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字当头熟中生巧——高考复习专题之柳宗元专练柳宗元金句选粹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石泉远逾想,山鸟时一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文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文言,回答问题柳子厚墓志铭韩愈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B、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C、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D、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学宏词: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在唐制中,进士及第者可应博学宏词考选,取中后即授予官职。B、集贤殿正字:官名。集贤殿:集贤殿书院,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正字:集贤殿置学士、正字等官,正字掌管编校典籍、刊正文字的工作。C、贞元:唐德宗的年号是,其实是“贞观”和“开元”两个年号的组合,代表着唐朝两个最辉煌的时期: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D、墓志铭:用于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立在墓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顺宗的时候,柳子厚升任礼部员外郎,因触犯当权者而获罪,被贬出京城做刺史。B、柳宗元制定的教谕和禁令切合当地的风俗习惯,柳州的百姓都乐于遵守。C、做柳州司马时,柳宗元整日纵情于山水之间,吟诗作文,身心俱闲。D、衡山、湘水一带准备考取进士的人,常把柳子厚当做老师,而且均获益。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2)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5、柳子厚的“少精敏”,体现在那些方面?二、柳宗元诗歌阅读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溪居①柳宗元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释:①指在冉溪居住的生活。诗人贬谪永州司马后,曾于此筑室而居,后改冉溪为“愚溪”,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东南。②簪组:古代官吏的饰物。簪:冠上的装饰;组:系印的绶带。③榜(bàng):船桨。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与陶渊明中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面意思相近,实则情味不同。B.颔联作者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着笔,“闲依”与“偶似”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醉心田园,隐逸闲适的诗人形象。C.全诗结构严谨,文脉晓畅,诗歌以“溪居”为题,首联即点明“溪居”原因,后三联具体写溪居生活。D.全诗语言不假雕琢,自然恬淡而又含蓄深沉,作者身处贬谪困厄之境,发出的却是清夷淡泊之音。2.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价此诗为“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雨晴至江渡柳宗元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1)渡。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2)在高树。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注释:(1)愚溪:柳宗元出于被贬逐的愤激,自称为“愚”,并把居地永州冉溪改名为“愚溪”。(2)浮槎(chá):水中浮木。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诗首句点题,为下文具体描写所见的江渡景象做铺垫。B.柳诗末句,写洪水落后,浮槎高挂,一片萧条冷落景象。C.韦诗末句“舟自横”是说雨后无人撑船,无法渡过涧口。D.两首诗同写傍晚渡口,一写水落,一写潮涨,各有寄托。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两句,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下列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B.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C.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5.贺裳《载酒园诗话》说“韦真有旷达之怀,柳终带排遣之意。”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题。巽公院五咏·苦竹桥①柳宗元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②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谅③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注】①诗人初贬永州,住龙兴寺,作组诗《巽公院五咏》,此为其一。②筠:竹皮。③谅:料想,实在。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两句直陈前之景,以写实手法将桥、径、林贯穿起来,自然地引出下文写竹。B.三、四两句写笋中迸发出苦节,筠皮环抱着虚心,极具动感、画面感以及表现力。C.五至八句写在桥上俯视细流,仰听竹声,远观落日,近闻鸟鸣,是为了突出桥的形象。D.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意蕴,将自己的身世际遇与苦竹有机联系起来。7、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南中荣橘柚柳宗元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①。密林耀朱绿,晚岁有余芳。殊风限清汉②,飞雪滞故乡。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③。【注】①整联典出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徒,更壹志兮”;炎方,南方,此谓永州,为柳宗元贬谪之地。②殊风,指江南、江北风俗各异;汉,银河,借指淮河,传说橘至淮北则为枳。③熊,熊耳山,在今河南省;湘,湘山,在今湖南省。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着美好品质的橘柚接受命运的安排,生长在炎热的南方,适应了这里的水土。B.橘柚在林中红绿相映,色彩斑斓,又经冬不衰,一年将尽之时还能散发出香味。C.颈联将橘与雪进行对比,橘生淮南而难以北上,飞雪只能滞留北方而难以南下。D.