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4923-2001 实验动物 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相比于其前版《GB 14923-1994》,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增补:

  1. 范围扩展:新版标准对适用的实验动物种类进行了更明确的界定,涵盖了更广泛的哺乳类实验动物,以适应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新需求。

  2. 术语定义更新: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并提高标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2001版标准对遗传质量控制相关的专业术语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确保了术语的准确性和时代性。

  3. 遗传监测要求强化:增加了对实验动物遗传背景监控的具体要求,包括遗传监测的方法、频率以及监测结果的评价标准,旨在进一步提高实验动物的遗传稳定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4. 质量控制体系完善:详细规定了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的管理体系框架,强调了从种源选择、繁殖管理到后代鉴定的全过程控制,确保遗传质量的持续优化。

  5. 检测技术与方法进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2001版标准引入了更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DNA指纹分析、PCR等,作为遗传纯度鉴定的重要手段,提高了遗传质量检测的精确度和效率。

  6. 记录与档案管理加强:对于实验动物的遗传信息记录、档案建立及维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确保遗传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7. 国际合作与交流考量:新版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考虑了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指南,增强了与国际实验动物管理标准的兼容性,便于国际合作与交流。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4923-2010
  • 2001-08-29 颁布
  • 2002-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4923-2001实验动物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_第1页
GB 14923-2001实验动物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_第2页
GB 14923-2001实验动物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23-—2001实验动物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Laboratoryanimali-Ceneticqualitycontrolofmammalianlaboratoryanimals2001-08-29发布2002-05-01实施中华共和压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14923-2001前本标准由1994年发布的国家标准GB14923-1994《实验动物哺乳类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修订而成。修订中,主要是依据《国际小鼠遗传标准命名委员会》1996年发布的《近交系小鼠命名规则》对原标准中《遗传分类及命名原则》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减;删去了原标准中关于近交系支系部分的内容,增加了重组同类系的内容,围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文件--致。另外,考恩到转基因动物的培育及使用在实验动物及相关领域日益广泛,目前还没有一个国际上的权威机构制定发布相关标准及文件,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权威专家成立了《转基因动物标准命名委员会》并于1992年制定发布了《转基因动物标淮命名》的文件,在美国和各发达国家普遗接受和执行这一文件中的主要原则。本次修订中等效采用美国1992年发布的《转基因动物标准命名》规则,增加了有关转基因动物分类及命名的内容。本标准与(B/T14927.1-2001《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校测法》、(B/T14927.22001《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皮肤移植法》共同组成实验动物进传质量掉制标准系列,前者为质量标准,后者属具体检测方法。本标准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自实施日起代替GB149231994.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提出并归11。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瑞昌、刘一农、李善如、徐平、白琴华。本标准于1994年1月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实验动物GB14923-2001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代替GB14923一1994Laborntoryanimal--Geneticqualitycontrolofmammalianlaboratoryanimals围本标准规定了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分类及命名原则、繁殖交配方法和近交系动物的遗传质量标本标准适用于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分类、命名、繁殖及近交系小鼠、大鼠的遗传纯度检测、实验动物的遗传分类及命名恨据遗传特点的不同,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封闭群和杂交群2.1近交系inbredstrain2.1.1定义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湖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居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经连续20代以上亲代与子代交配与全同胞兄妹交配有等同效果。近交系的近交系数(inbreedingcoefficient)应大于99%。2.1.2命名近交系一般以大写英文字母命名·亦可以用大写英文字母加阿拉伯数字命名,符号应尽量简短。如八系、TA1系等。2.1.3近交代数近交系的近交代数用大写英文字母F表示。例如当一个近交系的近交代数为87代时,写成(F87).2.1.4亚系substrain2.1.4.1亚系的形成近交系的亚系分化是指一个近交系内各个分支的动物之间,已经发现或十分可能存在遗传差异。通常下述三种情况会发生亚系分化。a)在兄妹交配代数达40代以前形成的分支(即分支发生于F20到F40之间);b)一个分支与其他分支分开繁殖超过100代;·)已发现一个分支与其他分支存在遗传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残留杂合、突变或遗传污染(genetiecontamination)即一个近交系与非本品系动物之间杂交引起遗传改变)。由于遗传污染形成的亚系,通常与原品系之间遗传差异较大,因此对这样形成的亚系应重新命名。例如由GLaxo保持的A近交系在发生遗传污染后,重新命名为A2G。2.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