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状发展_第1页
中医药现状发展_第2页
中医药现状发展_第3页
中医药现状发展_第4页
中医药现状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的现状及发展前言第一章 中医药的含义第二章 中医药的发展历史第三章 中医药的目前现状第四章 中西医的异同第五章 中医药衰落的原因第六章 发展中医药的意义第七章 发展中医药的建议后记第一章中医的定义第一章中医(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指中国的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中医一般指中国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中国其他传统医学,如藏医、蒙医、苗医等等则被称为民族医学。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朝鲜称的高丽医学、越南的东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现今世界的医疗体系中,中医学被归类为替代医学中的一支。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传统的中医学思维模式与源于欧洲的现代科学并不相容,然而,当今之科学期刊已多有论文研究之,并试图用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中医中的部分现象和治疗机理。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定义“完整医药体系”这个概念时提到中医学:“NCCAM(美国国家补充与另类医学中心)口完整医药体系描述为涉及‘完整医药体系是与对抗疗法(常规)医学独立地或平行地演变的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些可能反映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比如中医学和印度的阿输吠陀医学(英文)。完整医药体系都有一些共同的元素, 相信机体有自愈的能力,这种自愈可能涉及到了应用情绪、身体和精神的治疗方法。”第二章 中医药的发展历史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宝藏丰富,象征着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和疾病斗争的睿智。《史记 •补三皇本纪》说: “神农氏以赭鞭(一种红色的竹根)鞭(此意为采掘)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可见早在原始社会,我国的先民们,就已有了医药活动。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工具的逐步改进,原始人类逐渐认识了可以治病的药物,摸索出一些原始的治病方法,并学会制作骨针之类可供医疗的原始工具,构成了我国医药史上的起源阶段。医药活动离不开人。原始时期,史载神农之外,有史可稽的传说中的医药人物,大致有伏羲、黄帝、僦季贷、歧伯、雷公、桐君、鬼臾区、俞跗、少俞、伯高等人。这些人肇开洪基,为在黑暗中摸索的原始医学,开出了一线光明。春秋时期,巫术盛行。医巫原自不分,《尚书》有云:“周公祷武王之疾而廖。”其时以殷王朝的贤大夫巫彭和巫咸最为有名,以至《说文解字》有“古者,巫彭初作医”的说法。然而巫医治病,也并非全然不用药物,如《山海经•海内西经》就说:“开明者,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周王朝时,随着社会发展和医药知识的积累,以及巫队伍本身的分化,巫、医开始分道扬镳。其显著标志是出现了专职医生和医疗分科,以及设立了医事考评制度。《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有食医中士二人,疾医中士八人,疡医下士八人,兽医下士四人,到年尾则考查他们的医事,以核定他们的级别和俸禄。在药物剂型上,商代已有治病用的药酒,并有所谓伊尹创制汤药的说法。伊尹为商汤时大臣,他所发明的汤药,为药物相互配合后降低毒性,提高药效,并由生药向熟药过渡,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一时期,还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病入膏肓”的医学典故。当年秦国名医医缓为晋景公治病,诊断结果,医缓认为:“疾不可为也,在盲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值得重视的是,中医临床六气致病的学说,这时也已渐露端倪。当秦国良医医和为晋平公诊疗后,曾经这样议论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同时指出晋平公的病是贪欲女色过度,而导致神志惑乱。医和提出的“六气致病说”和情欲不节致病的见解,表明当时医家已开始摆脱“鬼神致病说”的羁绊,这对医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和中医病因学说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此外,议论中阴阳、五味、五色、五声等概念的形成,说明在春秋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已向医学领域渗透。从战国到东汉将近700年间,中医药学从实践经验的积累,进入到系统的理论总结,其标志是《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四部划时代著作的问世。医圣张仲景确立的理、法、方、药的辨证施治原则,为中医临床学奠定了基础。此外,名医扁鹊神奇的诊法,华佗在外科和针灸领域的高超医术,淳于意开病案记载的先声等等,都是这一时期医学成就的体现。魏晋南北朝时,系统整理医学理论又上了一个台阶。王叔和整理编次《伤寒论》和撰写《脉经》,皇甫谧编著《针灸甲乙经》,以及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和雷敦的《炮炙论》等,都在中国医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这一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疫疠及外伤等疾患盛行,因此,着眼于简便廉验的实用急救方书和外伤科医书便应运而生。比较著名有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陈延之《小品方》、《范汪方》,姚僧垣《直验方》和无名氏《刘涓子鬼遗方》等。其中《刘涓子鬼遗方》还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书。由隋迄唐大约400年间,在医学理论、方剂药物、临床各科和医学教育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隋唐间产生了一些名医和名著,如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分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等,是我国最早的病因症候学专著。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从基础理论、临床各科,到养生保健,均作了较为系统而又精辟的论述,在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杨上善、王冰对《内经》的阐发,王焘《外台秘要》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都对后世医学产生了较大影响。药物学方面,唐政府组织编写的《新修本草》,不但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定的药典性本草,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其时,外科、妇科、儿科、伤科等都已形成独立专科,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由政府开办的医药院校——太医署。