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2022年09月广东省汕头市市直机关聘用人员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考2名机关聘用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各地真题-综合能力拔高(共200题)1.春秋:寒暑:一年
A.妇孺:老幼:生命
B.荏苒:蹉跎:岁月
C.东西:南北:方向
D.冷热:干湿:温度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春秋和寒暑都用来泛指一年,为比喻象征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妇孺和老幼都有生命,为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荏苒指岁月易逝,蹉跎指岁月白白过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东西和南北都可以用来泛指方向,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冷热用来形容温度的高低,干湿和温度无必然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2.在诸多自然现象中,火可能是曾让人最________的事物。古人曾认为,火是诸神的________,是元素之一,或是物种本身蕴藏的燃素释放的过程。直到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人类才认识到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害怕
创造
B.惊奇
安排
C.迷惑
恩赐
D.崇拜
荣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直到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人类才认识到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可知,古人一直不清楚火到底是什么,该空应体现“疑惑不解”这一含义。C项“迷惑”符合语境。“害怕”“惊奇”“崇拜”均没有“疑惑不解”之意,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和D项。锁定答案C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神的恩赐”为常用搭配,体现了古人对火的本质不清楚,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由后文“直到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人类才认识到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可知,前文人们对于火到底是什么并不清楚,说明火曾让人感觉到很迷惑不解。而“害怕”、“惊奇”和“崇拜”在文段中无从体现。第二空“诸神的恩赐”也是较为固定的搭配。
故正确答案为C。3.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科学家和环境保护组织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从现在起就重视环境保护,那么人类总有一天将无法在地球上生存。
以下解释最符合以上警告含义的是:
A.如果从后天而不是从明天起就重视环境保护,人类的厄运就要早一天到来
B.如果我们从现在起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人类就可以在地球上永久地生存下去
C.对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要有高度的认识,并且要尽快采取行动做好环保工作
D.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人类就不至于在地球上无法生存下去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二句用“如果”引导了一个反面论证,如果不重视环境保护就会怎么样,可以看出文段重点阐述的是:现在环境污染严重,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采取行动。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中“从后天而不是明天起”与文中的“现在起”不相符,且表意过于表面,排除A项。B项“永久地生存下去”表达过于绝对,排除B项。C项符合文段重点。D项,人类要想在地球上长久的生存下去,就要从现在起重视环境保护,但不是只“重视环境保护”就能做到的,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符合”一词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材料主要是给了我们一个警告:要从现在起就重视环境保护,否则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对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要有高度的认识,并且要尽快采取行动做好环保工作”最切合题意。
A选项中的“从后天而不是明天起”与文中的“现在起”不相符,且表意过于表面;B项“永久地生存下去”表达过于绝对;人类要想在地球上长久地生存下去,就要从现在起重视环境保护,但不是只“重视环境保护”就能做到的,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4.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金属板连接起来,通过金属棒尖端放电,让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以保护建筑物免遭雷击。这种现象用于管理界,被称为避雷针效应,指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引领事态积极发展,即善疏则通,能导必安的管理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做法与避雷针效应无关的是:
A.某市推行“全民城管精准找茬”工作破解城管盲区漏点,市民怒气少了、满意多了
B.某地实行“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法,解决大量群众关心的事,化解了社会矛盾
C.某公司将召开员工发展问题研讨会,要求部门主管会前要调查掌握员工发展需求
D.某小区改建车库,物业方广泛地征求了业主的意见,并形成共识,使该工程顺利推进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属于避雷针效应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引领事态积极发展”,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避雷针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引领事态积极发展。
A项,某市推行“全民城管精准找茬”工作破解城管盲区漏点,是直接解决问题,不属于事先疏导,不符合定义。
B项,“有事好商量”的协商议事工作法,通过协调商讨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属于事先疏导,符合定义。
C项,公司召开员工发展问题研讨会,要求部门主管提前掌握员工发展需求,属于事先疏导,符合定义。
D项,物业广泛征求业主意见并形成共识后,使改建车库的工程顺利推进,属于事先疏导,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引导事态积极发展。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全民城管精准找茬,符合“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市民怨气少了满意多了,符合“引导事态积极发展”,符合定义;
B项:协商议事,化解矛盾体现了“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符合定义;
C项:调查掌握员工发展需求,是为了帮助员工更好地发展,并不是防止出现问题,没有体现“防患于未然”,也没有体现出结果是“引导事态积极发展”,不符合定义;
D项:物业方改建车库,征求业主意见,体现了“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该工程顺利推进,符合“引导事态积极发展”,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引领事态积极发展”。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推行“全民参与精准找茬”工作,可以让市民指出城市潜在的治理问题,符合“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市民怨气少了满意多了,反映出该工作的积极效果,也符合“引领事态积极发展”,符合定义,排除;
B项:物业方在改建车库前广泛地征求了业主的意见,符合“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征求之后,双方达成了共识,使该工程得以顺利推进,也符合“引领事态积极发展”,符合定义,排除;
C项:“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法可以起到协调商讨的作用,减少群众冲突的发生,符合“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这种工作法解决了大量群众关心的事,化解了社会矛盾,也符合“引领事态积极发展”,符合定义,排除;
D项:公司将召开员工发展问题研讨会,要求部门主管会前要调查掌握员工发展需求,符合“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但并未提及员工是否会有好的发展,不符合“引领事态积极发展”,不符合定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5.如下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10厘米,一只小蚂蚁E从A点出发匀速移动,沿边AB,BC,CD前往D点。问哪个图形能反映三角形AED的面积与时间的关系?
