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233-1996《车间空气中乙酸卫生标准》是中国关于工作场所空气质量控制的重要规范,旨在保护劳动者健康,防止因长期暴露于乙酸环境中而导致的职业病。该标准具体规定了车间空气中乙酸的最高允许浓度及监测方法,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根据此标准,车间空气中乙酸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10毫克/立方米,这表示在8小时工作日内,员工接触乙酸的平均浓度不应超过这一限值。此外,还设定了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即在任何15分钟内,员工接触乙酸的浓度不得超过20毫克/立方米,以防止瞬时高浓度暴露带来的健康风险。
为了确保这些标准得到有效执行,企业需定期对车间空气中的乙酸浓度进行监测,并采取必要措施如通风换气、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等,以维持工作环境中的乙酸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当监测结果显示超过规定限值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
标准还提供了乙酸浓度的检测方法指南,确保各企业及检测机构能采用统一、准确的方法进行监测,以科学、公正的数据为依据,评估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乙酸污染水平。这对于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减少职业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4-03 颁布
- 1996-09-01 实施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B16233-1996车间空气中乙酸卫生标准Healthstandardforaceticacidintheairofworkplace1996-04-03发布1996-09-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串华入美共和菌卫生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6233-1996车间空气中乙酸卫生标准Healthstandardforaceticacidintheairofworkplace主题内客与适用范摩本标准规定了车间空气中乙酸的最高容许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及其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使用乙酸的各类企业。卫生要求车间空气中乙酸最高容许浓度为20mg/m²。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10mg/m²。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的监测检验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见附录A(补充件)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4-03批准1996-09-01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化蔬菜配送与菜场承包合同
- 2025版补偿贸易与新材料研发合作协议
- 2025版大棚租赁与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信息安全保密补充协议数据安全守护者
- 2025版国标柴油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购销合同
- 二零二五版混凝土砌块建筑工程项目采购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班组工程承包劳务合同样本
-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十堰丹江口市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烟草山东公司笔试试题
- 渔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医务人员礼仪培训课件
- 2024年江苏省支付清算知识竞赛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钻探队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3篇)
- 林长制公示牌施工方案
- 中石油加油站安全管理宣讲
- 《财务大数据基础》课程标准 及技能训练习题答案(高翠莲版)
- 儿童肠梗阻的护理查房
- 2024-2025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 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 质量经理述职报告
- 商铺二手买卖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