宋金元时期,在解剖学、诊断学、病因学、法医学,以及临床各科和对《伤寒论》的研究诸方面,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由于政府重视,宋王朝创立了校正医书局,对历代传世的重要医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收集校正,刊行出版;为保存和传播中医典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时期,还由官方出面组织力量,编写了《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本草方剂专书。降至金元,医学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学术流派的空前繁荣。当时,刘完素提出火热论,著述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等;张从正提出攻邪论,著述有《儒门事亲》行于世;李杲提出脾胃论,著述有《脾胃论》、《兰室秘藏》等;朱震亨提出相火论,著述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刘、张、李、朱;医史上称之为“金元四大家”,可见其时学术争鸣的一斑。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这是我国药学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部巨著,后来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等多国文字,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本草纲目》之外,明王朝对于中医学有较大贡献的,还有吴有性著《温疫论》,创“戾气”致病学说。这是17世纪在传染病病因学上的卓越创见。它为清代祖国医学在温病领域里的开拓崛起,起到了先导作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高水平的医学全书,其中享有盛名而至今仍为医家推崇的则数张介宾《景岳全书》为最。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王朝。这一时期,祖国医学的最大成就,是形成了与伤寒学说相羽翼而又有相对独立性的新理论——温病学说,从而丰富了祖国医学对于外感热病治疗的手段和经验。其时叶天士著《温热论》,薛生白著《湿热条辨》,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王孟英著《温热经纬》,洋洋洒洒,蔚为大观。温病学说之外,王清任《医林改错》和吴尚先《理瀹骈文》,也在中医学发展中各树一帜。王清任注重实践,不仅在解剖学及

研究医学的方法论方面做出了可贵的贡献,而且还创造了许多活血化瘀和益气活血的方剂,扩大并深化了祖国医学对于瘀血病症的认识和治疗。吴尚先的创新精神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上, 对古代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继承和发扬,使这一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民国以来,随着西洋医学的源源输入,自清代形成的中西医汇通思潮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时出现的衷中参西学派,为中西医互相取长补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使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和学术内容,作为中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逐渐渗透到中医各科临床、教学和书刊中,成为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先行。第三章 中医药的目前现状近年来,中医正迅速走向衰落 ,在许多地区,除市级中医院的业务相对稳定之外,区级医院及街道卫生院的中医业务大都十分冷落。赢利者寥寥无几,亏损或濒于亏损者为数众多,因此,许多基层医院已相继取消了中医科。有的医院虽然保留了中医科,但其目的只是为了在整体上保持科目的齐全,对于其是否赢利则并不寄于多大希望。某医院原有职工近 200名,中医科人数 14名。由于看中医的患者日渐稀少,中医业务难以为继,医院被迫裁减有关人员。除针灸、按摩、理疗等项目保留4名医生之外,其余的人每月领取350元生活费,皆回家自谋出路。如果说基层医院的中医业务不容观,那么,个体中医诊所的情况又如何呢?某日,随人去走访一位中医师,进入诊室,见其正在给患者打针输液。环顾四周,竟然连中药柜也没看见,于是,问其何故?答曰:中医所获之利尚不及店面租金,又如何能养家糊口?改行久矣!一方面,许多正值年富力强、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中医从业人员正在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国家还在大批地培养新人。相当多的学员毕业后难以就业,或从事医药保健品推销、或到健身娱乐中心去做按摩,由于此类工作并不稳定,许多人最终不得不弃医从商 ,另谋它就。某中医学院学生,毕业近二年尚未找到工作,于是去卫生局申办个体行医执照,卫生局告之曰:已停止审批一切个人申请。迫于生计,某生自设一诊所。开业后不久,却偏偏遇上“整顿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卫生局执法队收缴了某生的毕业证书,并要罚款三千元。某生无奈之下,告之家人,其父叹道:家贫如此,供你读书多年已属不易,实指望你毕业后能为家分忧,谁知你不但难以自立,反而还要继续赔钱,既然如此,此证不要也罢!某生闻之,深感愧疚与屈辱,痛哭一场之后,将所有的中医书籍付之一炬,从今往后,誓不言医!现在,每二十家医院中,难得有一家独立的中医医院;每二十家个体诊所中,难得有一家独立的中医诊所。中医机构萎缩、人才凋零,其衰落之状况,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门庭冷落车马稀”。虽然中医有顽强的生命力,虽然中医在其些方面尚显局

部的繁华,但是,如果我们依然抱着盲目乐观的态度,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那么,终有一天,中医会沦落成为一种普通的民俗疗法,然后,渐渐地、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此前,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日前发布青年中医从业人员现状调查报告。该项调查报告显示,虽然我国在青年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青年中医现状仍不容乐观,呼吁行业各级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给予青年中医更多关注。为此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通过网络开展了为期1学会通过网络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 “青年中医从业人员现状调查活5个方面。共有5个方面。共有1631人参与了答卷,其中有效参与者978人。参与者覆盖了动”,调查内容涵盖青年中医药工作者基本情况、执业现状、职业规划、职业信念以及对行业发展与教育模式的认识等62.5口。62.5口。53.68口的青年全国内地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江苏占调查显示,青年中医的执业环境不容乐观。有中医不总是对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19.53口的青年中医表示如果有再次选择的机会不会选择中医专业,还有 13.80口的青年中医表示自己患病时不会首先考虑中医疗法。有88.14口的青年中医感觉所处医疗环境医患关系紧张,96.21口的青年中医认为工作压力大,其中 63.09口的人认为工作压力很大,89.47口的人对收入情况不满意。627名青年中医调查显示,中医教育模式转变势在必行。有627名青年中医64.11口。此外,有18.61口的青年中医认为师承方式更加合适,有17.28口的青年中医对现行的院校教育模式表示认可。调查显示,加强青年中医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有 513名被调查者认为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最主要的困难是人才培养问题,占到了 52.451。此外,认为最主要的困难是中医药如何现代化问题的占 29.761,认为是患者认知问题的占 10.121,认为是中医药疗效问题的占 7.67口。调查显示,青年中医人才分布格局应合理化。