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5977-1995 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是中国关于血吸虫病诊断与治疗的一项国家推荐性标准,发布于1995年。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诊断依据、临床分类以及处理原则,旨在为医疗工作者提供统一的操作规范,确保血吸虫病的及时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诊断标准

  1. 病原学检查:通过检测病人粪便中的血吸虫卵或直肠粘膜活检找到虫卵作为直接证据。也可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循环抗原或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检测病原体DNA。

  2. 免疫学检查:利用血清学试验,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等,检测患者血清中针对血吸虫的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

  3. 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腹痛、腹泻等,以及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判断。

  4. 分类:根据感染程度和临床症状,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晚期(包括巨脾型、腹水型等)及异位血吸虫病等不同类型。

处理原则

  1. 药物治疗:首选吡喹酮作为治疗药物,根据患者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需调整剂量或选择其他适宜药物。

  2. 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给予相应处理,如补充营养、利尿消肿、控制感染等。

  3. 健康教育与预防:加强个人防护知识宣传,避免接触疫水;改善环境卫生,实施灭螺措施,减少传播源。

  4. 随访观察:治疗后应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监测疗效及可能的复发情况。

注意事项

  • 诊断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项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避免单一指标误判。
  • 治疗方案需个体化,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具体需求。
  • 鉴于该标准发布年代较早,实际应用时还应参考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

该标准为血吸虫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1-23 颁布
  • 1996-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5977-1995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1页
GB 15977-1995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5977-1995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3_11.020c5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B15977一-1995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Diagnosticcriteriaandprinciplesofmanagementofschistosomiasis1996-01-23发布1996-07-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甲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77-1995Diagnosticcriteriaandprinciplesofmanagementofschistosomiasis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制定本标准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期血吸虫病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防治原则、本标准适用于疫区专业机构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和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血吸虫病患者的诊治。2诊断原则根据疫水接触史,结合发热、腹泻、肝肿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等主要症状、体征及寄生虫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血象检查结果等,予以诊断。3诊断标准3.1急性血吸虫病3.1.1发病前2周至3个月有疫水接触史3.1.2:发热、肝脏肿大与周围血液曙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牌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3.1.3粪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蜘(详见附录A)。3.1.4环卵、血凝、酶标、胶乳等血清免疫反应阳性(环卵沉淀试验环沉率多3%及(或)间接血凝滴度多1:10,酶标反应阳性,胶乳凝集试验滴度>1:10)(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具备3.1.1与3.1.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3。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3.1.4。3.2慢性血吸虫病3.2.1居住在流行区或曾到过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3.2.2无症状,或间有腹痛、腹泻或脓血便。多数伴有以左叶为主的肝脏肿大,少数伴牌脏肿大。3.2.3粪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蝴,或直肠活检无治疗史者发现血吸虫卵,有治疗史者发现活卵或近期变性虫卵(详见附录A)。3.2.4无血吸虫病治疗史或治疗3年以上的病人,环卵沉淀试验环沉率>3%及(或)间接血凝试验滴度>1:10,酶标反应阳性,胶乳凝集试验滴度>1:10;未治或治后1年以上的病人血清血吸虫循环抗原阳性(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具备3.2.1与3.2.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