本诗与陆游《书愤》皆“北望”,陆诗是因诗人渴望收复中原,本诗则与之不同。9.沈德潜评价柳宗元诗“得《骚》之余意”,请结合全诗对此予以简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②,不学荆州利木奴③。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注释:①柑为橘树一种。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②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领》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之句。③木奴:指柑橘的果实;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作宅,种柑橘千株,他临死时叮嘱儿子说:我在州里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后果然。后世因此称柑橘树为“木奴”。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一二句点题,首句写种柑,点出种柑的数目,第二句写种柑时的情景,“春来”与诗人由“怜”写起,“城隅”点明时令和地点。B.诗人由“伶”写起,到“几岁开花”的盼望,再到“何人摘实”隐含的淡淡伤感,对柑橘的情感经历了一波三折。C.颈联用“喷雪”形容柑树开花,一个“闻”字把柑橘树开花似“喷雪”与花香四溢一笔写出,渲染出热闹的氛围。D.尾联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以平缓的语调故作达观,实际意思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甘树成林。11.诗人在颔联用《橘颂》及“木奴”这两个典故的用意何在?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堂弟宗一即将和诗人别离,首联“零落残魂”写出宗一为此悲伤黯然的心境。B.颈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桂岭洞庭,一南一北,山川阻隔,笼罩一层哀愁。C.诗的最后一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郢树烟”,情谊深切,意境迷离,具有浓郁的诗味。D.全诗苍茫劲健,雄浑阔远,感慨深沉,感情浓烈,情意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炉,确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佳作。13.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情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种柳戏题①柳宗元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②,惭无惠化传。【注】①此诗是诗人出任柳州刺史时所作。②思人树:出自《史记·燕召公世家》,古代燕召公有惠化(德政与教化)于民,他死后,人们自觉地爱护他生前亲手种的甘棠树,还作了诗篇歌咏他,以表示对他的怀念。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应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一改平时严肃风格,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戏”字而作,基调轻松。B.首联十个字嵌入了四个“柳”字,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既照应了诗题“种柳戏题”,又使读者感到新颖别致。C.颔联想象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成为人们将来谈笑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变成历史上的一段佳话。D.尾联中,诗歌运用了“思人树”这一典故,并以议论的口吻,表达诗人种柳也是为了追念古代燕召公的深挚情怀。15.这首诗语言风格鲜明,请概括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特点,并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这种语言风格和表现的思想情感的关系。阅读下面的唐诗与元曲,完成下面小题。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德歌·冬景[元]关汉卿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16.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粉华,舞梨花”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将雪花比喻为梨花。B.“噪晚鸦”写乌鸦正在聚集归巢,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中“昏鸦”有异曲同工之妙。C.《大德歌·冬景》全曲由近景写到远景,既写出了冬天的特色,又写出了傍晚的特点。D.《大德歌·冬景》全曲用字讲究,境界开阔,层次分明,画面清新淡雅,富于立体感。17.《大德歌·冬景》和《江雪》都描写了冬季雪景,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一B2、D(“立在墓前”,错。应为“放在墓中”)3、C(“整日”“身心俱闲”于文无据)4、(1)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下其法归且】(2)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拜虽恨】5、体现在(1)众人的评价,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2)通过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3)知识渊博,发表议论令人折服。(4)公卿显贵都想让他称为自己的门生。【列出两条即可】白话译文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赶上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为进士,突出地显露出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的官职。他才能出众,方正勇敢,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议论时才华横溢,滔滔不绝,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地推荐赞誉他。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按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像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元和年间,他曾经与同案人一起奉召回到京师,又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就把子厚当做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可以看得出是合乎规范的。