此次调查中,农村青年中医参与者仅占全部青年中医的 7.791,社区青年中医也仅占 7.571。调查分析认为,目前的确存在农村和社区青年中医从业人员相对匮乏的问题,呼吁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出台青年中医药人才疏导政策,纠正广大青年中医毕业生的就业观,鼓励和引导青年中医人才合理流动。政府应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全面改善农村和社区青年中医人员待遇。此外,在对青年中医使用中医药的情况的调查中发现,自认为中医药使用率高的青年中医只有 19.53口,这一数据提示中医药的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第四章 中西医的异同纵观中西医的共同点,他们都有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他们的不同在于:一、中医、西医看人体,“综合”、“分析”异样观“看得见、摸得着”,这是西医研究的基本追求。但作为研究来说,正常人体又不能任意地“看”和“摸”。譬如:活人内部的器官和组织细胞就难以“看”或“摸”。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西医采用了尸体或动物来做比照。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西医的这种研究离开了真正的“人”,他所研究的对象似人而非人。所以,这种研究成果在临床应用时,有时可照搬于人,如外科的手术操作等——但也常常不适用于人,起码不很合适,这在内科系统比较突出。这是因为:西医以往对人的认识,基本是采用分析的方法,而这种分析限于认识的能力,又仅仅局限于有形质体方面。所以,其一,它只看到了一个生物的、肉体的人,甚至不能称作人,只能称作尸体。如解剖室里所见即如此。那么,中医是怎样看“人”呢?中医看人时把主要的着眼点放在无形的方面。所谓“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阴阳合气,命曰成人”。她认为人由无形之阳气和有形之阴血两方面交融而成。就是说,人体既有可见、可摸的有形部分,更重要的是有不能见、摸不到的无形部分。而且,在有形、无形这两方面中,无形的阳气是有形阴血的“帅”,即占有主导地位。所谓“气为血之帅”。而且,阳气还可以生血。而阴血乃是阳气的载体,是阳气的从属,阴血随阳气的变更而变更。所以说,中医在分析人体时,在阳气和阴血这两者之间,相对地把阴血——这种生物质体、肉体看得比较轻。它看到的人是一个心灵的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大自然之法的“法人”。所以它要特别强调:解剖室里所见,并非人;肉眼所能察觉的、双手可以触摸的、微观所能发现的,都只是人的一部分,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一小部分,或是一些不重要的部分。那么,“人”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是无形的部分。

二、中医、西医看病变,重“能”重“体”各有别当我们弄清楚了什么是“人”以后, 自然涉及到另一个重要的概念:疾病。什么是疾病?诸家医学书籍很少有论断。这似乎成了一个奇怪的事情: 既然医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治疗疾病,可又对疾病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这是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医生们所治疗的并非疾病, 甚至绞尽脑汁所对抗的不仅不是“病患”,而是人体的“正气”?事实确有这种情况。如:有的发热患者,我们将其“热”退下后,疾病加重了;有的疼痛患者,给予止痛药物后,病情恶化了。所以,在此,笔者试图对疾病下一个定义。 根据中医的临床实际, 疾病可以用三个异常来表示:A、功能的异常。 如:功能亢进——逾口上屋,大便次数过多、吃得过多等等;功能减退——如站立不稳、握物无力、视力减退等等。即感觉(信息)的异常。 如:不应该有的感觉出现了——麻木、疼痛、酸楚、下坠、憋胀、耳鸣等等;应该有的感觉没有了——皮肤不知道冷热、鼻子嗅不到香臭、耳聋、目盲等等。C、形(体口质的异常。 如:大体直观形态的异常——口口歪斜、跛行、龟背、角弓反张、鹤膝等等;理化微观形质的异常—— 尿糖、尿蛋白、 X片显示骨质增生、显微镜下的血尿等等。A、B两项属于中医无形之阳气的范畴,而 C属于有形阴血的范畴。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方面,中医看重的是和B,即无形的阳气。如人死称为“断气”“没气了”。诊断疾病也常常根据患者的功能是否正常,感觉有无异常。而西

断疾病也常常根据患者的功能是否正常,感觉有无异常。而西C,即着眼于疾病的医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时候,则看重的是C,即着眼于疾病的物或手术将这种“病变体”毁掉或清除; 由于中医着眼于患者的功能和感觉,看重的是无形之“气”。所以,治疗前不一定精确地将疾病定位在某一个准确的地方 (事实上,许多证候病变的地方并非单一,而是很多处),或许不看重局部的实质形体有哪些异常。治疗目的有时不在于把这些异常的实体毁掉和清除。就是说,即使这种异常的病变实体还在,但如果患者没有了异常感觉,功能得到了恢复,便认为已经治愈。例如:在正骨这种医疗技术方面, 西医最看重骨折后对位的程度, 你对位是百分之百,这就没说的, 十分满意; 你对位是百分之七十,这是稍差, 疗效不满意。而中医在接骨时,多数情况下是整复后外观无畸形,即肉眼看上去,大致上形体(肢体)周正,这就是对位满意。事实上,这样的对位往往并非百分之百。但是它主要的着眼点并非在此,而在于这个病人骨折愈合得是否快,愈合后功能恢复得如何, 有无后遗症残留, 有无不适感等等。如果没有这些不适感和后遗症,功能恢复良好,那么,即使当时的对位不是百分之百, 哪怕只有百分之七十, 也是效果良好。而即便你的对位是百分之百, 但若骨折迟迟不愈合,或愈合后功能不能恢复, 或遗留后遗症, 这种治疗就是不成功的。所以说,中医在治疗时,最重视功能和感觉的恢复,而形体乃在其次。所以,她的理论贴切人体实际,贴切临床,而不尚空谈。我们在临床中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 一个病人自觉不适,在医院里检查,查找疾病,其结果, 找了多时,检查了许多项,

在医院里检查,查找疾病,其结果, 找了多时,检查了许多项,还是找不到能很恰当地对这些症状做出合理解释的疾病,何,术穷之后,只好以一个“神经官能症”来交差了事。又产生出了一个“亚健康”的新名词,这样的名词仍有许多不妥之处:人之间的一种状态,但是,许多这样的亚健康病人,其自身状况远远差于有些西医所谓的器质性病变的“病人”。在诊断时主要依据形体的实体,在治疗时主要为了改变这种“实体的异常”(西医称之为器质性病变)。而这种“实体的异常”,似乎只能用手术的方法,种“实体的异常”予以改变的。人认为中医只能治疗功能性疾病,还是找不到能很恰当地对这些症状做出合理解释的疾病,何,术穷之后,只好以一个“神经官能症”来交差了事。又产生出了一个“亚健康”的新名词,这样的名词仍有许多不妥之处:人之间的一种状态,但是,许多这样的亚健康病人,其自身状况远远差于有些西医所谓的器质性病变的“病人”。在诊断时主要依据形体的实体,在治疗时主要为了改变这种“实体的异常”(西医称之为器质性病变)。而这种“实体的异常”,似乎只能用手术的方法,种“实体的异常”予以改变的。人认为中医只能治疗功能性疾病,等器质性病变。但是,中医对此的认识不同。骨质增生这种可以看到的实体,在中医看来并非疾病的本原。即:它不是病的“根儿”, 而是病的“枝叶”。例如:生(或曰骨刺),但应该思考:骨质为什么会增生?其实,这通常是由于西医所谓的炎症或疼痛等慢性刺激,胞,成骨细胞开始“成骨”作用,疾病出现在前,骨刺出现在后,骨刺并非病之“始”,之“根儿”,既然不是病根儿,那么就很有可能:这个骨刺,疾病并未治愈;无奈现在,试图对此进行解释。 但亚健康应该是介于正常人与病由于西医保守治疗常常是不可能将这所以,有些西医或不懂中医的不承认中医能治疗骨质增生我们虽然看到了骨质增激活了成骨细日久而逐渐生成了骨刺。 即:并非病A、切除了B、未去掉这个骨刺,病除了“根儿”。事实就是这样,切掉了骨刺,往往好不了病。病人仍然痛苦,甚至痛苦如旧。相反,中医治疗此病,并不十分注重此骨刺的有无,而看重痛苦(骨刺)产生的原因,注重清除这种原因。如果这种原因清除了,即使这种有形的实体(骨刺)还存在着,那么,多半能消除痛苦、消除症状,属于治愈;而即使切掉了骨刺这个实体,如果症状或痛苦依然存在着,那么,这种情况不属于治愈。 从临床实践看,确实有许多骨质增生的病人,在经过中医的保守治疗以后,症状和痛苦消除了,但片显示:骨质增生无变化。