A.A
B.B
C.C
D.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三角形AED的底边为AD始终不变,则可以根据底边AD对应高的变化来得出面积的变化,从A点到B点这一阶段,高即为AE的长度,匀速变大,面积也匀速变大,此阶段的图像斜率固定且不为0;从B点到C点这一阶段,高始终为正方形的边长,面积保持不变,此阶段的图像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线段;从C点到D点阶段与从A点到B点阶段图像对称。小蚂蚁从A到B时,三角形AED的面积不断变大;从B到C时,三角形AED的面积不变;从C到D时,三角形AED的面积不断变小。故本题选A。6.吃鱼的时候,小刺要比大刺麻烦,因为大刺很容易被发现,小刺则必须下很大功夫才能清除。做人,小毛病要比大毛病难改正,因为大的差错很容易被发现,小缺点则必须格外留意才会被发现,虽然有小刺的鱼往往肉都特别细腻而鲜美,但许多人就因为怕小刺而不愿意吃那种鱼。虽然脾气怪异、不拘小节的人常有特殊的才华,但是许多人就因为讨厌这些小毛病而不愿意与这些人打交道。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B.小毛病会让人敬而远之
C.情商与智商同等重要
D.小毛病可能产生大影响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通过吃鱼的时候,小刺比大刺麻烦,接着提出做人,小毛病比大毛病难改。第三句说明多数人不愿意与有脾气怪异、不拘小节等小毛病的人打交道,即为本段的主旨句,对应D项。
A、C项偏离“小毛病”这一中心,排除;
B项“敬而远之”,根据“许多人就因为讨厌这些小毛病而不愿意与这些人打交道”可知,文段仅指出人们远离有小毛病的人,并未提及“尊敬”,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递进结构,引出话题—进一步论述,重点在后,概括递进的内容。文段由吃鱼时小刺比大刺更麻烦引出人的小毛病比大毛病更难以改正的问题,接下来进一步分析了小毛病对于人的负面影响。与此相符的为D,当选。
文段未提及A、C,B项只是文段部分内容,均排除。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拿吃鱼举例,指出吃鱼时小刺难以发现,因此要比大刺麻烦,接着论证因为做人小毛病同样要比大毛病难以发现,因此小毛病也更难以改正。最后再次用吃鱼和人际沟通中的例子进行论证,指出许多人会因小刺儿放弃是用肉质鲜美的鱼,同样在人与人的沟通中,许多人也会因为有些人身上有小毛病而放弃与这些人打交道。因此,文段重点介绍了小毛病可能给人造成的严重影响。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为主旨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7.从“抢盐风波”到“各地发生地震”,网络造谣滋生的“网络炸弹”,影响甚远。虽然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凭借自身的常识去分析,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点,不可能完全应付得了,一不留神,便可能成为受害者。因此,必须打击网络谣言,才能________舆论的正义,________社会正常的理性和诚信。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庇护
修复
B.维护
恢复
C.保卫
重建
D.护卫
匡复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所填词语要与“正义”搭配。A项“庇护”偏于袒护,保护的意思,常见搭配为庇护权、庇护坏人、政治庇护。C项“保卫”意思是保护使不受侵犯,多与“祖国”“和平”等搭配。D项“护卫”是保护、保卫的意思。三项均不与“正义”搭配,排除A项、C项和D项。B项“维护”意思是使免于遭受破坏,维持保护,可以与“正义”搭配。答案锁定B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B项“恢复”意思是变成原来的样子。文中讲了“网络造谣对人们产生了一定的危害,即社会的理性和诚信受到了损害”,所以“恢复”置于此处,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可从词语搭配的对象和文段语境进行判断。第二步,辨析第二空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庇护”含有偏袒之意,与“正义”的含义相悖,排除A。“护卫”的对象通常为具体事物,排除D。
第二空,“重建”指重新建设或建立。“社会的理性和诚信”只是暂时被冲击,需要的是“恢复”,而不是“重建”,排除C。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与“正义”搭配,“维护正义”为常见搭配。A项“庇护”指包庇袒护,常见搭配为庇护嫌疑人、政治庇护等;C项“保卫”指护卫使不受侵犯,如保卫祖国、保卫边疆,常搭配具体对象,而非“正义”之类的抽象事物;D项“护卫”与“保卫”语义相近,更侧重于防卫之意,且搭配对象较之“保卫”更微观、更具体,A、C、D三项均排除。故锁定正确答案为B项。
第二空,代入验证,“恢复”与“理性和诚信”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8.按照我国关于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渔业——第一产业
B.林业——第二产业
C.餐饮业——第三产业
D.零售业——第三产业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在我国,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9.医生:教师(
)
A.水泥:房屋
B.音乐:体育
C.哲学:人文
D.权力:利益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医生和教师是两种职业,二者为反对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水泥是修建房屋的原材料,二者为原材料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音乐和体育是两种科目,二者为反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哲学是人文学科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权力和利益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0.下列诗词对应节日正确的是:
A.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七夕
B.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中秋
C.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
D.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寒食
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步,“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出自宋代米芾的《中秋登楼望月》,意思是,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间的七宝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让那我们向着的圆圆的月破损。该句诗描写的正是中秋情景。B项正确,因此当选。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意思是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C项正确,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BC选项。
A项:“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出自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意思是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该句诗描写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情景,而不是七夕。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出自唐代杜甫的《九日五首·其一》,意思是日落时传来黑猿的听哭声,久久不住,南来的白雁带来长安的霜讯。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诗人抒写自己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而不是寒食节。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11.水对于(
)相当于(
)对于光合作用
A.生命二氧化碳
B.水蒸气阳光
C.空气氧气
D.灌溉土壤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A项,生命离不开水,光合作用离不开二氧化碳,前后关系一致。
B项,水可以变成水蒸气,阳光参与光合作用,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空气和水都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二者为并列关系,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前后关系不一致。
D项,水可以灌溉,土壤不参与光合作用,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12.目前,我国的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我国的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活期储蓄是无需任何事先通知,存款户可随时存取和转让的银行存款,其形式有支票存款账户、保付支票、本票、旅行支票和信用证等;定期储蓄亦称“定期存单”,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
因此,本题正确。
13.错觉是一种视觉误差,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错觉的是:
A.一个突然失去儿子的母亲,有时觉得自己看到了儿子的身影
B.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
C.身材偏胖的人穿竖条纹服装会显得苗条一些
D.杯弓蛇影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人们观察物体时;
②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生理、心理原因;
③误认物象,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母亲觉得自己看到了儿子的身影,这是幻觉,不符合“观察物体时”,不符合定义;
B项:在行驶的火车上看树木,符合“观察物体时”,同时受到火车行驶的干扰,符合“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生理、心理原因”,产生与实际不相符的树在动的判断,符合“误认物象,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符合定义;
C项:穿竖条纹服装属于“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生理、心理原因”,显瘦属于“误认物象,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符合定义;
D项:从杯子中看弓的倒影,符合“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生理、心理原因”,产生与实际不相符的是蛇的判断,属于“误认物象,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14.某社区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有5个家庭成功晋级决赛的抢答环节,抢答环节共5道题。计分方式如下:每个家庭有10分为基础分;若抢答到题目,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扣2分;抢答不到题目不得分。那么一个家庭在抢答环节有可能获得多少种不同的分数?
