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聚凝胺法微柱凝胶法_第1页
交叉配血聚凝胺法微柱凝胶法_第2页
交叉配血聚凝胺法微柱凝胶法_第3页
交叉配血聚凝胺法微柱凝胶法_第4页
交叉配血聚凝胺法微柱凝胶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叉配血第1页/共14页交叉配血聚凝胺法:原理:

将红细胞和血清放置在低离子介质中孵育,可促进抗体和红细胞膜血型抗原结合,再加入聚凝胺促进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离心后加入重悬液(电荷中和),正常红细胞的凝集解散,而抗体抗原结合引起的红细胞凝集仍然存在。

第2页/共14页操作步骤: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枸橼酸钠抗凝,以生理盐水洗涤受血者红细胞3次,配成3%红细胞悬液,同样方法处理献血者样本;取洁净小试管2支,1支标记为主侧管,另1支标为次侧管;主侧管内加受血者血清2滴、献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献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每管各加LIM溶液0.6ml,混匀,室温孵育1min;每管各加2滴聚凝胺溶液,混合后静置15s;1300g离心15s,倾去上清液;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做;加入2滴重新悬浮液,并轻轻转动试管混合,肉眼观察结果,必要时用显微镜观察结果。第3页/共14页结果判断:主侧管和次侧管内红细胞凝集在1min散开,则为聚凝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表示受血者和献血者配血相容。如果主侧管和/或次侧管内红细胞凝集不散开,则表明两血不相容,献血者血液不可输注。第4页/共14页注意事项:实验结果必须在3分钟内判读在冬天气温较低时,某些病人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而导致交叉配血假阳性;遇此现象可用37℃-40℃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并置37℃水溶中轻轻摇动,观察结果。第5页/共14页LIM: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可促进抗体和红细胞膜血型抗原结合。第6页/共14页聚凝胺:高价阳离子,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促进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第7页/共14页第8页/共14页重悬液:电荷中和。第9页/共14页第10页/共14页第11页/共14页微柱凝胶卡交叉配血试验原理:

将受血者、献血者的血清和红细胞,放置主侧和次侧管的反应室中,放置37℃孵育器中孵育,如果血清中存在针对红细胞抗原的血型抗体(lgM型或IgG型)时,红细胞发生凝集,离心后留在微柱的表面,为阳性;如果血清中不含有针对红细胞膜上血型抗原的抗体,红细胞下沉到微柱管的底部,为阴性。第12页/共14页操作步骤:按照试剂说明配制好献血者、受血者的红细胞悬液以及分离血清。主侧:25ul受血者血清+50ul1%献血者红细胞,加入主侧管反应室内;次侧:25ul献血者血清+50ul1%受血者红细胞,加入到次侧管反应室内;加样后的试剂卡放置专用孵育器37℃孵育15min;取出试剂卡,放置专用离心机1000g离心9min;取出试剂卡,肉眼观察结果。第13页/共14页结果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