临床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它往往成为中医和西医争论的焦点, 有些持西医观点的人往往认为中医说的疗效是“碰巧”,或是“吹牛”。因为从形质来看,“骨刺”——这个实体确实难以靠保守治疗痊愈,但问题在于:此骨刺的存在未必一定有不适的症状。因为组织之间(如神经与骨刺之间)有着相当的“中间地带”或曰“活动余地(空间)”,而且人体存在着一种机制,使组织之间“互不侵犯”,只有在极端异常的情况下, 才会出现一种组织无限度地侵犯另一种组织的现象。譬如恶性肿瘤。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某一种组织出现了过量的增生以后,临近的组织就会激起反应,出现水肿、炎症等,这些炎症进一步刺激神经组织,引起疼痛等症状。 而一旦我们消除了这种炎症或水肿, 就有可能在未消除骨刺的情况下,将临床症状消除,实现“治愈”。 这样“治愈”以后,如果组织之间(譬如神经和骨刺之间) 重新形成了“中间地带”, 有关组织适应了这种重新改变了的新的稳定状态,那么,这种治愈的效果就很有可能得到长期的巩固。这就是中医能够治疗器质性病变的原因之所在。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明白了治病的目标, 也就不会怀疑中医治疗骨质增生等疾病的疗效了。三、中医、西医论药理,“两点、三点”各不同西医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看药物对病原体(病变体)的作用,主要讲的是两方面的关系:1、药和病的两点关系。可以称作“楚汉相争”。如某某药杀某某菌。2、药和人的两点关系。某某药对人有某某副作用。如阿托品的毒性反应。而中医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丝毫离不开患者体质状况。药物的奏效依赖医生的准确辨证、对患者整体情况精确而全面的分析,来自病人方面的主动的或自发的或经药物正确引发的良好配合,针对具体患者体质和病情的药物的选取或配合准确度或精确度,主要讲的是病人情况、药物、医生思维三方面的关系,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尤其看重病人方面的情况,可以称作“三国争雄”。这种“三者关系”比“两者关系”复杂了、灵活了、变数多了。但它确有明显的优越性,也更容易得到临床的验证。举例来说,根据“两者关系”说,许多药物具有良好的杀灭癌细胞的功效,实验室及动物实验屡试而不爽,但一到了病人身上,却往往失灵,屡用而无效或低效;阿托品的毒性到了一定的量足以致死,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用量早已超过危险剂量几倍了,而未致死,却是起死回生。而“三点关系”则很好地说明了个中奥秘:因为患者体质不同,患者身体状况决定着疾病的转归,“正气”尚未虚馁者疗效则高,“正气”衰败者,服药难以奏效。从临床事实上看,癌症病人以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就是因为老年人“正气”多亏,而青少年“正气”充盛,故癌症少见。另一方面,有学者做了研究:每个人一生中有过许多次产生癌细胞的情况,但并非人人都会得癌症。原因是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药物,我们自己体内的抗病机制也能将癌细胞杀灭。此外,学者们所研究的致癌物越来越多,但经常接触这些致癌物的人却未必患癌症,原因是虽然这些物质确实容易致癌,但这个人可能在经常接触这些物质的情况下,却产生了抵抗这种癌症的能力。这就是“三点关系”的明证。此外,将药物试验于正常人体,来肯定其副作用,并认为任何病人用后也具有这种副作用,这是一种流于简单化和武断化的逻辑思维。譬如,按照药理研究,许多活血的中药具有堕胎的效果,是不能用于孕妇的。然从临床实践来看,并非如此。西方一些国家禁止我们的一些药物(如安神丸)进口,其实就是由于他们不能理解这种“三点关系”。这种“三点关系”理论还可以解释这样一些现象:为什么有些药物刚一应用时效果良好,而久用以后,效果大为逊色,不仅“正”的效果越来越少,而且毒副作用越来越大,最后,不得已将其淘汰了事。这是因为药物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一方面,对病原体发生作用,杀灭病原体,但与此同时,病原体也在不断地增强对抗药物的本领;另一方面,药物也对人体产生刺激和造成损伤,与此同时,身体内部也不断地增强抵抗药物的能力。长此以往,药物变成了人体和病原体共同攻击的对象,所以,其治疗作用日渐弱化,毒副作用日渐突出,故难免遭到淘汰。而中药的运用则与此不同。虽然有许多中药也具有偏性和毒性,但由于中医运用中药是在以偏纠偏,即以药物的偏性矫正人体的偏性,而其终极目的乃在于恢复人体的和谐状态,故药物进入人体后,不管它本身是否有毒,只要运用得当,其对人体的正气都是一种帮助,对人产生的效应都是一种良性反应,而一般见不到毒副作用。就是说,中药固然多为“绿色”,但即使不是“绿色”,若运用得好,也会变“绿”。这就是中药运用,亘古不衰的原因之所在。第五章中医药衰落的原因一、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误入歧途的开始疗效是中医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卓著的疗效,中医也就失去世了存在的价值。而中医的疗效取决于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即“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这是中医的根本与灵魂之所在。而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实质上是现代医学以科学的名义,在理论和意识形态上对中医实行的一场“和平演变”。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医的思维方式,使中医的观念日渐僵化,从而导致了最为致命的后果——中医疗效下降!由于西医观念的渗透和影响,使得许多中医师在临证之际,不知不觉陷入了西医僵化的思维模式。受西医诊断之所囿,遇到炎症就清热解毒,遇到高血压就平肝息风;如根据药理实验得知:葛根、丹参有“扩冠”作用,黄精、地骨皮有“降糖”作用,五味子有降低“转氨酶”作用,于是,遇到相关疾病则必定选用。这种“以方套病、废医存药”的做法,完全脱离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使中医在学术上的精髓及特色丧失殆尽,变得名存而实亡!医生不在中医的原则指导下用药,一旦治疗无效,往往就借助于西医的手段进行治疗,如果因此而获效,则认为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此弊积重难返,久而不觉其非,愈演愈烈,形成恶性循环。中西医结合,使得“中医西化”,以致许许多多原本中医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 却因此而未能治愈。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常常见到许多患者,因久治不愈而饱受疾病折磨。不少人患病之后,在本地治疗不效,就去外地求医,西医不效,则看中医。中医不效,再看西医。如此反反复复,时间长达数年,甚至十多年之久。 最终,有的成为痼疾而遗恨终身,有的则转化为绝症而导致死亡。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 是因为医学对此无能为力吗?古人云: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许多疾病并非不可治愈,只不过由于医者学识所限, 未能掌握其中的要领罢了!生活中有许多“多年顽疾,一朝治愈”的例子, 就是最好的说明。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 方向错了, 越走只会离目标越远!中西医结合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中西医有无必要结合?又该如何结合?这些问题必须在经过深入的论证之后再作出决定。 如果抱着“大跃进”式的那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去改革中医, 那么,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将会被某些人“革”掉“性命”!越来越多的人正意识到“中西医结合”所带来的危害,纷纷呼吁要保持中医特色!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大力倡导“中西医结合”。孰是非孰,难有定论。其实,两者都忽略了问题的关键: 即许多名老中医都是在行医多年之后, 才开始学习西医的。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他们有关中医“辩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在此前提下,适当地了解一些西医