A.18
B.21
C.25
D.36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总共5道题,每题答对得5分,答错扣2分,各种情况的得分不会重复出现。抢到0题,得分情况:对0题;抢到1题,得分情况:对0题(错1题)、对1题;抢到2题,得分情况:对0题(错2题)、对1题(错1题)、对2题;同理可推知,抢到n题,得分情况有(n+1)种,而共有5题,所以总得分情况为1+2+3+4+5+6=21种。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
第二步,分类讨论:
①没有抢到题,得分情况有1种;
②抢到1道题,得分情况有2种(对1、错1);
③抢到2道题,得分情况有3种(对2、错2、对1错1);
④……
以此类推,抢到n道题时,得分情况有n+1种。
第三步,抢答5道题不同的分数共有1+2+3+4+5+6=21(种)。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当只抢到1道题时,有答对和答错两种情况,相应有两种得分情况;当抢到2道题时,有答对2道、答对1道、答对0道三种情况,相应有三种得分情况。同理可分析出抢到3道、4道、5道题时的得分情况数,所有情况数加和即为所求。
当抢到5道题时有6种不同的分数,抢到4道题时有5种不同的分数,抢到3道题时有4种不同的分数,抢到2道题时有3种不同的分数,抢到1道题时有2种不同的分数,一道题都没有抢到时只有1种分数。总共有6+5+4+3+2+1=21种不同的分数。故本题选B。15.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主体,也是要素市场发展的基础。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C项: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要素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A项、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市场体系是指以商品市场为主体,包括各类市场在内的有机统一体,即以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组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各类型市场的总和。生产资料市场属于市场体系中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属于市场体系中要素市场。
市场体系按市场交易的时间范围和形态分为现货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现货交易市场是指即时实现交易并交割的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是指交易行为在前,实物和货款交割在后的进行期货合约买卖的市场。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16.在这世界文明征记里,中国书法于闻先生所讲猛抬头之时,
承载着华夏文明而一路铺展。它
,既保持历史本色,又由于充满创造性的活力,每一时代都被赋予当代意义。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业已源远流长
B.已经源远流长
C.业已积厚流光
D.已经积厚流光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源远流长,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积厚流光,意思是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
第二空,既保留历史本色又被赋予每一个时代的意义,是对第二空的解释,表示历史悠久,填入“源远流长”更恰当,排除C、D项。第一空,业已是表示任务已过去、已完成、已到达某种程度的意思。已经是表示事情已完成、动作已完成或时间过去了。猛抬头的时候,已经承载华夏文明一路铺展,并且还有可能继续进行,对应“业已”,A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书法艺术生命的思考》17.下列关于“熔化”这一物理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熔化通常是指由固态到液态的转变,晶体物质在固态和液态呈平衡状态时的温度,即由固态转变成液态时的温度就是熔点。
B.物质最初熔化时的温度被称为“初熔”,物质完全熔化时的温度被称作“终熔”,“初熔”和“终熔”之间的间距被称为“熔程”。
C.晶体熔化过程中,固体变为液体,分子和原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势能增大,熔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绝大部分用来破坏晶体结构。
D.晶体物质熔点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传温液加热法、熔点自动测定仪法和热分析法三种。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正确,熔点是晶体物质的重要物理特性之一。熔化通常是指由固态到液态的相转变,而晶体物质在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即由固态转变成液态时的温度,就是熔点。
B项正确,在传温液加热法熔点测定中,人们将物质最初熔化时的温度称作“初熔”,把物质完全熔化时的温度称作“终熔”,“初熔”和“终熔”的间距作为物质的“熔程”。
C项错误,晶体的熔化过程中,固体变为液体,原子或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势能增大,而这部分势能需要外部持续不断加热来提供能量,也就是说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绝大部分用以破坏晶体结构。
D项正确,晶体物质熔点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传温液加热法、熔点自动测定仪法、热分析法三种。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8.三国演义∶元末明初
A.红楼梦∶明
B.水浒传∶清
C.西游记∶宋
D.资治通鉴∶宋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三国演义”的作者为“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二者属于作品与作者所处年代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红楼梦”的作者为清朝的曹雪芹,而非“明”朝,排除;
B项:“水浒传”的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而非“清”朝,排除;
C项:“西游记”的作者为明朝的吴承恩,而非“宋”朝,排除;
D项:“资治通鉴”的作者为“宋”朝的司马光,二者属于作品与作者所处年代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19.从今年年初的“共享用工”热潮到不断更新的新职业灵活就业正式为稳就业的一支重要力量,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建设灵活就业的意见》,提出要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下列哪项不属于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的措施(
)。
A.鼓励个体经营发展
B.增强非全日制就业机会
C.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
D.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建设灵活就业的意见》,提出要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一)鼓励个体经营发展。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便捷高效的咨询、注册服务。引导劳动者以市场为导向,依法自主选择经营范围。鼓励劳动者创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二)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落实财政、金融等针对性扶持政策,推动非全日制劳动者较为集中的保洁绿化、批发零售、建筑装修等行业提质扩容。(三)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推动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为劳动者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创造条件。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0.有关研究表明,造成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主要是粒径大于(
)的泥沙。
A.0.10mm
B.0.05mm
C.0.025mm
D.0.015mm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
第二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是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也是人为活动最剧烈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有十几亿吨泥沙进入黄河,其中大约有四分之一淤积在下游河道内,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其洪水灾害严重威胁黄淮海平原的安全。研究表明,对黄河下游淤积影响最大的泥沙是粒径大于0.05mm的粗颗粒泥沙,这些泥沙大都来自黄河中游7.86万km的多沙粗沙区。