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禹锡也在被遣之列,应当去播州。子厚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梦得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他没有办法把这事告诉他的老母;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呜呼!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二参考答案:1、B2、①“不怨而怨”是说表面上看这首诗没有“怨”,实则句句透露“怨”。②首联说自己久为官场所累,幸亏被贬到此地,看似欣喜,实际上透露出对官场的不满。中间两联描写自己与农田菜圃为邻,翻锄带露杂草,乘船前进,看似闲适,实际上是不受重用的失落和苦闷。尾联写在空旷的楚天下放歌,看似无拘无束,实则冷清孤独。③“怨而不怨”是说诗人虽有怨愤,却向山水天地和农家生活寻求安慰,充满克制,有哀而不伤的韵味。【解析】1、B.“醉心田园,隐逸闲适的诗人形象”有误,“闲依”写出诗人的无聊,“偶似”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是强作闲适。2、“不怨而怨”指的是词句内容从表面上看没有怨恨之情,而实际句句却透露出怨情。首联就写到说自己在官场多年,久为官场所束缚,没有自由,幸而被贬到这样的蛮荒之地。看似豁达欣喜,实则透露出对官场束缚人自由的不满。中间两联描述的是自己参与到农耕生活中,句句看似闲适自由,实则透露出不被重用的无奈与失落之情。最后写自己独来独往,自歌自乐,也透露出孤寂冷清之情。“怨而不怨”是说诗人虽然每句都有怨恨之情,却能在山水自然之间和农居生活里寻找另一番天地,哀怨之情没有那么浓郁,有克制。译文: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傍晚伴着水激溪石的声响撑船游玩回来。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眼望楚天一片碧绿,高歌自娱。3、.C4.B5.柳诗写久雨初晴,诗人独自一人到江边来散步,看到漂浮的木筏散乱,有的高挂在树的枝头。表达了诗人久雨蛰居、远谪漂泊的孤独、郁闷、苦痛,作者同情百姓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感叹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激心情。韦诗写暮春景物,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幽草,深树,自横的渡口小舟,透出境界的幽冷,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莺啼婉啭,野渡舟横,以动写静,打破了沉寂和悠闲,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解析】3.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雨后无人撑船,无法渡过涧口”错误,“野渡无人舟自横”句意为: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韦诗中写渡口的小舟,在水面任意地、不定向的浮荡、漂游,表现出诗人的随意自适、怡然自得。故选C。4.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本题要求分析哪个诗句运用“动静结合”手法,只要结合诗句分析、选择、排除即可。B项,“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句意为: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垂緌”运用比喻修辞;“垂緌饮清露”是视觉,“流响”是听觉描写,本句是视听结合,不是动静结合。故选B。5.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雨晴至江渡》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柳宗元被贬永州,前两句写自己在雨后放晴的一天傍晚远步江边渡口时的心情;结尾两句写江边渡口雨停水退后的景象。久雨初晴,诗人迫不及待地独自一人到江边来走一走,放松放松自已被压抑的心情,却看到一派散乱荒凉之景。结合这首诗写作背景和诗中意象,可以看出,表达了诗人久雨蛰居、远谪漂泊的孤独、郁闷、苦痛,作者同情百姓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感叹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激心情。《滁州西涧》写于作者任滁州剌史期间。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幽草、黄莺、树阴、小舟,幽静冷清,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点睛】景物手法(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6、C[“为了突出桥的形象”错,目的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7、苦竹不会被用在重要渡口(或:地方),诗人以竹自喻,感叹自己虽然也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却同样被贬偏地,不受重用。苦竹只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蕴含了诗人对自身怀才不遇的伤感无奈;苦竹尚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又暗含着诗人的自我安慰之情。8.C9.①诗人由北方故乡被贬至南蛮之地,思归不能,志向难伸,满怀哀怨,与《离骚》表达的贬谪之怨相近。②诗人虽然被贬,但依然心怀贞质,“受命不迁”,与《离骚》中屈原对节操的坚守相近。③本诗借橘抒怀,托物言志,与《离骚》经常借香草抒发高洁的情怀相近。【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将橘与雪进行对比”错误,诗人借橘与雪表达道理类似,构不成对比。橘应生在南方,而雪滞于北方,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故选C。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橘柚受命江南,不可北移,可作者受命之地本在北方。诗的后面四句,由橘柚的“受命不迁”引发自己被迫南来的感慨。柳宗元出生并长期生活在长安,那里本是自己的出生之地,是自己踏上人生道路,实现济世抱负的用武之地。他被贬谪至“风俗绝不相同”的南蛮之地,志向难伸。《离骚》中屈原,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后来流放汉北,放逐江南等。诗人虽然被贬,他也像橘柚一样,具有受命不迁的品性。表示自己与屈原一样赞赏并保持橘树那种“受命不迁”的坚定品格,抒发了被贬永州的感慨。《离骚》中,屈原因为忧愤国家的前途命运,用“赴死的决绝”坚守理念,甚至“虽九死其犹未悔”。诗的前面四句对橘柚进行热情赞颂。前两句说橘柚始终保持着坚贞不屈的节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三四句从上面两句对橘柚内质的赞美转到对外形的描绘。他也像橘柚一样,具有受命不迁的品性。借橘抒怀,托物言志。《离骚》中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10.A11.