治”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在此前提下,适当地了解一些西医的知识,对其提高临床疗效或许有所帮助。也就是说,只有在中医“辩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的前提下实行“中西医结合”,才有可能是有利的。 否则,将未受其利而先蒙其弊!二、中药剂型落后是制约中医发展的关键因素说起喝中药,人们一想起它那苦涩的味道, 就禁不住有些望而生畏。特别是一些老病号,长期喝中药都喝怕了, 一提起中药就叫苦不迭。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可以听患者诸如的此类议论:“饭都不想吃,谁还想吃中药?”“病了以后连动也不想动,哪还有精力去煎中药?”“就是把药送到嘴边我还懒得喝呢! 谁还有那份闲情逸致去煎中药?”“在学校住读,没有地方煎中药。”“要去外地出差,停药一段时间会不会影响疗效?”“长期煎中药, 药味家里人都闻腻了, 楼上的邻居也有意见!“煎药的时候,水都溢了出来,药汁煎干了,怎么办?”“没有瓦颧,能否用别的东西煎中药?煎多长时间?给多少水?”“什么是文火、武火?什么药要先煎、后下、另炖、烊化?”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远离繁琐的家务, 开始注重享受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治病总是希望治疗方法越简单越好、 见效越快越好、 服药越少越好。而中药味道苦涩难咽、煎煮过程繁琐、服用量大、不便于携带保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成为一个不便于携带保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成为一个致命的弱点。许多人都承认中医治病确实有效,但却不愿服用致命的弱点。许多人都承认中医治病确实有效,但却不愿服用中药。这种认可中医却又拒绝中药的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中药是中医最常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却偏偏在这个最关键中药是中医最常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却偏偏在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上脱离了患者的需求, 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中医事业的发展!虽然有些中药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 并且推出了许多精致的中成药制剂, 如血府逐淤口服液、 六味地黄胶襄等等,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 由于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并没有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面,市场十分需要中成药制剂,另一方面,企业推出的中成药却又滞销, 这种现象令许多业内人士深感困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 中成药虽然有许多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 毕竟,患者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不可能原原本本地“照方生病”。 当中药剂型未能配套开发时,其实用性就会大大降低。比如: 某患者需要用香砂六君丸加山楂、 神曲、莱菔子予以治疗, 虽然,香砂六君丸有成药,但山楂、神曲、莱菔子却得另煎,既然如此,还不如干脆让患者服用煎剂! 在许多类似的情况下, 中成药因不能完全对症而被放弃使用。这种矛盾如何解决呢?方法很简单:除了要将“方剂学”中的大部分方剂和许多临床高效验方开发成中成药制剂之外,还应该将“中药学”中的数百味中药提炼成独立的浓缩或在成颗粒或口服液,这样,医生就能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在成药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或者干脆用单味中药的浓缩颗粒重新组

药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或者干脆用单味中药的浓缩颗粒重新组方。这个“瓶颈”一旦突破, 将会带动中成药全面而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中医将以暂新的面貌迎来新的辉煌!三、中医教学质量低下导致中医“后继乏人、后继乏术”中医现在的教学模式, 既没有突出特色,也没有抓住重点。教学内容的设置很不合理:学生在学习中医的同时,还要学习许多西医的内容。西医科目设置过多、内容取舍不当,无疑大大消耗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特别是在中医基础还远远没有打牢的情况下就同步学习西医, 只会造成观点上的冲突和思维上的混乱! 以致许多该掌握的内容没有学深学透。医者,技艺精纯则能救人,技艺不精则会杀人!“所学不专、华而不实”,说起来中西医样样都懂,实际上样样都不精通, 此等平之辈,何堪大用?所以,这个时代绝不缺乏医生,但却非常缺乏技术精良的好医生!此外,基础理论重复太多, 重理论而轻实践、脱离临床的倾向十分严重。学员高分低能、所学难以致用的现象亦较为突出。 中医教学质量低下直接导致了中医“后继乏人、后继乏术”!如同企业应该生产合格的产品,医学院校亦当培养合格如同企业应该生产合格的产品,医学院校亦当培养合格的医生。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许多中医学员毕业之后,其业务能力十分有限,理论上满腹经纶,实践中束手无策者不胜业务能力十分有限,理论上满腹经纶,实践中束手无策者不胜其间还有相当漫长的距离。“一将功成万骨枯”,医生的业务素质普遍低下, 不但大大降降低了中医的声誉,而且还将会使多少患者付出额外的代价!诚然,任何一位名医的成长,都注定要经历许多失误、遭受许多挫折,但是,一些人为的消极因素亦当其间还有相当漫长的距离。“一将功成万骨枯”,医生的业务素质普遍低下, 不但大大降降低了中医的声誉,而且还将会使多少患者付出额外的代价!诚然,任何一位名医的成长,都注定要经历许多失误、遭受许多挫折,但是,一些人为的消极因素亦当枚举。从一名所谓的“医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尽可能避免。改革中医教学模式,提高中医教学质量,缩短人尽可能避免。改革中医教学模式,提高中医教学质量,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对于振兴中医及中医的可持持续发展,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该如何提高中医教学质量呢?首先,应该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着重抓好基础理论和《伤寒论》的学习。同时,对于许多重复的内容应该予以精简。 如“肝胆湿热”可引起头痛、带状疱疹、妇人带下、阴部搔痒、强中、阳萎、早泄、不育不孕、小儿胎黄、坐骨神经痛等数十种病症,广泛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各个科目。因此,在学习这些科目的相关病症时,其在症状、病因病机、辩证法则、处方用药等方面的论述存在着过多的重复。 所学内容漫无边际, 效果势必事倍功半!其实,湿热证的辩证要点的于“苔黄、小便黄”,在此基础上,只要见到“口苦、肋胀、脉弦数”等其中任何一症,即可辩证为“肝胆湿热”, 就可以“龙胆泻肝汤”或“柴胡茵陈汤”治之。 这种“方、 药相应”的辩证方法, 大有异病同治、执简驭繁、 知常达变之妙! 中医治病讲究机动灵活、 因人而异,即使对于同一病症, 治疗起来也是“千个郎中千个方”! 那么,在诸多的处方中, 究竟那几个处方是最合理、 最有效的呢?常规的辩证方法难以抓住问题的实质!在此方面, 《伤寒论》可谓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某患者头痛、眩晕、血压常高达 210/95左右、偶吐涎沫、舌红少苔、脉弦数;多年来,屡服滋阴清热、平肝潜阳、引火归元之剂,皆不见效。某医根据《伤寒论》中“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之条文,处以吴茱萸汤治之,