因此,选择B选项。
21.某单位办公室工作人员小李在办公室主任的要求下翻印某篇重要的上级机关来文。在翻印时,必须要注明的内容有(
)。
A.本单位名称
B.翻印日期
C.翻印份数
D.印发范围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上级机关的公文,除绝密级和注明不准翻印的以外,下一级机关经负责人或者办公厅(室)主任批准,可以翻印。翻印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日期、份数和印发范围。”
故正确答案为ABCD。
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已失效,但在公文写作中具有参考价值。22.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可以是国家所有,也可以是集体所有。(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权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五十条,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是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因此,本题正确。
23.下列属于行政公文格式必备要素的是:
A.签发人姓名
B.附件
C.附注
D.成文日期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
第二步,行政公文的构成必备要素包括: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成文日期、印章、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因此,选择D选项。24.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
)。
A.价格水平
B.收入水平
C.预期
D.财政政策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支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推动总需求的力量除了价格水平、人们的收入、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外,还包括诸如税收、政府购买或货币供给等政策变量。
故正确答案为ABCD。25.单位3个科室分别有7名、9名和6名职工。现抽调2名来自不同科室的职工参加调研活动,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挑选方式?
A.146
B.159
C.179
D.286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方法一:抽调的2名职工来自不同科室,则抽调的情况为抽调两个科室且每个科室各抽调1人,则挑选方式共有种。
方法二:抽调的2名职工来自不同的科室,其反面为2名职工来自同一个科室。则。三个科室共人,抽调2名职工的总情况数为。来自同一科室的情况共有。因此抽调2名来自不同科室的职工,挑选方式为种。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
第二步,设3个科室分别为A、B、C科室,那么挑两个科室、每个科室挑1人的情况如下:
①从A、B里挑,有7×9=63(种)方式;
②从B、C里挑,有9×6=54(种)方式;
③从A、C里挑,有7×6=42(种)方式。
第三步,共有63+54+42=159(种)方式。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用反向法解题。
第二步,不满足题意的情况为2名职工来自同一科室,方式有++=21+36+15=72(种),总的挑选方式有=231(种),那么满足题意的情况有231-72=159(种)。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排列组合问题。共有3个科室,要求2人来自不同科室,相当于先选2个科室,再从每个科室选1人。分别计算情况数相加即可。职工来自不同科室的挑选方式有7×9+7×6+9×6=159种,故本题选B。26.将2018年诺贝尔(
)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艾莉森和日本科学家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的贡献:
A.化学
B.物理学
C.生物学
D.生理学或医学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1日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根据题目关键词“癌症免疫”也可知道是生物学或医学。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2018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另一半同时授予乔治·史密斯和格雷戈里·温特。今年的化学奖得主成功利用基因变化和选择研究出可以解决人类化学问题的蛋白质。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2018年10月2日,2018年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阿瑟·阿什金、热拉尔·穆鲁和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获奖,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诺贝尔生物学和医学奖是合在一起的。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27.骡子∶耕畜∶犁地
A.基因∶生命∶遗传
B.衙役∶衙门∶当差
C.鸬鹚∶水鸟∶捕鱼
D.恒星∶宇宙∶发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骡子”是“耕畜”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骡子”具有“犁地”的功能,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生命”具有“遗传”特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B项:“衙役”是“衙门”里的差役,二者属于工作地点对应关系,“衙役”与“当差”属于主谓关系,排除;
C项:“鸬鹚”是“水鸟”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鸬鹚”具有“捕鱼”的功能,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恒星”是“宇宙”的一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恒星”与“发光”属于属性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28.农产品市场的特点有:
A.地域性
B.季节性
C.规模性
D.生态性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农产品市场的特点主要有:①地域性,不同农业区域农产品存在差异。比如长江流域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蚕丝等;黄河流域主要农产品有小麦、花生、棉花等。②季节性,农产品供给具有季节性和不确定性。③生态性,比如有机农产品、无公害蔬菜,这些农产品的生态和安全对市场和人类的健康保障来说尤其重要。
因此,选择ABD选项。
29.在西汉时期,一种青铜染炉非常流行,以至于在许多地方都有出土。这种染炉分为三个构造:主体为炭炉,下部是
炭灰的盘体,上面放置一具活动的杯。它曾让几代学者对它的用途
,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它就是一种类似现代意义上的“小火锅”。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接收孜孜以求
B.承接迷惑不解
C.收纳朝思暮想
D.盛放潜精研思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信息“主体为炭炉,下部是······炭灰的盘体”可知,染炉下部是用来接上面掉下来的炭灰的。B项“承接”意思是承前接后,体现出接住上面掉下的东西,与文段对应恰当,保留。A项“接收”指收取、收受,一般搭配“礼物、遗产、工程”等,与炭灰搭配不当,排除;C项“收纳”指收留容纳,D项“盛放”指安放,均体现要把东西收好、保存,炭灰是燃烧后的废物不需要完好保存,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根据后文“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它就是······”可知,以前几代学者并不知道染炉的用途。B项“迷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与文段对应恰当,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考古证实:汉代吃火锅撸串儿喝酒很流行
