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22-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白黄河想化石的来历。

教学任务

学会本课12个生字、新词,利用朗读课文,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培养同学热爱科学的爱好和想象本事。并能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体味黄河象化石巍峨完整的特征及形成缘由,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弄清课文的讲述挨次。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按照。

教学构想

教学本课,老师在组织同学自学研究、沟通的基础上,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协助同学突破重难点,同学自学、自悟、研究、沟通,并利用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预备:电脑课件

教学时光: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内容,提升想象本事,增长科学学问。

同学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学生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觉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黄河象》。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用自己喜爱 的方式读课文,老师展示要求:

(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学生和教师。

(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思量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小组内沟通研究。

3、全班沟通,资源分享。

(1)拿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可由同学提出,其他同学协助,老师适时引领点拨。

(2)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先由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这篇课文讲的是陈设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觉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认识文章内容。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1)悄悄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味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征?把使你产生这种感触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沟通研究。

(3)全班沟通。

研究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所有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觉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可以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觉是很少见的。

(4)展示投影,进一步体味化石巍峨完整的特征。

(5)朗读体味特征。

(6)小结并被书。这样一具巍峨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征)

2、以扫瞄方式学习第2-6自然段。

(1)实行扫瞄方式阅读第2-6自然段,思量: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阅读思量之后,自己能够小声地说一说。

(2)找好伴侣去沟通。

(3)互动沟通,汇报学习心得,相机举行板书朗读指导。

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指导朗读时能够让同学先自由练读,然后以行或组分段读,进行朗读竞赛,然后让同学评议。

3、学习第7、8自然段。

(1)默读思量: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觉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按照有哪些?

(2)小组内沟通。

(3)全班沟通。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沟通,其他小组补充,老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板书。

板书:1973年甘肃(发觉挖掘)

关于假想的按照,在同学沟通的基础上,老师着重绝对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态,判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状况,判断它死后向来没被移动过。

(4)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预备复述。

板书设计

黄河象

完整(特征)

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

老象陷进淤泥来历

变成化石

1973年甘肃(发觉、挖掘)

课后反思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课文,弄清课文的讲述挨次,并按要求复述课文。

同学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量:

这篇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2、指名回答。

3、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他们这样假想有什么依据?

4、黄河象骨骼化石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二、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扫瞄全文,想一想课文是根据怎样的挨次记叙的?

复述

1、老师讲清复述办法。

2、同学对比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互相复述。

4、各组推举人选在班上复述,鼓舞同学评议。

5、还能够按什么挨次复述?

(1)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觉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科学家假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

(2)科学家假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觉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五、畅谈心得

能够谈写法,能够谈引发,只要谈得合理,老师都应赋予鼓舞。

作业设计

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黄河象

推测发觉发掘命名

语文学校五班级上册人教版教案篇二

1、教师十分想把《慈母情深》拍成一部小小的电视剧,让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画面。现在请你当导演兼摄像师,你预备选取哪些镜头?为什么?先读书思量,还能够同桌研究研究,然后我们沟通。

2、同学读书预备后沟通。

3、谁先说说电视剧的开始?

4、生边答师边指导朗读,引领体味对母亲及母亲对我深厚的情感。

五、是啊!挣钱不易,毅然给钱,两相对照,足见慈母情深!分组朗读全文。

注重集中表现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

在角落工作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母亲!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

“母亲说完,立即又坐了下去,立即又弯曲了背,立即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即又陷入了劳碌……”──辛苦的母亲!

然而正是这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开心他爱看书的”。──通情达理的母亲。

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味感情。集中表现了慈母深情,同时反映了“我”当初的感触、体悟,表述出剧烈的热爱母亲的情感。强调“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对眼神疲乏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六、总结: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这位平庸的母亲,辛苦的母亲,贫寒的母亲,在这件平时生活小事中表现出的肤浅的母爱,给人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七、拓展

课后题:“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抽生谈谈平时生活中母亲体贴自己的小事,表述热爱母亲的感情。

八、作业

1、感情朗读。

2、背诵《游子吟》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点评:

人教版五班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三

教学任务:

1、熟悉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枯、点缀、涌现、湿润、流通、舒适、印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味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详细的景物表述思乡之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妙景色及生活,体味对家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课时支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

1、老师配乐朗诵改编诗《家乡》。

2、同学谈谈从诗中感触到的思乡之情。

3、引出课题《小桥流水人家》,齐读课题,问:在你的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4、配乐观赏江南小景图片,尾随一同走近心中的小桥流水人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展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2)边读边划出直接表明感情的句子。

2、检查读书状况:

a读生字新词,发觉两组词语的特征:

清亮见底的小溪依依多情的杨柳

潺潺地环抱随风飘动

细细的流泉松软的柳枝

粼粼的波纹婀娜的舞姿

浇灌田园清洗衣物采摘茶叶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

b谈谈读了课文后的初步感触。

c找出直接表述内情绪感的语句,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情感体悟:

1、展示: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妙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遗忘。

思量:“那段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那些美妙的印象”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引领同学概括出:

溪中捉鱼虾

事桥上送野花(趣)找出描写这些趣事的语句,品读感触。

茶山摘茶叶

【重点感悟】

“我喜爱 过桥,更开心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同学体味说话:流水把野花送到了远方,也把()送到了远方。

指导朗读: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伴侣,最喜爱 扒开石头,寻觅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我喜爱 过桥,更开心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爱 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结合板书:事趣。

3、师:文中除了这些童年时代发生的趣事,还有哪些给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引领同学概括出:

景小溪垂柳水鸟老家村庄(美)

4、是怎样详细描写故乡的景的呢?请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重点品读】一条清亮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抱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松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殊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动听的声音。

人教版五班级语文上册教案篇四

教学目的:

1.堆积本课生字词。

2.鼓舞同学采纳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同学搜集和收拾资料的本事。

3.培养同学堆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堆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同学堆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堆积的好习惯。

教具预备:课件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张抗抗的《海市》围绕“海市”写了哪些内容?

注:旋风、海市、彩虹和丝路花语,这是让沙漠生动的景象,然而这些都是旅人们虚幻的希翼。“我”多想筑一条引水的渠,多想看到绿油油的青稞麦和丰收的田野……

1、自由读课文,碰到不熟悉的字能够采纳学到的各种办法。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沟通: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举行全班沟通。注重在同学提问的时候老师要加以正确的引领,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故意义的学生举行准时表扬。

4、全班研究。

5、全班举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爱 怎样读就怎样读。

二、让同学举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味短文的意思。

1、运用掌控的学习办法再次阅读短文《海市》。

2、划出你感爱好的词语。

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量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老师加以指导。

5、课文描写了戈壁滩上的旋风、海市、彩虹、丝路花语,为什么以“海市”为题?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触?

其次课时

一、畅所欲言。

大自然有许多令人为之赞叹的奇观,泰山日出,云南石林,流星雨、日全食……你想了解就能够利用查阅书籍、上网、向长辈请教等方式了解,把自己找到的最感爱好的一处奇观介绍给大家。

1、课前搜集自己最感爱好的奇观,生动、流利地叙述奇特景观。

2、引领同学介绍、沟通自己的搜集办法,掌控一些效率高、简洁明白的学习方式。

3、小组沟通。

4、全班围绕“奇观”这一主题举行奇观推介会。

二、初显身手。

1、利用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那些有关奇观的资料?谁情愿出示给学生们看一看?

2、你对其中的哪些作品最感爱好?为什么?

3、评比小博士。学生们都爱看历险记,就让我们一起编探险故事吧!

三、笔下生花。

学生们,我们在这个单元中指导了这么多的奇观,大家的学问又丰盛了许多,在了解这些学问的同时有没有激活你的一些主意呢?那么今日我们就来一起编写探险故事,大家日常搜集的奇观资料正巧能够派上用场了!信任只要你能大胆想象,编写的故事一定会离奇、好玩,或者你也能够模仿的故事改编一个。

1、要写好有关奇观的想象类作文,你认为需要注重些什么?

2、你决定如何来写这篇作文?小组沟通,共同完成配合提纲。

3、全班沟通配合提纲。

人教版学校语文五班级上册教案篇五

教学任务

1、学问与技能

(1)学习并掌控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歌,体味诗歌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爱 的诗句。

2、过程与办法

以读为主,引领同学联系生活实际,绽开丰盛的想象,读一读,说一说,在读中、说中,走进文本,实现和文本的情感沟通,进而感悟诗歌所表述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触新年的欢乐,体悟新年带给人们乐观向前迈进的力气。

(2)激活同学热爱生活的感情以及珍惜时光、珍惜生活、奋勉向上的乐观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控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歌第一节,体味新年带来的欢乐。

3、流利地朗读诗歌,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具预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老师板书课题,指导欢乐地读题目:学生们,日子一每天过去,新年就要来啦!开心吗?(开心)欢乐地喊—(同学读:新年来了)

2、老师引领同学谈话:过新年,是大家渴望的节目。为什么呢?(引领同学联系生活实际,按照自己的生活堆积,说说自己家是怎么过新年的,在说中体味过新年的欢乐)

3、导入新课:是呀,新年里大人们欢喜,孩子们欢喜,大家都装扮的漂美丽亮的,家家户户的门、窗户都亮起来了。请学生们带着着份欢乐自由的情绪读一读诗歌《新年来了》。

二、整体感知

1、同学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把诗歌读精确     、读流利。

(2)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2、集体朗读诗歌,检查集体朗读社个的状况,老师适当地指导。(引领同学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欢快地)