数剂而愈。所谓有是证则用是方、用其方则见其效!《伤寒论》在数剂而愈。所谓有是证则用是方、用其方则见其效!《伤寒论》在“辩证、用方、疗效”上达到了高度统一。难怪刘渡舟、岳美中、乔均保、张琪等诸多中医名家无不对之推崇备致!因此,于《伤寒论》的学习,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全面而深刻了解某些疾病的演变规律和用药特点, 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以此确立中医正确的思维模式,为学员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欲提高中医教学质量, 还必须改进其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初学医时,本人认为推拿乃小术而不屑习之。考试前夜,请某同学将其所学之各种手法演示一遍, 结果,考试成绩竟然胜之。 本人基础理论较为扎实, 对于推拿则完全是一窍不通;而该同学则是某教授之入室弟子,手法精纯,但拙于言词,故考试成绩不甚理想。由此可见, 中医现行的教学考核制度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存在相当大的缺陷!中医现在的教学,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对于所有科目的教学,几乎都是以讲解理论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实践。即使是毕业实习,也不过是蜻蜒点水、一带而过。如此这般又怎培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如果我们按照下面的模式进行教学,效果可能会绝然不同: 在讲解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时,抛开重复而空洞乏味的理论,针对不同的症型,多讲解有代表性的临床医案,去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对理、法、方、药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讲解中药时,同步放映该药在自然环境下生长过程的音像资料。同时,在每位学员面前放上相关的实物标本。在上针灸课时,可让学员在输液瓶的橡皮上练习针刺指力及提、插、捻、转

等各种手法;亦可将男女学员分组,分别由男女老师带至不同的教室,在其指导下,相互在对方上划出正确的经络循行路线及精确的穴位定位。在上推拿课时,可让两组学员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在对方上相互练习各种基本手法,待其熟练之后,再进一步练习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综合手法。在讲解骨伤课时,可的机理摄制又何愁中医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 将骨损的状况及手法复位的机理摄制又何愁中医成带有三维立体图像的 VCD,辅以相应的人体模型进行教学。总而言之,中医的教学应该“一切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宗旨!如果将中医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大部分,那么,凡以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者,当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于针灸、推拿、骨伤等科目,则当偏重于实践技能的培训;切不可全凭分数论英雄!有关院校若能立足实践、立足临床,集思广益,因材施教,又何愁中医不能振兴?“后继乏人、后继乏术”?!四、中医管理机制僵化导致中医举步维艰中医之衰落,与其僵化的管理机制有莫大的关系。中医现在的管理,与其说是管理,不如其说是“管制”!何以言此?在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即整个地区的中医产业还不如一所西医医院!中医医院、诊所则寥寥无几。医者无立足之地,医术又何以宏扬?皮之不存,毛将安附?!二年前,某地举办大学毕业生人才供需见面洽谈会,全市所有的医疗机构中,竟无一家招聘中医。唯一的一家中医院所招聘的却是两名西医化验人员。中医毕业生就业艰难:欲进医院,多遭冷遇;欲设诊所,此路不通;有关部门高高在上,“管”而不理,任凭中医自生自灭、逐渐消亡!试问:既然不给中医以出路,又何必继续招收中医之学员?这岂不是在祸国殃民、误人子弟么?一方面,中医医疗机构严重不足,加之业务萧条,又无法申请行医执照,以致大批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人,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另一方面,许多无医疗技术的江湖骗子长期挂靠医院门诊非法行医,虽经整治,屡禁不止。多年来,中医之管理松紧失度:该严格把关的地方不严格,该放宽限制的地方不放宽。许多酷爱中医之士欲以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竟然所学无用武之地,实在令人沮丧!国家政策是提倡发展中医的,可是,在执的过程中,却往往难以落到实处。某些人总是对中医抱有偏见,表面上支持,实际上压制,人为地设置重重障碍,严重地阻碍了中医事业的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竟争,某些医疗单位不是在业务素质、经营管理上下功夫,而是寄希望于主管部门的扶持与干预,希望通过停止发放行医执照、限制他人发展,从而使 自已的业务免受冲击。这种剥夺一部分人的权益去保障另一部分人的权益的做法,实质上是一种变向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专制的市场垄断行为,显然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加入 WTO后,国家将允许外资独资或合资开办医疗机构。既然医疗市场对外都已经开放了,还有什么理由对内却严加控制呢?中医的前景如何,政策将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合理的政策如同无形的绞索,足以对任何产业造成毁灭的打击!有关主管部门若能尊重市场规律、转变政府职能、 制定行业标准、公开审批程序,引导合法,打击非法,给中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那么,这朵凝聚着无数先哲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东方奇葩,将会在新的世纪再一次放射出绚丽的光芒!五、医药相依、唇寒齿亡、废医存药、好运难长有关中药的发展状况,正迅速成为医药界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审视中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透过其浮华的外表,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是其脆弱而令人不安的一面!虽然,国际植物药市场正在快速增长;但是,作为中医药文化发源地的泱泱大国,我们所占市场份额竟然不足区区的 5%!虽然,我国有上千家中药企业;但是,越来越多中国人却被“洋中药”重重包围!一方面,我们艰难地挤进国际市场,勉勉强强占据了一“足”之地;另一方面,我们 却将极其庞大的国内市场轻易地拱手相让!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仅有的微弱优势将损失殆尽!最终,将不得不吞下这样的苦果——该得到的没有得到多少,不该失去的却了许多!目前,我国的中药企业虽然为数众多;但真正有实力参与国际竟争者寥寥无几! 为什么中药企业难以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其营销生物链严重脱节!没有中医作为基础,中药如同拆翅的苍鹰,是飞不高、也远飞不的!某患者中风偏瘫,听说“华佗再造丸”可治此病,于是购服。孰料一周后,患者浑身疼痛、诸症加剧。就诊时,医生告之曰:此虽良药,但与你之症状不合!阴虚之体,犹忌辛燥!停服此药,诸症自减。患者尊从,后果如其言。又:某患者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流清涕。西医以“银翘片”处之。患者服后,更加不适。某中医生怜其家贫,命之以葱白、生姜如法煎服,汗出即愈。