》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曾让”“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可知,学者过去对“它的用途”不了解。因此,填入词语应表达“困惑、不了解”的含义。A项“孜孜以求”指不知疲倦地探求;C项“朝思暮想”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D项“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A项、C项和D项均无“困惑、不了解”的含义,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迷惑不解”意思是对某一事物怀疑迷惑,认识不清,符合文意。答案锁定B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承接”指用容器接受,“承接炭灰的盘体”搭配得当。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由“曾让几代学者……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可知,此前学者对青铜染炉的用途不了解,所填词语应体现困惑不解之意,排除不含此意的A、C、D。第三步,验证第一空。第一空较难排除,先看第二空,由“曾让几代学者……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可知,此前学者对青铜染炉的用途不了解,所填词语应体现困惑不解之意。“朝思暮想”形容时刻想念。“孜孜以求”指不知疲倦地探求。“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三词均不能体现困惑不解之意,排除A、C、D。“迷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填入符合句意。
验证第一空,“承接”填入此处表示盘体的作用是接上面掉下来的炭灰,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30.种子植物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下列不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杉树
B.松树
C.核桃树
D.银杏树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杉树的树干纹理直、耐腐防蛀,广泛用于造船、家具等方面。杉树属植物界——裸子植物门。
B项正确,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松树属植物界——裸子植物门。
C项错误,核桃树,又名胡桃树,品种分为野生山核桃和人工嫁接改良品种核桃。核桃树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
D项正确,银杏,属银杏科、银杏属,是裸子植物银杏纲中唯一存活下来的树种,也是果树中寿命最长的树种之一。银杏属植物界——裸子植物门。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1.甲用工业酒精兑制假白酒出售,造成多人死伤,其行为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本法条是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及其量刑的规定。甲用工业酒精兑制假白酒出售,造成多人死伤,其行为属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因此,本题错误。
32.公文的标题通常包含哪三个要素:
A.发文机关
B.事由
C.年份
D.文种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常识。完整的公文标题通常包含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个要素,即标明由谁发文、为什么发文和用什么文种发文。
故正确答案为A、B、D。33.若甲银行、金某以及高某在《最高额保证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方式。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则(
)。
A.由甲银行和金某协商选择采取何种方式承担保证责任
B.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C.由金某在法律规定的保证方式中选择一种方式承担保证责任
D.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规定:“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因此,甲银行、金某以及高某在《最高额保证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方式,则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B。34.网络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美好人生。()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此外优秀文化还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网络文化不能与优秀文化简单等同,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在为生活工作提供便利与放松之余,也有不良信息毒害身心健康、疏远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等负面影响。
因此,本题错误。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集合。网络文化是现实社会文化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同时也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文化行为特征、文化产品特色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特点。
35.下列关于金融产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融产品价格波动属于信用风险
B.在开放基金中风险最低的是混合型基金
C.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不包括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
D.金融产品的风险由大到小排序:金融债券>股票>储蓄产品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A项错误,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金融产品价格波动不属于信用风险。
B项错误,人们将开放式基金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同时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等工具,没有明确投资方向的基金。而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的基金,相对来说,它的风险是最低的。
C项正确,存款保险主要保障的是储蓄存款,如果存款保险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者面临破产倒闭,那么存款保险就可以为该成员机构提供财务方面的救助,或者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的存款,从而保障存款人的相关权益。但是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并不属于储蓄存款,因此是不属于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之内的。
D项错误,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从收益方面看,债券在购买之前,利率已定,到期就可以获得固定利息,而不用管发行债券的公司经营获利与否;股票一般在购买之前不定股息率,股息收入随股份公司的盈利情况变动而变动,盈利多就多得,盈利少就少得,无盈利不得。从本金方面看,债券到期可回收本金,也就是说连本带利都能得到,如同放债一样;股票则无到期之说。股票本金一旦交给公司,就不能再收回,只要公司存在,就永远归公司支配。公司一旦破产,还要看公司剩余资产清盘状况,那时甚至连本金都会蚀尽,所以债券的风险性小于股票。储蓄产品是指银行推出的存钱产品,风险是最低的。因此,风险由大到小排序:股票>金融债券>储蓄产品。
故正确答案为C。36.自然界中存在的重金属元素铀由下列哪几种同位素组成:
A.铀233
B.铀235
C.铀234
D.铀238
参考答案: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铀是原子序数为92的元素,是自然界中能够找到的最重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同位素,均带有放射性,拥有非常长的半衰期。天然铀含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铀238、铀235和铀234。
因此,选择BCD选项。
A项:铀除铀238、铀235和铀234三种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以外,还有12种人工同位素,其中包括铀233。A项错误。
3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
)的义务。
A.抚养
B.教育
C.保护
D.扶养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故正确答案为ABC。38.T国几大电力企业近日联合宣布,除非国产煤炭价格下调,否则将放弃购买国产煤炭。发言人表示,目前进口煤炭的价格已经降至每吨100美元以内,而国产煤炭价格仍然居高不下。但是,煤炭行业业内人士表示,一旦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中小型煤矿将生存艰难,大型煤矿企业生产的动力也会严重不足,整个国内煤炭生产行业将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段时间后,该业内人士判断,目前国内煤炭生产企业已经形势严峻。
该业内人士的判断必须基于以下哪项事实?
