害成因_第2页
多联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病害成因_第3页
多联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病害成因_第4页
多联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病害成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联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病害成因1、桥梁偏移概况

广东省茂湛高速大路茂名互通立交位于茂名市坡心镇,系高速大路与高水一级大路交叉,是茂名市的一个重要出入口,其中某匝道桥跨越高水线,桥跨组合为4×20m+(30m+40m+30m)+3×20m,双向四车道,桥面宽16nl(组合为0.5m+7.25m+1.0m+7.25m+0.5m),桥面为水泥混凝土铺装。桥下净空约为5m,全桥长240nl。上部结构的第一和第三联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其次联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一联位于半径为120m的圆曲线上,其次联部分桥跨位于半径为120m的圆曲线,部分桥跨位于缓和曲线段和直线段,第三联桥跨位于直线段。第一联与第三联通过牛腿搭接在其次联上。下部结构为肋板式轻型桥台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平面布置见图1所示。

2022年6月,检查发觉该桥第一联和其次联绕固定支座发生了偏转,其次联4号墩位置梁体最大偏转量为19cm,该位置盆式橡胶支座的四氟板被挤出,固定支座所在墩柱(2号墩与6号墩)均消失了环向裂缝。梁体偏转状况见图2所示。

2、计算分析

依据弯桥病害状况,主要针对弯桥横桥向偏位和支座反力进行计算。

利用midas/civil2022建立空间模型,梁体截面中心和支座节点采纳弹性连接(刚接)模拟,联与联之间的牛腿连接采纳无质量矩形梁单元模拟。结构模型参见图3。

考虑荷载工况为:自重、二期恒载、预应力、活载(汽超20)、匀称升降温柔汽车离心力,其中匀称升降温按3O℃考虑,汽车离心力根据新规范大路I级车道荷载考虑,集中力加在第一联与其次联相接牛腿位置。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横桥向的移位对温度荷载最为敏感,在升温30cI=荷载下,第一联与其次联相交位置横向爬移量为54mm(图4),其余荷载对该桥的横桥向影响较小。

计算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支反力见表1。

3、病害成因分析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结构在第一联与其次联相交位置处的最大变形为5.4cm,远小于检查结果19cm;结构支反力内外支座差异不大,未消失支座脱空现象(未消失支座负反力现象)。分析算值的一个主要缘由。

3)本桥的构造是将第一联桥通过牛腿的方式搭在其次联桥上,设计在该位置间隙是4cm。由于早期施工时没有充分意识到该间隙的重要性(设计也并非根据不同的温度状况给出间隙量),许多施工时的杂物以及浇注伸缩缝刚性带时的混凝土掉落在间隙内,填塞了间隙,当外部温度上升时,弯桥产生伸长,使得第一联桥与其次联桥在搭接位置顶死,导致桥梁横向滑移量增大。

4、结论与建议

1)由于施工时支座放置的不正确,导致了弯桥的滑移现象,又由于没有充分意识到滑移的不行逆性和搭接位置间隙的重要性,使该弯梁外滑移量高达l9cm;

2)在进行弯桥支座设计时,应保证每个墩柱位置有横向限位支座,阻挡弯桥的爬移,但横向限位支座不宜多设,避开梁体产生过大的温度次内力;

3)按现有支座的结构,弯桥的滑移是不完全可逆的,只有在设计构造和约束上掌握其位移量,才能够做到阻挡弯桥过大滑移的现象发生;

4)对于多联弯梁桥来说,联与联搭接位置(不管是以何种构造进行搭接)必需预留足够的间隙,其量值建议根据梁体最大伸长量+转动量在顺桥向的重量来进行设置,同时,充分考虑到施工以及温度的因素;

5)双柱墩结构保证了弯桥在荷载组合工况下不消失负反力,是值得确定的一种弯桥下部结构的构造形式。

1、桥梁偏移概况

广东省茂湛高速大路茂名互通立交位于茂名市坡心镇,系高速大路与高水一级大路交叉,是茂名市的一个重要出入口,其中某匝道桥跨越高水线,桥跨组合为4×20m+(30m+40m+30m)+3×20m,双向四车道,桥面宽16nl(组合为0.5m+7.25m+1.0m+7.25m+0.5m),桥面为水泥混凝土铺装。桥下净空约为5m,全桥长240nl。上部结构的第一和第三联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其次联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一联位于半径为120m的圆曲线上,其次联部分桥跨位于半径为120m的圆曲线,部分桥跨位于缓和曲线段和直线段,第三联桥跨位于直线段。第一联与第三联通过牛腿搭接在其次联上。下部结构为肋板式轻型桥台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平面布置见图1所示。

2022年6月,检查发觉该桥第一联和其次联绕固定支座发生了偏转,其次联4号墩位置梁体最大偏转量为19cm,该位置盆式橡胶支座的四氟板被挤出,固定支座所在墩柱(2号墩与6号墩)均消失了环向裂缝。梁体偏转状况见图2所示。

2、计算分析

依据弯桥病害状况,主要针对弯桥横桥向偏位和支座反力进行计算。

利用midas/civil2022建立空间模型,梁体截面中心和支座节点采纳弹性连接(刚接)模拟,联与联之间的牛腿连接采纳无质量矩形梁单元模拟。结构模型参见图3。

考虑荷载工况为:自重、二期恒载、预应力、活载(汽超20)、匀称升降温柔汽车离心力,其中匀称升降温按3O℃考虑,汽车离心力根据新规范大路I级车道荷载考虑,集中力加在第一联与其次联相接牛腿位置。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横桥向的移位对温度荷载最为敏感,在升温30cI=荷载下,第一联与其次联相交位置横向爬移量为54mm(图4),其余荷载对该桥的横桥向影响较小。

计算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支反力见表1。

3、病害成因分析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结构在第一联与其次联相交位置处的最大变形为5.4cm,远小于检查结果19cm;结构支反力内外支座差异不大,未消失支座脱空现象(未消失支座负反力现象)。分析算值的一个主要缘由。

3)本桥的构造是将第一联桥通过牛腿的方式搭在其次联桥上,设计在该位置间隙是4cm。由于早期施工时没有充分意识到该间隙的重要性(设计也并非根据不同的温度状况给出间隙量),许多施工时的杂物以及浇注伸缩缝刚性带时的混凝土掉落在间隙内,填塞了间隙,当外部温度上升时,弯桥产生伸长,使得第一联桥与其次联桥在搭接位置顶死,导致桥梁横向滑移量增大。

4、结论与建议

1)由于施工时支座放置的不正确,导致了弯桥的滑移现象,又由于没有充分意识到滑移的不行逆性和搭接位置间隙的重要性,使该弯梁外滑移量高达l9cm;

2)在进行弯桥支座设计时,应保证每个墩柱位置有横向限位支座,阻挡弯桥的爬移,但横向限位支座不宜多设,避开梁体产生过大的温度次内力;

3)按现有支座的结构,弯桥的滑移是不完全可逆的,只有在设计构造和约束上掌握其位移量,才能够做到阻挡弯桥过大滑移的现象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