由此可见,中药疗效的好坏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医医术的运用!没有中医作为基础,滥用中药的结果,将不仅仅使中药在疗效上大打拆扣,甚致还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长此以往,中药将逐渐失去人们的信任;路,将越走越窄!这种情况数年前已经出现,如今正愈演愈烈。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的医药界人士大都对此视而不见,企业家们只顾忙着搞中药的开发、销售,但其结果往往是倾其力而难以见其功!何故?没有中医向患者推荐使用,中药的销售将只能严重地依赖广告。广告支撑多久,药物就存活多久。这种运作方式,不但增加了经营成本,而且,还大大缩短了药物的生命周期。加入WTO后,医药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凭借其在技术、资金管理上的优势,迅速抢占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欲拒中药于门外。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其实,在中药领域与洋人竟争,中医本身就是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因为,中药必须在中医的指导下才能合理使用,而洋人不懂中医文化!这正是我们的竞争优势之所在,舍此利器而不用,岂不冤乎?!多一所中医医院,就相当于多了一所中药专营店;多一名中医医生,就相当于多了一名中药义务推销员,多一份中医医术的运用,中药就多了一份竞争优势!中医文化对于中药的发展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医药相依、唇寒齿亡、废医存药、好运难长”!这十二个字既是真言,又是咒语。顺之则昌、逆之则亡!F、中医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部分人学术信念动摇有人说中医不科学,甚至还有人说中医是最大的伪科学!因为中医所说的“气”是虚无的;中医所说的经络在解剖学中是找不到实体;中医的五行学说牵强附会;中医历千载而不变是僵化的;中医只不过是历史经验积累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史命,到了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现代医学如此发达,有没有中医已经是无关紧要了!果其然乎?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西医谓之“植物神某患者每晚 23点至凌晨 1点钟定时出汗,西医谓之“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官能症”等等,多年来屡治不效。中医根据经络学说,认为子时应于足少阳胆经,故以小柴胡汤治之,一剂大效,二剂汗止。又:某患者周身酸楚疼痛,尤以前臂为甚,且困乏无力,干咳少痰。作过无数次化验检查,均未能确诊,西医按风湿及肩周炎等症治之,久治不效。医者技穷,对患者道:根据检查化验的结果,看不出你有何病,更年期难免有所不适,不要紧张多疑!患者道:“我明明感觉不适,怎能说无病?”无奈之下,转投中医。中医检查时,按及患者前臂“侠白、天府”二穴处有明显压痛,曰:此乃肺之气阴两虚,经络失于滋荣所至。处以黄芪、山药、麦冬、知母、桔梗、甘草,治之而愈。请问:西医比中医科学吗?既然西医比中医科学,为什么此类疾病中医可治而西医难治呢?西医长于化验,却有许多疾病查不出病因;西医长于手术,却往往是在用一种疾病去代替另一种疾病,用一种痛苦去代替另一种痛苦!以胆结石为例,不少患者在胆襄切除之后,消化功能减退,常常腹泻或便秘,形成了“一病方愈,一病又生”的局面,诚如西方谚语所说:泼洗澡水时,连婴儿也一起倒掉了!现代医学越发达,就越是容易显示其变态与畸形的一面!能克隆人又怎样?说不定有一天, 某位科学家心血来潮 ,将人和动物的基因混在一起,真的造出一个“人头马”来!能将猪的心脏移植于人体又怎样?这项“人面兽心”的成就,难道不是一种讽刺?能用特殊金属制造人工泵以代替心脏功能又怎样?如果有一天,你身体内1/2或更多的脏器被换成金属制品, 请问:你是一位生物意义上的人?还是一位机械人?或者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某种奇怪的物体?此外,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 1/3的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所谓“救人一万、杀人三千”此言不为过吧?中医重在治本,对于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之类的疾病,往往能够做到“长治久安”! 而西医治疗此类疾病则须终生不间断地服药。那些对中医抱有偏见的人,认为有没有中医已经是无关紧要了!而我则说:没有西医,中国人不也同样好好地生活了几千年吗?所以,无论西医或者中医,都不能极端地看问题!特别是中医,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已: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在漫长历史岁月中,中医治愈了无数的疑难杂症,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使到了今天,在健康领域,她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医以其卓著的疗效深受广大群众的信赖。许多患者在康复之后,常常会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古老的中医可以治愈许多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的疾病?确实,中医如同轻云薄雾中的月亮,让人感到又亲近而又遥远。撩开它的神秘面纱,或许,我们会看得明白一些。首先,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代的先哲们,是如何认识人体与宇宙的奥秘的吧!老子子在《道德经》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又说: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显然,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老子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及万物的本源之体——“道”那么,“某种特殊的方式”究竟是怎样的呢?老子在《道德经》中又明确地说道:至虚极,守笃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即:在“心境澄明、万缘肃清”的境界中,去感受生命最原始的状态!万物同源、皆由“道”生。人是大自然演化的产物,是宇宙全息的缩影,生命的奥秘原本就是宇宙的奥秘。通过认识自我,从而进一步认识自然、认识宇宙。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极其深邃的智慧!有人说过: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西方人的实验室是设在屋子里的,而东方人的实验室是设在人体内的。人体本身就是最佳的天然实验室,其精密程度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东方人具有含蓄而内省的民族特性,他们强调“自知之明”,即“生命之我从何而来?最终又要到那去?”他们在悟道之时,总是闭上眼晴向内“看”,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渐渐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种“融于物中”的认识事物的方法,使东方人更能够抓住问题核心,从本质的角度去看现象。所以,中医历千载而不变!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站在事物的对立面去看问题,从现象看本质,所以“其路漫漫而修远兮,不得不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始终不懈的探索着生命的奥秘。许多修身养性之士,在“性命双修、神形俱妙”的境界中,不断的洞察生命的本源与真相。早在二千多年前,他们就发现了“经络”这一客观存在、却又潜在于无形的系统。它起着传递和调节生命的能量与信息的作用,它只存在于活生生的人体之内。因此,无论西医解剖学多么精细,也终究难以弄清其实质。八十年代,在道教圣地武当山,发掘出一幅《修真全图》 ,上面明确标示出人体二十四节脊柱与二十四个节气之间的对应关系!精于此道的养身学家指出:在某个节气来临之际,行真气运行之法,对应的脊柱间会有强烈的感应!不仅如此,还有许多此类惊人的发现是世人所不知的!可以这样说:在物质领域,西方现代科学是遥遥领先的;而生命领域,东方人则掌握非同寻常的奥秘!最现代的和最古老的科技,如同循环线上的一个点,终有一天,会在历史的某个时刻不谋而合。当现代科学真正弄清“气、经络、心藏神”之类的概念时,将这不得不叹服中国古代先哲智慧之深邃!中医,源于修真养性之士对于生命活的深刻体验和领悟。经过千百年来无数人的验证,逐渐成为一门独特的、拥有完善理论体系的生命科学。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人体各系统之间整体的协调与平衡,疗效卓著,故能历千载而不衰!