A.国内煤炭企业在这段时间内减少了煤炭产量
B.该国国产煤炭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C.国产煤炭在与进口煤炭的价格竞争中没有优势
D.该国几大电力企业没有放弃购买国产煤炭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的判断基于以下事实”,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目前国内煤炭生产企业已经形势严峻。
论据:除非国产煤炭价格下调,否则将放弃购买国产煤炭;一旦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中小型煤矿将生存艰难,大型煤矿企业生产的动力也会严重不足,整个国内煤炭生产行业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论据中存在一定的推出关系:①¬放弃购买→价格下调;②价格下调→形势严峻;由①②递推可得:③¬放弃购买→形势严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仅指出煤炭企业在这段时间内减少了煤炭产量,无法推出结论,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仅指出国产煤炭价格始终居高不下,无法推出结论,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该项仅指出国产煤炭在与进口煤炭的价格竞争中没有优势,无法推出结论,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论据。“没有放弃购买国产煤炭”是对③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形式严峻”,即题干论点,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有效信息。
已知条件:①不放弃国产煤炭→国产煤炭价格下调;
②国产煤炭价格下调→整个国内煤炭生产行业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将①②串联成:不放弃国产煤炭→国产煤炭价格下调→整个国内煤炭生产行业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已知结论:目前国内煤炭生产企业已经形势严峻。
第二步:逐一判别选项。
D项该国几大电力企业没有放弃购买国产煤炭,如果该项成立,那么根据上述推导关系,可以得到结论,D项为正确答案。A项减少煤炭产量、B项煤炭价格居高不下、C项无价格优势,均无法从上述推导关系中推导出,不是得出结论的事实。
故正确答案为D。39.词典:词语
A.地图:地点
B.盲文:阅读
C.电影:台词
D.电脑:游戏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词典是查询词语的工具,词语是名词。二者是逻辑关系中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地图是查询地点的工具,地点是名词。二者是逻辑关系中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盲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字,可以作为盲人阅读的对象,但是阅读是动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电影包含台词和剧情等等,是组成关系,不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电脑可以用来打游戏,是打游戏的工具,可以说电脑查询资料、文献等,但是不能说查询游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0.(
)对于鱼虾相当于草原对于(
)
A.养殖放牧
B.渔民牧民
C.水产牧草
D.海洋牧牛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养殖和鱼虾是动宾关系,草原和放牧是地点和动作的对应,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渔民捕食鱼虾,二者是主宾关系,牧民在草原上放牧,二者是人物和地点的对应,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水产和鱼虾是种属关系,草原和牧草是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鱼虾和海洋、牧牛和草原都构成对应关系,即事物及其所在场所的对应,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41.下列现象属于水的表面张力的是:
A.水面高不外漏
B.荷叶露珠呈圆形
C.水滴在枝头悬而不落
D.配置盐水选种子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表面张力指液体表面任意二相邻部分之间垂直于它们的单位长度分界线相互作用的拉力。表面张力的形成同处在液体表面薄层内的分子的特殊受力状态密切相关。
A项:水面高不外漏是因为水分子奇特的结构导致紧密型比较强,尤其在靠近水面处,这种紧密型会表现为一种张力,并且水面的面积越小,张力越大。A项当选。
B项:植物树叶表面多有一层蜡质,荷叶尤其明显,所以水滴在荷叶上因为表面张力会形成球形。B项当选。
C项:水滴在枝头悬而不落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C项当选。
因此,选择ABC选项。
D项:盐水选种,就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把好种子和坏种子分开来。盐水的浮力较淡水更大,能够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2.甲的儿子乙在醉酒后将丙撞伤,甲害怕其子乙承担刑事责任,自己顶包到公安机关去自首,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A.不构成犯罪
B.包庇罪
C.寻衅滋事罪
D.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甲实施的是触犯刑法的行为,构成犯罪。
B项正确,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题中甲为使得乙不受法律追究,为其顶包的行为构成包庇罪。
C项错误,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甲并未有寻衅滋事的行为。
D项错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首纠集多人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甲并未实施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的行为。
故正确答案为B。43.甲与有夫之妇乙勾搭成奸,后乙因受丈夫责骂,与甲中断了关系,甲怀恨在心,一天下午甲将乙骗至自己的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乙家将其丈夫杀害。甲的行为属于(
)。
A.结果加重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结合犯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结果加重犯是指法律上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发生了严重的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如中国刑法中规定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等,就属于这种情况,不符合题意。
B项正确,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个犯意,连续实施数个相对独立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甲对乙以及乙的丈夫的行为都是故意杀人,属于连续犯。
