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0597-2006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 安全规范 致癌性》。这项标准主要规定了化学品在具有致癌性危害时的分类原则、警示标识的使用要求以及警示性说明的具体内容,旨在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环境安全,促进化学品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标准内容概览:

  1. 范围:明确了该标准适用于生产、进口、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致癌风险的化学品。不包括药品、放射性物质及食品添加剂等其他有专门管理规定的物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执行该标准时需要参考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3. 术语和定义:对致癌性、致癌物类别等专业术语进行了界定,为标准的准确理解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4. 分类原则:根据化学品致癌证据的强度和动物实验、人类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将化学品分为两个致癌性类别。第一类为已知对人类有致癌性的物质,第二类为对人类可能有致癌性的物质或对动物有致癌性但对人类证据不足的物质。

  5. 警示标签:规定了不同致癌性类别化学品的警示标签设计要求,包括象形图、信号词(如“危险”)、危险说明、防范说明及供应商标识等元素。这些标签需清晰可见,确保用户能快速识别化学品的致癌风险。

  6. 警示性说明:详细描述了针对每类致癌化学品应提供的具体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帮助使用者了解如何安全操作、储存、运输这些化学品,以及意外暴露后的急救措施。

  7. 实施与监督:虽然标准文本中未直接提及,但通常情况下,此类国家标准的实施会涉及到相关部门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各环节遵守规定,保障人员安全与环境保护。

实践意义:

该标准通过统一的分类体系和明确的警示要求,增强了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减少职业病发生,保护工人健康,同时促进了化学品流通和使用的国际接轨。企业需依据此标准评估其化学品的致癌性,正确标注警示信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安全管理水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30000.23-2013
  • 2006-10-24 颁布
  • 2008-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20597-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致癌性_第1页
GB 20597-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致癌性_第2页
GB 20597-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致癌性_第3页
GB 20597-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致癌性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20597-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致癌性-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CS13.300A8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GB20597-1—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致癌性Safetyrulesforclassification.precautionarylabellingandprecautionarystatementsofchemicals-Carcinogenicity2006-10-24发布2008-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致癌性GB20597—2006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电话:010)51299090、685220062007年7月第一版书号:155066·1-29600版权专有1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22006

GB20597—2006本标准第4章、第6章、第7章、第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与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HS)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其有关技术内容与GHS中一致,在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1.1—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利兵、李宁涛、尚为、冯智颜、于艳军、王薇、胡必明本标准自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实施;白2008年12月31日起在流通领域实施,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为标准实施过渡期

GB20597—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致癌性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致癌性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判定流程和指导、类别和警示标签、类别和标签要素的配置及警示性说明的一般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品致癌性按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的危险性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HS)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术语和定义致癌性carcinogenicity能诱发癌症或增加癌症发病率的化学物质或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在操作良好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的物质通常可认为或可疑为人类致癌物.除非有确切证据表明形成肿瘤的机制与人类无关。具有致癌危害的化学物质的分类是以该物质的固有性质为基础的,而不提供使用化学物质中发生人类癌症的危险度。分类4.1物质的分类4.1.1对于致癌性的分类目的而言,化学物质根据是证据力度和其他的参考因素被分成两个类别。在某些情况下,特定的分类方法被认为是正确的,见表1。表1致癌物的危害类别类别1:已知或可疑人类致癌物根据流行病学和/或动物的致癌性数据,可将化学品划分在类别1中。各种化学品需作进一步分类为类别1A:已知对人类具有致癌能力;化学品分类主要根据人类的证据。类别1B:可疑对人类有致癌能力,化学品分类主要根据动物的证据。分类根据证据力度和其他参考因素,这样的证据由人类的研究得出,确定人类接触化学品与癌症发病间的因果关系,为已知人类的致癌物。或者,研究证据由动物实验得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动物致癌性(为可疑人类的致癌物)。此外,在逐个分析证据的基础上.从人体致癌性的有限证据结合动物实验的致癌性有限证据中经过科学判断可以合理地确定可疑人类致癌物类别2:可疑人类致癌物某化学品被分在类别2中是根据人类和/或动物研究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