第六章发展中医药的意义———发展中医药,符合医疗有效性、经济性、前瞻性的要求。首先,这是《宪法》规定的任务,在法律层面上西医药与中医药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相同的发展权力。其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卫生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的要求。从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层面来看,发展中医药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托,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的论述。我在这里想从医疗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前瞻性的角度再分析一下扶持中医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医疗技术是一种群众广泛享用的实用技术,它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前瞻性决定了社第六章发展中医药的意义———发展中医药,符合医疗有效性、经济性、前瞻性的要求。首先,这是《宪法》规定的任务,在法律层面上西医药与中医药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相同的发展权力。其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卫生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的要求。从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层面来看,发展中医药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托,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的论述。我在这里想从医疗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前瞻性的角度再分析一下扶持中医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医疗技术是一种群众广泛享用的实用技术,它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前瞻性决定了社会对它的取舍和群众的选择。我们还要从这些方面深入研究和思考扶持发展中医事业的动因。先说说有效性。中医药在某些疾病治疗过程中,有其独到之处,或者比西医要更简便有效,或者更容易为病人所接受。从资料看,现在中医突出的特点、长处有些是西医不具备的,而西医不具备、人类又需要,这就是发展中医的一个重要的动力,西医不可能完全取代中医。其次,分析一下经济性。 这是医疗经济学必须要研究的问题。中医药具备简、便、廉、验等特点,这正是医疗健康体系所必需的经济性特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仅仅是体制、机制、管理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医疗方式的选择。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扶持和发展中医药。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选择医疗方式必须关注政府、能力。我们有这么一种宝贵的资源,为什么不去充分利用它?再说说前瞻性。世界卫生组织的挑战》报告,报告中指出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1996理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医疗方式的选择。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扶持和发展中医药。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选择医疗方式必须关注政府、能力。我们有这么一种宝贵的资源,为什么不去充分利用它?再说说前瞻性。世界卫生组织的挑战》报告,报告中指出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1996年提出了《迎接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我国当前的国社会群众等各方面的承受21世纪治疗发展,从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 从生物治疗向新生综合治疗发展,医生的作用向重视病人自我保健作用发展,病人为中心发展,这表明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从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从群体从强调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恰恰这些是中医药的特长和优势,起码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及其哲学内医药的特长和优势,起码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及其哲学内涵是非常符合这个时代发展趋势的,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前瞻性。扶持中医的发展不仅是历史的重托,涵是非常符合这个时代发展趋势的,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前瞻性。扶持中医的发展不仅是历史的重托,会的现实需要,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医发展的人士,特别是中医界的专家们,应多从有效性、实用性考虑,多从它的经济性、群众能够承受、愿意接受的层次,多从它发展的前瞻性、中医发展的必要性和动力。因而,中医药在新时代具有而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所以我认为热心支持中符合时代趋势等方面进一步地研究和论证扶持第七章发展中医药的建议第七章发展中医药的建议发展中医药关键要回答以下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疗效评判标准根据前章所述,医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治疗疾病,可又对疾病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如何对疾病的疗效评判又有差异,如果按照现行的西医标准去评价中医,势必造成发展中医的障碍。建立一套中医执业资格的认证体系现行的法规与教育,医生要获得三证,即毕业证、资格证、执业医师证,才可行医。三证行医,阻碍了一些特色医生的行医权。目前中医执业资格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医师在西医院只能在中医科注册,中西医结合医师只能在中西医结合科注册,也就是说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医师在西医院内外妇儿科室都不能干,如果你干了就是非法行医。同时也规定中医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