C项错误,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一犯罪,而其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例如,以伪造公文的形式骗取他人财物、诈骗财物的目的行为构成诈骗罪,伪造公文的手段行为构成伪造公文罪,两个犯罪形成目的与手段的牵连关系,构成牵连犯,不符合题意。
D项错误,结合犯是指数个在法律上独立而罪名不同的故意犯罪行为,由另一个法律条款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独立犯罪的情况。典型比如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绑架他人并杀害被绑架人的,仍以绑架罪论处,也可谓结合犯。结合犯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这是结合犯的法定性。本题情节不属于法律明确规定的结合犯情形,排除该项。
故正确答案为B。44.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美国将于今年6月10日起对所有墨西哥输美商品加征(
)关税,以迫使墨西哥应对经美墨边境入境美国的非法移民问题。
A.7%
B.6%
C.5%
D.4.5%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2019年5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于2019年6月10日起对所有墨西哥输美商品加征5%的关税,以迫使墨西哥应对经美墨边境入境美国的非法移民问题。墨西哥政府回应称,将以“强硬方式”回击。
因此,选择C选项。
45.柠烯,俗称柠檬精油。它通常被用于制作柑橘香味剂,是很多空气清新剂、身体喷雾剂等芳香剂重要的化学成分之一。柠烯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该化学物质对人体不会形成大的危害,事实上,它可被用于食品的调味剂。然而柠烯一旦被喷入空气中,很快就会有所变化。研究表明,当柠烯暴露于普遍存在于空气的臭氧中时,两个柠烯分子会形成一个单分子化合物——甲醇。当房间中大量的柠烯被转化成甲醇时,其影响将迥然不同。
由此可以推出:
A.使用空气清新剂,可能会对我们自身有害处
B.柠烯被用作食品的调味剂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C.如果房间中测出甲醇浓度高,则说明使用了太多芳香剂
D.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柠烯成分的物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一段论述,要求根据这段论述确定各选项的正确与否,需注意题干的细节信息。A项,由题干最后两句柠烯在臭氧中会形成甲醇,可知A项正确。
B项,题干说“柠烯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该化学物质对人体不会形成大的危害,事实上,它可被用于食品的调味剂”,因此B项错误。
C项,造成房间甲醇浓度高的原因有很多,并不一定是使用了太多芳香剂。
D项,是否应该避免使用含有柠烯成分的物品,题干中并未提及,不能推出。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中提到空气清新剂中含有柠烯,当柠烯暴露于空气中时,会形成甲醇,当房间中大量的柠烯被转化成甲醇时,其影响将迥然不同,而这种迥然不同的影响可能“对我们自身有害处”,可以推出;
B项:题干明确说明柠烯本身对人体不会形成大的危害,可被用于食品的调味剂,排除;
C项:过多的芳香剂会导致房间中甲醇含量高,但甲醇含量高的原因不唯一,不能根据浓度高就推出有芳香剂,排除;
D项:题干中提到“该化学物质对人体不会形成大的危害”,只是当柠烯暴露于普遍存在于空气的臭氧中时会产生危害,因此并非所有含有柠烯成分的物品都对人体有害,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由题干最后两句可得出,当选;
B项:题干说“柠烯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该化学物质对人体不会形成大的危害,事实上,它可被用于食品的调味剂”,因此B选项排除;
C项:题干只说当柠烯暴露于普遍存在于空气中的臭氧中时会形成甲醇,无中生有,排除;
D项:题干只是说柠烯喷入空气中可能有害,并非所有含有该成分的物品都有害,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6.“二十四节气”中,在“处暑”与“秋分”之间的节气是:
A.白露
B.寒露
C.立秋
D.霜降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二十四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故在“处暑”与“秋分”之间的节气是“白露”。白露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一个节气。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霜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7.1958年,IBM错过了收购一家新企业的机会,这家公司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叫做复印。两年后,施乐公司诞生,从此以后IBM每天都追悔莫及。10年后,DEC公司发明了小型机,IBM认为太小的家伙不足以进行像样的运算,可当IBM最终进入小型机市场时,DEC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市值几亿美元的公司。又过了10年,苹果公司发明了Apple
Ⅱ,IBM认为个人电脑算不上什么发明,对自己的事业无足轻重。5年后,IBM凭借IBM
PC机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时,已经需要和50多家争夺市场份额的对手展开惨烈的竞争。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IBM多次错过了创新发展的良机
B.IBM是一家决策缓慢、屡次失败的公司
C.有50多家公司错过了个人电脑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
D.如果IBM抓住文中所说的三次机会,它将成为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分别用三个分句说明IBM公司三次决策失误导致的后果——追悔莫及、看不上眼的小公司发展成市值几亿美元的公司、与50多家企业展开惨烈的竞争。这都是为了说明同一个意思——IBM公司多次错过了发展、创新的机会。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
B项的“决策缓慢”、“屡次失败”是对文意的错误理解,扩大了范围;C项的“有50多家公司”与文段的主体不一致;D项的“将成为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在文段中没有提及,且说法过于绝对,高估了三次机会的重要性。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分别讲述了IBM未重视“复印技术”“小型机”和“个人电脑”这三种发明,以至于失去发展先机。文段为并列结构,通过归纳概括可知,文段主旨为IBM不重视创新,失去发展先机。
第二步,对比选项。A选项“IBM多次错过了创新发展的良机”是对文段的准确归纳概括。
因此,选择A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应理清文段结构,抓住“错过了”“认为……不足以……”“认为……算不上……”等暗示IBM公司错失创新时机的句子。
文段为并列结构,分别讲述了IBM错过发明复印技术的施乐公司、错过发明小型机的DEC公司,错过发明个人电脑的苹果公司的三次失败决策。总结来看,IBM错失了进入复印市场、小型机市场、个人电脑市场的创新良机,对应A。B项,IBM错失创新良机并不一定是“决策缓慢”所致,且“屡次失败”表述不恰当,排除;文段中“50多家”是IBM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时所面对的竞争对手,而C项却理解为“IBM有50多家公司……”,错误,可排除;D项是对文段内容的过度推断,且是否“最强大”也无从考证,说法过于绝对。故本题选A。48.赤潮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什么引起的?
