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就是阵地》设计市赛获奖_第1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设计市赛获奖_第2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设计市赛获奖_第3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设计市赛获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等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了解反问句加强语气的作用。

2.默读朗读课文,借助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课后的表格。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2.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质疑问难。

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交流。

(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

3.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说明:由于学生缺乏历史知识,对白求恩及当时的时代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学时,可从质疑入手,一开始就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谁把手术台当做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学生通过质疑,对课文产生了悬念,激起了学习的兴趣。

二、自读自悟,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自学字词,口头完成填空。(媒体出示填空)

_________年,著名的_________战斗打响了。在_________,_________正在_________。他已经_________没休息了。战斗越来越激烈,师卫生部长恳求他撤离,可他认为_________不肯离开,继续_________。他一连工作了_________,直到战斗结束。

说明: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通过这样一个填空练习,学生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一个了解,同时也帮助学生理清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学生交流学习字词。

(3)口头完成填空。

3.教师简介“白求恩”

4.读了课文,白求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简单说说理由。

三、学习课文2—4小节

1.课文2—4节详细继续了他不愿撤离前线,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情景。下面我们着重学习这部分内容。

2.默读2—4节,思考:白求恩实在怎样的情况下坚持动手术的?他是怎样表现的?”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3.交流讨论,教师归纳点拨,朗读指导。

a.当时情况主要抓住三方面进行朗读指导。

①白求恩身体十分疲劳,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眼睛里布满了红丝。朗读时注意重读“两天两夜”、“不满红丝”。

②三次环境描写。

黑烟滚滚,弹片分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门口的布帘烧着了。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3此环境描写,真切体会当时战斗形势紧张,一次比一次危急。

③师卫生部长请求白求恩撤离,注意读出首长恳切的语气。

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你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

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你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啊!”

b.白求恩的表现充分体现他崇高的品质,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品位词句,同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①第2节抓关键词“镇定、敏捷、扔”。

②第3节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白求恩大夫对师卫生部长的两次对话。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部长同志,请你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A.体会“沉思”他可能会沉思什么?读出下定决心、坚决的语气。

B.理解白求恩不肯离开手术台的原因(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陈述句表达?为什么把手术台比作阵地?)

C.理解白求恩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客人。

D.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白求恩和师卫生部长的2次对话。

③第4节抓住“争分夺秒、做了一个又一个”

说明: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作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实在怎样的情况下坚持动手术的?他是怎样表现的?进行讨论和争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学生经过积极思维,逐步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不把自己当做客人,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自己的事业的行为,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的表现。

4.小结:我们通过“划句子、找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句子的意思,用同样的方法完成课后填表练习。(出示课后练习中的表格。)

小庙周围的情况

白求恩大夫的表现

几发炮弹落在庙门前的空地上。黑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大夫十分镇静地站在手术台旁,给伤员做手术。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5.交流练习情况。

说明:本文段式基本相同。学生在完成课后的填空练习的时候,可以在先前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抓住环境变化,体会情况越来越紧急,临时救护伤员的小庙越来越危险,再通过分析白求恩的表现(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白求恩忘我的工作热情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先进行教学再完成填空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文的学习,另外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当场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展开想像,读活课文。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时?

3.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说明:想象说话可以训练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在课文学习基础上,有的放矢展开合理想象,将课文延续,同时可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一定句式训练,把自己想说的话说清楚,说完整。

4.小结: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五、积累拓展

1.完成课后练习的填空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