①借橘抒怀,托物言志,用屈原《橘颂》典故表明自己像屈原一样喜爱具有美好品德象征的柑树,与《离骚》经常借香草抒发高洁的情怀相近;②反用“木奴”典故,表示自己种柑橘树,并非为了谋利,表明诗人不屈不挠,不愿为利屈节的高情逸致。【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第二句写种柑时的情景”错误,第二句写的是柑树成活时的景色,而非种柑树的情景。故选A。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以及思想感情的能力。颔联“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意思是:我象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诗人他爱柑橘是因为读“楚客”的《橘颂》引起了雅兴,而不是象三国时丹阳那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诗人心交古贤,寄情橘树,悠然自得,不慕荣利,诗人的心地是多么淡泊!然而透过外表的淡泊,正可以窥见诗人内心的波澜。屈原当年爱橘、怜橘,认为橘树具有“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和“秉德无私”的品质,曾作颂以自勉。今天自己秉德无私,却远谪炎荒,此情此心,对谁可表?只有这些不会说话的柑橘树,才是自己的知音。这一联的对偶用反对而不用正对,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分别灌注到两个含意相反的典故中去,既做到形式上的对称,又做到内容上的婉转曲达,并能引起内在的对比联想,读来令人感到深文蕴蔚。12.A13.①兄弟别离黯然神伤之情。诗人经历生活折磨,已成“零落残魂”,加之遭逢离别,送别于江边,双双落泪,依依不舍。②被贬蛮荒的愤懑愁苦之情(或政治生活上郁郁不得志的悲愤之情)。额联既是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也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或:颈联“云似墨”一句,写出诗人被贬之地的险恶,也暗示诗人此时处境的险恶,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愁苦愤懑之情。)③兄弟之间的骨肉至情。尾联表明兄弟远隔两地,再难相见,只能在梦中寄以思念之情,从而体现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A.“首联‘零落残魂’写出宗一为此悲伤黯然的心境”错,首联“零落残魂”是诗人柳宗元自己的写照,写的并不是他舍弟宗一的心境。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首联意思是:如今这残缺的心灵,又遭遇兄弟离别,更加黯然神伤;兄弟俩越江相别,双双落泪,依依不舍。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诗人在二弟宗直暴病身亡之后,大弟宗一又要北适湘鄂之地安家,作者经不起这样大的打击,故曰“残魂”且已“零落”,神情“黯然”却又加“倍”,其中自有贬谪之苦,孤寂之意。此刻兄弟泣别,双双垂泪,虽为人之常情,却另有深意:诗人在极度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生活,需要亲情友情支撑他那即将崩溃的精神世界,然而贬谪以来,亲人相继弃世,此时宗一又要北去,诗人送别于江边,更觉形单影只,依依不舍,这两句充分表达了兄弟别离黯然神伤之情。颔联似乎只是对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因为他被贬谪的地区离京城确有五、六千里,时间确有十二年之久。实际上,在“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等词语里,包藏着诗人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诗人用“万死”这样的夸张词语,无非是要渲染自己的处境,表明他一心为国,却被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既是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也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颈联,意思是岭南山多林茂,瘴气弥漫,天空常年乌云密布,遥想舍弟所去之地湖北江陵此时应该是春尽夏来,水天一色:。“桂岭瘴来云似墨云”句,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也暗示诗人此时处境的险恶。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被贬蛮荒的愤懑愁苦之情,或政治生活上郁郁不得志的悲愤之情。尾联,是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带的烟树。表明兄弟远隔两地,再难相见,只能在梦中寄以思念之情,从而体现兄弟间的骨肉至情。所以,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14.D15.(1)语言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开头有意运用“绕口”句式,连用四个“柳”字,以姓柳的柳州刺史在柳江边种柳树的绝妙巧合,来自嘲自勉,诙谐而开朗。(2)思想感情:在戏谑幽默的语言背后实则表达诗人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强烈愿望与做官准则;在自嘲自戏的文字中也表达了诗人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的忧虑和惭愧,并以此自励自勉。【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能力。D.“表达诗人种柳也是为了追念古代召公的深挚情怀”说法错误,借用这个典故,主要是为了表达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故选D。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分析,“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两句十个字,连用四个“柳”字,既照应了诗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2024学年北京初三九年级上学期同步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工程水文学课程论文要求及格式
- 工程实训报告
-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二地理高一下学期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公开示范课教学 课件
- KG316T时控开关使用说明
- 2024年阜阳从业资格证客运考试题库
- 2024年防洪施工合同
- 2024年钢化玻璃采购合同范本
- 内科学考点速记
- 儿童简历模板
- 旅行社营销中的危机公关管理
- 脓肿切开引流知情同意书
- 危重症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 汉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3000字(10篇)
- Part01 Unit2 Transportation课件【知识精研+拓展提升】 中职专用 高一英语高效课堂
- 毛豆栽培技术
- 零工派工单(可用)
- 谈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