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第五课《搭石》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第五课《搭石》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第五课《搭石》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搭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汛、谴"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挽”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7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3、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致趣,导入新课1、刘章爷爷是当代诗人,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对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刘章爷爷来到大城市工作,当他看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人们无序地忽然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1980年,他写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长留的那份景、那份情传达给我们。2、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2、将不懂的词语划出来,同桌互相交流,提问3、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4、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交流:1、理解词语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适宜:合适;相宜。生硬:勉强做的;不自然;不熟练。嗜好:特殊的爱好。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孤独:独自一个;孤单。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本文指白鹭给黄昏中的乡村带来的美、生机和活力。清澄:(水、天空)清亮。本文是清亮明洁的意思。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铿锵: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2、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溪是乡亲们的必经之路,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为了通过小溪,人们在小溪里摆放搭石。第二段(第2自然段):描写老人摆搭石的情景,反映了老人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第三段(第3-4自然段):描写人们走搭石的优美画面,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了人们美好的心灵。第四段(第5自然段):赞美搭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3、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4、“摆放”搭石的画面、“调整”搭石的画面、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二、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书中的话语告诉大家什么是搭石?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搭石。抓住“方正、二尺左右”体会人们精心选择搭石,细心摆放搭石。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日常生活会怎样?(扣住“脱鞋挽裤"反复朗读去感受。)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二自然段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写出了搭石很美?(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2、细读课文,边读边想,搭石构成了怎样的风景呢?你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①在你们的理解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2)文中的“协调有序"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自由地再读一读这两句话。③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一紧跟上去;(速度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一一紧跟上去;(速度再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0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也没有人指挥,一行人走得既轻快又整齐,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那么的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做一3、你还可以从什么词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4、读一读这两个词,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溪水,溪水中怎样的人影?(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5、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同时想象:你还看到什么?还听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蓝天、白云、晚霞、绿树、青草、红叶、夕阳……人们的欢笑的声音,谈话的声音,孩子歌唱的声音……)学习第三自然段1、 .“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他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 摆搭石:①人们把精心挑选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②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直到满意了才离去。(2) 走搭石:①一行人紧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②如果有两人同时走到溪边,总会止步,招手礼让;③年轻人在溪边遇到老人,会背老人走搭石。2、 在这里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尊老爱幼)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假如——巧?(划出相关句子)三、总结全文1、 课文为什么以《搭石》作为题目?课文以《搭石》为题,是因为:(1)作者以“搭石"为线素,按”话搭石一摆搭石一走搭石一赞搭石”的顺序叙述了所见所闻⑵借“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赞扬了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