A.珊瑚虫
B.低气压
C.浮游生物
D.火山喷发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赤潮现象。
第二步,赤潮是伴随着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间接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因此,选择C选项。49.3,5,6,10,11,17,18,(
)
A.25
B.26
C.27
D.28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
第二步,数列有八项,考虑奇数项、偶数项各自成规律。
奇数项:3,6,11,18,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偶数项:5,10,17,(26),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7+2=9,所求项为17+9=26。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数列有八项,数列两两分组化为(3,5),(6,10),(11,17),组内做差分别为2,4,6,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6+2=8,则所求项为18+8=26。
因此,选择B选项。50.①张明受到表扬
②张明下班回家
③通知工厂紧急抢修
④途中发现管道漏气
⑤避免重大火灾
A.②④③①⑤
B.②④③⑤①
C.⑤①②④③
D.①②④③⑤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题干事件,可以提取出“受到表扬”“下班回家”“通知抢修”“发现漏气”“避免火灾”等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可以明显看出事件的发展顺序,因此考虑直接进行排序。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②张明下班回家,(回家)④途中发现管道泄漏,③通知工厂紧急抢修,⑤避免重大火灾的发生,①张明(因此)受到表扬。故本题选B。5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图形出现十字交点,考虑数点。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数交点发现无规律,发现第一行图3、第三行图2比较特殊,其交点属于曲线和直线的交点,考虑只数曲、直线交点。第一行找规律,曲、直线交点数依次为0、1、2,呈等差规律;第三行验证规律,曲、直线交点数为0、1、2,符合规律;第二行应用规律,曲、直线交点数为0、?、2,“?”处应选择曲、直线交点数为1的图形,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52.在能源危机面前,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大海,浩瀚的大海有类型多样、数量巨大的海洋能源,关于各种海洋能源利用,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人们所说的海洋能源主要指海底所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海底能源资源以及溶于水中的铀、锂、镁、重水等化学能源资源
B.通过风的作用引起海水沿水平方向周期性运动产生的波浪能可以发电
C.盐差能发电原理实际上是利用浓溶液扩散到稀溶液中释放出的能量
D.海水容纳的热量是巨大的,海洋热能是电能的来源之一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项错误:浩瀚的大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所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海底能源资源,也不同于溶于水中的铀、镁、锂、重水等化学能源资源,而是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海流能及盐度差能等独特的能源形态。
B、C、D三项说法均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能源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海洋能源是用潮汐、波浪、海流、温度差、盐度差等方式表达的动能、势能、热能、物理化学能等能源,是一种无污染的再生性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属于海洋能源。
因此,选择A选项。5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星上如果有巨大数量的水,就可能有生命存在
B.新的计算机模型对研究行星上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
C.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应在宜居带上
D.地球表面以下有一个深部生物圈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第五段最后一句“实际上巨大数量的水就会孕育生命”,符合文意,排除;B项对应第一段“新模型研究驳斥了在寒冷地带的行星不存在生命体的观点。认为可能在更多的行星上存在生命体”说明“新的计算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行星上存在生命体”,意义重大,符合文意,排除;C项对应第八段“当行星远离恒星,其从恒星那里接受来的热量会下降,地表水冻结,但内部热量足够高时,其内部深层仍会保留水的液体状态,已能够支持生命的存在”,说明那些不在宜居带上的行星也可能会有生命,并非所有“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都在宜居带上,故C选项不符合文意;D项对应第六段“在地球表面以下延伸几公里,有一个庞大的微生物栖息地。有些人认为,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是居住在这深部生物圈的”,符合文意,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54.现在人们常常提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但据统计,近年我国就业市场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一般大于1,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而在求职人群中,大学毕业生的文化水平较高。因此,我国大学毕业生实际上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以下信息如果为真,能够有效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A.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少企业严控用工成本,已经开始裁员
B.劳动力市场最紧缺的一些岗位主要是适合高级技工的岗位
C.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的岗位往往竞争激烈
D.一些高级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要高于大学毕业生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我国大学毕业生实际上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论据:近年我国就业市场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一般大于1,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而在求职人群中,大学毕业生的文化水平较高。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不少企业严控用工成本,已经开始裁员,这不能说明就业市场不再招录大学生,也不能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大学生的就业难易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B项:虽然一些岗位空缺严重,但是主要缺少高级技工,不需要大学生,对大学生而言在这些领域会出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小于供给的现象,进而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可以削弱,当选;
C项:大学生愿意从事竞争激烈的岗位,并不能说明在实际选择职业时就一定扎堆,大学生仍然可以选择一些不愿意从事的竞争不激烈的岗位,并不能对就业难进行削弱,另外,选项表达的只是一种意愿,而实际情况是未知的,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D项:一些高级技工的收入水平高于大学生,与大学生的就业难易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我国大学毕业生实际上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论据:据统计,近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经济下行期,不少企业裁员,无法确定是否会聘用大学毕业生来控制用工成本,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削弱论据。最紧缺的岗位适合高级技工,可知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不是“需求大于供给”,否定了题干原有论据,具有削弱作用。
C项:不明确项。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的岗位竞争激烈,他们可以选择其他不愿意从事或竞争不激烈的岗位,不能确定大学生就业是否难,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高级技工与大学生的收入比较,与大学生就业难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反驳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中“据统计”后面为论据,“因此”后面为论点。要削弱该论证,可以指出大学毕业生确实存在就业难的问题。题干由“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推出“我国大学毕业生实际上不存在就业难问题”的结论。
A项,指出企业开始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物流企业车辆租赁承包运输合同范本6篇
- 二零二五版物流企业市场调研与分析合同3篇
- 娱乐行业安全工作总结制药行业安全工作总结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语文学习态度
- 电子产品客服工作总结
- 网页设计美工工作总结
- 音乐行业演出场地卫生消毒计划
- 二零二五年度钢结构建筑拆除与安装一体化合同
- 2025版消防安全设施安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节能设备销售、安装、能效评估服务合同3篇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口算题(可直接打印A4)
-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操作手册
- 《走进神奇》说课稿
- 2024年内蒙古中考语文试卷五套合卷附答案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学习双重否定句 部编版
- 南京地区幼儿园室内空气污染物与儿童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 平安产险陕西省地方财政生猪价格保险条款
- 初中物理光学难题难度含解析答案
- 《霍尔效应测量磁场》课件
- 《疯狂动物城》全本台词中英文对照
- 高考作文复习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73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