3、老师展示生字词语卡片,集体认读,老师强调生字和词语在读音和书写上的注重要点。

字音:“槌”是卷舌音;“恼”的声母是“n”

字形:“槌”是左右结构,笔画也比较多,大家在书写的时候要注重收紧笔画;“恼”和情绪有关系,部首是“”,注重和“脑”区分开。

4、老师展示下列词语,集体读:

山坳芳香舞蹈抚摩俊美鼓槌红日高照

才智燃烧苦恼虚度振奋肩膀

5、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性,让他们自读,在集体的沟通、反馈中,正确地认读并掌控绳子的书写,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培养同学自主读书的本事。

三、学习诗歌第一节,体味欢乐。

1、老师示范读,其他聆听。

2、老师指名反馈:新年欢乐地向我们走来,你从第一节诗的哪些地方感触到了欢乐?(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自由地说一说)

画面一:乘着马车,叮叮当当地翻过山坳……

画面二:捧着红梅,哈哈地欢乐 ……

画面三:吹着银笛,欢快地舞蹈……

画面四:抚摩绿树,装扮得更俊美……

3、指导同学抓住排比句式,有感情地朗读。

4。拓展想象,训练说:新年还会做什么呢?请学生们模仿诗中的排比句式说一说。

如:她穿着五彩的春装,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她唤醒沉睡的大地,为他们换上了新装;她梳理着细细的长发,用自己甘甜的雨露滋润万物……

5、老师小结:多么美好、多么奇特呀!新年会歌唱、跳舞,她用自己的快乐感染了我们,让快乐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递。

6、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一节。

(创设画面以及语言的情境,激活同学内在的情感,让同学与文本产生共鸣,奠定感情的基础,再引领同学想象,大胆说一说,在说中培养同学创作诗歌的本事,体味新年所带来的欢乐)

四、课堂小结。

老师小结:学生们,利用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再次感触到了新年的漂亮,还感触到了新年带给我们的欢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新年来了》。

五、布置作业

1、誊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其次课时

教学任务

1.继续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体味含义深刻的诗句。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爱 的诗句。

3、拓展阅读,堆积诗歌。

教具预备

1、生字词与卡片

2、反映新年景象的照片以及鞭炮声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老师展示本课的生字,指名读一读,检查同学对生字的掌控状况。

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老师导言:学生们,万紫千红的春天打扮了我们的世界,送来了新年的爆竹声,你们听—(老师播放鞭炮声录音)新年里,,处处展现出的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每个人新的一年又会做何决定?今日,我们继续学习设个。

二、学习诗歌其次节,体味新年的喧闹。

1、指名读诗歌其次节,其他学生聆听,想象画面。

2、指名反馈:你们的脑海里展现出怎样的画面?(同学结合诗歌内容说一说: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挂起了彩灯,人们欢度新年,打起了鼓、跳起了舞)

3、老师出示体现新年新气象的照片,导:虽然新年的景象年年见,但听了学生们的描述,教师忍不住又想去看一看。

4、老师引领同学用一个词与形容自己所看到的画面。(喧闹、欢腾、喜气洋洋、欣欣向荣……)

5、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其次节。(读出新年的喧闹和欢腾)

三、继续学习诗歌,提高主题。

老师导:学生们,新年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快乐和喧闹,它还带给我们对新的一年的希翼和美妙的憧憬。请学生们自由读一读诗歌第三到四小节。

(一)老师展示要求,同学自读诗歌。

1、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和学生研究。

2、和学生沟通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学会了什么,做了什么故意义的事。

想一想自己的新年决定是什么。

(二)集体反馈。

1、指名反馈不理解的诗句。(老师按照同学的反馈,适当地举行调控。老师重点引领同学理解下列诗句)

(1)“让小同伴采来火种,今年的希翼之火就会燃烧,不管才智藏在哪个角落,都会被我们找到!”

①这里的“火种”指的是什么?(同学各抒已见,引领同学理解小同伴们新的一年的希翼和决定)

②指名说说:你们新的一年的希翼和决定是什么呢?(同学自由反馈)

③老师小结:只要有希翼就会奋斗不息,就会觉得生命弥漫力气。所以说,只要小同伴们采来火种,今年的希翼之火就会—(同学接读:燃烧,不管才智藏在哪个角落,都会被我们找到)

④知道同学弥漫向往地、坚决地读这一节诗歌。

(2)“昨天的那些苦恼,今日早已忘掉,新年在每一只小耳朵边说的静静话,大家都能猜到!”

①“昨天的那些苦恼”可能是什么?(引领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说一说)

②老师导:新年知道每一个孩子的优缺点以及隐秘,他会在大家的耳边说什么呢?(引领同学联系生活实际,对自己说一些鼓舞的话,鼓舞同学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